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我明明什麽都沒幹(五更求訂閱)
作者:吃飯打怪獸      更新:2020-04-20 06:18      字數:3347
  馬小剛最近心情很好。

  在經過《夜宴》的失利之後,其實過去一年他的處境並沒有表麵那麽風光。

  不過他堅信,自己用心打造的戰爭大片《集結號》,絕對能夠橫掃賀歲檔,一掃之前的頹勢。

  更何況唯一的對手隻有陳可鑫的《投名狀》。

  大導演+李聯傑+劉德樺+金成武,看上去這個陣容被可以秒殺《集結號》了。

  放在前天他可能還有一些顧慮,但是昨天《投名狀》邀請了一批影評人和媒體參加試映會。

  結果一片好評,這是他預料之中,畢竟是陳可鑫+張近戰+程小東的組合,文戲、武戲、大場麵戲,從技術上幾乎找不出任何缺點,他們三個都是同類型導演中的頂尖人物。

  甚至很多影評人都稱之為最好的古裝大片,不亞於《英雄》。

  隻是,幾個相熟的影評人都表示,這部電影可能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有一定的門檻,需要一定的曆史知識。

  另外太抑鬱了,不太適合賀歲檔。

  而且他們試映看的版本是未刪減的,之前光電審核不通過,刪了有十分鍾。

  這幾個相熟的影評人口味都和馬小剛一樣,要不然也不能玩到一起。

  馬小剛自認為是國內最了解觀眾想看什麽的導演了,既然朋友都這麽說,那就錯不了。

  而且《投名狀》的原版《刺馬案》他早年也看過,前兩個月還重溫了一遍,知己知彼。

  就算是改變,估計也不會完全脫離這個故事,核心應該是一樣,那就確實不那麽容易賣座了。

  就算有李聯結、劉德樺、金成武三大巨星,馬小剛也是絲毫不懼。

  之前李聯結單抗的《霍元甲》票房破億,但那是李聯結最擅長的類型。

  而《投名狀》是雖然也是清末的電影,但李聯結那個角色,卻和他以往任何一個角色都截然不同。

  至於劉德樺,和金成武,不可否認他們在整個亞洲範圍內都是毫無疑問的巨星。

  但是他們倆加一起還不如李聯結的號召力強。

  電影內容本身不容易賣座,演員、導演的票房號召力加起來還不如自己。

  沒錯,馬小剛就是如此自信,離開了擅長自己類型的李聯傑+劉德樺+金成武+陳可鑫,都比不過自己的內地電影行業的號召力。

  這是過去十年裏,他用一部部觀眾喜歡的作品累計起來的號召力!

  心情大好的馬小剛現在對鄧朝都平和了很多,有時候也說說笑笑,不再經常是那種疏遠的客套。

  他本身也不是衝著鄧朝去的,實際上鄧朝的表演讓他很滿意。

  他不爽的隻是別人指定演員,不管這個演員是誰,演的怎麽樣,就是不爽。

  “翰宇、鄧朝,你們那部戲什麽時候上映?”

  在趕往電影院路演的車上,馬小剛沒事問起了他們倆拍的《生死頻率》的情況。

  “號吧,首映禮好像還沒定。”張翰宇道。

  “到時候有空我去看看,好像聽說你們倆這次演父子?”

  剛在《集結號》裏演兄弟、戰友,完了又去另一部電影裏麵演父子,馬小剛都有點好奇,他們倆能演出一對什麽樣的父子。

  很快,車子就開到了路演的目的地,電影院所在的商場樓下。

  等他們上去的時候,正好電影也放完了,正好進場。

  迎著全場的歡呼聲,馬小剛帶著劇組走進去,衝現場觀眾揮了揮手。

  路演也就和影迷們拍拍照,互動一下,完了聊聊天。

  以及應付馬小剛最討厭的記者。

  很快就到了他最討厭的環節,不過他這個層次的導演,就沒什麽顧忌了,不用注意形象,該罵就罵,該噴就噴,反正又不是明星。

  不過今天的采訪還算是正常,直到他突然瞥到後排一哥有點眼熟的身影。

  那人也不像其他記者一樣都死命往前擠,就不慌不忙地站在最後麵一排。

  過了一會,該問的都問完了,他才擠開前麵的幾個同行,湊了上來。

  這人正是張揚,不過他並不著急,別看這些人羅裏吧嗦問了一大堆,其實一點營養都沒有。

  “馬導你好,我是新浪娛樂的記者張揚,《投名狀》之前舉行了小規模點映,口碑非常好,業內人士盛讚這是近幾年最好的古裝大片,請問馬導你怎麽看?”

  馬小剛認識張揚,那天發布會離場之後,娛樂圈就在傳他被一個小記者給逼得中途退場,讓他臉上無光。

  而且從那之後,經常能在公共場合看到他,每次采訪都一次比一次陰險,好像就盯上自己了。

  馬小剛壓下心裏的不爽,淡淡地說道,“那個啊,點映我還沒去看,沒什麽看法。”

  “《投名狀》口碑大好,馬導你覺得對於《集結號》來說,會有壓力嗎?”

