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暑期檔的鬧劇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5-21 00:09      字數:5164
  《絕地求生》的原版是《死囚大逃殺》,一部和霓虹經典電影《大逃殺》有些相像的片子。

  閱片量大一點的人,從片名就大概能猜出來主線劇情。

  一個很牛逼的組織,從監獄裏弄來了十個死刑犯,把他們丟到荒島上,讓他們相互廝殺,然後決出勝利者。

  李謙的構思把那十個參與者的身份改了,有很大原因就是死囚的身份。

  判了死刑的,基本上都是罪大惡極的罪犯,哪怕作為男主角,最後也是不應該活著的。

  電影裏好人可以不活,但是壞人必須死,尤其是犯下死罪的人。

  無關光電的規定,這是現代社會一種最基本的普世價值觀。

  當然,要是背景不一樣,在古代,在非洲某個沒有秩序的地方,就無所謂了。

  《絕地求生》的劇情基本和當初的分鏡差不多,拍過一部《狼牙》之後,吳經的導演水平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基本上沒有什麽大問題。

  不過李謙關心的不是電影拍的怎麽樣,而是想從中找出一些東西。

  《戰狼》、《戰狼2》這兩部電影都是吳經主演的,在他自導自演的《狼牙》上映之後,李謙懷疑過這兩部電影也是他自導自演的。

  《狼牙》投資加那點可憐的宣發一起才300萬,內地票房400多萬,香江200多萬,加起來600萬人民幣。

  這種沒有大牌明星的小成本電影,在東南亞肯定也是賣不出去的,內地的電視版權也不值幾個錢,虧本是肯定的。

  不過,300萬成本換來600萬票房,單純按票房和成本的比例來看,已經是很不錯了,比大多數導演要強,更別說這是吳經的第一部電影。

  如果真轉型成了導演,那一般不會去拍別人的片子,更何況是同類型,《戰狼》係列是他自導自演的概率就很大了。

  不過《狼牙》的風格,和《戰狼》係列差別很大。

  《狼牙》完全是一部港片,而且作為一部動作片,很多動作直接、致命,但是整體確實一種很冷靜的風格。

  打鬥戲份很痛快,但是給整個片子一個很平靜的基調和美感。

  《戰狼》係列卻不一樣,是很熱血的戰爭電影,尤其是第二部。

  另外敘事風格、鏡頭語言,都有很大區別,《戰狼》係列基本上是學習了好萊塢,標準的三鏡頭法,客觀鏡頭-主觀鏡頭-半主觀鏡頭,也是好萊塢電影從四十年代一直用到現在的萬能法寶。

  風格差的有點大,讓李謙有點拿不準了。

  不過這部《絕地求生》,就讓李謙真正確定了,《戰狼》係列就是吳經自導自演的。

  《絕地求生》絕大部分兩個人的對手戲,都是先給個中間鏡頭,接著其中一個人物一個正打鏡頭,然後給另一個人物一個反打鏡頭。

  和《戰狼》如出一轍,尤其是冷鋒和老貓對峙,從槍戰到肉搏長達5分鍾戲份,和《絕地求生》裏吳經和一個強壯的白人演員扮演的米粒堅海軍陸戰隊特種突襲團的一名前戰術小隊隊長,他們倆最後的決鬥,有《戰狼》裏的味道了。

  “經哥,你這部電影,有些好萊塢電影的味道啊。”

  風格變得有點大,李謙也就隨意問了問。

  吳經沒想到李謙不說電影本身,而問起了別的,不過還是說道,“我以前不是在《木乃伊3》裏跑了龍套嘛,演個打手,一出場就被傑哥打死了,當時在那個劇組呆了幾天,我就感覺人家跟香江那些動作片不一樣。

  這次《絕地求生》除了我自己的之外,其他八個角色全都是外國人,我也跟他們聊過他們,每個國家的特色真的不一樣,那個溙國的托尼賈,他那個泰拳很凶狠,比我在《殺破狼》的表演還要狠。

  不過主要還是幾個白人演員,他們以前也是專門拍好萊塢動作片的,我就借鑒了一下他們的拍攝方式,師夷長技嘛。”

  原來如此,和劇組的外國演員學來的。

  疑惑解除了,李謙就和他聊了聊電影本身。

  “這個剪輯總體來說沒有什麽大問題,就是那幾個配角臨死前的特寫、慢鏡頭太多了,除了最後被打死的那個,還有開頭空投掉海裏淹死的那個,剩下七個人,頂多給三個人死之前的特寫,避免過度的煽情。”

  很多不成熟的導演的通病,拿不清重點,照葫蘆畫瓢。

  這個問題,吳經也覺得有點不好搞,他問道,“安排每個人身份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太容易雷同了,那個非洲戰場雇傭兵思念老婆,國際殺手夫婦也是夫妻之間的感情,搞來搞去除了親情和愛情,沒什麽好煽情的了。”

