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33)
作者:少年邊翁      更新:2020-04-20 11:02      字數:4527
  這時候,錢大富對陶連海陶連山的工作安排,一是看到了兩人身上的閃光點,但更重要的,還是想要拉近跟雲裳之間的關係,為此他甚至將自己的心腹崗位放了一個出來給到陶連海。

  這樣安排的錢大富永遠都沒有想過,正是因為他對陶連海的信任,對陶家兩兄弟的工作安排,讓陶家的人對他感恩在心。當後期經濟開放,紡織廠陷入困境,中年的他被迫下崗,許多的人都在看他的笑話,笑看他的中年危機,笑著期待他的一敗塗地、窮困潦倒。

  可就在這樣的時候,他卻收到了當時全國已經赫赫有名的陶氏集團總部聘用書,上麵給與的工資,是他當紡織廠廠長的三倍。

  心中感謝陶連海等人的看重,加上錢大富本身其實是很有管理能力的,他將陶氏集團下麵的服裝廠管理得非常好。三年的時間不到,就進入到了陶氏集團的總部,慢慢地,他反而成了陶連海的心腹,成了陶氏集團的核心高管,最終擠入到了身家千萬的富豪行列,幸福地過完了這一生。

  當然,這都是後話。

  目前來說,經濟形勢嚴峻,而能進入到工廠上班,對當下的人來說,那就意味著鐵飯碗,也意味著無上的光榮。

  直到離開紡織廠,走出青龍鎮了,陶連海陶連山兩兄弟的神色,都還有些暈暈乎乎的。

  “我我我我我要去廠裏上班了?”陶連山吞了一口口水,再次給身邊的陶連海問道。

  陶連海點點頭,又反問陶連山,“大哥你聽到了吧?我也要去廠裏上班了。”

  陶連山連連點頭,“我聽到了,聽到了。”

  然後兩個人就看向雲裳。

  雲裳給他們總結:“是是是,你們都要去廠裏上班了,而且還不是臨時工,是可以讓家裏人繼承的正式工。”

  現在的人,看重工廠上班,一是因為收入高,工作體麵;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一份工作是可以讓後代繼任的。

  不管是陶連海還是陶連山是真的都沒想過自己竟然會有進工廠的一天。在錢大富的辦公室裏,聽出了對方不是在開玩笑,而是認真地對兩人說工作安排,甚至在針灸結束後,他還帶著他們逛了逛整個紡織廠,親自給兩人講解了一下以後的工作內容。

  這才讓兩個如在雲端的人,稍稍有了一些現實的體會感。

  他們不斷地感謝錢大富,也感謝雲裳兩個人都不是笨蛋,雖然不知道雲裳早在給錢大富看病的時候就提出了要給一個工作崗位的事,但也能猜得出來,錢大富是看在雲裳的麵子上給他們提供崗位的。否則,錢大富身邊也是有親戚朋友的,怎麽不輪到那些人,而是便宜了才跟他結識幾天的他們呢?!

  “小顧,我真的……”陶連山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的感謝了,他隻能翻來覆去地重複幾句相同的話,“真的真的謝謝你,真的太謝謝你了。”

  “好了,大哥。”雲裳笑了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咱們都是一家人,隻要你跟二哥都好了,家才會更好,不是嗎?”

  陶連山連連點頭:“對的對的。”

  “饒是如此,我跟大哥還是要給你說謝謝的。”陶連海稍微冷靜了下來,他慎重地對雲裳說道,“小顧,真的謝謝你,你對我們的恩情,我跟大哥都記在心中。要是以後你有什麽困難,盡管給大哥二哥說,大哥二哥一定竭盡全力幫你。”

  “誒,二哥這話我可記在心裏了。”雲裳笑道。

  “記著記著。”陶連山說道,“我們兄弟說話算數的。”

  三人就這麽愉快地一邊聊天,一邊往回走。

  這時候回去,天色其實還是有些偏早的,三兄弟商量一陣後,索性就一起拐道去了蔣勇家裏。

  這一次,武展俊給的票裏,難得地有一張奶票,他們就順道去了一趟供銷社,然後運氣非常好地買到了一罐奶粉,三人便打算趁機給蔣勇送去,也算是成全了早上說的“去了舅舅家”的話。

  去的路上,陶連海將這一次的“收獲”,給了雲裳。

  這一次的買賣,除開賣了東西,剩下的還有一千零五塊八毛三分錢。

  從大後山,他們一共背下了滿滿八背簍的東西,中間還有多的,靠著人手拿下山,但這一千多的錢裏麵,占大頭的,還是雲裳抓緊的兩條蛇,它們的蛇膽價值不菲,另外那隻狼跟兩隻山羊,尤其是狼,那實在是太稀罕了,價格上也就高了上來。

