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一路橫掃!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4-20 06:21      字數:5971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

  《梅蘭芳》的上映,為本就火熱的電影市場再添了一把火。

  最終,作為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首日能拿到千萬票房,也證明程凱哥還是內地為數不多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

  不過,《月球》單日1250萬的票房,還是牢牢地占據著日票房冠軍的寶座。

  上映首日還打不過已經上映到第九天的《月球》,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的碾壓了。

  雖然之前無論兩部電影哪個勝出,業內的電影人都想到了,不過沒想到《梅蘭芳》連第一個周末都不占優勢。

  就票房上來看,這兩部電影簡直不是一個級別的了。

  正麵碾壓了大導演的新片,雖然隻是一部個人傳記電影,題材不占優勢,但是完敗就是完敗,誰讓程凱哥是國內數得上的大導演呢。

  上午,網絡上就出現了一些唱衰程凱哥的新聞。

  不過也僅此而已,沒有太多過激的話語。

  甚至還有很多媒體大肆宣傳《梅蘭芳》票房大賣,創造了傳記電影票房紀錄什麽什麽的。

  和之前媒體炒作新老兩位導演的對決,有些不太一樣了。

  一開始有那麽一瞬間的奇怪,不過業內人士稍微一想,就又不奇怪了。

  《梅蘭芳》畢竟是文化部牽頭,中影投資的,是帶著任務的片子,有上麵的支持,再正常不過了。

  四大門戶網站,和一些大型網絡媒體,現在反正是兩部電影一起吹,沒怎麽見拉一個踩一個了。

  這麽好的待遇,也屬實讓人羨慕。

  正打算看一場好戲的馬小剛,這時候就有些羨慕程凱哥的待遇,同時心裏也很失望,媒體竟然這麽平靜。

  “啪!”

  馬小剛有些不爽地輕拍了下桌子,就程凱哥《無極》被罵成那樣,現在票房又被一個小年輕給碾壓了,這幫媒體還去捧他的臭腳。

  賤不賤呐!

  當初他的《天下無賊》和《功夫》同一天上映,整個京城的媒體封殺《天下無賊》,就因為之前罵了個撒幣記者而已。

  他還記得,京城大部分媒體全部不發有關《天下烏賊》的新聞,就算發了的,也都是在黑他。

  當時《功夫》也是華陽傳媒發行的,程凱哥還客串了一把鱷魚幫幫主,雙方還是很和諧的。

  馬小剛也就謙虛了一下,多誇了幾句《功夫》。

  結果第二天媒體清一色的電影還未上映,馬小剛舉雙手投降。

  差點沒把他心髒病給氣出來。

  《天下無賊》那樣備受好評的片子,照樣有一大堆媒體罵他,還借著《功夫》踩他一腳,有媒體造謠說《天下無賊》投了《功夫》的票房。

  開什麽國際玩笑,都是華陽發行的電影,自己偷自己算怎麽回事。

  唯一挨罵稍微少一點的,還是去年的《集結號》了,那還多虧了政府支持。

  而現在,《梅蘭芳》在票房、口碑都不如《集結號》的情況下,反而媒體的態度還要好一點了。

  馬小剛也知道原因,這些媒體能不給中影麵子,但是文化部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而且,開拍之前幾乎就內定了衝奧名額。

  越想越羨慕嫉妒。

  雖然不在乎什麽衝奧不衝奧的,但是新世紀以來張一謀三部大片占了三年的名額就算,《天地英雄》這種片子都能衝奧,程凱哥明年也第三次了,自己一次都沒有份。

  終歸是很不爽的。

  越想越鬱悶,馬小剛拿出手機發了個短信出去。

  去年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上,他認識了有著內地第一美女主持之稱的光羨當家花旦陳星。

  一個小家碧玉的知性姑娘,能煲湯能寫書,相處的過程中讓馬小剛有種獲重獲新生的感覺,這是在很多女人身上都感受不到的。

  馬小剛有些懷念她最拿手的煲了三四個小時的白粥了,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很快收到短信,收拾了一下,就要出門。

  見狀,徐幡問他,“大早上的你去哪啊?”

  “去趟公司,找黃忠軍談談電影後麵的宣傳。”馬小剛神色如常地說著。

  ......