  李謙想了想,“就保留那個泰拳高手、國際殺手夫婦,還有那個霓虹最大黑幫的頭號打手,其他人就來個痛快,幹脆利落的死掉。”

  泰拳高手,是托尼賈演的,以《拳霸》係列和《冬萌功》出名,也出演過《殺破狼2》。

  托尼賈演一個得罪當地黑幫,不得已逃跑,為了全家生計偷渡去香江打工的大男孩,再合適不過。

  國際殺手夫婦,戲份也不少,開頭不久就有個人看女的好欺負想幹掉她,沒想到被女的反殺了。

  不過兩個人也先後給米國人給殺了,老婆先被幹掉,丈夫去複仇又掛了。

  那個霓虹第一黑幫的頭號打手,有個挺狗血的身份,他有個喜歡的女孩子,女孩子家裏開了家小店

  後麵不用說都猜得到,無非是幫他們家趕走了小混混這種,並且利用自己在組織裏的地位保護他們家。

  女孩也喜歡他,但是他擔心自己的身份會牽連她,一直若即若離,暗中保護。

  在電影裏,身為孤兒的黑幫打手,隻有女孩這一個牽掛了,時不時地拿著女孩在廟裏求來的平安符看著,他拿繩子串起來,係在脖子上。

  最後,也是被脖子上的係著平安符的繩子給勒死的。

  “給霓虹人多點戲份,別都剪了,省的到時候觀眾說我們搞歧視。”李謙笑道。

  吳經也被李謙這話給逗樂了,當初找他談的時候,對這幾個角色的設定,李謙最先說的就是那個南棒跆拳道高手,安排他在飛機上嘲諷主角,接著空投的時候出故障,直接丟海裏淹死了。

  手腳都被鐵鏈鎖著,在水裏功夫再高也白搭。

  這死的這麽憋屈,不是歧視南棒是什麽。

  不過無所謂,而且那麽緊張刺激的電影,開頭這一段估計會挺搞笑的。

  “那就把另外幾個人臨死前的特寫和回憶的鏡頭都給刪了,正好留著著三個人,一個黑人,一個白人,一個黃種人。”吳經也接受了李謙的提議。

  兩人在機房裏就電影的一場場戲聊了三個多小時,做了些細節上的刪改,最終110分鍾的成片,剪到了103分鍾,刪掉了七分鍾無關緊要,又有些囉嗦的鏡頭。

  100分鍾,就算正常了。

  “那李導,咱們這片子什麽時候上市合適?”吳經又問了上映日期。

  “馬上七月了,八月初太趕了,你這後期還沒做完,再晚半個月暑期檔也結束了,就九月底的國慶檔吧,現在國慶七天長假市場也不小了。”

  李謙想了想,又問道,“對了,好像你之前演的那個《西風烈》也是國慶檔上吧?”

  “《西風烈》通知了我是十月底上。”

  《西風烈》是華陽投資、發行的,《風聲》的導演之一高峮叔執導,國慶另一部大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也是華陽的,不可能一起上映。

  “那就沒問題,別經哥你自己演的兩部電影湊一起去而來,國慶檔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一個對手,以現在的市場,同時容納兩部大片是沒有問題的。”

  “好像《精武風雲:陳真》、《劍雨》也是國慶上映吧?”

  “這兩部片子無關緊要,不用去管,就是一個《狄仁傑》,不過徐老怪重回武俠片,我們壓力還是很大啊。”

  這話讓吳經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甄子單主演的《精武風雲:陳真》,吳雨森執導的《劍雨》,李謙都輕飄飄地無視了。

  而且,聽這話,自己這部《絕地求生》能跟徐客的武俠片扳扳腕子。

  徐客的武俠片啊,基本上市華國武俠片的一麵旗幟,更何況還有劉天王加盟。

  李謙笑笑,“經哥你也別太小看了自己這部電影,雖然動作片是小眾,不過《絕地求生》和那些香江動作片完全不一樣,光電影裏這個幕後組織搞的廝殺機製,就很能吸引觀眾了。”

