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29)
作者:少年邊翁      更新:2020-04-20 11:02      字數:4444
  蔣荷花的心中是這麽定的,可等下一刻雲裳等人回來,看到蔣老大那一身血的時候,蔣荷花立馬就慌了,一個勁地問怎麽了,哪裏還記得要教訓人的事。

  其他沒上門的人,也都是慌張的樣子,等到知道蔣老大那一身都根本不是他的血後,大家才安心下來。

  接著,就等到了陶連海回來,將朱紅的事情又說了一次。

  聽說朱紅這次不但繼續來了,還在暗中觀察自家一家人的時候,一直留在家裏,準備晚飯的趙秀跟王芬這才明白了,為什麽雲裳下午上山之前,特意叮囑了一句,晚上不用做肉食。

  而其他的陶家人也這時候才反應過來,自家今晚飯桌上的菜,為何一點肉沫都不見這麽多的東西在家裏,要真把朱紅給引進來,那可真是不太好辦了。

  一邊說著話,一邊蔣荷花就叫人將堂屋的大桌子給搬了出來堂屋已經堆滿了雲裳等人上山弄下來的東西,其他不說,血腥味魚腥味加上各種野草的味道,交織在一起,味道太重,誰也待不住,更別說吃飯了。

  早先收拾好的陶家人,就準備桌子跟端飯,雲裳幾個剛下山的,則是去洗漱,尤其是蔣老大,狼的血都已經浸透到他的裏麵衣服去了,最後還找了陶連海的衣服來穿。

  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怎麽都坐不下,最後還站了好幾個吃飯。

  因為雲裳走的時候特意叮囑了,晚飯不要做肉食,也盡量別做味道鮮香的菜,所以這一頓晚飯,吃得還不如之前陶家的平均水準。

  不過,大家也都是吃得高高興興的。

  能不高興的,便是最小的陶四娃,看到堂屋裏那麽多的東西,他都知道,神仙一樣的日子,就在後麵了。

  當然,頗為有點食不知味地吃完了晚飯後,雲裳叫了蔣荷花,她帶了家裏的幾個女人,將秋梨洗了,人手一個,還泡了滿滿的一大份麥乳精不隻是小朋友們有,大人也都有份。

  這一番飯後甜點,可是讓大人小孩的臉上都露出了高興的笑容來。

  陶家的小孩子們就不說了,麥乳精是他們每天都可以喝到的。但對大人,尤其是蔣家三父子來說,這可是他們長這麽大,第一次喝這種高檔的東西,一口下去,每個人的眼睛都微微地眯著,似在回味那樣的美味口感。

  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大家都開始收拾今天大家的收獲了。

  雖然每個人都早就有心理準備,但真正開始盤點起來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不敢置信的驚詫。

  這一次上山,那真的是特大豐收。

  雲裳不能太晚回去知青點,倒不是因為知青點有門禁時間,而是她在陶家呆得太晚,傳出去不太好聽。他們下山的時候,時間就不早了,現在吃了歇了一會兒,更是有些偏暗了。

  她便跟蔣荷花陶連海大概說了幾句,又跟其他的人打過招呼之後,自己就先回去知青點了。

  至於那麽多的東西咋個處理,其實她之前就已經跟陶連海商量好了。

  準備去後山大幹一場,是雲裳一早就有的計劃,之前時機不太對,她若是貿然叫人跟自己去後山,隻怕連她自己都去不成。至於叫蔣勇他們,也不是雲裳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她在準備上山大幹一場的時候,就已經想好的若是叫上陶家的男人們,他們突然都不上工,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招惹人眼。

