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全民聲討、輿論爆炸!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7-24 21:53      字數:3958
  “一個新藥品的研發是幾十上百億的投入+足夠的運氣,醫藥研發企業養著一大幫的科學家,銷售等等,並且新藥研發後,企業的上市銷售時間也有限,這都是醫藥的生產成本,進口藥還有20的關稅,所以能不貴嗎?既然政府沒有說它虛高定價,就說明當時的定價是合理的啊!”

  “在《我不是藥神》中,喏華製藥的代表無疑成為了卑鄙冷血、唯利是圖的代名詞,麵對病人他們並沒有任何的同情心,道貌岸然的謀取超額利潤。

  這種奸詐、自私、瘋狂獲取暴利的負麵形象是非常不合適的,而且,電影上映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完電影後一致聲討藥企,這真的是時代的悲哀,關於那句天底下隻有一種病叫做窮病,其實有比窮病更沒法治的病叫做無知!”

  “導演究竟想幹什麽?一款藥物的研發需要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研發,更別提這背後醫務工作者的汗水了,因此藥物剛出來時的價高也是情有可原,但導演卻將其選擇性忽視,以誤導觀眾認為販假藥是合理的。

  同時,導演卻誇讚假藥販子將假藥,以10倍進價向外出售的行為。此舉難道不是喪盡天良嗎,藥販子更是因為對女下屬槍尖未遂,找了個理由,直接退出販藥團夥,攜款潛逃,與那些病人一刀兩斷,這難道不是更可惡嗎?”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電影,很有心機的把整個矛盾指向反而是最值得敬佩的藥商,我就覺得無比惡心,可笑的是這麽一部三觀不正的電影,竟然還有那麽多人追捧!”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覺得有必要來說點什麽了,喏華事實上是一家很牛掰的企業,世界三大藥企之一,業務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8,000名員工。還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受尊敬公司製藥行業首位,同時被多家媒體評選為全球最受尊敬企業醫藥保健企業評選首位,很顯然,喏華在國際上的聲譽並不差,同時研發了大量救命的藥物,是一家救苦救難的良心企業!”

  大量為藥商鳴不平的帖子出現在網絡上,而且大部分開頭都表明自己高端科研人員,和重點大學生物、化學專業學生的身份,從各個方麵講述喏華並非黑心資本家,而是一家真正為病人著想的好公司。

  什麽你買到的藥是第二顆藥,第一顆藥價值數十億美元。

  每一種靶向藥都要經過十多年,數十億美元的投入,而且大部分是失敗的,藥商賣那個價格是非常良心的。

  專利是有時間限製的,過了這個時間國內也可以自己仿製,所以才賣這麽貴。

  國內比國外貴,是因為要交的稅太多了,賣那麽貴和醫藥公司沒關係。

  各種各樣的解釋和理由,無一不在為藥商開脫,這些專業人士的發聲,看起來真的好像沒問題。

  有些理智的觀眾,看了這些專業人士的解釋之後,覺得好像是那麽回事,人家花了無數的時間、精力、人員、金錢去研究出來的藥,救活了無數人,賣貴點也可以理解,況且在法律許可範圍之內。

  諸如不要道德綁架、真正救命的是藥商,沒有他們連藥都沒得吃、藥商賺不到錢了誰還去搞研發之類,看起來非常理智的中立言論也多了起來。

  李謙甚至看到,著名作家韓晗,也發了一篇長篇影評,能讓他寫長評的電影可是不多。

  “今天看了一部了不起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可以說這是近幾年罕見的國產好電影。”

  開頭就對電影表示讚揚,大力誇獎了一番電影之後,轉而也說到了藥商的問題。

  “事實上,一些藥企,為了研發新藥,時間投入數年是數年,資金投入數十億,甚至一無所獲,本質上是因為他們的研發,很多絕症才有希望,這是一個複雜矛盾的話題,總之不是非黑即白這麽簡單,我不希望觀眾看完電影之後把憤怒發泄到藥商身上,他們並不是壞人,也會壞了這部電影的良苦立意。”

  韓晗,著名作家,甚至前幾年不知道誰先帶的頭,竟然有人開始把他稱為“當代魯迅”。

  這說的相對還算客觀的,不過,絕大部分觀眾可沒有那麽客觀。

  電影中沒有反派,其實觀眾缺少一個情緒宣泄的口子,正好這大量向著藥商以及客觀的帖子,就成了觀眾們宣泄的對象。

  相比於他們,上千萬觀眾的聲音就更激烈了。

  “真特麽笑死我了,竟然有這麽多精資的!”

  “合著我們還應該感恩戴德,製藥公司才是活菩薩,是藥神?”

  “你研發出來的東西就能賣天價了?你說兩萬就兩萬,說十萬就十萬,搶走了你的錢還要給人家下跪?”

  “尼瑪竟然有這麽多三觀不正的人,那景區山上10塊錢一瓶的水怎麽不見你去為他說理呢,就那麽一家買水的,運上去也麻煩,是不是10塊錢理所應當,火車上二三十的盒飯呢,不吃你就餓著,怎麽有人天天罵呢?”

  “說天價藥合理的,希望你們的老板加班加死你們,天天997,老板給你們發工資,讓你買房買車,讓你養得起一家人,一年365天加班是不是也是應該的?趕緊回去把老板供起來吧,早晚上一炷香,沒有老板你飯都吃不起!”

  “自以為是的理中客滾遠點,資本家給了一點甜頭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送你們一句電影裏的話,要是你家裏有白血病人,看你還能不能這麽義正言辭說這些!”

