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作者:悔凡      更新:2020-04-20 08:42      字數:4747
  冥帝的奮鬥史最新章節

  當朱友珪回到洛陽之時,街頭巷議,都是這幾日朱友珪覆滅天師府這股敢於忤逆大梁皇帝朱溫邪惡勢力。

  大梁初定,雖說沒有統一全國,卻也是藩鎮勢力中最強的。而如今天師府成為廢墟正是最好的殺雞儆猴。

  皇宮之中,百官雲集。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著,就連大梁皇帝朱溫也不例外,一國如果沒有太子,那這個國家注定危機四伏,人心惶惶。

  而今天的主角之一便是朱友珪,大梁皇帝的第二子,經過宮外宮內的層層侍衛,以及一具鮮血淋漓的屍骸,朱友珪進入了大殿之中。

  在這一刹那,宮殿之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一步一步。眾人麵上表情各異。

  但總的來說,他們都是麵帶微笑的,像極了隔壁家的老爺爺,和藹可親,朱友珪也朝著人們還以微笑。

  殿中之人都是天底下最為頂尖的一群人,也因此。他們的心思並非常人所能難以揣測的,說不定你當麵殺了他們全家,他們還能笑容滿麵的看著你。

  曆史上,大部分權臣,都可以說是一部《演員的自我修養》。

  “兒臣參見父王。”那長長的道路,終究有走完的時刻,朱友珪來到皇座十米之外,俯首一禮。

  “起來吧!”朱溫看了朱友珪一眼,點點頭,不在言語。語氣十分淡漠,但其中又夾雜著一絲異樣的情緒。

  這絲異樣情緒被少數人捕捉到了,有人驚詫、有人欣喜、有人辛災樂貨、有人在心中暗暗計較、有人卻是心如刀絞。

  不同人有不同的見解與理解……

  “多謝父王。”朱友珪再次俯禮,回到了自己該站的行列之中,默默不語。

  朱友珪今天的出現雖說是一個變數,但聽朱溫的意思,是要留到最後。自然群臣的目光從朱友珪身上轉移到了台階之上的一具殘骸。

  這具屍骸是左丞相的殘骸,也就是不久前朱溫稱帝,賞賜給背主求榮的前唐中郎將兼中樞大人斐樞官職。

  斐樞可以說是一眾前唐舊臣中混的最好的一位,而如今這具的出現,無疑讓朝廷眾多前朝舊臣的心猛然一緊,似乎想明白了什麽。

  朱友珪自然知道是朱溫要過上屋抽梯了,隻不過這房子都些奢華,他們摔下來可不止斷手斷腳那麽簡單,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粉身碎骨。

  雖說朱友珪一直將重心放在自己修煉上,但朝廷之上的事情,他還是了解一些的。

  將斐樞的屍首放置門外,就是朱溫謀略,而它所表現出來的含義就是說今後在汴梁,這些前唐重臣永遠不會再有出頭之日,更別說背叛梁帝朱溫的機會了。

  正當朝廷眾臣思緒萬千時,一聲哀叫忽然從汴梁宮門口傳來,眾人目光隨之看去,隻見濟陰府管家跟在大將廖寧身後哭訴而至,手中抱著一幾位寒酸的靈位,上麵赫然刻著“濟陰王”三字,滿朝文臣皆驚如晴天霹靂。

  朱友珪看了他一眼,便將目光收了回來,斬草除根,這就要看曆代皇帝的容量如何了。至少朱溫是不太可能皇帝肚裏能撐船的。

  在朱溫登基之日,朱友珪就得到消息,這位仁厚的大梁皇帝便派上將廖寧去了濟寧,勸說昭宗自縊而亡。

  於是在百官麵前,便出現了眼前這一幕,朱溫站起身來,強忍著悲切之情,假惺惺嗚呼歎道:“濟陰王讓位與朕,想不到天命不遠矣,奉吾命,追封濟陰王為唐哀皇帝,身後子嗣皆可入仕。”

  如今在洛陽城中,誰人不知唐氏皇親命脈如今盡在朱溫手中,但朝廷眾臣皆是跪倒在地,大聲喊道:“吾皇寬厚仁愛,萬歲萬歲萬萬歲!!”

  “恩,都起來吧。”朱溫淡淡點頭,一改之前那副哀疼欲絕的模樣,坐回到那個金光燦燦的皇座上。

  隨著一眾大臣站起身來,看到他們那震恐不已的臉色,朱溫滿意的點了點頭,朝著身旁的宦官揚了揚手。

  群臣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向朱溫身旁那位麵目清秀的小太監看去。

  隻見那名瘦小的小太監,身子衣著一絲不苟的太監服,腰身自然而然微彎著來到眾臣麵前,用著那陰陽怪氣的聲音大聲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朱全昱為廣王;子:友文為博王;友璋為福王;友貞為均王;友雍為賀王;友徽為建王。欽此!”