  至於那麽多的肉,後續要咋個處理,雲裳也在上一次跟陶連海去鎮上的時候,就已經說好了。

  雲裳估算過收入情況,然後讓陶連海問了他那位神秘的朋友,看他能不能一口氣吃下。

  意料之中的,那人告訴陶連海來多少要多少,而且真能給到雲裳預估的那個數,他還願意再原來的基礎上,多給一些,作為報答。

  這個年代,不管是哪個家庭,想要吃肉,光是有錢,那肯定是不行的,但肉票可不是那麽好弄的。

  所以這位朋友的“生意”一直都不錯,最大的難點,隻是在於“貨”不夠。

  所以現在聽到陶連海說可以給那麽多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興奮了。

  因為這個,連之前要避嫌的不見麵都不顧忌了。

  隻是那一天雲裳有些忙,那人也因為他們這個突然的“生意”,得去處理下,兩個人倒是沒見到,隻是聽過陶連海的口信,知道了彼此都很滿意的信息。

  這一個晚上,雲裳倒是回去了知青點睡覺,可陶連海陶連山三兄弟加上蔣家三父子,全部熬了個通宵。

  在天邊還盡透著黑暗的時候,陶家蔣家三父子就背著一晚上抓緊時間處理好的“貨物”,上路了。

  從大季屯去鎮上,既可以走村頭也可以走村尾,隻是村尾要繞不少的路。陶家的房子在村尾,又要避開村裏的人,自然就選擇了繞的路線。

  昨日在大後山,雲裳他們一共上下山三趟,前麵兩趟都是背了兩背簍,最後麵那一趟,更是背了四背簍。

  也就是說,加起來一共八背簍。

  而經過昨晚上一晚上的整理,最後弄出來,倒是減少了一個背簍的量。

  但整個陶家,也隻有四個大背簍其中兩個大的,還是蔣家父子帶過來的,外加三個小背簍。

  為了能一次性帶出去,四個大背簍、三個小背簍那都是裝的滿滿的,然後又將家裏的籮筐裝滿了,扁擔挑著,總算是能全部裝上了。

  人選安排嘛,四個大背簍,就由四個壯勞力陶連山陶連海蔣老大跟蔣老二背著;三個小背簍,則是陶連文、蔣荷花跟陶國強三人背著;籮筐則是一早被蔣勇搶了,便是他挑著。

  最後整個陶家,除開小孩子,也隻剩下兩個孕婦跟陶杏兒在家看家了。

  一行人,摸著黑出發了。

  黎明之前是最黑的時候,這時候的天上沒有一絲的光亮,月光沒有、日光更沒有,地上也隻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條模模糊糊的白,這樣的趕路條件,不可謂不艱辛。

  但就是這樣的趕路條件,反而讓一行人心中又是安穩又是踏實隻有這樣,不被發現的可能性才高啊。

  放在平常,大家也就二十多分鍾的路,硬是走了大半個小時這還能歸功於走了十多分鍾之後,天邊漸漸地有了一絲絲的亮色,讓大家能更清楚地看清楚路況,這才加快了不少的速度最後,一行人一次都沒歇息地,終於走到了陶連海跟他那朋友一早就約定好的地方。

  大家依次放下東西之後,就趕緊先回去了,隻留下陶連海陶連山兩兄弟在原地等。

  這也是事先約定好的。

  畢竟這個事情還是要盡量地低調,也盡量地減少相互見麵的人的數量,這樣危險性也就更低。

  在原地沒等多久,陶連海就聽到了他那朋友的響動,讓陶連山繼續守著,他自己則是跑出去接人了。

  陶連海的朋友,是帶著驢車來的,而且是兩輛驢車。

  一路上他心中還有些犯嘀咕,就擔心自己白多拉了一輛驢車來,結果等陶連海帶他見到那七個背簍兩個籮筐的東西之後,他的眼睛都直了。

  這可比當初陶連海告訴他的預估,多多了。

  幸虧,這個時候,他就開始慶幸了,幸虧自己有先見之明,聽了陶連海的話,叫了兩輛驢車來。

  而當看到裏麵竟然還有羊肉跟狼肉的時候,他簡直驚喜地都原地跳了起來了。

  這可是好東西啊,尤其是那狼肉,他最近想要走個路子,一直卡在對應的領導那邊,審批一直過不了。聽說那領導也沒什麽別的愛好,就喜歡吃狼肉,可那可是狼肉啊,那是那麽容易就能搞來的。這可是著急壞了他,眼見著都要放棄了,結果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他都沒給任何人說過,陶連海竟然就給他搞來了。

  “我簡直愛死你了。”武展俊抱住陶連海,差點就要親上去了。

  陶連海趕緊用手擋住了他要親過來的嘴,沒好氣地罵道:“滾!”

