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一雪前恥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7-01 21:02      字數:4863
  “小剛,你可別小看這個李謙啊,現實題材他未必玩不轉,就前年那部《完美的世界》,那就是半部現實題材的電影。”

  相比本就對李謙充滿了敵意的馬小剛,劉振雲可就要客觀多了,哪怕他並不讚同《完美的世界》這部電影。

  14歲因為身高優勢謊報年齡參軍,19歲複原回老家中學當老師,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複習準備高考,正是這種沒日沒夜的枯燥生活,沒有任何娛樂生活,他才考上了北大,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不過《完美的世界》雖然是關於兒童教育的,但是避開了學校和學習這塊,沒有批評這方麵,劉振雲對電影的感官就不差,甚至也讚同這是一部經典電影。

  馬小剛依然是那副不屑的麵孔,他略帶嘲諷地道,“其他類型我還不敢斷言,但是現實題材,他一個小年輕,有那個經曆嗎,至於《完美的世界》,不過是抄襲《這個殺手不太冷》罷了,可是這什麽《我不是藥神》,他有可以抄的地方嗎,好萊塢也沒有多少關於醫藥題材的電影,更何況是經典供他抄了。”

  得了,馬小剛這麽偏激,劉振雲也懶得說了。

  陳國幅笑笑,“以你們看,這個《我不是藥神》會是哪個方向的現實題材電影?”

  現實題材電影,還是醫藥這種關乎民生的題材,怎麽拍都脫離不了兩個方向。

  一個是以批判為主的,批判政府、批判各方得益者。

  另一個方向,就是光電各種文件裏經常說的,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己任,在創作中鎔鑄思想內涵、豐富藝術表現、提升品格境界、引領價值追求。

  哪個方向?

  馬小剛想都不用想,“真要是討好上麵的話,就討好不了觀眾,李謙還沒那麽蠢,而且年前不是聽說李謙去了趟中影嗎,估計是怕過不了審,所以肯定是批判性質的。”

  這種敏感的題材,還是批判方向,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即便劇本可以忽悠住上麵,但是成片出來還是要送審,逃不掉的,到時候一看片子裏抨擊政府、製度、醫院,能讓過審就有鬼了。

  就算刪刪改改的過審了,電影也沒有批判的味道,又有誰會看呢。

  而且,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沒有什麽人生經曆,怎麽可能拍好現實題材電影,難道是妖孽不成!

  無論從哪方麵看,李謙這個《我不是藥神》大概率失敗是必然的,馬小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電影上映那天,想看到李謙的慘敗。

  甚至,馬小剛都有些後悔,之前一直拖拖拉拉的,沒有早點籌備《一九四二》。

  要不然趕一點,今年賀歲檔上映,就能一雪前恥!

  可惜啊!

  春節檔幾部電影都上映了半個月,除了《時間規劃局》之外,都沒有什麽熱度了,新上映的《青蜂俠》、《將愛情進行到底》倒是熱度不小,不過關於李謙新片的討論,隨著媒體爆出來了劇情梗概之後,儼然成了當下最火的電影,即便還沒有上映。

  不過各大公司也發現了機會,私下裏找了些媒體和水軍,開始唱衰李謙起來。

  沒過兩天,網上就多了些不一樣的聲音。

  李謙依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邊寫著分鏡頭劇本,一邊偶爾和徐征聊聊劇本,還要兼顧電影的籌備,以及公司的事情。

