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西土兩派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4      字數:3950
  司馬元瞳孔一縮,目光當即變得幽深難測起來。

  張宗嗣看了眼司馬元後,輕聲道:“可要請兩位護法前來?”

  司馬元淡聲道:“不著急,稍後師弟親自拜訪兩位護法。”

  見司馬元已有決斷,張宗嗣繼續言道:“而在我冥霄殿之上,尚還有閻羅殿、九幽殿、天都殿與轉輪殿等四殿。”

  張宗嗣看了眼司馬元,沉聲道:“五殿之中,我冥霄殿居於末位,閻羅殿占據龍頭,其餘九幽殿、天都殿同氣連枝、同進同退。”

  “四殿據守四方,拱衛第一殿入主中樞。”

  他目光複雜,緩緩言道:“殿中記載,在八百年前我冥霄殿掌控中樞,其後五百年前當時的十大主殿合力攻伐我冥霄殿,導致我冥霄實力大跌。”

  司馬元輕輕頷首,“當初既是十大主殿,而今卻僅存五殿,看來算是兩敗俱傷了。”

  張宗嗣自豪笑道:“不錯,那一戰足足有三大主殿被我冥霄殿徹底打殘,諸如平等殿、泰山殿等合二為一成為現在的九幽殿,卞城殿與都市殿合成天都殿,倒是轉輪殿幾百年來倒是安分守己得很。”

  司馬元微微皺眉,看了他一眼,“轉輪殿如何個安分法?”

  張宗嗣沉吟少許,沉聲道:“其實當初我冥霄殿與其餘諸殿對壘之際,這轉輪殿便暗中兩邊下注,助我冥霄殿逃過一劫,未被其餘諸殿徹底剿滅。”

  隨即他緩緩言道:“隨後五大主殿格局成型,便是這轉輪殿一力促成。”

  司馬元嘿然一聲,輕聲道:“如此說來,這轉輪殿卻是夠‘安分守己’的。”

  張宗嗣頷首道:“既是推波助瀾之人,也有可能是始作俑者。”

  司馬元淡聲道:“想必這轉輪殿跟我冥霄殿關係匪淺吧?”

  張宗嗣嘿然笑道:“師弟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果然厲害。”

  旁側沈玉煙忽然噗嗤一聲笑開,張宗嗣有些尷尬地撓頭。

  司馬元抹鼻一笑,無奈地道:“師兄您繼續說”。

  張宗嗣橫了一眼沈玉煙,她臉色一板。

  張宗嗣有些悻悻然,繼續言道:“此代轉輪殿主名喚薛鳶,實力為冥嬰後期,在整個五殿之中都排得上進前三之列,深不可測。”

  司馬元輕輕頷首,“冥嬰後期即便是上陽間都可稱雄一方了”。

  這時沈玉煙忽然開口,“據我所知,我冥霄殿內便有轉輪殿的棋子,地位還不低。”

  張宗嗣看了眼司馬元,“各殿都或多或少地安插了不少棋子,算是監視各方。”

  司馬元微微皺眉:“如此說來,師弟我今次降臨,不過數日陰冥便會知道?”

  張宗嗣臉色有些凝重,似有一絲自責,“此事是為兄顧及不周,還望掌門恕罪。”

  司馬元擺了擺手:“師兄不必如此,無外人在場,師弟相稱即可。”

  張宗嗣輕輕頷首,沈玉煙飄然身形似有柔和之色。

  司馬元沉吟少許後,緩緩言道:“而今我冥霄殿可有何外患內憂?”

  張宗嗣聞言臉色遲疑,沈玉煙瞥了他一眼後,淡聲道:“掌門既在,何必吞吞吐吐?”

  張宗嗣輕輕一歎後,目光有些複雜,輕聲道:“由於我等降下,門中昔日派係之爭仍未斷絕。而且因蕭趙等人先至,殿中大部分勢力都是其屬下,我二人難以調動。”

  司馬元目光一閃,輕輕頷首。

  他沉吟少許後,輕輕一瞥自家,忽然言道:“方才迎駕之事是哪位授意的?”

