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位閣主未至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5      字數:4341
  先前便已說到,司馬元修為經過盧希夷臨死饋贈之後,早已將腹中‘那一缸水’注滿,就隻差化虛之行了。

  而且,經過初入隱神宮時與蕭淵、梁濟等人的鬥法之後,司馬元又將水位向下壓了又壓,以凝結成液,化為純粹道元之力。

  同時,他還極其膽大妄為的提前進入化虛之行,將身上部分肉軀化去一部分,幾近一成。

  其後詢問了隱神宮那位老前輩後,又獲悉另外一種化道之法,使得他初衷頗有動搖,意欲獨辟蹊徑而行之。

  但最後司馬元不知為何卻又放棄了別拘一格的入道方式,改為化道、煉寶並行。

  肉身、靈神持續化道,但浮黎六大洞天的鎮洞之寶依舊要收集,以備萬一。

  不過司馬元也知此舉僅是以慰己心,無法改變大局。畢竟化道之事一旦開始便無法後退,更不可能重頭再來,除非化道失敗。

  可一旦失敗,便意味著司馬元入道幾率幾乎降低五成,且日後化道成功的概率隻會愈發低微,除非有逆天聖藥,否則難以成功。

  此刻,在隱神宮內,司馬元盤膝而坐,他既不知外界情形,自然不動於心,此刻心神平靜,心境內更是風平浪靜、一片安瀾。

  卻見其身上近兩成區域盡皆染上灰色之氣,其氣氤氳而聚,始聚複散,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仿若不曾停歇。

  這些力量源自司馬元身側的無盡虛空,仿若源源不斷,永無止盡。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司馬元身上化虛之力愈發濃鬱,其氣機也愈發枯竭,顏容枯槁、氣息萎靡。

  但四周化道之氣卻愈發昌盛,頗似邪靈入侵之兆。

  司馬元目光緊閉,嘴唇緊抿,被眼皮封住的眼珠快速跳動,身軀更是顫抖不已,臉上不時閃過難以忍受的痛苦之色,自其口齒之間時有悶哼聲傳出,儼然非是遭受不同尋常的痛苦,必不會如此失態。

  但若有心人觀察,便會發現隨著司馬元身上血肉之軀愈發枯槁,但四周卻仿若聚攏了愈發之多的神秘力量。

  這種力量與當初盧希夷贈予之物有幾分相似,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威力與玄妙卻遠遠不及,顯然尚處孱弱時期。

  而這股力量便被靈神域修道人士稱為‘虛道之力’。

  一旦司馬元將此‘虛道之力’凝聚齊全,便可徹底踏入半步道尊之境。日後若能僥幸抗過道尊境天罰,便可鯉魚躍龍門,體內力量便可由‘虛’化‘實’,徹底登臨無上道尊之境!

  一入道尊境,便如穹霄人。

  意欲晉升道尊,除去化虛之外,尚且需要靈神之身徹底洗滌,此舉被人稱為‘濯鉛’,有濯盡塵世鉛華之意。

  卻見司馬元體內正進行著一場如火如荼的鬥法之戰,靈神之身內正有兩股

  大軍正在廝殺。代表道元之力新生力量的如同邪道,各個驍勇善戰,身披灰衣,如同呼合之眾,此刻正在攻城掠地,勢如破竹;而代表司馬元體內那些雜質汙垢的堂皇大軍卻‘裝備整齊’,光鮮亮麗,宛若天神下凡,奪目刺眼。

  但兩軍‘裝備’差距懸殊,戰力卻令人瞠目結舌,隻見兩大軍團幾乎成一麵倒之勢,疑似‘正規軍’的靚麗軍團卻如同紙糊,一捅就破;反觀那些灰袍道兵各個麵容振奮,誌得意滿,儼然勝利之軍。

  未幾,一陣廝殺之後,正規軍被殺的片甲不留、落花流水,城池疆域皆被灰袍道兵占據。

  而司馬元臉上終於呈現一片灰色,口中哇地一聲,一口瘀血噴灑而出,卻是更為漆黑之物,甚至還有稍顯腥臭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作嘔不已,這些儼然即是司馬元體內雜質汙垢。

  不過以往乃是通過功法自體表滲透而出,今次卻是直接從口中吐出,令他反胃不已。

  隱神宮內,司馬元身側無數靈機環繞,在虛化之力散去之後,瘋狂進補而至。

  少頃,一切都塵埃落定,虛化之力消失,靈機被吸幹,暫時未曾恢複。

  司馬元緩緩睜開雙眼,眼中似有一股精芒閃逝,喃喃自語道:“兩成半,但把握卻越來越低了。”

  司馬元化道進行兩成半了,但照這般進行下去,他自視恐難以扛過最後那些化虛之力。

  他沉吟站起身來,向著前方輕輕一踏,便消失不見。

  再次出現時,已在那座青銅古門之前,其麵容恭謹,俯身一拜後,恭聲道:“晚輩司馬元拜見前輩”。

  青銅古門背後並無任何聲音傳出,司馬元也並不著急,等待片刻後,便有一道意識傳遞而至,透出意念:“何事?”

