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票房注水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12-15 00:05      字數:4640
  雖然經過了一個近年來最火爆的春節檔,不過暑期檔的關注度比春節檔絲毫不差。

  即便五、六月《侏羅紀世界》、《複仇者聯盟2》雙雙破十億,四月份的《速度與激情7》更是破二十億,可那也是好萊塢片子,熱度完全無法和暑期檔相比。

  別說一眾熱片上映的現在了,即便是上個星期程凱哥的《道士下山》,除了關於票房的聲音之外,網上其他的聲音比這兩部電影絲毫不差。

  當然,又是慣例吐槽、鞭屍程凱哥。

  凱哥也是可憐,每每新片上映,口碑一般的時候,就會被網民們挖墳鞭屍,沒有一次例外的。

  不過,能讓網民們這麽惦記,也是本事了,一般人還做不到。

  還有範煒和林誌靈的船戲,也讓人津津樂道。

  9號的一眾新片上映,電影市場火爆異常,除了《鬼吹燈》靠特效和懸疑的氛圍,以及原著的名氣成為當下最火爆的電影之外,《小時代4》無疑就是另一個話題中心了。

  這個係列走到了第四部,賺足了眼球和金錢,第四部更甚以往,首日竟然接近一億了。

  一部被全網觀眾、影評人、業內人士、媒體批評的係列電影,第四部了首日近億,不得不說這是華語影史的一個奇跡。

  甚至放眼全球影史,都沒有這麽神奇的電影。

  不過,在媒體和業內人士的口中,《小時代4》是整個電影行業,和所有觀眾的恥辱。

  票房越高,被罵的越慘,各路媒體、公眾人士,還有官媒,都把炮火對準了這部電影。

  不過,郭金明可能是習慣了,被罵了三次,不管怎麽罵都票房大賣,也無所謂了,麵對采訪時,也越發地張揚自信了,沒有了之前的忐忑。

  “有些人質疑我是一個玩票的導演,那我就一部一部拍,總不能我都拍十部了你還說我玩票吧?如果十年之後我還在拍,那和專業的導演有什麽區別呢?

  那一刻,我希望大家能夠稱呼我一聲—郭金明導演!”

