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返老還童》時間線的設定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10-03 22:21      字數:4532
  未來影業,大會議室裏,幾位高管都聚集在這裏。

  製片總監趙軍忍不住問向杜洋,“杜總,李導到底有什麽事,這麽著急開會?”

  “我也不知道,隻是說所有人到齊。”杜洋搖搖頭,此時她也一頭霧水。

  “估計是有什麽大事吧,”負責藝人經紀的鍾帥說道,在公司裏,各個部門最沒有存在感,貢獻最低的的當屬藝人經紀部門了,除了鄧朝和王保牆之外,就小貓三兩隻了。

  “等著吧,應該是有什麽事情宣布,前段時間舉辦兩會,李導剛和企鵝、啊狸兩位馬董見過麵,可能是有什麽關係。”鍾莉芳道。

  發行總監張皓笑道,“李導還真說服了兩位馬董啊,這要是宣布出來,他們會親自出演,那簡直最起碼值兩千萬的宣傳費了。”

  宣傳營銷總監黃燕道,“何止兩千萬,再翻一倍都值了,二位馬董親自出演,企鵝和啊狸旗下的那些公司,還不得陪著著宣傳,就衝這兩張臉,大部分年輕觀眾都會好奇地走進電影院。”

  “能請到這兩位親自出演,國內也就咱們李導了。”

  “那是,馬清揚還好,喜歡出風頭,馬花乾可是很低調的。”

  “不過,他們就這麽容易答應了,會不會還有其他的條件。”

  “能有什麽條件,難道讓李導幫他們拍一部自傳,流傳千古?”

  “自傳應該不至於,或許是幫著他們宣傳。”

  沒讓他們等多久,半個小時之後,李謙拿著個筆記本,走了進來。

  “李導。”

  眾人連忙起身。

  “都坐吧,今天找大家來談個事情。”

  李謙擺擺手,在上首位坐下,翻開麵前的筆記本。

  “李導,什麽事這麽著急開會?”杜洋問道。

  “也沒什麽大事,就是關於未來影視行業的發展方向。”

  李謙把陳伍的大文娛產業鏈計劃,給眾人說了下。

  信息量比較大,消化了一下之後,杜洋有些遲疑道,“這麽說的話,企鵝打算全麵進軍影視行業了?”

  李謙點點頭,“應該是這個意思,他們去年就成立了企鵝動畫,可以說現在就差影視行業,就能夠完成他們口中,大文娛產業的閉環了。”

  企鵝的這個想法,對他們這些傳統電影人來說,無非是顛覆性的。

  以本身就具備一定名氣的、遊戲、動畫,來降低影視行業的門檻和難度。

  有了這些自帶關注度的,對大牌明星和名導的需求,就降低多了,到時候不管企鵝還是其他資本,可就不止是揮舞著支票站在門口了,他們直接就能大步流星地走進來。

  受影響最大的肯定就是傳統的影視公司,幾大公司對於行業的壟斷,估計就不再可能了。

  眾人都在思考,沒人吭聲,李謙也接著說道,“這對行業而言,肯定是一場巨大的變革,隻要未來兩三年證明了這個模式可行,那對傳統影視公司而言,肯定是巨大的衝擊,我們的壓力也會很大。”

  “但是!”

  李謙話鋒一轉,“這也會加快影視行業的發展速度,麵臨衝擊的同時,影視市場也會迅速來到空前的繁榮,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肯定是向前的。”

  杜洋開口道,“利用知名來代替大導演、大明星的名氣,確實可以解決行業名導、大明星少的難題,一些有能力沒名氣的導演和演員更容易出頭,也可以降低成本。

  但是,如果企鵝完成了所謂的閉環,再加上和微信的流量、宣傳能力,那以後企鵝自己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小型影視圈,所有的電影、電視劇都可以通過遊戲、、動漫改編過來,也可以反向改編。

  那企鵝完全可以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了,和壟斷也差不多了。”

  聽杜洋這麽一說,眾人側目不已,“企鵝的野心這麽大?”

