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八億,商業電影大師!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6-25 04:27      字數:4430
  “怎麽這麽多人?”

  看到的時候,李謙微微有些發愣。

  原本的未來影業,就是杜洋帶來的半個團隊,加上一家小型的互聯網營銷公司,也就一個小公司的規模罷了。

  但是現在,怎麽一大堆跳槽的了。

  前天杜洋在電話裏問了李謙對公司管理層的意見,李謙都全權交給她了。

  因為說實話,和其他公司接觸不多,並不是很了解。

  但是,沒想到這才幾天,杜洋就招攬了這麽多人。

  小馬總經理鍾莉芳,伯納發行總監張皓,華陽傳媒經紀公司聯席總經理鍾帥,華陽傳媒製片部副總監張軍,樂事影業營銷副總黃燕,總監級別高管就五個了。

  還有七八個中層管理,也大多來自各個公司,有的還帶來了各自的團隊。

  正好,公司各部門管理都有了。

  李謙來到杜洋辦公室,敲門進去。

  “李導。”

  見李謙來了,杜洋連忙從辦公桌前起身。

  “杜總坐吧。”

  李謙笑笑,看他麵前那一大堆文件,也不廢話了,直接說正事,“這麽短時間內把公司架子搭起了,杜總辛苦了。”

  杜洋搖搖頭,“除了張軍和黃燕之外,其他人都是主動找到我的,都是衝著李導你來的啊。”

  “哦,我有這麽大的魅力嘛?”

  李謙不由自主地摸了摸下巴,難道真是傳說中的主角光環,振臂一呼,群雄皆從,一呼百應?

  “能賣高票房的電影就是行業最重要的東西,有李導在,自然有一大群人來投奔了。”杜洋笑道。

  “那算他們有眼光,給我介紹一下吧。”李謙倒是毫不謙虛。

  說正事,杜洋就不拍馬屁了,一一介紹了一下他們幾個,以及她對幾人的職位安排。

  鍾莉芳的專業是市場營銷,在小馬是負責營銷、公關、對外投資、融資,也是小馬影業的負責人,將擔任未來影業副總經理。

  張皓八十年代在西影廠就是做發行的,後來做過連鎖影院總經理,直到在伯納擔任發行總監,將擔任未來影業發行總監。

  鍾帥就不用多說了,藝人經紀總監,張軍擔任製片部門總監。

  黃燕依舊擔任宣傳營銷總監,說到這,杜洋解釋道,“光羨的地麵發行網絡就是她一手創立的,後來被張召發揚光大,我們作為新公司,想要最快在地麵發行打開口子,最簡單有效、快速的方法,就是建立地網,而且這次她除了帶來了樂事三個網絡營銷小組之外,還帶來了二十多名光羨的發行經理。”

  “一個人跳槽,帶來了兩家公司的人。”李謙嘖嘖稱奇。

  能讓這麽多人跟著一起走,肯定是有過人的本事。

  樂事是張召從光羨出局之後創立的,之前網上看過他一個采訪,說什麽國內已經有了五千萬網民,電影行業要迎來互聯網時代,所以特別重視網絡宣發。

  三個網絡營銷小組,以樂事新成立的情況來看,起碼拉走了三分之一。

  至於20多名光羨的發行經理,其實這個發行經理應該叫業務員,好聽點叫銷售經理。

  光羨所謂的地網,就是線下派大量人員去電影院搞活動,幹的是宣傳的事,臨時改變部分觀眾的購票計劃。

  除了個別很火的電影,像《我是傳奇》這種,大多數觀眾,去電影院並不是有固定目標的。

  尤其是一群人、情侶去的時候,就像大家一起吃飯,問吃什麽,結果都隨便。

  這個時候,有人在電影院搞活動,買某某電影的票送玩具、小掛飾、手機殼、耳機之類的東西,就有可能促成一些搖擺不定的觀眾的選擇。

  如果能說會道一點,也要針對不同的觀眾,去黑一波同期的電影。

  看到帶小孩的觀眾,就要不著痕跡地提出來,某某電影有點血腥暴力啊,有針對性地透露自己的優勢和對方的弱勢。

  正是光羨已經鋪滿全國近百個城市的地網,加上本身的宣傳能力,才能接到不少電影的宣發業務,即便是聯合宣發。

  杜洋的安排沒有問題,李謙也沒什麽意見,下午就把他們都請了過來,正式加盟未來影業。

  “歡迎大家的加入,在座的各位都是行業各方麵翹楚,專業人士,我相信未來影業的未來,會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越發的強大”

