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印刷
作者:悔凡      更新:2020-04-20 08:42      字數:3032
  冥帝的奮鬥史最新章節

  904年,八月十二日,朱友恭、氏叔琮向群臣出示皇後詔書立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更名為李柷,監軍國事。

  十月三日,朱溫剛回到洛陽,便伏在昭宗棺材上大哭,隨後又披頭散發的去見小皇帝李柷。

  向他辯解道,殺死昭宗絕不是自己的主意,並表明他決心找出亂臣賊子,為先帝報仇。

  當天,得知朱溫回來的消息,剛還在修煉的朱友珪當即來到朱溫府門前,長跪不起,等候朱溫發落。

  他知道朱溫是個好演員,他也知道朱溫絕對不會把弑君的罪名按在自己的身上。

  而自己說不定就是這個替罪羊,從一開始讓他盯著唐昭宗的時候,他就知道朱溫想幹啥了。

  但這並不代表著他束手就擒,他如今隻是擺明自己的態度而已。

  如果朱溫真想讓他死,那很抱歉,他雖不能讓朱溫先走一步,但讓這位後梁皇帝的弘股之臣以及子嗣死於非命,他還是做得到的。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他絕對不會這樣做……

  一個時辰後,朱友珪在下人的接引下,進入了東平王府。雖然朱溫沒有見他,但也代表著這件事終究還沒到那一步。

  由於攻入皇宮時,朱友恭、氏叔琮所率領的左、右護衛軍有些部分兵士到市場搶米。

  朱溫借此奏明小皇帝李柷,說朱友恭、氏叔琮不能約束士卒,並公告天下,說是他們刺殺的唐昭宗。

  當天就將他們兩人抓住,也不等他們解釋,直接扣押到集市,午後問斬,隨後朱溫來到現場,眼角腫紅,留著清淚,親自斬首,擺出一副揮淚斬馬謂的模樣。

  不管下方的百姓有沒有被自己的表演所感動,反正朱溫被自己的演技所感動了。

  而朱友恭被朱溫算計的前一天,心中就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將自己的所有力量,隱藏了起來。

  如果朱溫對他做出了什麽事,他也一定要朱溫嫡長子朱友裕為他償命。

  在朱溫到來的一刻,臉色瘋狂,大聲喊道:“拿我當你兒子的替罪羊,以欺騙天下人,你以為天下人會不知道嗎?如此行事,你還指望有後代嗎?”

  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友恭的詛咒……

  十月份,朱友裕回到張氏故鄉,哀悼母親,結果被刺殺。

  現場隻留下一具麵容血肉模糊,殘破不堪的軀體,在他的身旁留下“血債血償”充滿殺氣的血字。

  而旁人隻能憑借這具屍體上所佩戴的飾品以及玉佩確定原主人的身份。朱溫作為做盡善事的“好人”,自然不會相信表麵現象。

  在經過五批大夫的精心檢查、觀察、端詳下,在朱溫身旁那幾位殺氣騰騰的侍衛麵前,顫顫巍巍且十分堅定的的點了點頭。

  刹那間,站在一旁的朱友珪明顯看到朱溫眼角流過的幾滴清淚,隻不過很快就被他所掩蓋。

  而一旁朱友裕的視線,卻死死的鎖定在朱友珪的身上,這具屍體絕對不是朱友裕,因為自己送出的那條紅繩,並沒有出現在這具屍體上。

  玄冥教左殿

  少年緊閉雙眼,盤坐在房中,在他的身前有一本古老的功法,而他的身旁時不時散發出一股駭人的黑紫色煞氣如巨浪洶湧而出。

  少年的周圍沒有風聲,沒有蟲鳴,房間中極度的幽靜,而當有人進入這個莫名的範圍圈時。

  便會感到到一股涼意穿透身體,刺進骨中,仿佛禁錮千年的寒意突然得到釋放,讓人在大腦無法思考的一瞬顫抖起來。

  仿佛少年的周圍是令人生生止步的死域。門口站著一名青衣女子,臉色雖平淡,眼眸中卻帶有一絲擔憂,她明白朱友珪準備做什麽。

  她也不明白朱友珪想要做什麽,他現在才十九歲便已經小天位了,不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也可以說是曠世奇才,一百多年也未必會出現一個。

  但他不是已經修煉了《天宮決》的改進版《九幽玄天神功》,又何必再去去修煉一本十死一生的《天宮決》。

  可她也明白,朱友珪決定的事情不會因任何人而改變。也沒有任何人能真正的走進他的內心。

  自己不行!

