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決勝千裏之外!
作者:吉良上總介      更新:2020-04-20 06:24      字數:2489
  時間一晃到了享祿五年的六月。

  京極高政在高島郡努力發展領內,已然將高島郡北部諸鄉徹底掌控。南近江六角家和北近江的淺井家經過去年的大戰之後也稍微消停起來,總的來說近江的局勢還算是平穩。

  但是距離近江不遠的河內國,此時可以說是相當熱鬧了。

  在細川晴元的暗中鼓動之下,本願寺方麵終於出手,由法主本願寺證如親自領軍,從大本營山科本願寺出兵河內飯盛山城。期間,河內、攝津、和泉等地本願寺門徒盡皆響應,短短幾天時間本願寺證如便聚集了三萬大軍。

  此時,三好元長和畠山義堯二人對此毫不知情,仍然在圍攻岌岌可危的飯盛山城。

  當三萬本願寺大軍突然從三好元長背後發動攻擊時,圍城的三好、畠山家兵勢頓時大敗。

  三好勝宗等多名三好家大將討死,三好家死傷數百人,當主三好元長僅帶少數人殺出重圍逃亡和泉。而畠山義堯則死在本願寺的追擊之下。

  一時間,飯盛山城之圍輕易得解。

  本願寺突然爆發,引得畿內震動,各地一揆蜂擁而起,短時間內便有十萬本願寺門徒聚集。當然,除去婦孺老幼,可戰之兵不過三四萬人。

  與此同時,三好元長本欲逃到堺尋求足利義維的庇護,但是剛剛逃到和泉顯本寺時便被一揆軍包圍。

  自知取勝無望,三好元長當即在顯本寺自殺,享年三十二歲。

  .....

  “哈哈哈哈哈哈!”

  飯盛山城內,苦盡甘來的木澤長政忍不住仰天長笑。

  “三好築前居功自傲,今日兵敗身死,實乃因果報應,壓在本家頭頂的巨石終於是被搬開了!”一名木澤家臣也大笑著說道。

  木澤長政搖了搖頭,笑容不減,“三好築前死了固然可喜,但真正讓本家竊喜的卻是畠山上總介之死。”

  “畠山上總介一死,河內之地便由本家說了算了,多年夙願今日終於得償所願,哈哈哈哈!”

  木澤長政作為一名野心家,一直以來都想要取代主家畠山家,為此暗中謀劃多年。這次借助本願寺之手搞死了畠山義堯,畠山家在河內的勢力被連根拔起,木澤長政執掌河內指日可待。

  “在下以為本家的當務之急是迅速前往堺,與細川殿加深關係。”

  “此言甚是,本家這便啟程!”

  木澤長政自然知道,自己想要掌控河內,少不了細川晴元的支持。

  與此同時,堺公方府內,細川晴元已經將足利義維放逐到阿波,徹底掌控堺公方府的權柄。

  “主公,現如今三好築前和畠山上總敗死,畿內之地再無與主公作對之人!主公威勢與日俱增,真是可喜可賀啊!”茨木長隆很是適宜的送上了一記馬屁。

  細川晴元坐在主位上,心情十分激動。

  之前雖然殺死細川高國繼位細川家當主之位,但是家中權力大多都在三好元長手中。如今三好元長已死,三好家群龍無首,細川晴元終於能夠徹底掌控家中大權了。

  對於十八歲的細川晴元來說,可以說是意氣風發躊躇滿誌。

  不過,有人很快便向細川晴元潑了一盆冷水。

  “主公,三好築前雖死,但畿內之地卻更加不受本家控製了!”

  “播磨守此言何意?”正在興頭上的細川晴元聞言一愣,一臉疑惑的看著出聲的細川元常。

  細川元常歎了口氣,繼續說道“主公,畿內一揆已經一發不可收拾,本願寺如今在畿內已有十萬之眾。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勢,若一揆繼續肆掠,恐畿內再生變故啊!”

  細川晴元臉色微變,顯然也意識到了什麽。

  事實上,本願寺對於細川晴元來說無疑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依靠本願寺的力量消除了異己三好元長和畠山義堯,但是一向一揆一旦爆發了,想要平息可就困難了。

  細川晴元等人事先根本沒有預料到,一向一揆爆發起來居然如此恐怖,這麽短的時間內便聚集了十萬之眾。

  現如今,三好元長是死了,但是這些一向一揆應該如何處置呢?

  細川晴元一時間也沒了主意。

  “主公,不好了!”

  正在此時,一名武士大步從外麵走了進來。

  來人一臉凝重,在大殿中央跪坐下來,先是對著細川晴元行了一禮,然後迫不及待的開口道“主公,一向一揆已經完全脫離本家控製,目前大批一揆兵勢正朝大和進軍!”

  “大和國內目前也爆發了一揆,筒井、越智、十市等國眾雖然已經出兵鎮壓,但是戰局十分糜爛。”

  “一揆在大和肆掠,法相宗大本山興福寺多處建築被毀,就連猿澤池中的魚和春日大社圈養的鹿都被吃完了!”

  “什麽!”

  聽到武士的話,殿內的眾人頓時發出一陣驚呼。

  雖然知道一向一揆會很麻煩,但是沒想到麻煩來的這麽快。

  大和乃是興福寺的地盤,而掌控興福寺(法相宗)的則是大和守護筒井家,一向一揆這時候侵入大和,大有趁勢消滅法相宗的態勢。

  若真被本願寺得逞,那本願寺在畿內的實力將會更加恐怖,到時候細川家將無法收場了。

  “立刻傳令給木澤左京亮,讓他速速率軍前往大和協助筒井家平定一揆!”細川晴元當即下達了支援大和的命令。

  “主公,大和之一揆隻是冰山一角,縱使平息了大和的一揆,那畿內其他地方的一揆又當如何處置?”

  雖說現在隻有大和一國發生一揆暴亂,整個近幾地區現在有十萬一揆,保不準哪一天河內、攝津等地也會發生一揆暴亂。

  “主公,這有一封信,是來自近江的。”

  正當細川晴元不知所措之際,一名側近彎著腰走到了細川晴元的身旁遞過一封信來。

  “近江?”

  細川晴元表情一愣,但當看完信上的內容之後頓時又高興了起來。

  “哈哈哈,諸位,對於如何平息一向一揆,本家已經有辦法了!”

  “主公此言當真?”

  細川晴元點了點頭,舉起手中的信件說道“真是想不到,左京進遠居近江竟然也對畿內局勢如此了解。信中,左京進已將如何解決一向一揆的方法道明,本家認為非常可行!”

  “左京進?”

  “哪個左京進?”

  “莫非是京極左京進?”

  一時間,殿內議論紛紛。

  “不錯!正是京極左京進!”細川晴元此時忍不住發出一聲讚歎道“軍略有雲,運籌帷幄而決勝於千裏之外!古人誠不欺我也!”

  “主公,卻不知左京進信中說了些什麽?”見細川晴元賣關子,下麵的家臣們迫不及待的追問道。

  細川晴元一抖手中的信件,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