  順便還做做投資,格拉瓦已經完成了b輪投資,金額達到了3000萬,國內一家大型投資機構鼎輝,和魔都本土的勝大領投,李謙跟投了五百萬。

  投資這東西,哪怕知道前景好,也不可能一直自己投資,必須要吸引各方的資金和資源。

  順便參與了一下大眾點評的b輪融資,總額一億美元,李謙投了三千萬人民幣,拿到可憐的5股份。

  還有美團的b輪,相比團購網站的老大,美團就差多了,b輪投資總額五千萬美元,李謙投了兩千萬人民幣,拿了65的股份。

  作為生活網站排前二的公司,李謙一起投了,他們不會拒絕李謙這樣一位影響力頗大的導演的投資,在大賣電影上打廣告的花費都不小呢。

  餓了麽李謙也投了,還有拉手網等好幾家團購網站,反正肯定是不會虧的。

  還有些it、教育、環保方麵的公司,都是熱門投資行業,現在天天講環保、新能源,越有錢的越重視教育,林林總總投了個十來家公司兩千多萬。

  不過也沒有自己去研究這方麵,投資這種事就是看運氣,廣撒網多撈魚,況且李謙也不懂,賺了更好,虧了也沒多少。

  就是有些新興產業,李謙一直沒見到。

  比如現代劇和現代背景的電影裏,用手機軟件叫車的,路邊用手機掃一下就騎走的自行車,那應該是單車租賃,米國波士頓已經有了這種業務。

  還有黃、藍兩種服裝的外賣公司,衣服上都寫了美團和餓了麽,不過這兩家公司還沒做這方麵。

  以及直播、手機視頻軟件等等在影視劇常見的東西,絕大部分都沒出來。

  被拒絕的投資也有不少,逗瓣就拒絕了李謙的投資,理由是他們必須保持公正,不能接受任何影視公司的投資。

  還有一個李謙一直關注的,就是微信。

  腦海中絕大部分現代的影視劇,年代比較後的,好像人與人通過手機通訊的方式都是微信,連qq都沒什麽人用,可見又是近乎壟斷的即時通訊工具。

  結果,上個月微信出來了,就是馬化乾搞的。

  肯定是泡湯了,想送錢給人家,別人估計都不要。

  不過李謙還是買了一些藤訊的股票,就憑影視劇中人們聊天都是通過微信,也必須買。

  168港幣一股,李謙4000萬買了30萬股,大概有0017的股份,也沒什麽大用,有閑錢就買點。

  還是好買的,過去一年藤訊股份都沒漲過,已經過了兩年漲四倍的瘋狂時期了。

  不過等微信推廣開來,估計能賺不少。

  花錢如流水,一個億就花出去了,而且這種感覺特別爽,李謙差點沒停下來。

  還好及時住手,沒忘了自己是幹什麽的,本職工作都差點忘了。

  二月底,分鏡頭劇本基本快完成了,大部分地方照葫蘆畫瓢就行了,寫起來快。

  也來了趟公司,看看有什麽要處理的。

  會議室裏,聽幾位高管匯報了一下各部門的情況。

  兩個月過去了,公司的規模又進一步擴大,各部門也整頓完畢了。

  發行部已經有了全國大規模發行電影的能力了,當你有個能打破票房紀錄的導演的時候,發行這種事就不再問題了。

  張韋平跨行而來,憑什麽可以把電影發行到全國的各個角落,還和院線討價還價,就是因為他拿的是張一謀的片子。

  宣傳營銷部門主要還是線上營銷,差不多也能顧及到整個網絡了,線下的地網也在弱二線和三線城市開始布局了。

  製片部門主要是忙活《我不是藥神》和郭凡的《李獻計曆險記》,還有在豫南調研的齊玉昆。

  一一匯報完畢,最後杜洋又請示了一下,關於院線方麵。

  華陽、伯納都在做影院,雖然規模不大,不過旗下影院加入了各個院線,也算是和院線有了聯係。

  現在院線也在高速擴張,也是最好的進場時機,要不然等市場都被占完了,各個城市地段好的位置都沒份了,再做就難辦了。

  “除掉兩部電影的投資,公司還有多少錢?”李謙問道。

  “《暖暖內含光》和《我是傳奇》加起來25億已經到賬了,目前公司賬上還有32億,除去兩部電影12億的投資之外,還剩兩億。”杜洋匯報道。

  《我是傳奇》的錢院線給的很痛快,沒有像平常別的電影得等兩三個月。

  雖然是工作室投資的,不過都打公司來了。

  《我不是藥神》5000萬投資,裏麵有李謙2000萬片酬,《李獻計曆險記》大概也要個7千萬,科幻片該有的特效都得有,有錢就不能用動畫給代替了。

  公司這邊兩個億,工作室那裏花了一億多還剩兩億多。

  影院是可以做,不過怎麽做,誰來做是個問題。

  “這樣,先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再說。”李謙道。

  營銷宣傳總監黃燕道,“李導,我倒是有個人選。”

  “黃總請說。”

  “我曾經在新影聯工作過,這幾年新影聯改製,冠軍團隊離職,管理上出現很多行政問題,導致不少加盟影院離開,現在的管理層人心浮動,我們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個人選。”

  新影聯?

