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賀歲大戰開始!(三更求訂閱!)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4-20 06:18      字數:3601
  時間進入到了年的最後一個月。

  電影市場也進入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今年賀歲檔之前就有《色戒》預熱,火爆程度甚至不屬於去年《曼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的時候。

  11月1號上映的《色戒》以1.38億票房完美收官,李按、梁超偉都收獲了無數的讚譽。

  號上映的《命運呼叫轉移》經過兩周的放映,也拿下了2700萬票房。

  同一天上映的還有樊彬彬、梁佳輝主演的《蘋果》兩周也拿下近千萬票房。

  11月還有一部好萊塢動作電影《虎膽龍威4》上映,拿下了2700多萬票房。

  雖然除了《色戒》之外沒有一部爆款,不過接下來的十二月,才是電影市場真正爆發的時候。

  而《集結號》和《投名狀》兩部大片也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

  《投名狀》口號喊得震天響:

  2007年華語影壇投資最大。

  四大天王巨星組合星光璀璨。

  五大世界頂級幕後最強。

  2007年度發行膠片拷貝最多:700個。

  有史以來覆蓋數字銀幕最多:超過800塊。

  相比《集結號》,《投名狀》最大的優勢就是投資之大、演員陣容之強了。

  《集結號》裏除了鄧朝之外,連一個一線明星都沒有,所有演員片酬加起來隻有一百萬。

  用黃忠軍的話來說,為了把所有的預算都用在電影製作上,為了給觀眾更好的視覺享受,所有演員全都友情出演。

  不過,這什麽四大天王巨星組合,是怎麽湊來的?

  簡單粗暴的巨星營銷,就是《投名狀》的營銷方式,光李聯傑、劉德樺、金成武三個人的名字,就已經足夠吸引觀眾的目光了,接下裏就靠電影本身了。

  號下午,京城奧體中心。

  《投名狀》將在這率先舉行首映儀式。

  李謙也被邀請參加了,伯納發的邀請函。

  既然人家都請了,李謙也就走一趟。

  而且這種大片,還是要在電影院,才能得到最好的體驗。

  沒有走紅毯,避開了記者。

  現在整個電影市場,都在關注《投名狀》和《集結號》,《生死頻率》在這時候宣傳根本沒有一毛錢用處。

  除非麵對記者,不斷貶低《投名狀》,這樣才有話題。

  但是李謙又不是沒腦子,才會幹這麽沙雕的事。

  隻有等待《生死頻率》點映之後,口碑擴散,才是宣傳的時機。

  或者,《投名狀》真的如李謙所想的那樣,因為全程太過壓抑,導致票房不如預期,這樣的話,《生死頻率》才能得到更多的曝光。

  李謙是掐著時間過來的,來的時候紅毯都快走完了,據說中影和伯納請了一百位明星出席首映式。

  首映儀式很快就開始了,主角當然是陳可鑫、李聯傑、劉德樺、金成武、許婧蕾他們幾個了。

  電影首映禮,再過半個多月,李謙也要經曆一次,也都認真地看著。

  更何況有李聯傑、劉德樺,可以說80年後都是看著他們的電影長大的。

  《生死頻率》李謙甚至想象過雙湯的組合,周閏發和劉德樺的組合,不過也隻是想想罷了。

  首映儀式一開始談起了兄弟之強,劉德樺說“以前還相信兄弟情誼,現在不相信世間有兄弟情。”

  麵對與五虎中的梁超偉的兄弟情時語出驚人。

  “我是把他當兄弟,不知道他是否把我也當兄弟。”

  這話就有些耐人尋味了,怎麽理解都行。

  李聯傑一上來就喊劉德樺樺哥,讓所有人都有些驚訝。

  其實劉德樺比李聯傑還大兩歲,隻是所有人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下意識地一直都認為李聯傑要大一點。

  至於炒得沸沸揚揚的一億片酬,李聯傑也沒有正麵回應。

  熱熱鬧鬧的首映儀式結束,接下來放映電影。

  一如原本對這部電影的印象,全程和電影的基礎色調一樣,極度壓抑。

  “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依”

  結拜立下的誓言成了笑話,老大殺了老二。

  老三殺了二嫂,最後殺了老大,自己也掛了。

  兄弟之情隻是表麵,整部電影看下來,會發現,所有人都是一顆棋子,憋屈的要死。

  而打仗勝利之後在城裏燒殺劫掠,也不能讓觀眾對三位主角的行為有太多認同感。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講道義的土匪,被空有報複和野心的梟雄坑了,然後他們仨又被更大的官給坑了。

  投名狀的誓言能約束講道義的老二、老三,但是對老大龐青雲來說,屁都不是。

  雖然看起來他也把他們當兄弟,但是有剛結拜就把人老婆睡了的兄弟嗎?