  即便李謙這樣說,還有他的名氣加成,吳經還是沒有多大的信心。

  徐客即便兩部愛情片票房不高,那也是徐客,更何況吳經早年還在他手下拍過《蜀山傳》。

  在別人手下拍過戲,就好像大學畢業後遇到高中班主任,哪怕你人高馬大,比漸漸老去的班主任高一個頭,一隻手能打兩個,也會不由自主地有些發怵,乖乖聽話。

  隻是除了國慶檔,也沒有好檔期而來,暑期檔趕不上,賀歲檔已經有安排了,總不能等明年。

  就這樣,檔期敲定了,《絕地求生》的後期還得繼續,距離九月底上映也就剩三個月了。

  李謙緊接著返回了懷柔影視基地繼續《我是傳奇》的拍攝,而隨著七月份的到來,暑期檔戰火也正式打響了。

  七月一號,古添樂、吳晏祖主演的《槍王之王》率先登場,首周末四天拿到四千萬的高票房,為暑期檔開了個好頭。

  口碑不錯,第二周拿到4500萬,十一天總票房高達8500萬。

  破億是肯定了,有一部港片破億,不過吹港片複興的好像沒什麽人了,這片子比之前《竊聽風雲》還是要差不少的。

  2號徐征、黃藝、快樂家族主演的喜劇電影《嘻遊記》上映,三天拿到650萬。

  不過第二周卻拿到了1200萬,票房大漲。

  但是和票房完全相反的是,口碑沒有口碑,隻有罵聲一片。

  就是玩票興致的片子,和郭德光主演的《三笑之才子佳人》一樣,各種爛俗、惡搞。

  當時有影評人問郭德光,有沒有把電影當回事兒?

  結果這位剛剛多了個導演身份的著名相聲演員想都沒想就回答道“真沒太當回事兒”。

  把電影不當回事,能做出什麽好電影呢。

  隨著電影市場越來越好了,各種相聲界、主持界、什麽什麽界都來誇張拍電影撈錢了,而且清一色地瞄準了喜劇。

  但是喜劇又不好拍,不說笑中帶淚吧,最起碼要笑的不尷尬。

  《嘻遊記》這片子,連專業影評人都不想去吐槽,有位帶孩子去看電影的影評人直接這樣寫道,“開頭,孩子看的津津有味

  ;中途,孩子開始不怎麽鬧騰了;結尾,孩子睡著了。”

  年度最佳爛片,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

  暑期檔的電影不少,黃小明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2》十天拿了四千萬票房。

  之前他就演過一個電視劇版本的,各種浮誇、尬演,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再演一次電影版。

  梁靜如給的勇氣?

  剛剛在《風聲》中表現不俗的演技,好像一下子被黃小明丟下水道裏去而來。

  22號,暑期檔最重量級的電影,馬小剛執導的災難大片《唐汕大地震》上映了。

  作為一部情感片,華陽在宣傳的時候,一直是打著災難大片的名頭宣傳的。

  這種題材,要是寫明是情感片,估計會有點勸退了,但是災難大片就不一樣了,《2012》剛剛大火,還帶出來了2012世界末日這個流言。

  首日3620萬,超越《阿凡達》的首日2700萬,並且創造了新的內地影史首日票房紀錄。

  毫無疑問的大爆!

  首周末四天更是拿到19億的超高票房,險些四天兩億。

  華陽傳媒股票大漲,馬小剛意氣風發。

  不過緊接著有大量聲音開始質疑票房的真實性,畢竟華陽是有前科的,《風聲》首日不到700萬,結果媒體報成了1100萬。

  可把馬小剛氣到了,去年一年沒片子上映,今年一鳴驚人,把什麽張一謀、吳雨森、李謙他們給甩的遠遠的,票房上獨一檔,但是卻被這麽多人質疑。

  別人大賣沒人質疑,倒了他這,那麽多人罵他造假,還有沒有天理了,歧視他馬某人?

  氣的馬小剛立馬在微博上發了個長文。

  “有人處心積慮認定《唐》首日票房虛報,並痛心疾首認為首日不可能超過《阿凡達》,我們的精英們唯恐丟了米國人的臉。

  怎麽可能呢?一定是假的!真對不起傷了你們的心,首日3620萬是真的,隻會低不會高,因為吹牛要上稅的,本民族飽受挫折,養成自卑感,要不國歌裏怎麽唱,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呢?”

  從這話裏就可以看得出,肯定是馬小剛自己寫的,而且真被氣到了。

  華陽傳媒也出具了票房原單,根據數據顯示,膠片1713萬,數字2370萬,iax82萬,合計4166萬,比對外公布的3620萬還多了。

  但是,假的,肯定是假的!

  照樣被質疑。

  馬小剛又連發了三個微博,甚至還配上了偉人的一首詞《滿江紅――和郭沫落同誌》,“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樣的語。

  但是沒用,該質疑的還是質疑,各種論壇上,很多人各種分析,找出種種理由,拿出大白天偏僻電影院人流量不大的照片,證明票房造假。

  不說光電出馬了,電影局副局長接受采訪親口表示,《唐汕大地震》的票房沒有任何問題,不存在所謂的造假。

  但是,依然有質疑聲,連帶著光電又被罵了。

  就這樣,好好的一部感人電影票房大賣,變成了一場鬧劇。

  “這馬小剛,是不是得罪的人太多了,嘴臭的報應來了。”

  李謙看著網上、微博上各種質疑聲,罵光電,罵馬小剛消費唐汕人民的苦難,也無語了,真不知道這群人幹嘛吃飽了撐的。

  “《唐汕大地震》挺好看的,特別感人。”

  李謙隨手發了個微博上去,哪怕看馬小剛很不爽,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唐汕大地震》拍的是真好。

  是好電影,李謙就支持,反正他也沒片子上映,動動手指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