  李謙想起來了,08年還是院線老大,結果09年改製,更換管理層,當年直接變老三,去年又成了老五,短短三年時間,直接從第一梯隊滑落了,而且存在感全無。

  “那行,黃總先去聯係,新影聯的冠軍團隊我當然是歡迎之至的。”李謙點點頭。

  各方麵的事情不少,最後杜洋又匯報了兩個新項目,一個是騰華滔的《失戀三十三天》,這是杜洋拉來的,他和騰華滔在華陽也是老朋友了。

  還有他從完美影視帶來的一個項目《陸貞傳奇》,原本是完美影視和湘南台合作的,被她一起帶過來了,也是唯一一個電視劇項目。

  至於演員,優先自家人。

  公司除了王保牆和鄧朝之外,鍾帥也簽了幾個新人,電影學院和中戲的學生。

  還有一個趙麗盈,不過這次不是挖華陽的牆角了,據鍾帥說,他有個小弟叫黃兵的跳槽去跟黃小明了,順便帶走了幾個小演員。

  都是自家人,幾個小演員,華陽也無所謂。

  其中就包括趙麗影,然後趙麗影又被鍾帥給要過來了。

  一個小演員,專門要過來,真不知道鍾帥怎麽想的,他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趙麗影會火。

  演了那麽多大製作電視劇,還出演《西遊記女兒國》這樣的大片,而且還是主角。

  以她的外形,能拿到這種角色,李謙都想象得到,未來會有多火。

  金牌經紀人就是不一樣,這眼光也沒誰了。

  鍾帥要是知道李謙的想法,真是要慚愧了,他從前徒弟那裏把人要過來,純粹是之前首映儀式上,李謙和那幾個女孩子都聊的挺開心的。

  要不是劉雨菲和威廉莫斯裏簽的是全球經紀約,楊蜜不好挖,鍾帥都早去談了。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殍,上行下效嘛。

  當然,鍾帥沒有拉皮條的想法,據他觀察李謙也沒這方麵的意思。

  隻不過能和李謙聊得起來,又不費勁,挖來就挖來了,捧不起來沒前途也能陪李謙聊聊天。

  “鍾帥?”

  李謙的叫聲把鍾帥從思緒中拉回來,他連忙道,“李導?”

  “把你們部門藝人資料給我看看。”

  鍾帥把麵前一份文件遞了過去,介紹了一下,目前也隻簽了幾個學生。

  李謙看了看,四五個人,有個別比較眼熟的。

  有個電影學院09級的學生李孟,好像在一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演了個配角,這部劇開場就高能,李謙印象挺深的。

  還有個也是電影學院09級的叫李蓴,同一個姓,同樣眼熟,在陳道銘主演的那部《慶餘年》裏演了個配角。

  都是很好的配角,特點鮮明。

  《慶餘年》這本書李謙也看過,既然這麽巧的話。

  李謙把文件放下,“杜總,派人去勝大文學把《慶餘年》、《鬼吹燈》的影視版權拿下來。”

  《慶餘年》?

  杜洋自動過濾了這部沒聽過的小說,《鬼吹燈》倒是知道,畢竟之前也是火出圈,實體書銷量同樣大火的小說。

  “《鬼吹燈》好像前幾年就被勝大文學花十萬從作者手上買下來了,盜墓題材,不管電影還是電視劇,光電也不一定會允許拍。”

  “那就花十倍價錢買過來,八部都要,光電那沒關係,盜墓改探險就行了。”李謙擺擺手。

  探險題材,國內好像還沒有,如果把《刺陵》排除在外的話。

  既然李謙發話了,杜洋也沒有疑問,一部小說而已。

  終於沒什麽事了,各忙各地去。

  出了會議室,發現王保牆和鄧朝都來公司了,這麽巧。

  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他們來幹什麽。

  都是熟人了,李謙也直接了當,“朝哥,公司目前的電影沒有合適的角色,保牆你嘛,忙完這陣子有個為你量身定做的片子。”

  這話一出,兩人大囧,好像他們專程過來是來要角色一樣。

  我們隻是聽說你來了,特意來看看你好不好!

  “我現在片約多的都忙不過來了,有角色我也沒法接了。”鄧朝連忙道,自己人,隻要有合適的角色,都是自己的,他也沒什麽失望的。

  王保牆雖然一瞬間狂喜,不過還是忍了下來,露出標誌性的憨厚笑容,“李導,你忙你的,我沒關係的。”

  “那行,你們先忙,明年再說。”李謙笑道。

  “???”

  兩人愣住了,怎麽又明年了,現在才二月份啊!

  李謙暗自搖頭,旗下有演員也麻煩,還得為他們操心。

  雖然腦中有很多片子的記憶,但是不刻意去想的話,一時間也沒什麽好選擇,畢竟片子太多了。

  就好像那個《慶餘年》,要不是正好看到鍾帥簽的演員在裏麵演了個配角,李謙都不會想起來。

  還是等忙完這段時間,抽空把一些質量高的改編影視劇列下來,讓人把版權買了,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