  這番麵對媒體的話,收獲了不少他的粉絲的追捧,很多粉絲表示心疼郭金明,心疼他被偏見傷的太深了。

  傷個錘子,首映禮上被一大群女人圍著,臉上就隻剩下笑容了,尤其是被範彬彬公主抱的時候,笑的多開心。

  另一部青春片,何囧導演的《梔子花開》首日也大賣8000萬。

  兩個跨界的導演,而且受眾有些重合,上映前就開始明爭暗鬥了。

  郭金明說何囧第一次當導演,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擺明了告訴大眾,何囧不靠譜。

  《梔子花開》推出19.9特價票之後,《小時代4》立馬宣布,18.8還送爆米花。

  好家夥,《梔子花開》又放出了一部分9.9元特價票,《小時代》也跟著放了些8.8元的票。

  網民們倒是樂意了,8.8元哪怕是爛片也虧不了多少,甚至還希望他們繼續杠下去呢。

  不過8.8是底線了,按照2d電影正常30塊的票價,一張票片方要自己出21.2元,一百萬張就兩千萬了,不是個小數目啊。

  不過效果也是很明顯了,一個接近一億,一個超過八千萬,都是這8.8,9.9的低價票抬起來的。

  同一天上映的還有動畫電影《西遊之大聖歸來》,夾雜在三部大爆的電影中,以個位數的排片拿到了2400萬的高票房,也算事一匹黑馬了。

  暑假唯一的動畫電影,而且又是孫悟空這個幾代人都熟悉的人物。

  雖然票房墊底,不過口碑非常好,不少看過的觀眾奔走相告,在網上留下一個個好評,好強烈安利給別人。

  四部電影,首日總票房超過3.5億,比春節八部電影首日破四億也不遑多讓了。

  而且,一個個話題十足。

  《鬼吹燈》作為國內第一部懸疑冒險電影,口碑很不錯,也算是比較貼近原著,書粉還算滿意,連帶著原著也在網上越發地火爆了。

  接下來的周末三天,《鬼吹燈》再接再厲,三天拿下5.37億,首周末四天總票房高達6.8億。

  隻用了四天,就刷新了徐客自己的票房紀錄。

  而《小時代4》、《梔子花開》這兩部挨噴的片子走勢就沒有那麽穩健了。

  前者在首日近億的情況下,周末三天隻拿到2.5億,四天一共拿到3.5億。

  《梔子花開》也好不了多少,雖然挨罵沒有那麽慘,有《小時代》和郭金明吸引了火力,可周末三天隻拿到2.1億,總票房2.9億。

  而《大聖歸來》在排片隻有個位數的情況下,票房始終保持增長,周末三天拿到1.1億,總票房1.34億,而且口碑還在進一步擴散。

  而到了周一,《鬼吹燈》和《大聖歸來》票房依然穩健,《小時代》和《梔子花開》新一天的票房直接跌破了兩千萬。

  口碑稀爛,票補花完了大半,票房立刻就崩了。

  暑期檔就掉隊了兩個,不過星期四《捉妖記》上映,以首日1.6億的高票房刷新紀錄時,所有人才意識到,暑期檔才剛剛開始呢。

  晚了一天上映的《煎餅俠》首日也拿到了1.34億。

  十天之內,三部電影首日破億,媒體高呼“電影人和觀眾都找回了對國產電影的信心”。

  各路媒體歌功頌德,中影的賴董和光電領導們接受采訪,也大說特說。

  不過,大賣歸大賣,可是對於這些電影,罵聲還是很多的。

  《捉妖記》好點,觀眾都要集中在萌萌的胡巴上,吐槽的聲音也蓋不過胡巴萌萌噠,畢竟上網尤其是微博年輕人和女性比較多。

  《煎餅俠》...從專業的角度上講,這導演根本連導演的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備。

  畫麵扁平、打光布景鏡頭運動讓人懷疑這是不是電影,也沒有什麽場麵調度涉及,全程好像就是幾個演員張嘴說事。

  觀眾雖然不懂這些,但是看在眼裏,都會有一種很別扭的感覺,都不用說。

  不過賣座也有賣座的理由,這片子還是有一定受眾的。

  反正現在的暑期檔,這些電影狂攬票房,觀眾們罵的罵,笑的笑,而專業電影人士們就各種批評了。

  有個主持人說《捉妖記》裏第一個妖怪就把他醜翻了,知名作家、收藏家馬偉都直言看《煎餅俠》不如睡覺。

  兩部新片,和《鬼吹燈》呈三足鼎立之勢,就這麽在暑假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全家歡的《捉妖記》更勝一籌,雖然口碑兩極分化,不過受眾更廣,也更輕鬆,這種片子也更容易賣座。

  4天6.7億,隻比《鬼吹燈》少一千多萬。

  《煎餅俠》三天拿到了4.3億。

  而《鬼吹燈》第二周拿到了7.1億,影響還是很大的,畢竟剛和《小時代》、《梔子花開》競爭完,後麵又碰到了兩部大爆電影,還有個大黑馬《大聖歸來》。

  下一周,《鬼吹燈》單周拿下3.6億,上映18天總票房突破17億,達到了17.5億。

  《捉妖記》這匹超級黑馬,次周拿到七億,兩周票房13.7億。

  《煎餅俠》第二周4.3億,開始掉隊了,總票房未過十億,隻拿到8.6億。

  暑期檔看似很明朗了,《鬼吹燈》以微弱的優勢領先,而且口碑很不錯。

  《捉妖記》這匹大黑馬雖然驚呆了所有人,可是前兩周的票房完全是跟著《鬼吹燈》一樣的,還低了兩千萬。

  這幾年來,行業內也習慣了,李謙投資的電影屢次稱霸票房市場。

  不過,第三周《捉妖記》爆出了更強大的能量,拿到了4.2億,跌幅堪稱逆天,三周17.9億,追上了《鬼吹燈》的同期票房,一下子讓行業沸騰了。

  尤其是《鬼吹燈》第四周隻拿到1.3億,探險懸疑的商業電影缺少青少年受眾,也缺乏《我不是藥神》這種讓人共鳴的情感,也沒有《楚門的世界》、《返老還童》這種讓人驚歎的創意。

  正常商業片的走勢,而不是現象級電影的逆天走勢。

  第五周4000萬,上映32天,票房定格在19.2億,接下來估計也就能拿個一兩千萬票房了。

  普通的商業片就這點弊端,缺乏讓人共鳴的吸引力,後續走勢不佳。

  而這個時候,已經上映四周的《捉妖記》,票房也正好突破二十億。

  國內電影市場第二部破二十億的電影!

  二十億的票房,也讓《捉妖記》成為當下最火爆的電影,甚至沒有之一了!

