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儲君
作者:悔凡      更新:2020-04-20 08:42      字數:2462
  冥帝的奮鬥史最新章節

  進入焦蘭殿,兩排文武坐落兩旁,皇子坐於台階之上,以往的熟人都到了,朱友文、朱友貞、朱友雍等人。

  而朱友珪所坐的位置,僅次於朱溫,這讓下麵一種文武目光中的精光異彩連連。

  嫡長子朱友裕暴斃梨園,而當今東平王,又或者是當今聖上的一眾皇子中,就屬朱友珪的光芒最甚,這隻能讓他們不心動。

  兩代從龍之功,想想都心動。

  不過這也是心裏想想,而且這個想法被他們隱藏的很好。最近幾年他們都不會去找朱友珪,朱溫這才剛剛即位,自己等人便馬上去找朱友珪,這不是取死之道嗎?

  能從亂世活下來的都是人精,再說雞蛋也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朱溫的性格可是很讓人捉摸不透的。

  在底下一眾文武百官想著時,朱溫也講完了自己的大道理,開始讓大家開始吃喝享樂。

  頓時,焦蘭殿湧現出一片歡聲笑語,觥籌交錯的熱鬧場景。

  現在雖處局動蕩之時,但此時參加夜宴的大小官員,根本沒有絲毫想議論國事的打算,而是各自想著自己個人的榮華富貴。

  不扯遠的,隻想現在,他們都有從龍之功,隻需等待著明天的正式認命,便能立刻走馬上任,官升晉爵,正式成為一方大佬。

  當然也有少數的有才之士,他們意氣風,胸中滿懷報國之情,終於有機會抒一下自己的理想抱負,借此時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而已有不惑之年的朱溫坐在皇帝寶座上,看著下方喜氣洋洋的模樣,心中一陣舒爽,也不經觸感傷情,自己雖然登上了王位,卻終究沒有履行自己對張惠許下的諾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也沒有人能懂得自己的喜悅。自從自己27歲跟隨黃巢起義至此南征北戰已近30年。

  回首這幾十年的經曆,不經有些感慨,不過看到周圍這些對自己俯首帖耳的文武眾臣,朱溫心中瞬間由哀轉喜,非常高興。

  也許是為了麻醉自己對張惠的思念;也許是為了收買人心,朱溫走下皇帝寶座,一時竟喝多了。

  這時他也不管什麽皇帝的尊嚴,脫掉龍袍就和身邊的將軍們吆五喝六擲骰子賭了起來。

  朱溫的兄長朱全昱看到這一幕,臉色紅潤之中帶著鐵青,在一眾人驚異的目光中,他突然抓起骰子向盆中摔去,斜瞪著朱溫喝道:

  “朱三,你本是碭山一介平民,跟著黃巢造反當強盜,天子用你當四鎮節度使,富貴都到了頂,為什麽突然滅掉唐朝三百年社稷,自稱帝王?這是滅門的罪行,怎麽還在這裏賭博!”

  如若是旁人,也許早就被朱溫活剝淩遲了,但這畢竟是他的兄長。

  他也知道他這位大哥喝醉了,並不想和兄長計較,喝令眾將散去,自己也一臉不高興的回宮了,臨走前順便叫走了朱友珪。

  宮殿之中,獨留朱友珪一人,也許吧。快速環視了一眼這雄偉莊嚴的大殿,朱友珪躬身一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恩,朕將你留下來,可知道是為了什麽?”朱溫如此說道,顯然對於朱友珪新的稱呼,他似乎十分受用。

  “兒臣愚笨,請父皇明示!”

  然而朱溫卻沒有按透露出牌,告訴他,而是看著朱友珪,感歎道:“遙喜,你長大了。”

  不知覺中,朱溫的語氣中多了一絲溫情,多了一絲本不應該出現在他身上的溫情。

  “……”不知為何,朱友珪心中卻忽的閃過一絲寒意。

  下一刻,走出了九個黑衣人,他們每個人的手上都端著兩個紫檀木製作的木匣子。

  恭敬的站在朱友珪的後麵,他們眼眸之中沒有絲毫活人的氣息,宛如一個個死人。

  “打開吧!”

  “諾!”

  下一秒,木匣子被打開,十八顆頭顱的影像被折射到朱友珪眼眸之中。

  看到前兩個頭顱的一瞬間,讓他的瞳孔猛的收縮,不過很快便恢複了正常模樣。

  開始認真端詳起來,這些頭顱明顯是用石灰處理過的,全程身坐皇座的朱溫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朱友珪。

  幾分鍾後,朱友珪臉色淡漠的仔細看完了這十八個人頭,有四人是自己桀噬派遣出去的種子,至於其餘十四個都跟自己沒任何關聯。

  而那四人之中,又有一個年老體衰的老婆婆頭顱,以及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頭顱,這種看似一無是處的配合,卻花費了朱友珪大部分銀兩。

  有時候,殺人可不一定要身強體壯的壯漢,又或者貌美如花的美女。可是有時候,老人和孩子更具有殺傷力。

  隻不過,像這種組合的桀噬種子不應該出現在大梁才對,因為大梁有更適合她們的種子。

  難道……朱友珪抬起頭看到朱溫那深邃的目光,頓時明白了什麽。

  “江湖門派?”

  “沒錯!朕需要你將大梁範圍之內,凡是不尊王命的江湖門派,通通清除。一年後,朕不希望看到有忤逆自己的聲音,遙喜,你能做到嗎?”

  “兒臣定不辜負父王的信任!”

  “如此甚好。”朱溫說道:“此事之後,你便將玄冥教交給你的胞弟朱友文管理吧。”

  什麽意思?朱友珪一時有些搞不明白,原著中可沒有這個變化,難道是蝴蝶效應!

  “你一定是在疑惑,朕為何會讓你卸下玄冥教教主一職。”

  “兒臣是有這樣的疑問?”朱友珪老實的回答道。

  “朕欲讓你為儲君!”朱溫看著眼前一向讓他感到意外的兒子,緩緩開口。

  轟隆一聲,殿外沒有雷聲,不過朱友珪的心頭卻是閃過一道驚雷。

  按照朱友珪的記憶,原著中自己為大梁立下汗馬功勞,但一直不被朱溫所喜,這才導致後麵的弑父事件。

  而現在……

  “這...父皇正值壯年,這儲君一事是不是太早了一點。”朱友珪愣了愣,隨即推辭道。

  如果是正常世界,他一定會接受下來。但這個世界不一樣,飛簷走壁、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什麽的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而且他更喜歡低調行事,他可沒有忘記棋盤之外,有著一雙冰冷的眼睛在盯著他。

  “天下之大,我們父子的敵手遠遠不止是晉國、蜀國這麽簡單。大梁雖然是正統,但天下人心未服我大梁。

  有些人,遲早會一個個跳出來,等待我大梁最為孱弱的時機,給予最為致命的一擊。也許將來,會比現在更亂。朕的繼承人,應該是一個文武皆備,又城府極深之人。”

  “兒臣謹遵父命!”聽到朱溫給予自己的評價,朱友珪還是有些驚訝的。

  “哈哈哈哈!很好!”王座之上的朱溫忽然大笑,笑的無比之暢快。“朕已經命奉常擇尋吉日舉行封禪大典,到時你跟在朕的身後,共同告祭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