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寒酸的首映儀式(求訂閱!)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4-20 06:21      字數:4989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

  對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首映儀式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不管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電影,哪怕投資再小,首映儀式總是少不了的。

  大片有大片的玩法,小成本有小本的玩法。

  動不動就各個大禮堂和體育館之類的場館,一個首映禮花費上千萬,對於大製作來說,也不再是什麽稀奇的事了。

  不止是《集結號》、《投名狀》、《無極》這些大片首映式陣勢搞的很大,前年歌舞電影《如果愛》的首映禮都花了一千萬,當然,這也是大製作,成本高達八千萬。

  好像《如果愛》在首映上還搞起了慈善募捐,拍賣電影中的戲服,策劃首映禮的人也真是鬼才。

  小成本電影,那就找個好點的電影院弄個首映式就行了,也燒不起那個錢。

  位於北三環的ume華星影城,也是很多中等成本電影選擇作為首映儀式地點的首選。

  李謙一行人乘車來到影城樓下,此時已經是傍晚五點多了。

  首映儀式在二樓東側的二號imax放映廳,近400個座位,而且新裝修的舞台也適合舉辦首映儀式。

  從內部通道進入影城,上二樓,還沒出去,就聽到外麵有些嘈雜的聲音。

  雖然《生死頻率》沒什麽大牌明星,不過賀歲檔這麽火爆的檔期,在經過點映之後也有了一定的口碑。

  而且賀歲檔兩部大片先後已經上映了,已經沒有了什麽電影,最近隻有《生死頻率》這一部新片上映。

  小成本電影,該有的牌麵也是要有的。

  “我們走吧。”

  招呼了一聲,李謙就領著演員就出場了。

  一襲長裙的佟莉雅挽著李謙走在前麵,袁荃挽著張翰宇,孫麗挽著鄧朝跟在身後兩邊。

  雷家音和王千原跟在後麵,他左右看了看兩人這一身黑西裝的打扮,忍不住低聲吐槽。

  “老王,我瞅著咱們怎麽像是兩個保鏢?”

  王千原楞了一下,笑道,“你還別說,真有點像,要不我借手給你挽著?”

  “.......”

  雷家音一臉惡寒,這王千原這副凶相,開起玩笑來一點都不好笑。

  離紅毯還有幾步路,前麵孫麗也在鄧朝耳邊小聲說著,“你幹嘛非得把我叫來啊,不怕到時候記者又問我們倆的事,忘了馬小剛上次為什麽不高興了。”

  “你不來我怎麽辦。”

  鄧朝一臉無奈,“戲裏佟莉雅是我老婆,按理我就得挽著佟莉雅走紅毯了。”

  雖然隻是挽著手,根本不是什麽事,不過過去半個月跑了兩三個城市,在外地住酒店的時候,佟莉雅都是和李謙住一起。

  之前拍戲的時候還是分開住,很明顯關係更近了一步。

  雖然不知道李謙脾氣大不大度,不過鄧朝還是小心為妙,別被李謙記在黑名單小本本上,於是把孫麗找來陪他參加首映式。

  雖然她沒有參演這部電影,但是帶家屬也很正常了。

  這樣隊伍就和諧多了。

  反正他和孫麗已經正式公開了,也沒什麽影響。

  ......

  很快,前麵通道拐個彎,正式走上了通往放映廳的紅毯。

  儀式感總要有的,娛樂圈不管什麽場合,紅毯總是必備之物。

  旁邊的媒體和影迷們還不少,實在不行三五十塊錢一個人,想要多少有多少。

  從李謙挽著佟莉雅踏上紅毯開始,就不斷能聽到哢嚓聲,閃光燈直晃眼。

  現場的影迷們也還算熱情,鄧朝的粉絲占大多數,好像還是有組織的影迷,手上都揮著牌子。

  另外袁荃的粉絲也不少,張翰宇作為男主角,還是《集結號》的男一號,沒看到幾個粉絲。

  至於李謙和佟莉雅,更沒什麽粉絲了。

  圍在旁邊的有一半隻是單純的看熱鬧。

  太可憐了,太寒酸了。

  讓媒體和影迷們拍了點照片,很快就把紅毯走完了,進入放映廳。

  看了一眼,放映廳裏也沒多少明星來,有些寒酸,不過於東和黃忠軍竟然都來了。

  “王總。”

  和王長天打了個招呼,又看向於東和黃忠軍,“感謝於總和黃總賞光。”

  “李導客氣了,我也特別好奇,想看看你這部電影,之前的點映一直忙著沒時間去。”