  李謙搖搖頭,“不至於到那個地步,不管怎麽樣,企鵝都掌握不了播放終端,過半院線都是國有,控製在中影和各省電影公司手裏,電視台就更不用說了。

  說到底,其實就是之後的競爭會更大,要麵臨著大量影視劇的競爭,但是影視行業的選擇權終究是在觀眾手裏的,電影要買票,涉及到錢,觀眾不會那麽容易就被騙進電影院。”

  “那電視劇呢?”張軍忍不住問了一句。

  “電視劇是不用花錢,但是不好看的話,換台就是了,遙控器在觀眾手裏,就算網絡播放,也是一樣,最終還是要拚質量。”

  李謙轉而笑道,“即便光靠就能吸引人,主要還要靠影視劇本身的質量留住觀眾,如果想靠就忽悠住觀眾,而忽視質量,弄一大堆改編的爛片讓觀眾買單,那除非所有電影院和電視台、視頻網站放的全都是這些改編的爛片,否則都是不可能的。”

  想了幾天,李謙也考慮清楚了,即便過幾年真的如預想中出現一代對腦海中那種業餘級別的影視劇,也隻是段時間的陣痛罷了。

  隻要觀眾分得清好壞,那些爛片都會被市場淘汰,選擇全都在觀眾手裏。

  除非市場上全都是爛片,整體水平被拉低了,觀眾沒得選,看哪個都不一樣。

  開了一上午的會,全方位地討論了一下合作這個大文娛產業計劃的利弊,最終還是決定,和企鵝合作。

  李謙宣布決定,“那這樣的話,公司新成立一個開發部門,專門負責評估有價值,並且適合影視改編的遊戲、、動漫,以及各種反向改編。

  製片部門內部重組為製片部、製作部、製片財務部,老張繼續擔任總監,三個部門主管內部提拔還是招聘都行。

  開發部評估好的項目,交由杜總過目,下發製片部門進行改編,交製片財務部核算成本,再報公司財務部審核,由製片、製片財務監督,製作部製作。”

  製度和程序,是任何一家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都必須要有的,即便麻煩了一點。

  相比很多大公司而言,這個程序已經夠簡化了,隻是看起來麻煩一點。

  一個項目經過五個部門,但是實際上相比原先隻要經過製片、財務,多了個開發部而已,隻是改編的項目要經過開發部。

  中間經曆的製片、製作、製片財務部,都是在製片部內部,隻不過把一個部門的事,細分為三而已。

  “沒問題李導!”趙軍滿臉興奮地應下,這樣的話,他這個製片總監,在公司的地位就水漲船高了。

  “都沒什麽意見的話,大致方向就是這樣,具體的細節杜總你們可以更改,或者把製片部改成策劃部,要不然製片部下屬又有一個製片部,怪怪的。”李謙笑道。

  “如果這樣的話,公司的製作團隊人手就大大不足了,無法同時製作這麽做項目,需要還拉起幾個隊伍嗎?”杜洋問道。

  李謙想了想,搖搖頭,“不用,製作團隊能夠同時開啟四五個項目就足夠了,那些改編的項目,盡可能地和其他電視台、製作公司合作,我們負責投資、監督,交給他們製作就行了。”

  “也好。”杜洋點點頭。

  “打鐵趁熱,《鬼吹燈》第一部《精絕古城》可以開始製作了,電視劇製作方麵公司並不是太擅長,去問問山影那邊有沒有意向,盡可能使用二三線演員,這種電視劇拍不長,單集成本也高,找些便宜、有實力的演員,不在乎名氣。”

  “《鬼吹燈》的話,上星不好過審吧?”杜洋遲疑道。

  “山影本身就是體質內,他們心裏有把握,片名用《精絕古城》不要用《鬼吹燈》,堅持唯物主義,增加考古和科學的色彩,粽子之類的東西想辦法也改了,一切都能用科學解釋的通,劇情設計讓盜墓合法化,注意一切所得上交國家。”

