589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47)
作者:少年邊翁      更新:2020-04-20 11:03      字數:4250
  “誒,這麽多的布,我是不是可以趁機要一件新衣服了?”收拾到布料的時候,陶連文拿著其中一塊灰色的布,問蔣荷花。

  最近家裏的人,擁有新衣服的可不少呢。

  先是陶杏兒,再是蔣荷花跟陶國強,還有陶威也有。

  恩,對了,最近因為陶連山跟陶連海要去紡織廠上班了,雲裳又去武展俊搞了一點布回來,讓趙秀跟王芬給自家的男人先各自做一套新衣服出來。

  作為家中這一代唯一一個沒穿過新衣服的人,陶連文真的是眼饞得很。

  隻可惜,現在陶家是有錢,但沒有布票,給陶連山陶連海那一身,還是武展俊費了點力氣,才弄到的,根本沒有多餘的給陶連文做。

  但現在好了,那軍裝男人竟然是送來了兩布袋的布,陶連文雖然不懂量裁衣服,但也能大概預估出來,這麽多的布,給家裏每個人做一身新衣服都是足夠的了。

  “做做做,給你做。”蔣荷花也知道衣服上有些虧欠陶連文了,但這也是沒辦法的是,現在這個年代,誰家穿衣服,不是小的撿大的穿,也就是陶連海要去紡織廠了,要不然,他也沒有穿新衣服的機會。不過好在現在這麽多的布,蔣荷花也是心疼自家孩子的,大手一揮,不但答應了陶連文,還指著兩個兒媳婦,以及幾個小的,豪氣說道,“不但給你做,給大家都做,今年我們家,人人都要穿新衣服。”

  一句話落下,所有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收拾完東西後,蔣荷花整理出來了一些東西,打算送給村裏走得近的幾戶人家,同時也給大隊長準備了一份厚禮。

  之後的時間,男人們就跟雲裳上了一趟後山,女人們則是在家裏製作新衣服了。

  這一趟後山之行,其實還是陶連文給慫恿出來的。

  原本他提出來的時候,還頗為有點膽戰心驚,畢竟蔣荷花很反對他上山,結果沒想到陶連海也有點意思,就去看雲裳。

  難得這麽多人,剛好算下時間還可以去一趟山上,雲裳就答應了。

  最後讓大家以為的是,陶國強竟然也要跟上山一趟。

  這一趟,大家的收獲頗豐其實跟雲裳一起上山,就沒有不豐收的時候。

  魚、雞、兔子,這些都是常態,讓陶家的人,中間頗為膽顫了一陣的是,這一次,他們收獲到了一頭野豬。

  因為這頭野豬的關係,大家也就沒怎麽在山裏逗留,用最快的速度下了山。

  野豬搬回家的時候,院子的女人們都震驚了,男人們似乎也還沒從震驚中清醒過來,都是怔怔地望著地上的野豬。

  雲裳是唯一一個保持清醒的,她告訴蔣荷花,得趕緊安排下大家,去善後。

  那野豬,他們雖然清洗過了,但一路下來,難免還是有不少的血滴落在了地上,她讓跟在後麵的陶連文跟陶國強簡單處理了一下。隻是若這時候有人上山,隻怕還是可能會發現端倪。

  蔣荷花點點頭,就吩咐大家行動了起來。

  留下兩個懷孕的,關上院子的門,將院子裏的痕跡清洗幹淨,剩下的人,帶上家什,以撿柴、拾野菜的姿勢,浩浩蕩蕩地上山了。

  剛清理了一小會,雲裳就看到了不遠處正頗為有些鬼鬼祟祟地朝著陶家走過來的劉小霞。

  “三哥。”雲裳叫了陶連文一聲,指了指遠處還隻是跟小小的一團,根本分辨不出來對方是誰的人影,“劉小霞來了。”

  “啊?你看錯了吧?”陶連文一愣,想到自己昨天才跟劉小霞那麽不愉快地分手,講道理,最近就算他主動湊上前,劉小霞都不會理會自己,這才第二天,她怎麽可能來找自己呢?