  司馬元便將自家所遇苦難悉數告訴對方,最後言道:“前輩,晚輩自以為以目前進度恐難以渡過化虛之力。”

  他微微抬首,言道:“故而晚輩想嚐試前輩所言的以‘洞天抗天劫’之法,不過而今六大洞天在外,洞天之寶更是未見蹤影。今次,晚輩意欲將借助隱神宮之力外出,向六大洞天討要那洞天之物。”

  六大洞天之中,自家神霄大洞天有何鎮洞之寶,他倒是不清楚,看來出去後得問問司馬承宗,此外,希夷洞天暫時封閉,除去少數盧氏弟子在神霄洞天內隱姓埋名外,大部分都被困在希夷洞天之內,司馬元承諾,日後倘若有盧氏弟子晉升道尊,必會將此洞天完整無缺地歸還。彼等不過靈神後期,自然不敢違逆司馬元這位‘道尊’前輩,更何況他還是盧希夷臨終托付之人,而今能讓希夷洞天安穩無恙說不定便是此人之功;至於靈瑤洞天有酈瑤前輩在,他必能借出一件洞天之寶,再不濟也可

  拿身上神物來換,如此以來,自家三大洞天之寶已然籌齊,接下來便是玄真洞天、聖溟洞天以及辰虛洞天了。

  而司馬元意欲將隱神宮人手帶出,其主要目的便是為了對付這三大洞天,以勢壓住對方。

  而且按照地位來將,而今司馬元既是隱神宮主,地位已然與太清宮主相當,似乎還高出蕭毅齋、陳景清等人一線,屆時若是強行取之自是不行,但在同等地位之下,等階交換總可以了吧。

  司馬呀u呢心中打算便是如此,至於能否成功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但首先他得敢想啊,若連想都不敢想,如何能成功?

  不過未待司馬元思緒落定,便有一道聲音自青銅門外傳遞而至:“你暫時無法出去”。

  司馬元當即愕然,下意識地問道:“為何?”

  莫非要軟禁我?還是說這一切都是陰謀?

  但對方很快給出了答案,浮黎四洞一宮正與神庭大戰!

  不錯,浮黎仙山之外,正有三位道尊存在齊齊降臨,脅迫山門開啟護山大陣,並要太清宮宮主皇甫道神即可放出所擒之人。

  先前浮黎將金闕神庭紫微宮主武都、神後宮主妙華二人擒住囚禁,自然引來神庭大怒,正欲召集人馬殺至浮黎仙山時,不料有數股勢力自告奮勇的願意代勞,有這種光占便宜不吃虧的事,神庭自然樂意之至,當即傳令五域,北域三位道尊道友不忍浮黎仙山仗勢欺人,坐視神庭宮主遭受圈禁之罪,願親往浮黎伸張正義,痛斥浮黎即刻歸還所囚道尊。

  而這北域三人中,太虛天洞占了兩位,魔洲淵窟竟也占了一位。其中來自太虛天洞之人名喚北極救苦天尊與紫極靈雲天翁。尤其令人驚詫的還是這兩位道尊的祖上似乎就是浮黎仙山之人。

  不過太虛天洞自稱脫離浮黎、改邪歸正之後,便與浮黎再無任何瓜葛,且今次為神庭援手呐喊,非是出於報複,而是純粹看不慣浮黎那囂張跋扈哦的姿態,他們宣稱神庭今次之所以前往浮黎,便是祈求浮黎交還窩藏數千年的神庭逆賊,卻不料反被浮黎扣押,故而方才有北域同道聯手示威之舉。

  暫且不說如此言論道出之後,太虛天洞既是臉不紅心不跳,甚至還大張旗鼓的拉著所謂的北域同道-魔洲魔尊前往浮黎交涉,儼然意欲以神庭、太虛天洞以及魔洲三大至尊勢力來向浮黎施壓。