  國內最大的兩家民營影視公司老板,竟然同時來參加一部小成本電影的首映式,也算是破天荒了。

  不過,李謙這部電影已經展現出了一定的潛力,口碑傳開了,內容又契合賀歲檔,一月底的競爭又遠不如月中時那麽大,票房很可能賣的不錯。

  能賣座的商業電影導演,這個身份值得讓他們來一趟了。

  王長天對他們的來意心知肚明,之後肯定會不斷地招攬李謙。

  不過想招攬歸招攬,現在華陽傳媒一個明星都沒有出現在首映儀式上,黃忠軍現在還是不想讓自家的明星來給對手的電影造勢。

  華陽的明星沒來,澄天的也沒來,其他公司倒是被邀請了幾個,不過加起來還不如華陽三大花旦中的一個。

  所以,首映式才會看起來這麽寒酸。

  不過王長天和李謙商量之後,也沒有特意大操大辦,那都是要錢的,有這個閑錢還不如花在宣傳上麵,沒必要做麵子工程。

  據統計,今年一年國內電影用在首映儀式上的錢加起來足足有一個億!

  實際上雖然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過相比這個成本,根本不成正比。

  有錢就大搞,沒錢就差不多行了,別打腫臉充胖子。

  應付了一下到場的其他嘉賓,首映快開始了,也就和演員們在前排坐下。

  傍晚六點,首映儀式正式開始,主持人是光羨傳媒重點培養的新人主持人左健、謝諵,前者還是被光羨當做何囧的接班人來培養。

  “親愛的各位來賓、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歡迎來到電影《生死頻率》的首映儀式現場!”

  “一切夢幻的篇章,都可以剪輯在膠片裏.......”

  .......

  “現在我宣布,電影《生死頻率》首映儀式正式開始!”

  ......

  一段頗為正式的開場白之後,儀式開始。

  “下麵,讓我們歡迎電影《生死頻率》的導演,李謙導演!”

  “啪啪啪......”

  在一陣陣掌聲中,李謙走上了舞台。

  “李導您好。”

  李謙一上台,謝諵就一臉“驚訝”,“沒想到李導您竟然這麽年輕,我想在場的觀眾朋友們一定很好奇您的年齡,方便告訴大家嗎?”

  李謙舉起話筒,笑笑道,“我們應該差不多大,我84年的,畢業一年多了。”

  84年生,23歲,這也讓現場的觀眾們大為驚奇。

  隨著這半個與的宣傳讓《生死頻率》有了一定的名氣,點映之後口碑也傳出去了,不過絕大多數觀眾並不認識李謙。

  哪怕知道導演是李謙,並且還知道他以前拍過《大白鯊》的,估計也就僅限於李謙這個名字了。

  隻有極少數人,通過這段時間的新聞,對李謙有所了解。

  台下的觀眾都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這個導演這麽年輕,就比我大一歲啊。”

  “23歲?《狙擊電話亭》也是他拍的?我靠什麽腦子啊。”

  “牛逼,人比人氣死人啊。”

  “這麽年輕,怎麽拍出那麽細膩的父子親情的?”

  “厲害,跟我同年,也差不多有我一般帥了。”

  “怪不得腦洞那麽大,又是科幻又是懸疑犯罪的,那些老一輩導演肯定想不出這麽好的創意。”

  .......

  台下觀眾對自己的年紀感到驚訝,台上兩個主持人也震驚於自己的年紀,故作驚訝。

  同樣的場景李謙之前已經經曆過不下十次了。

  兩個門戶網站的訪談,兩家電視台的節目,幾場路演,一開始不管哪個主持人,總要震驚一波。

  很快就說回正題,說起了電影本身。

  “《生死頻率》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代表著每個人心裏的願望,人總有一些遺憾的事情,可能經常會在某個時候,為某件事情感到後悔,並且無數次在心裏設想,當時我要是怎麽怎麽做,就會有什麽更好的結果。”

  “子欲養而親不待,大概就是人一生中最悔恨的事情之一了。”

  “人生無法重來,我們改變不了過去,《生死頻率》這部電影,卻滿足了我們的幻想,電影裏男主角可以跨越時空和20年前的父親聯係,通過改變過去,來改變現在,以及未來,改編一家人的命運!”