  “那你在這邊看看,就知道了。”

  剛好目前從陶家院子到大後山山下這一片,他們已經弄得差不多了,雲裳就讓陶連文一邊撿柴,一邊收拾最後的收尾工作,她跟其他的陶家人則往上走,繼續收拾。

  陶連文將最後的收尾都做完了,還撿了一小堆的柴火之後,終於眯著眼睛看清楚了那個正在朝著自己這個方向走過來的。

  還真是劉小霞。

  雖然一直都知道雲裳的眼神好使,但這一次,陶連文才對她的眼睛好使程度有了一個切膚的體會。

  這時候,雲裳跟其他陶家的人已經離陶連文有點距離了,一般來說,這種距離,來的人,除非是用心觀察,否則是輕易發現不了,他們根本不是在撿柴。

  但不知道為什麽,陶連文還是將手裏的柴火收了收,朝著旁邊的山坡走了走。

  所以,等劉小霞到的時候,陶連文已經距離雲裳等人走的那條路遠遠的了,看上去他似乎是一個人在山坡上撿柴火。

  “陶連文。”劉小霞遠遠地過來,自然是看清楚了,知道陶連文身邊沒有其他人,所以還有點距離的時候,她就叫了陶連文的名字。

  對於劉小霞在吵架之後第二天就來找自己,而且還是主動來找自己的,陶連文的心中著實驚喜,可當他聽到劉小霞叫他的名字,這種連名帶姓的熟悉叫法,讓他的心中頓時咯噔了一下。

  這可一點都不像是來和好的樣子啊。

  “小霞。”心中雖然犯嘀咕,但陶連文的麵上卻依舊是高興的神色,放下手裏的柴火,三兩步地跑到了劉小霞的身邊,陶連文高興地問道,“你怎麽來……”

  “我有事問你。”陶連文的話還沒說完呢,劉小霞就主動說道,“我聽說你們家下午來了一個客人。”

  這在大季屯已經不算是秘密了,劉小霞能知道,陶連文也沒什麽意外的,他點點頭。

  劉小霞又問道:“我聽說那個人是來感謝你們家的。”

  “對啊,”陶連文解釋說道,“我大哥二哥跟小顧,在鎮裏救了那人的孩子,他特意來感謝我們的。哦,對了,”陶連文想到家裏那麽多的東西,神神秘秘地對劉小霞說道,“我媽給你留了一點好東西。”

  他跟劉小霞處對象的事,家裏的人都是知道的,對劉小霞,陶家的人其實根本沒太多的接觸,但聽陶連文說,加上眼裏看到的,都覺得這個女知青還是不錯的。現在家裏得了那麽多的好東西,大季屯裏關係稍微近點的,陶家都要送東西,對這位陶連文正兒八經的女朋友,蔣荷花自然也是大方的。

  再說了,現在陶家的人都知道劉小霞已經給家裏寫信,等對方父母來見麵之後,雙方的關係就能定下來,蔣荷花自然是更加劉小霞放在心上了。

  “我不是問這個的。”如果是以往聽到了這句話,劉小霞的臉色怎麽也得好轉一點點,可這一次,她的臉色不但沒有絲毫的好轉,反而還有些低沉的跡象,甚至說話的語氣,都比剛剛差了一截。

  陶連文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隻能陪著笑說道:“那你問,我知道的,我都告訴你。”

  “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劉小霞正愁不怎麽好開口問哪個敏感問題,但現在陶連文既然自己說了出來,她也就沒什麽不好開口的了,“那個人是不是給你介紹工作了?”

  “對啊,”陶連文如實說道,“說是給我跟杏兒介紹了工作,不過被我二哥給拒絕了。”

  “拒絕了?”劉小霞的聲音陡然之間拔高,“給你介紹的工作,他憑什麽幫你拒絕?”