  雖然一開始陶連海就給武展俊提醒了他們這一次的東西多,但武展俊到底還是低估了其數量,他手裏的錢,並不夠,原本以他跟陶連海的關係,這不夠的錢之後再補上也是沒問題的。

  可經過這麽幾次的接觸,武展俊知道這東西主要是出自於雲裳的手,他跟雲裳連麵都還沒見過,接觸也少,不願意給人留下這樣不好的印象,尤其還是對方提醒了自己,是自己準備不足導致的問題。

  所以在上午,陶連海兩兄弟幫著處理東西的時候,他就出去了一趟,先處理了一部分東西,再借了錢,終於是將一千多給湊齊了。

  當然,也虧得他手裏還有些票,拿票去抵擋了一部分的錢,這才堪堪足夠。

  陶連海把這錢給了雲裳,雲裳想了想,先全部收了過來。

  她沒說要給陶連海或是蔣勇他們給錢的事,反正她也知道,這時候給,他們肯定不要,也就懶得去做了。

  果然見她沒說分錢的事,陶連海還鬆了一口氣呢。

  幾人繼續聊天,趕往蔣家。

  昨夜裏,陶家的男人們都是通宵沒睡,加緊時間在處理那些動物肉,蔣勇三父子也是一夜未睡。

  陶連海陶連山原本還有些精神萎靡,但經過紡織廠那件事後,兩個人神色亢奮,現在就是讓他們閉上眼睡覺,都睡不著。不過,到了蔣勇家的時候,他們發現蔣老大跟蔣老二還是去上地了,隻有蔣勇,大家實在是不放心他,就找了個身體不舒服的借口,硬是讓他留在家裏休息。

  雲裳三人到的時候,蔣勇已經休息足夠了,正在家裏的院子裏編背簍。

  他們家的大背簍有些老舊了,修過幾次,但這一次連續背了幾次重物,差點就壞了,蔣勇趁著有時間,索性打算編幾個新的。

  正好,他看陶家的背簍也是舊得很,打算多做幾個,給陶家也送去。

  “你們怎麽來了?”看到雲裳三人的時候,蔣勇著實驚喜,趕緊讓人進屋裏坐。

  三人說明了一下來意,雲裳將奶粉遞給了蔣勇。

  雲裳上次帶來的奶粉,連十分之一都還沒吃到,沒想到雲裳就送來了第二灌,蔣勇真的是又激動又不好意思。

  奶粉這樣的東西,實在是太貴重了,雲裳上次給的時候,他們就不好意思,現在,蔣勇自己都沒好意思拿。

  但,他也不得不拿他家那小嬰兒,隻能吃這個。

  雲裳看得出來蔣勇心中愧疚與不安,就主動開口問蔣勇,家裏有沒有多的山貨,上一次她從蔣家拿回去的菌子可是好吃得很。

  蔣勇一聽,頓時就露出了笑容,剛好最近他們家去了山裏,撿回來了不少的山貨,自己就連忙去了堂屋,將那些山貨給雲裳收拾了出來。

  蔣勇去收拾的時候,陶連海意味深長地看了雲裳一眼,雲裳衝著他笑了笑,陶連海則是低聲地說了一句“謝謝”。

  謝謝雲裳故意這麽做,讓蔣勇寬心。

  “說什麽呢?”雲裳拍了拍陶連海的肩膀,“那不也是我舅舅嗎?”

  陶連海一笑:“也對。”

  這邊說了一陣話,期間,地裏的蔣三媳婦趁著休息的間隙,回來看自己的小嬰兒這個年代,沒有坐月子的說法,一般生下孩子的女人,多會帶著孩子一起上地,隻是蔣家這小嬰兒因吃不下東西,身子虛弱得不得了。別說是帶出去上地,就是帶出房間,蔣家人都不敢。沒想到撞到雲裳等人在家,又知道了雲裳又給帶來了一罐耐煩,她激動地眼睛都紅了,一個勁地感謝雲裳。

  看了看天色,雲裳低頭跟陶連海陶連山商量了一陣之後,三人就一起跟蔣勇告別了。

  告別之前,陶連海對蔣勇說道:“舅舅,明天中午,你帶著全家人來我們家吃飯。”