  隨口說了幾句場麵話,李謙也確定了各自的職位。

  他們也沒有意外,按資曆和專業,都沒有任何問題。

  也沒有聊聊天、增進下感情什麽的,都是從業十多年的人了,直接說正事。

  “接下來,咱們公司第一項任務,就是《時間規劃局》的宣發了,張總和黃總要多費心了。”李謙看向他們兩人,黃燕沒接觸過,之前光羨都是張召和他對接的,張皓倒是比較熟。

  張皓點點頭,“李導放心,我已經約了幾大院線了。”

  黃燕道,“李導,咱們是不是應該盡快搭建地麵發行網絡,以我帶來的20多個人為基礎,可以短時間內在全國前二十票倉城市構建起大致的地網。”

  “地麵發行網絡的是必須的,不過不是二十城。”

  李謙搖搖頭,否定了黃燕上任的第一個想法,“放棄所有一線城市和比較發達的二線城市,主攻弱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

  這幾年來,全國前二十大票倉,一直都是主要票房產出,也是各大公司,甚至各個院線互相爭奪的重點,李謙這話讓眾人都有些錯愕。

  李謙解釋道,“大城市競爭壓力大,而且各大團購網站,以及售票網站的主要用戶都是來自大城市,這些人在去電影院之前,已經決定了要看什麽電影,並且訂了票,所以隨著網絡購票的興起,地網的用處不大,畢竟無法讓訂了票的觀眾退票,也退不了。

  弱二線和三線城市雖然網絡也在慢慢發展,但是在各種網絡應用上,是要慢一步的,我之前投資了一個格拉瓦票務平台大家也知道,絕多數用戶都是來自大城市,這種消費習慣短時間很難改變,所以我們的主要目標是三線城市。”

  稍微一思索,黃燕就點頭表示讚同,“李導說的對,如果兩年之內網絡購票在大城市慢慢興起的話,地網的用處就會越來越小,我們的忙活也白費了。”

  公司第一次高管會議,李謙的話沒有人反對。

  地網還是要鋪的,不過主攻弱二線和三線城市,這些地方會是最晚普及網絡購票的地方,再往下就是縣城了。

  至於怎麽鋪,就要根據數據來了,這個李謙就沒工夫管了。

  開公司確實是個麻煩事,李謙又不能完全不管,一下子就投了一個億進去呢。

  “鍾總,藝人經紀部現在有幾個人了?”李謙又看向鍾帥。

  “李導叫我鍾帥就行了。”鍾帥笑道,“這樣顯得我比較帥。”

  臉皮真厚,自己誇自己帥!

  隻有不帥的人,才會整天把帥帶著嘴邊,像李謙就從來不說,因為隻要不是瞎子就看得到。

  “那鍾帥,藝人經紀部門不要什麽人都簽,事特別多的人就不要了,簽新人也別一簽一籮筐,要質量不要數量。”

  藝人經紀這個吧,演員一多,那就經常了,直接成宮鬥戲了。

  《風聲》裏,李彬彬、周汛還是同一家公司的,電影剪輯完之後,他們的經紀人帶人一場戲一場戲地數鏡頭,數戲份,都不想比對方少一秒鍾,想想那場景都頭皮發麻。

  還有像很多經紀公司,每年一簽一大堆,什麽人都簽,廣撒網多撈魚,有一個能混出來的都賺大了,其他人放那也沒損失,想走人還得掏違約金。

  “當然,咱們公司完全不缺資源,隻缺好演員,這一塊我會嚴格把關的,寧缺毋濫,現在隻有鄧朝和王保牆兩人,他們在華陽還有點事,一些廣告、代言之類的,估計得過段時間才能過來。”