  劉小霞這話就有些不好聽了,陶連文皺了皺眉,說道:“人家也是看在我二哥幫著救孩子的份上才給介紹的工作,我二哥當然可以拒絕。”

  “那可是給你介紹的,怎麽著也得問問你的意見吧?”劉小霞急了。

  “我的意見就是我二哥的意見,”陶連文說道,“小霞,我不是給你說過了嗎?我要準備高考,那工作我……”

  “你瘋了嗎?”昨天兩人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就是不歡而散,但那個時候,是因為陶連文沒有工作機會,他又不能像是陶連海那樣去上班,他隻能在村裏種地。這樣的前提下,他選擇了在家裏學習,劉小霞多多少少還是能想得明白,可現在呢?工作機會都送上門了,她實在是想不明白陶連文為什麽還要說準備高考的事,“高考根本是沒影子的事,這都說了幾年了?每年都在說要恢複,你看它恢複了嗎?現在那麽好的工作機會擺在麵前,你為什麽不珍惜?就算真的是恢複了高考,那出來不也是得工作嗎?”

  “小霞,你不明白,我哥他們救那孩子,根本沒想要對方的回報。那人找上門來,給了那麽多的東西,如果我們再接受了那兩個工作機會的話,我們一家的良心都會不安的。”

  “你們救的是他的兒子,那就等於是救了他一家的命,他送你們家不管多少東西,都是不過分的。不就是兩份工作嗎?大不了等工作好了,你找機會報答回來就是了。”劉小霞是真的搞不懂陶家人的腦回路,“連文,我爸媽就要來了,如果被他們知道你就是個種地的,他們肯定會反對我們在一起的。再說了,我在這裏吃了那麽多的苦,難道你還要我跟你結婚之後,繼續吃苦嗎?”

  陶連文趕緊說道:“我不會讓你吃苦的,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你的。”

  “你怎麽好好照顧我?等我爸媽來了,你拿什麽東西給他們看你的保證?難道你要說你大哥二哥都是工人,你們家沒分家,所以能照顧好我嗎?”

  “那怎麽可能?”陶連文反駁了,就算是陶家沒問題,他也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去享受大哥二哥的付出。

  “你也知道不可能,那你說你到時候到底打算怎麽麵對我爸媽?我爸媽要是知道你大哥二哥都在工廠上班,唯獨你卻在農村種地,你覺得他們會答應我們在一起嗎?”

  陶連文被劉小霞的連番反問給問住了。

  其實昨夜裏,他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等劉小霞的父母來了之後,他到底要怎麽在二老麵前表現,才能讓他們放心地將劉小霞托付給自己。

  思來想去,都找不到好的辦法。

  劉小霞畢竟是城裏的人,要她留下農村,換做是自己的女兒,陶連文對男方肯定也是有要求的。

  見陶連文不說話,劉小霞以為自己說動他了,再接再厲地說道:“我聽說那個人的推薦信,你二哥已經收下了。連文,你聽我的,就用那個去換工作。你想啊,等我爸媽來的時候,你有工作了,他們肯定會答應我們的事;而且你工作了,也能更好地照顧家裏,照顧你爸媽,等你以後好了,還能反過來報答給你工作機會那個人呢。這多好的事啊,你們家到底是怎麽想的?”

  “不行,我們已經拒絕了……”陶連文強調說道。

  家裏的人拒絕那男人的好意,其實也是為了自己好,想要讓自己試試高考,那是一條一旦走出來,絕對比進廠更好的路。

  大哥二哥父母小顧他們,都為了自己,給了自己最好的選擇,陶連文實在是做不出來拒絕大家的好意。

  再說了,就連他自己,都更傾向於走高考的路。

  “但推薦信在你們手裏啊。”劉小霞都要被陶連文的固執給氣到了,“人家既然還是把推薦信給你們留下來,就證明那推薦信肯定是有效的,隻要你拿著推薦信去找人,肯定能得到工作的。”

  有一句話悶在了劉小霞的心,她沒說出口來:能開得起汽車的人,身份地位肯定不低的,這樣的人介紹的工作,隻怕還比陶連海的那個紡織廠的秘書更好。

  其實,哪怕沒有陶連海的工作機會好,但隻要陶連文成為了工人,嫁給這樣的人,劉小霞心中也是一百個願意。

  她來自城市,聽上去好聽,實際上家裏也就父親在工廠上班,她的母親也隻是平日裏做一點臨工而已,家裏的條件,跟現在已經有兩個在工廠上班的陶家,已經是沒法比的了。

  而且,劉小霞還默默地在心中盤算了另外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