  “臣,謝主隆恩!”

  “兒臣,謝主隆恩!”

  “兒臣,謝主隆恩!”

  “兒臣,謝主隆恩!”

  “……”

  “兒臣,謝主隆恩!”

  朱友珪環視四周,如今他的地位非常尷尬,周圍的一眾皇子皆出行列,跪倒在地,大喊謝主隆恩。

  不止是身為主角的朱友珪,連周圍的一眾大臣看向朱友珪的目光也是五彩繽紛,麵色各異。如今這個場景是多麽令人熟悉以及恐懼。

  左丞相斐樞也是在眼看著冊封大典逐漸落幕時,大梁皇帝朱溫絲毫沒有想要提起他的名號,心中是又急又氣,不等朱溫宣召便搶過話頭問道:“啟奏陛下,不知陛下可曾記得當日洛陽之計否?那是微臣便是大唐中樞重職,昔日陛下許諾,勸唐帝讓位就賜微臣左丞相一職,不知陛下今時續臣何職啊?”

  於是朱溫很大氣的給了他一個左丞相官職,然後的結局大家也看到了,身首分離,有命賺錢,無命花錢。

  “啟稟父皇,不知父皇可曾記得昔日許諾,聽聞郢地風景優美、鳥語花香、月落星沉。今兒臣不需太子之位,隻請父皇封兒臣為郢王。”

  眼看朱溫打打哈欠,準備退朝時,朱友珪終究還是在一眾大臣異樣萬分的目光中站了出來,恭敬道。

  朱溫聽罷,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麵帶歉意的說道:“珪兒不說,朕倒是忘了。既然珪兒你做到了朕許下的承諾,那朕自然會兌現諾言。”

  十餘分鍾後,那位瘦小的太監再次走向前,說道,“國泰民安,四海平靜。今日朕立第二子為大梁太子,望友珪不辱使命,輔朕治國,欽此!”

  “兒臣接旨,謝主隆恩!”朱友珪躬身一禮,接過詔書退回行列。

  如今,大殿之內,眾臣看向朱友珪的目光比重最多的便是辛災樂貨,其中以均王朱友貞笑的最甚。

  時光荏苒,七年之後

  均王府中,自從那日朱溫封朱友珪為太子後,又或者是封太子一年之後,朱友貞便困居府中,飲酒澆愁。

  “碰!”

  大門被一腳踢開,楊師厚怒氣衝衝的踏著白雪走了進來,看著朱友貞:“公子就打算這樣過一輩子了麽?”

  “不這樣,還能怎麽樣?”朱友貞酒醉上頭,臉色通紅。

  隨著“嗝!”的一聲,酒氣上湧,行為舉止軟綿無力,看著楊師厚說道:“父皇將朱友珪立為太子已經過去七年了,然而父皇並沒有向對待斐樞那樣處理朱友珪,反而是大力扶持。我還能怎麽樣?”

  “公子放棄了,可是在下沒有放棄,葛家幾萬將士也沒有放棄。公子,你仔細想想,如今朱友珪小兒所說有陛下支持,隻是你仔細看看,這些年來,這位太子殿下有過屬於自己的部隊嗎?以往屬於朱友珪的利刃,“玄冥教”被陛下賜予給了博王朱友文管理,最多也就是朝廷上的一些牆頭草趨炎附勢罷了。”

  看著楊師厚那眼眸之中展現出來的目光,朱友貞稍微清醒了一點,隨即無奈一笑,繼續喝了口藍尾酒。

  “先不說現在父皇還沒有死,葛將軍的將士會不會支持我。就說朱友珪那廝的勢力雖然被父皇除得一幹二淨,但他本身的實力卻是中天位,甚至更高。

  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可不是說著玩的,再加上朝廷上的勢力,我一個無權無勢的均王又怎麽比得上他。”

  “四殿下剛才所說的那些問題都不算什麽,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你,四殿下!”妖媚的女聲響起,進來的是一個少女。

  相貌嬌美,圓潤的臉蛋,青絲散亂於纖腰,一襲翠綠煙紗散花裙,在白雪之中尤為突出,略有妖意,未見媚態。

  “這是何人?”

  這位女子的出現,讓朱友貞眼前一亮,雖說葛琪在這幾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不上極美,但也算是中等偏上,但朱友貞對她仍有無盡的隔閡。

  “這位是我的侄女,柳如夢。”楊師厚見到這位少女,眼眸之中閃過一絲欲火,隨即笑容滿麵的笑道。

  “你剛才說的是什麽意思?”朱友貞的目光如狼一樣,看著眼前的少女。

  “朱友珪的實力是很厲害,但天底下比他厲害的人雖然不多,但皇帝陛下身邊比他厲害的人絕對不少。他在朝廷上的勢力是很厲害,但朝廷上真正的決策者是皇帝陛下。而這幾年來,皇帝陛下對這位太子殿下可是態度曖昧至極。

  公子想要與朱友珪一爭高低,關鍵還在於皇帝陛下的身上。而皇帝陛下正值大衍之年,恐怕十年之內……所以隻要公子不棄,將來未必沒有一登大位的可能。”

  少女一笑,從朱友貞那展露出來的目光,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玄冥教主殿

  “龍泉劍?”