  即便新上映的《王朝的女人楊貴妃》裏範彬彬那兩個大西瓜,還有片方放出來被光電刪掉的一場馬震戲,才勉強在話題上相提並論了。

  黎名扮演的李隆基和範彬彬扮演的楊貴妃,飛馳的駿馬上,在上天的注視下,搞了起來,簡直驚呆了所有觀眾。

  馬震這一詞開始流傳,甚至有人創建了百科詞條,就差編進新華字典了。

  而《太平輪》的下部也在7月底上映了,首日剛剛過千萬,不知道會不會讓投資方虧的吐血。

  估計這些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大部分都是看了上部,圖個有始有終,才去看的吧。

  《太平輪》下和《楊貴妃》就代替了之前的幾部電影,成了觀眾們新的吐槽對象了。

  不過《捉妖記》雖然已經上映了四個星期,可是走勢卻異常堅挺,要不是離《返老還童》的28億差的有點遠了,估計片方都要衝擊一下記錄了。

  國內各大公司也非常興奮,《捉妖記》竟然戰勝了大熱門《鬼吹燈》,票房直追《返老還童》。

  雖然破掉李謙的紀錄沒可能了,不過最起碼他們看到了打破李謙的未來影業對行業的壓製了。

  過去的兩三年,年度票房第一名不是李謙的片子就是他投資的,而且不光第一,連前三都快被李謙包圓了。

  本來各大公司已經快要習慣了,隨著各大導演的撲街,也看不到打破壓製的可能,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了。

  可是,《捉妖記》沒有名導,沒有大牌明星,靠著合家歡竟然拿下了二十億票房。

  關鍵是,是在李謙投資的《鬼吹燈》頭上拿到的。

  之前頻繁出現在新聞上的電影行業百花齊放,第一次讓人看到了這四個字的可行性。

  各大公司振奮不已,今天《捉妖記》能壓過《鬼吹燈》,那他們明天也不是沒有可能做一部電影出來,壓過李謙。

  再加上市場的大爆發,不管是一直小打小鬧非常謹慎的王長天,還是嚷嚷著去電影化的黃忠軍,亦或者入行幾年碌碌無為的萬達,正準備前麵進軍影視製作、發行的企鵝和啊狸。

  各大公司老總們充滿了幹勁。

  ......

  《鬼吹燈》屈居暑期檔第二,有點出乎李謙的預料,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捉妖記》出來。

  雖然這片子拍了第二部,而且主角換成了梁超偉,上映前李謙就知道肯定是要大賣的。

  可是,這就破了二十億,還是有點吃驚。

  不過,從結果來倒推,李謙倒也釋然了。

  質量不錯,全家歡受眾更廣,暑假學生多,網上胡巴都快被刷屏了,整體也比較歡樂,不管是男主角生孩子還是其他情節,都是歡樂向的。

  馬後炮而論,大賣沒問題,電影的賣座從來就不隻看質量的。

  要不然,就不會有《小時代》這種片子了,更不可能《煎餅俠》大賣十億。

  大部分觀眾的接受度並不高,90分的電影能看,60分也能看,甚至有特點的片子,四五十分的照樣有人看。

  觀眾肯花錢看這些片子,而那些“不好看”的精品之作,就是不願意花錢去看,能怎麽辦,沒辦法的事。

  這個暑期檔,不斷有爛片大賣,又有些電影人、編劇、導演、作家出來罵爛片的同時,也為那些沒人看的好電影叫屈。

  沒用,曲高和寡,非要追求藝術和深度,不懂什麽藝術和深度的大眾自然不會買賬了。

  暑期檔出了點岔子,賀歲檔寧昊的《心花怒放》李謙可要上點心,不能連續兩個重要檔期都失手了。

  不過,就在暑期檔將要塵埃落定的時候,上映一個月依然保持35%逆天跌幅的《捉妖記》卻突然被爆出來票房造假。

  上映一個月了午夜場還場場爆滿,上座率108%,滿座的情況下還有8個人站著看的。

  有些電影院早上九點剛開業的時候,每十分鍾一場,一個廳一小時排了三場,場場滿座。

  甚至還有八點鍾電影院還沒開門就排了場次的,同樣場場爆滿。

  拿下二十億票房的《捉妖記》,一下子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各路媒體聞風而動,在影院暗訪,曬出了一大堆的圖片和視頻。

  《捉妖記》票房注水被“捉妖”,一下子代替了《捉妖記》票房破二十億,成了熱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