  整個行業都在關注賀歲檔的戰況,作為當事人,程凱哥也第一時間拿到了票房數據。

  首日將將隻有一千萬,還不到《無極》的一半。

  雖然對於一部人物傳記電影,這個票房絕對不低,但還是讓程凱哥有些失望。

  更關鍵的,《月球》這樣一部小成本電影,第九天都拿到1250萬。

  從票房上來看,自己全麵輸給了李謙這個年輕人,讓他也有些難以接受。

  不過還好,媒體的新聞報道還算溫和,也讓他鬆了口氣,沒有讓自己丟臉。

  ......

  而另一位當事人,李謙還是挺悠閑的。

  每天就是常規的路演,電視台、門戶網站的專訪,累是累點,但是還是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不用連軸轉,倒是稍微輕鬆一點。

  上映第十天上午,也就是6號星期六,李謙他們來到央視大樓,錄製電影頻道華國電影報道節目。

  這算是電影頻道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了,這個年代在電影頻道看電影的觀眾還是挺多的,除了放一些央視製作的電視電影之外,也會播放剛剛下畫的熱門電影和經典老片。

  雖然這個節目每期隻有20分鍾,但是播出時間都在晚上黃金時段,還是有很多觀眾。

  在後台,唐安也見到了主持人塗瑋,上一次首映式已經見過麵了。

  “塗小姐你好!”

  “李導你好,博哥、呂老師、濤姐你們好,咱們又見麵了。”

  塗瑋微笑著請他們坐下。

  “能邀請李導來參加節目,是我們節目組的榮幸啊,首映那天看過《月球》之後,我又反複去看了兩遍,實在是拍的太好了。”

  “塗小姐客氣了,電影頻道是國內收視率最高的影視頻道,我也非常有幸能來參加節目。”李謙笑笑道。

  類似的話李謙聽好幾個電視、網絡媒體的主持人講過了,最誇張的一個,說他看了五遍,連續三天晚上睡不著,因為電影讓他非常震撼,整晚都在思考人生。

  電影那次專訪的時候是前天,電影才上映了七天,七天就看了五遍,三天晚上睡不著,這說話也不經過大腦的,張口就來。

  看個電影就要思考三個晚上的人生,這心靈得有多脆弱,趁早別幹了。

  塗瑋掩嘴儼然一笑,“李導真是客氣了。”

  互相客套了一會,黃博是第二次來專訪,上次是去年年初,因為《瘋狂的石頭》一舉成名,拿了個百合獎十佳男演員。

  百合獎沒什麽名氣,這是電影頻道自己主辦的電視電影獎項,參與評選的都是些電視電影。

  上午十點,節目也就正式錄製,同樣是訪談類的節目,沒有觀眾,眾人圍坐在一起聊聊天。

  “歡迎走進光影的世界,都說人生如戲,可是戲也如人生,這裏同樣有悲有喜,有人生的大起大落,有你們也有我們的相似故事,縮影的人生,等待你的參與......”

  一番開場白,介紹了一下李謙他們之後,就直入正題了,畢竟隻有二十分鍾的時間。

  國際慣例,先問了李謙是怎麽想到拍這樣一部科幻電影的。

  “其實上一部《生死頻率》就帶有一點點科幻元素,所以我就想著再拍一部真正的科幻片,但是成本和各方麵的因素決定了,隻能拍小成本的電影。”

  李謙笑道,“小成本科幻嘛,有一定的特效,那就得從其他各個方麵解約開支,於是我就想電影內容限定在有限的幾個場景裏,演員也少省點片酬,本來和很多觀眾想的一樣,是想拍一部月球或者哪個星球上的落難宇航員求生的故事,但是這就必須要展現宇航員遇難和獲救這兩個場景,特效是肯定少不了的,我們的成本無法支撐。

  思考了很久,才考慮到了克隆人這個因素,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在另一個星球孤獨地生活,會碰撞出什麽火花,在pass掉喜劇等其他類型之後,才想到了《月球》這個故事。”

  塗瑋隨著李謙的解釋,不住地微微點頭,“沒有特技,沒有動作場麵,卻把一個科幻味道很濃的故事說的那麽津津有味,發人深思,關於電影中的克隆人,現在有很多討論,李導你覺得未來有那一天的話,我們該怎麽去對待克隆人呢?”