  “壓力這都是相互的,正是有了一部又一部好電影,咱們華國電影行業,才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最近有一部科幻電影《生死頻率》定檔號,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拍攝過《狙擊電話亭》、《大白鯊》這兩部經典電影的李謙,這次帶來了曆時一個月拍好的科幻新片誌在衝擊賀歲檔,馬導你覺得賀歲檔多加了一個對手,會對《集結號》的票房有什麽影響嗎?”

  “我不覺得會有什麽影響,賀歲檔的電影多了去了,拍好了自然會有人來看。”

  “不過李謙導演之前的那部《大白鯊》可是創下了四百萬的觀看記錄,這次登陸賀歲檔,也喊出了票房破億的目標,如果達成的話,那將是國內最年輕的億元票房俱樂部成員。”

  目標破億?

  這下馬小剛倒是驚到了,好像那個導演才二十出頭,年紀輕輕地口氣這麽大,真是前所未見。

  又一想,好像他剛才說什麽那部電影一個月就拍好了。

  馬小剛也一直沒有關注這個,張翰宇和鄧朝也沒主動說起《生死頻率》的拍攝情況,怕他又不爽了。

  “你剛才說那部片子隻拍了一個月?還是科幻片?他還當是拍網絡電影鬧著玩呢。”

  “還有第一次拍電影就要拿一億票房,年輕人還是應該腳踏實地的,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

  馬小剛立馬拿出前輩的架子,一副教育後輩的樣子。

  自負的年輕人他見過了,但是像自負到這種程度的年輕人,還真是前所未見。

  第一部電影就想破億,你幹脆搶錢去吧。

  他也絲毫不覺得自己說的過分了,這就是批評一下後輩,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常態,年輕人還得虛心接受。

  不過也僅此而已,《集結號》是主旋律電影,要得到官方的支持,要是天天在新聞上罵這個罵那個,讓上麵覺得影響不到。

  張揚還想一步步套出更多的話,但是沒想到馬小剛這次竟然轉性了,隻能失望而歸。

  不過他又去打聽了一下《生死頻率》劇組的動向,準備去激一激李謙。

  看最近的情況,這李謙也是個有傲氣的人,最好讓他和馬小剛隔空對噴。

  然而他又失望了,《生死頻率》上映還早,開完宣布定檔的是發布會之後,李謙還有半個月才會露麵,他想見也見不到。

  但是,這不影響他發的新聞。

  “一個月拍好一部電影,馬小剛怒斥院線電影不是網絡大電影,《生死頻率》導演李謙不知天高地厚!”

  類似的新聞早已經打好了腹稿,飛速敲擊著鍵盤,很快就寫出了兩篇新聞稿子,發在了薪浪娛樂版。

  現在關於賀歲檔的討論都是《投名狀》和《集結號》,也沒什麽新鮮的新聞,這篇馬小剛“怒斥”李謙的新聞一出來,倒是吸引了網友的注意。

  當然,也有同行的主意,借鑒也是媒體常用的方式。

  沒新聞怎麽辦?

  去借鑒一下別人的新聞,潤色一下不就是自己的新聞了嘛!

  ........

  “李謙,馬小剛好像在罵你啊?”

  工作室裏,佟莉雅看到這篇新聞,立馬喊李謙來看。

  “這馬大炮...”

  李謙也是無語了,他明明什麽都沒幹,沒碰瓷也沒炒作什麽的,怎麽又搭上自己了。

  不過仔細一看新聞,李謙搖搖頭,“瞎編的,新聞越長就越假,寫這麽多就是通過大量暗示性的詞匯,而且換個修飾詞、形容詞,反複強調,把網友往這方麵引導,進而認為這是真的,媒體慣用的寫法。”

  馬大炮脾氣是不好,最典型的的一次就是麵對幾十名記者,罵記者找抽、無恥,激動的都快上手了。

  但是,對於圈內的演員、導演,幾乎沒有直接開罵,也就是陰陽怪氣地諷刺兩句。

  不過雖然沒有這新聞裏這麽嚴重,馬小剛肯定是說了什麽的。

  也無所謂,人家免費幫忙宣傳,李謙巴不得罵到自己電影上映,還不用付宣傳費,到時候李謙可以跟他來個隔空對罵。

  “行了不早了,走吧,看電影去。”

  也閑著了,李謙沒事就陪佟莉雅出去玩玩,放鬆放鬆。

  “走!”

  佟莉雅麻利地一個跳步跳到李謙左手邊,挽著他的胳膊。

  這時,郭凡興衝衝地拿著一份稿子小跑著過來。

  “老大,我劇本寫好了,你給我看看。”

  “明天吧,明天幫你看。”

  回了一句,李謙就帶著佟莉雅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