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馬什麽梅?
作者:吉良上總介      更新:2020-04-20 06:24      字數:2293
  近江,高島郡。

  京極高政從新莊城上岸之後並沒有直接回長法寺館,而是一路向東來到了高島郡東北部的山崎山。

  此前京極高政下令在此處修建一座城砦,用以扼守高島郡通往淺井郡的山道,防備淺井家的攻擊。不過隨後便發生了六角家攻打淺井家的事情,所以淺井家短時間內自然是無法出兵高島郡了。

  從山崎山南部走上山道,饒了一圈之後京極高政一行來到了山崎山的北麵,這裏便是築城之地。

  一抬頭,京極高政便看到了山崎山北麓已經有一座城砦的主體框架了。遠遠看去像是一個土包,走近了看卻是新城的土壘ei。

  事實上,戰國時代前期的城池,基本上是不存在“石垣”這種說法的。一般的城池牆體都是用土夯實,稱之為“壘”壘通壘字。

  這便是城牆的主體,而為了給城牆加高和增加防禦力,築城者會在壘上豎立一排木樁,並將木樁連接起來,稱之為“柵”。

  柵的構造一般是每根木樁之間有四根橫木和五根立木。

  光有柵還不夠,因為柵雖然能夠攔截企圖爬牆的足輕,但是缺不利於防禦,因為容易受到城外敵軍弓箭手的攻擊。

  於是除了柵之外,還有一種稱之為“塀”的防禦措施。

  塀是用土木混合修建的一排牆體,即是所謂的“狹間”。與塀上設置幾個洞,能夠使得守軍通過這個洞來射擊和投擲石塊,達到阻擾敵軍攀爬土壘的作用。

  這才是這個時代城砦的城牆的正確體現方式。

  使用石垣這種構造的城池是從十六世紀開始的,大規模出現則是在安土城修建之後。而戰國時代前中期的城池絕大部分都是公元十三、十四、十五世紀的產物,所以根本不存在石垣這種說法。

  來到新城之外,周圍尚有數百名民夫正在忙碌。京極高政掃了一眼並沒有發現笠原清綱的身影,於是便隨手拉過一名低著頭打著木樁的民夫,“普請奉行何在”

  “什麽奉行”被京極高政拽著的民夫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

  “普請奉行”

  “普請什麽”

  ngb

  啪

  京極高政上去就是一耳光,你以為老子再問馬冬梅啊。

  “吾再給你一次組織語言的機會,負責修築城池的普請奉行在哪裏”

  民夫這下子似乎聽懂了,連忙拉開自己額前散亂的頭發,拍了拍臉上的黑灰,露出一口大白牙笑著說道“原來是主公來了,在下便是笠原又三郎啊”

  “又三郎”

  京極高政一愣,仔細看了看,眼前站著的果然就是笠原清綱,但這貨怎麽成這幅鬼樣子了

  “你這是”

  笠原清綱揉了揉有些生疼的臉頰,然後不好意思的說道“主公有所不知,民夫實在有些不夠,為了加快築城的進度,下到足輕上至在下,全都參與到築城中來了。”

  “沒想到讓主公見到在下如此狼狽之態,真是失禮了。”

  “唔原來如此,辛苦了。”京極高政不好意思的拍了拍笠原清綱的肩膀安撫道。

  笠原清綱頓時眼圈一紅,飽含熱淚的說道“為主公效力,在下受這點苦又算得了什麽”

  真是一個好同誌啊,自己剛才怎麽能打他呢

  京極高政更加的不好意思了。

  “對了,吾見城池已經大體完工了,為何不見天守”京極高政連忙岔開話題道。

  “天守”笠原清綱露出疑惑之色,“那是什麽”

  “額”京極高政突然被問住了,腦子裏轉念一想之後終於醒悟過來,這會兒還沒有天守這種說法

  真正意義上的天守要等到戰國後期才會出現,這時候的天守大部分都是“櫓”,櫓的種類有很多種,但作用都是相同的,既擔任瞭望塔的作用,又在戰時成為總大將的指揮部。

  天守這個詞真正出現,還要等到足利義昭在室町第修建的禦館建立之後,而且當時的稱謂也是“天主”。後來織田信長修建安土城之後,參照四階櫓四層的櫓修建了五層的安土城天守,才將這種建築正式命名為“天守”。

  在此之前,所有的城池都隻有櫓這種東西。

  所以看時,但凡是在1576年之前出現的天守、石垣之類的,大可開噴,我說的

  京極高政隻好換一種說法道“新城的櫓呢”

  “主公是是指城池中央的矢倉還是土壘四角的高櫓”

  矢倉其實就是京極高政口中的天守,因為他的作用除了擔任戰時指揮所之外,還被用於存放箭矢兵器等作用,所以也被稱為“矢藏”。

  至於高櫓,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哨塔,修建在城池的四個角,上麵站著手持弓箭的足輕,用來警戒和射擊。另外除了城池四角,其他地方也有這種高櫓,不過更多的是“井口”,作用與高櫓大致相當。

  “對,為了不見矢倉”

  “主公,木材實在不夠了。修築完武士長屋和禦殿一般指城主屋敷之後,木材便已經所剩無幾了。”笠原清綱一臉苦笑。

  京極高政一副你仿佛是在逗我的表情,指著身後的山崎山大聲說道“山上不是有那麽多樹嗎,為什麽不就地伐木”

  “主公有所不知,山崎山的樹木都是山下榮照寺的寺領所有,而附近其他幾座山上的樹木則都屬於本地一名豪商,沒有經過他們的允許,在下不敢伐木,否則定會惹上麻煩的。”

  笠原清綱也是一臉鬱悶,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木材我上哪去給你整這些東西。

  這就是京極高政不了解此地的行情了。

  此前統治此地的田屋家,向本地豪商借了一大筆錢,但是並沒有償還能力,於是將領內的山林全都抵押出去了。至於寺院的寺領,別人有“守護使不入”的特權,別說你京極家了,就算征夷大將軍來了也一樣,不用鳥你。

  “主公,在下倒是認為,此城的主要作用隻是充當日後淺井家來犯時的緩衝作用,能夠屯兵即可。至於其他設施,不要也罷。”這時候,跟在京極高政身後的畑山朝信開口道。

  當然,還有一句話畑山朝信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沒錢”。

  “既如此,那便不用這些無用之物,又三郎你專心築城即可”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