  李謙道,“其實電影中已經給出了解釋,背景世界中,地球已經有了成熟的克隆人技術了,但是卻被明令禁止,能源公司也是為了節約成本,背地裏偷偷製造克隆人,充當工具。

  正是因為道德的底線,才禁止克隆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克隆,除此之外,麵對同樣具備人類價值觀、態度、人格與情緒特質的克隆人,還可能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一模一樣的克隆人,誰也無法給出絕對妥善的辦法。”

  這種事情根本無解,《月球》這部電影觀眾是站在兩個克隆人的視角看的,所以會站在他們那邊,同情他們。

  但是,真要是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反感克隆人,會恐慌、害怕。

  就像電影中最後的旁白,媒體把克隆人稱作怪物。

  對能源公司而言,克隆人隻是他們的工具,和雞狗牛羊一樣,幫自己幹活,完了殺掉吃肉,毫無心理負擔。

  普通人能認同克隆人和自己是同類?

  不可能的,萬一突然出現幾十個自己的克隆人,有你全部的記憶,跟你搶同一個身份,搶老婆、孩子、工作、父母、親戚、朋友,怎麽辦?

  這就跟李謙記憶裏一個係列片《猩球崛起》一樣,正麵人物是猩猩,估計觀眾看的時候心裏也是站在猩猩這一邊的。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你實驗室裏的猩猩有了智慧,最後要造反,你怎麽辦?

  不管其中發生了任何事,猩猩和人類開戰,99%的人類都恨不得把猩猩都殺幹淨。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何況人和猩猩,完全是兩種生物了。

  克隆人,或者說《月球》裏的克隆人,叫人造人更合適,從生物學的角度,和人不是一種生物。

  但是全世界至今都沒有一個定義,在目前狀況下不可能發生的事,討論起來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不過,網上還越來越多的人討論這個話題了,甚至有些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各個領域的學生、專業人士,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反正事情沒發生,怎麽說都行,不會造成任何後果,圖個熱鬧。

  有極端一點的觀眾就說,到那時候應該大批量製造克隆人來替代人類工作,通過程序、基因控製他們,所有危險、辛苦的事情都讓他們做,人類隻管吃喝玩樂,和管理這些克隆人就行了。

  另一個極端,說應該賦予克隆人和普通人一樣的公民身份、社會地位、權利以及義務等等。

  ......

  網上《月球》熱度不減,而在電影市場,票房也繼續高歌猛進。

  周五之後,接下來的兩天休息日再次收獲2840萬。

  整個第二周,單周拿下8540萬,上映11天,總票房來到了1.569億。

  走勢非常堅挺,沒有因為《梅蘭芳》的上映有太大的影響,反而因為隻有40%出頭的上座率,上座率和場均人次第一周還要高。

  而《梅蘭芳》繼首日1000萬之後,周六隻有1180萬,休息日漲幅甚微,周日更是掉到了千萬一下,隻剩下860萬了。

  三天3040萬,相比這三天《月球》的4090萬,完完全全地被碾壓了。

  已經在寧杭路演的李謙,對這個結果也沒有太多的意外。

  即便首日之後,媒體對於《梅蘭芳》還是一片誇讚,他也沒有絲毫的擔心。

  這是文化部重點支持的電影,內定的衝奧片,待遇當然不一樣。

  奧斯卡這個獎項,國內的規矩是,不是奧斯卡把國產電影全挑選一遍,從中挑一個好的,也不是導演自己送片子去評獎,是國家選送,而且隻送一部。有些年份還沒送。

  基本上就是論資排輩了,張一謀六次衝奧,程凱哥已經兩次了,不過《霸王別姬》是香江選送的。

  除此之外,也要看有沒有特殊事件,今年衝奧的就是奧運會紀錄片《築夢2008》.