  唐靈月更不行!

  三年後

  洛陽城,一座幾乎開滿大唐境內的仙鶴樓中,少數人正看著“邸報”,在他們的旁邊卻圍滿了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哪怕是店小二,有時也會湊上看上一眼。

  “王洛洛那廝竟然被人給綠了!哈哈哈,沒想到你還會有今天。”

  “吵nm呀!”

  “可這是我買的……”與旁邊的吃瓜群眾相比,此時擁有“邸報”的男子顯得有些弱不禁風。

  “幹啥!想幹架?”

  “沒…沒!”

  而其中有些人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時,下意識大喝一聲,結果自然會引起眾人的怒目而視。

  哪怕這張邸報是你買的,你也有可能會被趕走,等他們看完了,心滿意足之後再還給你。

  二樓,靠近河邊的桌子旁,坐著一名錦衣男子,他正聚精會神的看著眼前名為“邸報”的紙張。

  但周圍的人卻無人敢去他旁邊,畢竟他旁邊那些殺氣騰騰的侍衛可不是開玩笑的。

  “冥帝?稱號挺霸氣的!”

  眼角顯得有些媚態的俊逸青年,看到紙上那一行最引人注目的信息,嗬嗬一笑。“就是不知道你如今的實力如何了?”

  三年前,洛陽城出現一家怪異的店鋪,名為報刊亭,專門收集天下事,每月一刊。

  上麵記載著各個藩鎮境內發生的一些大事,例如李存勖喜歡和羊肉湯、朱友珪被冷落,朱友貞懼內、王洛洛被綠等。

  原先是講述天下之事,後來不知為何,天下之事占有的板塊越來越少,後來多講述朱溫的“仁政”。

  幾乎每刊邸報上都會描述幾條朱溫為民請命的舉措。雖然有些誇大,但朱溫在這方麵的實施卻是實實在在的。

  例如在國家之本----農業方麵上,朱溫狠抓農業生產,獎勵農耕,減輕租賦,將耕牛租借給沒有耕牛的農民以供生產。

  任何官員隻要敢在這方麵動手動腳,老百姓都可以告狀,查明者,通通罷官貶職。

  也正是這一係列的寬容政策,使之成為梁數十年征戰的經濟支柱。

  除此之外就是人才方麵,原先還沒有報刊的時候,朱溫也會派遣官臣去民間搜尋賢良之人,特別針對身居下位有能力但沒地方施展的人才。

  如有找到,朱溫往往都特加擢拔任用。對於那些知曉朝廷政策弊病得人所上表的奏章,朱溫甚至都會親自翻閱,選擇一些有利的建議施行。

  對於權豪橫行的現象,朱溫也進行壓製。比如前些時日邸報上記錄的寇彥卿事件。

  寇彥卿是朱溫的愛將之一,有次寇彥卿一次上朝時,途中有人未來得及避讓,被他的隨從打死,朱溫因此嚴懲了寇彥卿,沒有因為寇彥卿功臣的身份而袒護他。

  本來這件事,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但是在“報刊亭”的大肆宣揚下,幾乎整個洛陽城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件事,這給朱溫收獲了不少民心。

  後來聽聞,寇彥卿想要去找報刊亭的麻煩,卻走到半路時,忽然打道回府,並且不準讓人去找報刊亭的麻煩。

  而其他的盤踞勢力本來對這個名為“報刊亭”的小型店鋪並不怎麽在意,直到發現本國的百姓和人才紛紛流往大梁的時候,他們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於是紛紛開始仿辦,例如岐地的幻音亭,晉國的文軒亭,蜀國的聽雨亭等等,專門講述本國統治者如何如何好。

  然而很快便失敗了,因為他們在印刷術方麵根本比不贏大梁的“報刊亭”,在這方麵耗費的成本太高。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這些人自然不是目光短淺之輩,一個個開始耗費大量資金改進唐朝的雕版印刷術,對於這件事,滿朝文官都是雙手雙腳讚成的。

  古代書籍流傳下來,原本就是靠手抄,直到後來的雕版印刷術出現,這種狀況才隱隱有些改變。

  而現在,在一眾吃苦耐勞的工匠麵前,這些都不算事,沒幾個月,雕版印刷術的改進版很快被研製出來,但仍然比不贏,沒辦法,繼續研製、創新。

  一年後,活字印刷術被發明出來。

  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整整提前了四個世紀。

  ……………………………………

  ps:還有一個劇情,徹底進入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