  而且在野心麵前,兄弟也是可以去死的。

  不過李聯傑確實演得好,甚至這個角色,國內很難找不出哪個演員能演的比他更好。

  首先征戰沙場、從死人堆裏爬起來,已經死過一次的武將,這樣的角色,換梁超偉、梁佳輝來了也不會比李聯傑演的更好。

  李聯傑可是親身經曆過死亡威脅的,之前一個經紀人死於槍殺,之後給自己當經紀人的姐夫在拍戲時也死於車禍。

  最讓李謙印象深刻的,不是武戲,反而是文戲。

  那種陰狠、毒辣,是完全不同於黑社會的演法。

  而且光聽李聯傑的台詞,甚至閉上眼睛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凶殘。

  要讓李謙評價的話,就電影本身而言,刨除《英雄》本身對國內電影市場的意義,《投名狀》絕對不輸《英雄》。

  不過,還是那句話,太壓抑,從頭到尾的壓抑。

  苦情戲、悲劇都有讓人感動的時候,但是《投名狀》裏好像並沒有。

  在賀歲這個喜慶的日子,恐怕很難和《集結號》競爭。

  儀式結束之後,中影和伯納辦了個慶祝酒會。

  王長天、張召找上了李謙,想聽聽他對電影的看法。

  “李導,看完之後覺得怎麽樣?”

  “毫無疑問,是部好電影。”

  李謙點點頭,隨即又道,“不過,恐怕不太適合賀歲檔。”

  “太沉重了,四個主角死的一個不剩啊。”

  即便是不是很懂電影的王長天,也能看出來這電影有什麽問題。

  不過對他來說,這是好事,如果《投名狀》後勁不足的話,對相隔18天的《生死頻率》就不會又太大的影響。

  而賀歲檔是可以同時容納兩部大片的,就算有《集結號》的壓力,怎麽著也不會也太慘。

  雖然已經看過《生死頻率》了,確實精彩,也讓人感動,但王長天還是不太相信李謙的第一部電影能在大銀幕有太大的競爭力。

  有個三四千萬票房,就達到了王長天的期望,李謙也算是打出了名氣,下一部電影才是有所作為的時候。

  不遠處和韓三坪、黃忠軍、吳波等行業大佬聚在一起的於東,瞥到李謙這邊,告了個罪,端起酒杯,昂首朝這邊走了過來。

  “是李導吧,久聞不如一見啊,真是年輕才俊。”

  有些微胖的於東竟然主動對李謙舉起酒杯,看起來並沒有因為被拒絕而有什麽不快的。

  “於董謬讚了,您才是電影行業的推動者啊,創立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打破了國企對電影發行的壟斷。”

  雖然沒能合作,不過對於於東的能力,李謙是很佩服的。

  90年代中期,於東帶著一份文藝片《與往事幹杯》的拷貝去晉陽,在一家電影院的一個小放映廳裏連續放映了兩個半月,這一塊拷貝在這個小廳裏就拿到了40萬票房,震驚了整個電影行業。

  那個民營電影公司沒有獨立發行資格的年代,於東打起了擦邊球,成為第一個發行電影的民營電影公司。

  於東笑笑,不置可否,“怎麽樣,李導覺得這個首映儀式,《投名狀》這部電影怎麽樣?”

  “儀式很氣派,規模很大,電影也非常好。”

  “如果李導願意的話,同樣規模的首映典禮,一樣可以辦一個。”

  一旁王長天笑道,“於董,到時候《生死頻率》的首映禮,可得賞光啊。”

  “一定,我也想看看李導又給我們帶來一部多麽精彩的電影。”

  於東這未嚐沒有炫耀的意思,這麽大規模的首映禮,年度最大投資的電影,最強大的陣容,最強的幕後團隊。

  這些,伯納全都有。

  潛台詞,如果當初李謙願意,他也能得到伯納的全力支持。

  當然,也有誘惑李謙的意思,畢竟能賣票房的導演,誰都不嫌多,而《投名狀》中影主控,伯納並不占主導地位。

  於東和王長天聚在一起,自然也吸引了酒會現場其他人的目光。

  而旁邊的李謙,就算不認識的,此時通過交頭接耳,互相打聽,也都知道了他是誰。

  韓三坪往這邊看了看,左右問了問,“他就是那個李謙?”

  黃忠軍笑道,“對,就是他,把我和於董都拒絕了,有想法的年輕人。”

  韓三坪微微頷首,“年輕人有想法不是壞事,有多大能力就匹配多大的野心。”

  “那就看月底究竟拍出了什麽了不起的片子。”

  旁邊吳波有些不鹹不淡地說著。

  他拍的電影部門老總去邀請李謙,結果對方連麵都沒見。

  可是,據他了解,李謙都和華陽、伯納接觸過了美,見了麵,甚至和小馬奔騰都見過了,獨獨不見他澄天的人。

  赤果果的侮辱,吳波怎麽能不生氣。

  而宴會另一側,王晶花也在現場。

  他旗下的郭曉東在《投名狀》出演了一個配角,也來湊湊熱鬧。

  看到不遠處和於東聊的挺融洽的李謙,她就氣不打一處來。

  本來談的好好的,隻不過想推薦幾個演員,沒想到對方立馬就翻臉了,比翻書還快。

  成為第一經紀人有些年頭了,這還是第一次。

  ......

  隨著《投名狀》的首映,也宣布著,2007年賀歲大戰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