  兩聲驚詫的話語響徹天空,令得懸在半空的清冷彎月都微微顫動。這裏是一處通體幽暗的青磚石結構宮殿群,乃是無窮人力在將一座大山鑿空之後所建。

  頂部有一個圓形的洞口,正好可以令得天上月光灑下,與幽暗的宮殿融合,越發神秘詭異。

  狹長的通道貫穿整座大山,通道兩旁點著火把,而每個火把下方都站著一個頭戴鐵製麵具,身披玄衣的教眾,火光照射在他們身上,使得原本就陰森的宮殿顯得更加可怖。

  通道的盡頭是一處高高的石台,從下往上看,巨大的石壁之上,是一個能夠令江湖上無數高手聞風喪膽的徽記。

  天下第一暗殺組織——玄冥教!

  朱溫謀朝篡位後,開始大量暗殺天下能人異士,而所依仗的便是這些行事詭秘,武功陰狠邪門的玄冥教教眾。

  就連坐擁天下的大唐皇帝,傳聞都是被這個神秘組織所刺殺,可見其無法無天,凶狠暴虐。

  其中這個暗殺組織的首領,原先是冥帝朱友珪,後來朱友珪被立為太子後,玄冥教的首領便成為了鬼王。

  而在冥帝之下,玄冥教的第二號人物,便是這個站在石台之上,拄著拐杖,放到任何地方都像是普通農婦的佝僂老太太--孟婆。

  剛剛發出驚詫聲音的,便是跪在孟婆身前的一男一女,兩人一黑一白,頭戴高帽,臉上塗著暗紅的眼影,肌膚慘白。

  “不錯,根據小鬼得到的消息,陸佑劫帶著龍泉劍現身了!”孟婆眯著眼睛語氣輕輕說道。

  孟婆拄著的拐杖上掛著一個大葫蘆,葫蘆下半截套著一個木碗。而這個葫蘆裏的藥丸卻是玄冥教教眾最想要獲得的物品之一。

  葫蘆裏的藥丸功效,你猜得到的它都有,你猜不到的它也有。隻不過想要獲得這個葫蘆裏的藥丸,很難,也很簡單。

  簡單是因為隻要完成孟婆下達的命令便能獲得一顆。

  難是因為能獲得的人很少,很少。她布置的任務基本都是必死無疑的任務。

  要是有心人去觀察的話,每一個沒有完成任務的玄冥教教眾死後,孟婆都會悄無聲息地換上一個人。

  雖然死亡率很可怕,但是去領任務的人卻永遠數不勝數。也就是說,這期間出現在玄冥教的陌生教眾也開始增加。

  但鬼王朱友文一心沉迷於修煉,從來沒有過問這些事。

  一座豪華的宅院之中

  “森。”如一道秋水劃過,劍光亮起,飛雪四散,微寒的劍鋒沾上雪,凝上了一層層薄霜,劍柄冰涼。

  雪中,劍光明暗,忽而似被淹沒,忽而又似曇花乍現。人影翩翩,帶著幾分孤獨,又有幾分縹緲。讓人擔心她就像是這雪一樣,一碰,便是消融。

  “嗡。”長劍發出一聲嗡鳴,劍尖點住了一片花。刹那,卻似被定格。隨後,劍起,劍舞半涼。

  半響,朱友珪將目光轉向庭院中那顆光禿禿的楓樹,“見血封喉”被玄武搬到工坊去了,他便重新栽種了一棵。

  十一月的時間,樹上的葉子已經落得幾乎幹淨。隻剩下零散的枯葉,還在寒風中搖曳。

  最終,一片枯葉支撐不住,在風中落了下來。枯黃的葉片悠然落下。在聽到那熟悉的烏鴉叫聲。

  朱友珪的劍也收入鞘中,身邊氣勢淩人一霎那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原先呆在風暴中心的人影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俊逸少年郎。

  這幾年來,朱友珪不但沒有變老,反而變得更為年輕,但這並不顯得是什麽好事,朱友珪看著自己這越發稚嫩的手掌,默默不語。

  回到房中,從一個小洞口拿出不知從哪出現的黃紙,隨意的看了幾眼。

  劇情終於開始了嗎?

  這七年來,他的確一直呆在洛陽,但並不代表,他對玄冥教中的事情一概不知。

  孟婆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不說全部行動,至少她在教中各種行為。朱友珪還是知道的。

  至於她用心良苦安插的不良人,到達玄冥教以後,一定還會是不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