  鍾帥深以為然,這就是他不想帶幾個得力手下過來的原因了,除了幾個白眼狼之外,也壓根用不著,不用走華陽的路子,人太多麻煩了,有時候一個一線就頂一組人了。

  好像沒什麽事了,其他的交給杜洋就行了。

  想了想,李謙又看向張軍,“對了張總,你過兩天聯係一下老齊,他在豫南農村取材呢,看看有什麽要幫忙的,再招些製片和編劇,另外過兩天我新片準備試鏡。”

  “好的李導,我馬上去辦。”張軍連忙點頭,心裏也鬆了口氣。

  和其他人都是自己來的不同,隻有黃燕和他杜洋邀請來的,黃燕那是地麵發行網絡不可或缺的人,而他杜洋很熟悉,能力也有,畢竟公司裏也得有個杜洋的自己人。

  之前還有些顧忌李謙的態度,畢竟他們之前見麵不對,是通話裏,並不太和諧。

  雖然是還沒成名的李謙無視了他這個大公司總監,應該他生氣的,但是現在兩人地位天差地別,哪怕李謙錯了,也是張軍錯了,也是李謙不爽,輪不到他。

  現在看李謙的語氣,好像並不在意,心裏的一丟丟擔心就丟在腦後了,。

  “李導,您的新片試鏡都有些什麽要求?”

  “過兩天再說,等上麵的回複,劇本還在審查。”

  李謙搖搖頭,這回去等消息,等了幾天也不見通知的,辦事效率太慢了,他這一個公司就組建起來了。

  除了會議室裏幾個部門的高管之外,未來影業已經有了上百名員工,具備了大公司的雛形,隻要慢慢完善各個部門之間的組織結構,補充點人就行了。

  和幾位高管開完會,大方向聊了聊,其他的李謙就不管了,等最後看一眼各部門的業務就行了。

  中午一起,請整個公司上百號人吃了個飯,聯絡一下感情,李謙繼續回家閉關。

  而國內電影市場,也在繼續著。

  這一周裏,新上映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大電影上映了,三天拿到5500萬的高票房,橫掃了內地影壇。

  全國各地的電影院,轉眼間成了小朋友的歡樂樂園。

  《我是傳奇》繼上周拿到8200萬之後,第五周拿到4200萬票房,總票房來到了801億!

  破八億了!

  第一部票房破八億的華語電影,新的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雖然票房上被《喜羊羊與灰太狼》給壓在身下,不過《我是傳奇》依然是當下最熱門的電影,沒有之一。

  更別說,破八億了。

  媒體們早就等待著這一天,無數嗎滿是讚譽的新聞如雪花一般灑滿互聯網的每個角落。

  “《我是傳奇》票房突破八億大關,李謙再創曆史!”

  “八億票房,一年前所有人都不敢想的數字,如今李謙做到了,讓我們拭目以待,李謙新片衝擊更高的紀錄!”

  “從《生死頻率》的一億到如今《我是傳奇》的八億,李謙隻用了三年時間,實現了票房的三級跳,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部電影,李謙就算無法打破《阿凡達》的票房紀錄,也有很大希望衝破十億大關,帶領華語電影從億元時迎來十億票房的時代!”

  “四部電影十五億票房,單片八億票房,李謙用一部部精彩絕倫的電影贏得了影迷的喜愛,同時也證明了他是國內最好的導演之一,甚至是最好的商業片導演。”

  “八億票房,年僅27歲的李謙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商業導演大師了!”

  點開任何一個門戶網站,首頁必定有一篇滿是讚譽的新聞稿,上麵細數李謙這三年來的一部部電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的輝煌成就。

  隻可惜,隻有四部電影,時間太短了,都不夠寫的。

  而任何一個論壇,也必定會有同樣的帖子。

  甚至當媒體把李謙稱為國內最好的導演之一,甚至商業電影大師之後,大多數論壇首頁,亦能看到同樣討論的帖子。

  去世如今觀眾陌生的老一輩導演之外,國內隻有兩位稱得上導演的大師。

  一個是張一謀,國師之名不是別人吹出來的,是大多數人公認的。

  另一個就是曾經封神的程凱哥了。

  不過第一部電影就成名的兩位大師,現在都處在導演生涯最灰暗的時刻。

  除了他們之外,李謙是唯一一個被大部分媒體和觀眾成為大師的導演。

  雖然隻是商業電影大師,加了前綴的,但也是新世紀以來獨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