  談了談創作電影的想法,為什麽拍這部電影,想通過這部電影表達什麽之類的。

  雖然李謙沒有什麽想法想表達的,不過自己的電影,自己還不了解麽,隨便都能說出一堆東西出來。

  緊接著又把演員們請了上來,說了些拍攝的趣事。

  當然,也毫不留情地再次揭開了鄧朝的傷疤,在台上調侃起他來。

  一切都是為了電影,為了大局,李謙也隻能暫時讓鄧朝犧牲一下了。

  接著又和觀眾互動了一會,儀式結束。

  從頭到尾整體的氣氛並沒有多熱烈,還比不上之前看的大雜燴《命運呼叫轉移》。

  畢竟隻是電影本身有些熱度,口碑好罷了。

  沒什麽星味,張翰宇的人氣也一般,現場也沒有其他比較出名的明星。

  這就是個比較怪的現象,拍了高票房電影的演員不一定就會名氣大,有一大堆粉絲。

  而且也沒有什麽歌舞之類的節目,李謙本人也沒多大名氣。

  總之,算是有些寒酸的首映儀式。

  畢竟是第一部電影,李謙也沒有什麽好失望的,首映式的陣勢和之後的票房又沒關係,等電影放映完了,現場觀眾的反應,才是整個首映式最重要的東西。

  放映廳裏一黑,大銀幕緩緩亮起,電影正式開始放映。

  龍標、片頭一閃而過。

  巨大的imax銀幕上,一個鋪滿整個銀幕的火球映入觀眾的腦海中。

  國內現在有幾家有imax銀幕的電影院,而且地段在當地都是比較好的,所以《生死頻率》也製作了imaxdmr版,以供這些imax銀幕放映。

  現在除了紀錄片之外,幾乎沒有imax電影,那這些銀幕也不能空著。

  imax為了推廣他的影院係統,推出了一個dmr技術。

  製片公司把影片的35mm膠片拷貝交給imax,後者運用dmr技術,以最高解析度掃描35毫米膠片的每個畫格,將其轉為數字畫麵。

  然後,使用專有圖像增強技術,對每幅畫麵進行優化,最後衝印在70mm膠片上。

  35mm膠片的母帶原本是有4k的清晰度,不過經過多次拷貝之後,後麵的拷貝會越來越差,放映次數多了也會越來越差,大概在大銀幕放映的時候差不多就是2k了。

  轉製成imaxdmr版之後,在imax銀幕放映,至少也有4k。

  轉製幾個拷貝也不用多少費用,imax公司主要是推廣自己的係統和imax銀幕,主動幫你優惠轉製,要不然他的銀幕也沒片子放。

  不過等imax銀幕推廣之後,對方肯定就沒有優惠了,反而轉製價格也會更高。

  imax銀幕,帶來的效果是絕佳的。

  大冷天的,現場觀眾看到那個巨大的太陽,甚至都能看到因為高溫導致的空間扭曲,仿佛就在眼前,都不覺得那麽冷了。

  現場看過點映的觀眾還是很少的,畢竟60000多人分散到全國各地,也沒多少。

  聽著旁白裏新聞報道出現了北極光,再加上那個巨大無比的太陽,現場觀眾心裏紛紛有些好奇了。

  “難道真的是科幻片?”

  不過緊接著劇情回到地麵,夜晚一輛油罐車發生側翻,車子正好堵住了地下搶修電纜的工人的出來的通道。

  隨時可能發生爆炸,但是下麵還困著兩個人。

  一開始就是如此危急的劇情,讓觀眾們忍不住開始為之擔心,

  張翰宇扮演的消防員主動帶人從相隔不遠的另一個入口撬開井蓋下去,在下水道裏,還一臉幽默地開起了玩笑,緩和一下氣氛。

  這是個成熟、幽默的消防員大叔。

  有驚無險地救出了被困的兩名工人,張翰宇讓其他隊友帶著他們先上去。

  一個個人從下水道口爬上去,每爬上去一個,鏡頭就切到不遠處的剛剛正在維修的點燃,一截電纜懸在半空中,搖搖欲墜。

  斷口裸露出來的電線不斷閃爍著火花,眼看著就要碰到了下水道裏的積水。

  就這樣鏡頭不斷來回切換,人一個接一個上去,電纜也離水麵越來越近。

  油罐車已經泄露,不斷有油滲透下來,爆炸隨時可能發生。

  “快點啊!!!”

  雖然明知道張翰宇是主角不可能開場就掛了,不過麵對這個場景,還是忍不住為他擔心,心裏不斷地催促其他人快點爬上去。

  電線離水麵越來越近,電線斷口閃爍著火花的鏡頭也越來越近。

  直至連續給了個特寫,距離水麵隻有毫厘之差了,讓人無比揪心。

  終於,張翰宇等其他人都上去之後,也爬上了梯子。

  他臨走前回頭望了一眼,正好電線觸碰到了水麵,水裏混雜著石油。

  “轟!”

  頓時,窄小的通道內,完全被大火填滿,並且迅速像張翰宇這邊蔓延。

  鏡頭正對著著火的地方,觀眾也是直麵大火,並且大火蔓延的方向也是向著觀眾這邊,

  imax銀幕帶來超強的觀影體驗,讓觀眾都忍不住感覺到了一股灼熱感。

  “臥槽!上去啊!”

  “還在那裝逼,回頭看呢,嫌命長嘛!”

  “快點啊!”

  (求訂閱,還有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