  網上吵成一團,各種行業相關人士,水軍、中立的理中客、激動的網民們,讓整個互聯網變成了戰場。

  李謙一行人也沒那麽輕鬆了,各種尖銳的問題要麵對,稍有不慎就要被斷章取義了,忙的焦頭爛額。

  不過,一直作壁上觀的各大公司,見電影受到這麽多的質疑,確是難得的高興了起來。

  華陽傳媒,黃家兄弟一掃之前的陰霾。

  “大哥,這個李謙算是捅了馬蜂窩了,製藥巨頭那是好惹的嗎,這後麵的利益關係通天,要是有人出手的話,過兩天就給他禁了才好!”黃忠磊一臉的幸災樂禍笑道。

  “也就是那位離開喏華了,要不然這片子活不過一個星期。”黃忠軍有些惋惜地說著。

  “不過大哥,你說現在鬧得這麽大了,上麵會不會有動作?”黃忠磊頗有些希冀地說道。

  “應該不會。”黃忠軍搖搖頭,“《我不是藥神》都上新聞聯播了,要是這時候強製下畫還是禁了,那豈不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他歎了口氣,接著道,“可惜現在晚了一步,要是在上映之前藥商就出麵的話,那說不定還可以禁了。”

  同時黃忠軍又有些後悔,藥商當初沒注意,他們那時候可以放這方麵引導啊,那藥商肯定坐不住了,會有動作。

  每一家大型跨國藥企,不論資本和背景都深厚驚人,還會拿區區一個李謙沒辦法?

  不過,現在說什麽都晚了,也隻能在一旁看看熱鬧,幸災樂禍了。

  和黃家兄弟一樣,於東、王長天同樣在看戲,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對票房有影響,最起碼李謙這段時間肯定會忙的焦頭爛,他們看在眼裏也舒服了。

  而被李謙懟完就不敢吭聲的馬小剛,此時也一臉暢快。

  “裝什麽大尾巴狼呢,真以為自己拍個電影就成救世主了!”

  沒人的時候,馬小剛毫不顧忌地罵了出來。

  自從《我不是藥神》首日票房出來之後,6800萬的超高票房,讓他直接就不敢露麵了。

  作為一個以前天天把票房掛在嘴邊,鄙視那些空有內涵沒有票房的片子和導演,麵對首日6800萬,單日最高破9000萬的片子,是徹底沒話說了。

  為了躲避媒體和狗仔,甚至這段時間他都躲起來了,生怕被逮住。

  這麽多天了,終於痛快了!

  甚至想出去接受個采訪,也罵一波。

  不過想了想,馬小剛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可不像被網民們噴的狗血淋頭。

  “你給我等著!”馬小剛恨恨地想著,還是先苟起來,低調一點,等明顯賀歲檔再找回場子!

  又幾天過去,《我是不是藥神》在無數爭吵聲中繼續大賣,第二周周一以30的跌幅拿到接近首日的6400萬之後,周二周三加起來又拿到133億。

  上映七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五億,達到了驚人的5395億!

  網上關於醫藥公司的爭吵,雖然電影的持續大賣,也沒有停過,甚至一些有影響力的紙媒都出麵了。

  諸如:

  “我不是藥神》:看完很多人罵藥商見錢不顧命,恐怕你還真誤會了!”

  “《我不是藥神》,醫藥公司是不是被過度解讀了甚至曲解了呢!”

  “影片很好,但是醫藥公司不應該背鍋。”

  全都是一些看起來非常理智,通過種種數據來分析,得出結論,醫藥公司不該被譴責的文章。

  不過,並不是所有專業人士都向著藥商說話的。

  星期六的時候,電影上映到了第十天,就有自稱從業人員揭開行業內幕的帖子出現了。

  “作為一名曾經的醫藥研究人員,我給大家看一出數據。

  去年全球十大醫藥公司的平均利潤率是17,鼎暉製藥以30的驚人利潤率位居首位。

  而全球十大銀行,去年的平均利潤率是19,工商銀行以超過30的利潤率摘得最賺錢銀行的桂冠。法蘭西最大的銀行——巴黎銀行利潤率僅為6,以很大差距落後於全球十大銀行中的其他銀行。

  與之相比二點是十大汽車公司,平均利潤率隻有6,利潤率最低的是通用汽車,僅為3。

  在十大媒體公司的平均利潤率是12,維亞康姆以18的利潤率居首。

  根據國內的數據,去年國內所有行業的評論利潤率僅為7。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醫藥行業並不像傳聞中的那樣,盈利小,甚至要超過很多企業,接近“搶錢”的銀行了。

  而喏華製藥,利潤率超過了平均值,達到了19,這個利潤率,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非常可觀的。

  再說說醫藥行業的成本,喏華去年用於研發方麵的成本高達80億美元,但是2010年的營收同樣也高達506億。

  80億的研發成本,隻占了營收的16。

  其實十大製藥公司的研發、利潤比例都差不多,可能有人要問了,500億營收,隻有80億研發成本,利潤近百億,那其他的錢就去哪了。

  其實除了銷售、運輸、營銷之外,還有一筆巨額的公關成本,具體的我就不說了,通過這些數據,我隻想說,醫藥行業成本巨大,同時利潤也是遠超絕大部分行業的,說一句暴利也不為過。”

  這篇文章一發出來,頓時也成為了網絡上的焦點,被瘋狂轉載。

  一直說成本投入巨大,賺不到錢的製藥公司,利潤竟然如此驚人,也引發了全民聲討,輿論徹底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