  《鬼吹燈》這種審核還算好的,最起碼有一個大概明顯的線在那。

  盜墓違法、太恐怖、粽子,主要就是這些。

  統統規避掉,問題應該不大。

  沒辦法,遵守規則。

  暫時先做一部劇,也算是為正在籌備的電影版《鬼吹燈》預熱一下。

  和企鵝那邊通了個氣,山影也願意加入進來,還拉上了江寧衛視。

  未來影業出版權和一部分資金,企鵝出網絡宣傳加一部分資金,山影出製作團隊和一小部分資金,江寧衛視同樣出宣傳資源加資金。

  總體來說未來影業主控,四方合作,連上星電視台都有了。

  單集成本預計達到三百萬,創下國內電視劇之最。

  之前現象級的《甄嬛傳》,電視台和網絡版權,幾輪加在一起,單集也就是萬。

  那是一年多以前了,明年價格繼續上漲,但是三百萬的成本,總共估計不到級,整部劇頂多也賺不了幾千萬。

  錢不錢的另說,質量要保證,李謙都帶頭做爛片,可想而知其他公司了。

  敲定了合作,就開了個發布會。

  觀眾倒是很期待這麽一部講盜墓的電視劇,同時又嚷嚷著李謙不務正業,催促他趕緊拍新片。

  如此規格的電視劇,讓整個行業倒是震了三震。

  單集三百萬,比古裝大劇都貴多了,同時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李謙這電影那麽賺錢,吃飽了撐的去做這麽一部電視劇。

  更讓業內的吃驚的還在後麵,未來影業將格拉瓦的股份以溢價億的溢價價格賣給了啊狸。

  上一輪融資格拉瓦估值才億,這才過去一年,按啊狸的收購價格,都億了。

  溢價嚴重,不過絕對買的不虧,明眼人都知道,半年後這個價格估計都買不到了。

  上一輪融的億燒下去,格拉瓦市場占有率達到了,打贏了千團大戰的美團,也幹不過格拉瓦。

  藤訊的電影、微票兒,啊狸的掏寶電影加起來也不行。

  本來李謙想賣給企鵝,結果他們打算做自己的平台,於是就找啊狸了,反正為了給掏寶引流,他們根本不怕花錢,也不差錢,個把億的溢價算什麽。

  賣掉躺著賺錢的格拉瓦股份,越發地讓整個行業搞不明白李謙的打算了。

  一時間黃忠軍、於東、王長天他們,都懷疑李謙時不時腦子燒壞了。

  不過,緊接著未來影業宣布,自己的未來電影購票平台正式上線,他們算是明白了。

  “這個李謙,太貪心了!”黃忠軍滿臉不屑,僅次於創始人的第二大股東都不滿意,還試圖在企鵝和啊狸加入的時候,重新成立一家公司,想吃獨食。

  業內,差不多都是同樣的想法,覺得李謙太貪心了。

  不過,格拉瓦的劉永卻對李謙一聲不吭地賣掉股份很氣憤,即便他之前並不同意李謙為了搶占市場舍棄服務的想法,刻意減少李謙後續的融資份額。

  “劉總,就這樣吧,我還有事。”

  李謙沒時間跟劉永瞎扯,掛掉了電話。

  做生意是生意,資本不是過家家,當年風頭一時無兩的薪浪創始人,就不是個生意人,被股東逼走了。

  李謙沒想辦法把他趕走,鳩占鵲巢就算好的了,隻是之後格拉瓦會陸續有個別管理層跳槽。

  票務平台這方麵,李謙並不擔心,平台賣的是票,是大熱電影的門票,而他手裏就有大量的熱門電影,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這段時間包括融資、《唐人街探案》、新業務等等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差不多忙完了,李謙就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返老返童》的創作上了。

  全片都是特效,而且複雜,趕緊寫完劇本,寫分鏡,畫故事板,後麵才是正事。

  劇本整體來說,就是以原版的結構,加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一些大事穿插進去,讓男主角去經曆。

  時間線是個問題,其實要不是這方麵的話,李謙本身的設想是,男主角出生於年月日。

  出生正好是國慶,一個共和國同齡人,和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故事。

  那樣就完美了。

  可是這樣的話,就沒法經曆抗美援朝了,也無法經曆原子彈的製造,畢竟最合適的方式就是作為從北棒戰場歸來的軍人,進駐戈壁灘。

  這是《橫空出世》裏的情節,李雪鍵扮演的就是北棒戰場的將軍,凱旋之後帶著部隊進駐戈壁灘。

  可年出生,北棒戰爭馬上就爆發了,時間對不上。

  所以,才改成了年,抗戰勝利的時候。

  一出生多歲的模樣,年底華國參戰,過了五六年,外表看起來七十歲,參軍肯定是不行的。

  和漁船出海,遇到風浪,漂到岸上,被一隊誌願軍救下,堅持要加入,軍情又緊急,臨時編入了炊事班?

  好像有點牽強

  李謙想了想,還是集思廣益,多找點人來商量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