  而且這位北極救苦天尊還將此次交涉視為‘匡扶正義、鋤強扶弱’之舉,可謂是令無數靈神域修士大罵不已,直言這位救苦天尊甚至侮辱了‘救苦’二字,為了報複私仇竟然使下如此下作手段。

  但這種人畢竟隻是少數,多數人都是被蒙在鼓裏,畢竟他們不知道太虛天洞的肮髒前身,也不知神庭紫微宮

  主的臭名昭著,甚至不知神庭的虛假偽善,還有與北域魔洲魔尊的同流合汙,乃至狼狽為奸。

  不時有智者感歎,這世間真理、真相以及真實永遠都隻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芸芸眾生都不過是彼等玩弄、操控乃至欺辱的對象,被其等淩駕於頭頂之上尚不可知,還為其搖旗呐喊,這種蒙蔽事實、搬弄是非、顛倒黑白之舉卻極少人能看破,即便看破也必定被九大至尊勢力所封殺,故而道理永遠都是掌握在強權之人手中。

  且說當青銅門前,那位老前輩將外界大致情形告訴司馬元之後,他臉上便露出陰晴不定之色。

  司馬元沉吟片刻後,對著青銅古門問道:“前輩可否讓小子出去,小子家族、洞天以及親友皆在外麵,我若不出去委實是放心不下。”

  青銅古門沉寂良久之後,忽然哢嚓一聲,令司馬元心中一噔,繼而抬眼看去,隻見前方古門似乎打開了一道縫隙。

  旋即一道令牌自內飛出,落入司馬元身前。

  他下意識地一接,令牌落入手中,低頭一觀,令牌樸實無華,但那股蒼樸古舊之意令人心頭一震,如此古物非是傳說中的聖物,卻代表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他翻了一翻,兩個篆體‘隱神’二字映入眼簾,而在令牌背麵,刻有‘柳舟’二字。

  司馬元喃喃自語:“柳舟?好熟悉的名字。”

  忽而,他瞳孔一縮,有些口幹舌燥,近乎失聲道:“初代隱神宮主身份令牌?”

  柳舟之名,不是他人,正是與浮黎仙山第三代山主共同創建隱神衛的創始人。

  那人,正是柳舟!

  而司馬元手中之物不是他物,正是隱神宮初代首領柳舟的身份令牌。

  這些天來,司馬元也並未閑著,在煉化盧希夷贈予的道元之力的同時,也將隱神宮內外情況摸的七七八八了,包括其往昔曆任宮主、三殿首領以及初代創始人的名諱等,盡皆一清二楚了。

  宮內律令,因初代衛主地位之特殊,日後曆任隱神宮主在繼位之後,唯有掌持初代宮主的身份令牌方可算是真正的隱神宮主,也是名正言順的隱神宮掌執人,否則便非是正統宮主,三殿殿主可不認可此任宮主。

  先前司馬元還曾搜尋過此物下落來著,未來到卻是在這位手中,他心中一喜,可謂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忽而,他心中一動,看著手中古樸令牌,眉頭微皺,據靈瑤前輩說,父親司馬乾乃是隱神宮前任宮主,不知他可曾掌持過此物。若是不曾掌持,他又是如何馴服的那群桀驁不馴之輩?若是掌持過,那此物又為何落入這位手中?

  他腦中忽然冒出一個極其荒繆的想法,看向青銅大門深處,目光有些複雜,他心中喃喃自語地道:是你麽?

  司馬元深深看了眼青銅古門後,便轉身離去。

  當其身形再次出現時,已在方才閉關打坐之處。

  隻見司馬元目光一抬,袖袍一揮,閣窗大開,閣外屋簷下鈴鐺響起,似是宣告宮主閉關。

  少頃,一道道氣息飛速掠來,初始不過數道,繼而數十道。

  直至半個時辰之後,樓閣之下,已有三十餘位靈神距離。其中大部分都是人皇閣、地坤閣之人,天極閣較少。

  眾人看見司馬元後,當即躬身齊喝道:“拜見宮主!”

  司馬元目光一掃,心中頓時了然,他頷首言道:“都免禮吧”。

  旋即明知故問的道:“宮中人數可曾到齊?”

  眼見司馬元看來,場下希夷洞天的盧元裴硬著頭皮出列道:“回宮主,除了天極閣七位靈神執事、兩位閣主以及三閣供奉長老並未抵達外,其餘人等盡皆到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