  “不用了……”蔣勇知道他們是想犒勞他們昨天那一天一夜的幫忙,但雲裳給的這一灌奶粉,早就超出了他們三父子幫忙的價值,他聽到叫吃飯,反彈性地就拒絕。

  陶連海卻打斷了他的拒絕,說道:“舅舅,你可不能不來,家裏有大喜事呢。而且啊,我等下跟我大哥,還準備去叫嶽家的人都一起來。這麽多年了,我們四家人,也該一起熱鬧熱鬧了。”

  蔣勇以為陶連海說的大喜事指的是昨夜裏的大豐收,倒也沒追問,不過聽到他們打算叫趙家跟王家的人,而且也都是一大家人的全部叫上,猶豫了片刻,最後點頭同意了。

  “要來可得全部來,要是少了誰,我們可不高興。”陶連海叮囑了一句之後,又悄悄在蔣勇耳邊說了一句話,蔣勇先是楞了一下,隨即臉上湧現出狂喜的神色來,說話都結巴了,“真、真的嗎?”

  陶連海點點頭,“當然是真的,所以舅舅你說吧,明天是不是應該全家來我們家,一道慶賀慶賀。”

  “應該的,應該的……”陶連海的好消息讓蔣勇眉開眼笑,“哎呀,這可是好事啊,真是太好了,哎呀不行,我送你們吧,我得去把這個好消息給你舅母說一說。”

  說著陶連海就讓蔣三媳婦在家裏先看一會兒孩子,他出去一趟因為小嬰兒的存在,蔣家家裏總是會留一人。

  蔣勇先將雲裳三人送走,然後自己才拐去了村裏的正在集體幹活的地裏,叫了正在忙碌的曹氏還有蔣老大等人過來,分享了這麽好消息。

  聽到陶連海陶連山馬上就要當工人了,蔣家人也都高興得很,連帶著幹活都充滿了力氣。

  而其他一起幹活的人聽說了這個事後,看向蔣勇的眼神就充滿了羨慕。

  蔣荷花畢竟是這個村子裏長大的姑娘,蔣勇蔣荷花感情好,那是整個村子都出了名的,尤其是蔣荷花嫁到大季屯這麽多年,生活一直不怎麽好,每每都要蔣勇這個大哥扶持,可是讓村裏不少的人看了閑話。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當父母的,都不怎麽會管嫁出去的女兒,更何況,蔣荷花不是蔣勇的女兒,而是他的妹妹。

  可現在呢?

  村裏的人可是都聽說了,蔣家那吃不下東西的小嬰兒竟然得了陶家送來的奶粉跟麥乳精。

  聽說這個事情的時候,村子裏好多的人都不相信呢,好事的人,還親自找去了蔣家,想要一探究竟。

  蔣三媳婦也是個有趣的,她發現了大家的心思,索性都將奶粉放在外麵,讓來的人,都得看得明明白白的。

  這時候的大多數人,別說喝奶粉了,連奶粉的罐子,那都是第一次看見,一個個的,忍不住嘖嘖稱奇。

  那時候,大家就猜到陶家的日子隻怕是起來了,結果這才幾天啊,就聽說陶家兩兄弟要去鎮裏的紡織廠當工人了。

  這十鄉八裏的,但凡家裏出一個工人,那都是祖墳冒煙,現在陶家竟然一口氣出兩個。

  蔣家村的人,各個聽得都要羨慕死的,再一聯想到陶家給蔣家送的奶粉麥乳精,那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尤其是那些,曾經說過蔣勇“胳膊肘外拐”,偏心自己的妹妹的人,此刻一個個的,都恨不得蔣荷花就是自己的親妹妹。

  說到底,蔣勇對蔣荷花的好,那不也就是逢年過節的,給送點魚嗎?那哪裏能夠跟奶粉相提並論。

  自從奶粉在蔣家出現之後,蔣勇可是沒少聽到人跟自己打聽陶家的事,也沒少聽到大家羨慕地跟自己說真是有個好妹妹,這真是讓他舒心極了。不過最舒心的,還是他發現了蔣三媳婦的態度變化。

  之前,雖然三媳婦從未表現出來,但他還是能感受到她對他幫助蔣荷花家的略微不滿,蔣勇倒是從未說過什麽,畢竟他也知道他這樣做,是有些虧欠家裏的人,可那是自己的唯一,唯一的妹妹,父母離世的時候,他答應了一定要照顧她一生一世的妹妹,他沒辦法不管。

  現在好了,經曆過小嬰兒的事,三媳婦終於能放下成見,這一段日子裏,知道小顧喜歡山貨,她但凡是有點時間,就會去山裏樹林裏看看他給雲裳那一大袋的山貨裏,三媳婦一個人的貢獻就將近三分之一了。

  而且,讓蔣勇更高興的是,因為這件事,大家也對陶家更願意表達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