  “行行行,我趕緊收拾了,我馬上滾,馬上滾。”武展俊笑眯眯的,好心情一點都沒收到陶連海無情謾罵的影響。

  他讓跟他一起來的人趕緊把東西裝起來。

  正收拾的時候,陶連海將另外一個他拿在手裏的袋子給了武展俊。

  “這啥?”武展俊一邊接過袋子,一邊打開,一邊問,結果剛問出口,袋子一打開,他就“嘔”一聲,直接將袋子給扔了。

  “這是啥玩意……嘔……”武展俊被那袋子裏霸道的味道可熏得不行,口袋都扔開了,整個口鼻裏都還是那股味道在盤旋。

  “有那麽味大嗎?”陶連海有些不能理解,他去把袋子撿起來,然後自己打開,接著他也跟著“嘔”了。

  武展俊捏著鼻子問:“這啥啊?”

  “這捂了一晚上,味道也太大了,趕緊散散。”陶連海一邊說,一邊將口袋裏的東西倒了出來。

  剛倒出來的時候,味道倒是挺大的,卻也不至於像是陶連海跟武展俊那邊就到了惡心的地步,等在地上晾曬了一會兒,那味道就更消散了許多。

  此刻,再去聞那味道,武展俊突然發現一點都不難聞了。

  “這什麽玩意?”武展俊指著地上那些從口袋裏被倒出來的菜,再次追問。

  “具體名字我也不怎麽,不過小顧說了,這東西放在你驢車上,能擋住肉腥味。”陶連海將雲裳的交代說了出來。

  武展俊眼睛一亮,“對啊,這味道,隨便都能擋住肉味。”

  他這兩個驢車上,全部拉的都是肉,雖然他藝高人大膽吧,但也擔心萬一被人給攔住了,那就麻煩大了。現在有了這草,放在驢車上,擋住肉,肉腥味沒了,被發現的可能性就低了至少一大半啊。

  一想到這裏,剛才還嫌棄得不行的武展俊,很自覺地就去地上撿那不知名的草,然後放在了已經被裝好的第一個驢車上。

  他也是做了準備來的,裝肉的口袋都是那種又厚實,又不透光的,現在再在這一層口袋上鋪上這麽一層草,再往上加點柴火,這一車就算是偽裝得比較好了。

  兩個驢車裝滿的時候,那邊還剩下了兩個籮筐的東西沒放上去。

  武展俊隻能無辜地看向陶連海,陶連海被他看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最後隻能揮揮手,“我真是怕了你了。”

  武展俊趕緊做出感恩的嘴臉來,“謝謝,謝謝我陶家二哥哥。”

  陶連海翻了一個白眼,轉身對一直安靜待在一邊的陶連山交代道:“大哥,這東西太多了,他拿不上,我得陪他一趟,東西給他送進鎮上去。你回去給家裏的人說一聲,讓說我去舅舅家了,今天不上工。”

  多出來的東西,隻能靠人力挑了,可從大季屯對鎮上太遠了,武展俊自己不說,他就是個沒怎麽幹活的人,那兩個籮筐,他能不能挑起來,都夠嗆;至於他帶來的人,那得趕驢車呢。

  再說了,一般的人,哪裏有那麽大的力氣?也隻有常年幹活的莊稼漢能做到。

  “要不,我去吧。”陶連山看了看那倆籮筐,分量可不輕,當初蔣勇要挑,可是被所有人的反對。他的力氣在三兄弟裏麵是最大的,還是他去比較好。

  “我們還得交接呢。”陶連海自然知道如何說服自家兄弟,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這一趟起碼得上千塊錢,大哥你”,話都還沒說完了,陶連山立馬就搖頭了,“還是你去吧,這個我不行。”

  那麽多的錢,他可不敢拿,燙手啊,萬一掉了,數錯了,陶連山心裏壓力很大的。

  陶連海笑了一聲,拿起扁擔,一邊對陶連山說了一句:“大哥,你趕緊回去吧,家裏的人也擔心著呢,我會早去早回的。”

  “恩恩。”陶連山點點頭,拿著全部的背簍往回走去了。

  陶連海便挑著籮筐跟上驢車出發了。

  要說那兩籮筐,是真的沉,加上從大季屯到鎮上,空手走都得快兩個小時的路程呢,陶連海便是經常下地幹重活,也還是慢慢地感受到了那籮筐的沉。

  不過,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咬牙堅持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了叫他的聲音。

  那聲音耳熟得很,陶連海楞了一下,轉頭看去,霎時眼眶就有些濕潤:他那總是老實沉默不多言的大哥,正喘著氣追上來。

  陶連山一邊跑近,一邊對陶連海說道:“我給家裏都說好了,說是我們兩個都去舅舅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