  這麽多年來,國產電影衝奧之旅那是無比艱難啊,上麵那些大佬根本猜不透,到底哪樣才是評委們的“華國好電影”。

  85年以來,已經嚐試過五種招數了,無一奏效。

  最早是賣東方民俗奇觀的,《阿凡提》、《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

  靠著京劇唱段、晉西大院、燈籠、東方美人,拿到了一個最佳外語片提名,但是又被國內的文藝工作者大肆批評。

  沒拿提名的,沒見他們批評,拿了提名反而一個個都跳出來罵這罵那了,比奧斯卡評委還難伺候。

  還有《城南舊事》、《芙蓉鎮》這樣展現苦難裏掙紮的國人的電影。

  《開國大典》、《孫中山》這樣的主旋律類型。

  《英雄》、《十麵埋伏》這樣的古裝大片。

  愛情文藝片《雲水謠》、《如果愛》。

  現實話題的《築夢2008》。

  每隔幾年衝奧的片子就換了一個標準,大概就是在論資排輩的基礎上,那些握有權利的非專業人士,挑出一部自己認為希望大的片子送去衝奧,可能他們自己對自己選的電影都沒有多大的了解。

  外行領導內行,就是這樣,不知道這五個類型嚐試過之後,又會從哪方麵突破。

  這次內定《梅蘭芳》衝奧,李謙猜測,除了文化部的重點項目之外,可能上麵認為《梅蘭芳》和《霸王別姬》有相似之處,《霸王別姬》當初可拿了最佳外語片提名。

  而且坊間傳聞,程凱哥後來問奧斯卡評委為什麽《霸王別姬》落選了,奧斯卡評委說他們不是覺得這部電影不好,而是缺乏溝通。

  他們想《霸王別姬》已經得到了金棕櫚和金球獎,又沒有見到程凱哥和製片方關於電影的宣傳活動,所以他們以為《霸王別姬》已經不需要這個奧斯卡獎了。

  也就是個傳聞而已,也不知是真是假。

  人物傳記電影投資上億,內定衝奧資格,《梅蘭芳》可不僅僅是這些待遇。

  文化部還主持了幾十個國家的大使館觀看這部電影,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這個周末,不少領導專門觀看了這部電影,全國各地也有各種各樣的《梅蘭芳》觀影會、研討會,儼然把這部電影和梅蘭芳當成一個文化符號來研究了。

  簡直就是親兒子的待遇。

  不過,也無法避免票房不佳的事實,三天3000萬票房,相比上億的投入,電影籌備至今的聲勢,程凱哥、黎名、章紫儀這樣的主創陣容,是不太合格的。

  十二月的第二周,徐客導演的喜劇愛情片《女人不壞》,以及甄子單主演的動作電影《葉問》上映。

  徐客也是觀眾很熟悉的導演了,但是喜劇愛情片,實在不是他最擅長的東西。

  《女人不壞》首周末五天隻拿到950萬票房,倒是比暑期檔他另一部愛情片《深海尋人》要稍微好點。

  而《葉問》,雖然甄子單在國內動作片領域內也是僅次於李聯傑和程龍的,但是除了他們兩個之外,動作片在國內很難賣座。

  《畫皮》之前倒是大賣兩個億,然而名為一號角色的甄子單,更像是配角,風頭都被周汛和趙瑋兩個女主角搶走了。

  不過,麵對《月球》、《梅蘭芳》兩部電影的壓力下,三天1320萬的票房,也算是很不錯了。

  上映第二周的《梅蘭芳》,單周拿到3600萬,穩穩地把兩部新片也壓在身下,11天總票房6640萬。

  這一周的票房冠軍,毫無疑問當然是《月球》了。

  上映第三周,再次拿下4600萬票房,上映18天總票房破兩億,達到了2.056億!

  18天破兩億!

  這18天裏一路對上了五六部賀歲檔比較熱門的電影,還能保持著很穩定的走勢,票房持續走高!

  繼碾壓《桃花運》、《證人》、《愛情呼叫轉移2》、《硬漢》四部電影之後,再次把原本被認為是強敵的《梅蘭芳》、《女人不壞》、《葉問》這三部投資加一起超過兩億的電影也給完全碾壓了。

  賀歲檔至今半個月,在最熱門電影電影《非誠勿擾》沒有上映的情況下,《月球》已經橫掃了2008年年底的所有電影。賀歲檔的熱度也達到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