  張宗嗣輕聲道:“是戒律堂諸葛護法”。

  司馬

  元心中一動,頷首道:“諸葛前輩深明大義,生死不改。”

  張宗嗣遲疑了一下,緩緩言道:“今日羅道之行,可能是蕩魂池那位授意。”

  司馬元輕笑一聲,搖頭道:“羅道不過區區小卒子,難以入他法眼。”

  張宗嗣思索了一下,頷首道:“如果不是羅道,那便隻有蕭趙二人了。”

  司馬元擺了擺手道:“蕭趙二人無足掛齒,至於趙中庭也不過是有單無謀之輩,不足為慮。”

  張宗嗣輕輕頷首,師弟畢竟是掌執過宗門之人,眼界、胸襟與氣度自然不是區區趙中庭可比。

  這時,司馬元環視一周後,沉聲道:“師兄可知有何辦法能助我恢複傷勢?”

  此刻的司馬元體內脛骨俱斷,丹田靈嬰破碎成一縷幽魂,問神劍更是連劍靈都碎裂,徹底陷入歸寂之中。

  修為更是跌落至元嬰初期,能動之力十不存一。

  但不知為何,司馬元明顯感知到體內似隱藏有一道力量,正是這股力量將他性命托住。

  而且他猶記得先前被那苦行僧重傷之後,渾身上下根本無法動彈,更別提這般心平氣和的說話了。

  司馬元抬首問道:“師兄可知那送我歸入陰冥界的存在是何人?”

  張宗嗣聞言一怔,與沈玉煙相視一眼後齊齊搖頭。

  沈玉煙心細如發,眸光閃爍之後,忽然言道:“當日雖不知那位存在是何人,但觀其氣息似有師弟你身上氣息同根同源。”

  張宗嗣聞言一動,看了眼司馬元後,頷首道:“不錯,其手段似來自西土釋族一脈。”

  司馬元微微眯眼,思忖片刻後,問道:“師兄對於西土釋族了解多少?”

  張宗嗣緩緩搖頭,沈玉煙微微顰眉,沉默少許後,輕聲道:“此事我倒是略知一二。”

  司馬元精神一振,目光一亮地道:“還請師姐告知”。

  沈玉煙緩緩言道:“昔日師姐便覽閣中隱秘之事,我則隨侍在旁。”

  司馬元神情默然,輕輕點頭。

  沈玉煙輕聲道:“師姐說在我西冥以北,越過天藏山脈之後,便是西土境內了。”

  “傳聞西土疆域足有我西冥十倍之闊,子民更是有百萬之多。”

  她目光漸漸凝重,沉聲道:“但此境人士統稱為釋族,其等皆以信奉釋族佛陀為本,我道門勢力難以插足,其餘邪魔妖道更是毫無藏身之地,堪稱是一個封閉的佛國。”

  她目光落在司馬元身上,沉聲道:“至於西土釋族宗門原本隻有一個,名喚琉璃天。”

  “其專修佛法,精通梵文,更可領悟天語,勢力之盛、實力之強足可與東荒媲美。”

  司馬元輕輕頷首,這些基本情況他都知道。

  甚至還有諸如西土佛國與東荒一戰之事都略知一二。

  但不知為何,那些有關西土釋族的記憶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消逝。

  冥冥之中仿佛有股力量在將其悄然抹除。

  沈玉煙似醞釀了少許後,對著司馬元沉聲道:“但在千餘年前,琉璃天突然一分為二,化為琉璃宮與小西天兩大陣營。”

  司馬元心中大震,瞳孔為之一縮,他隱隱感覺到自己能僥幸存活,其中一方功不可沒。

  他沉聲道:“他們都是修以何等功法?”

  沈玉煙思忖片刻後,言道:“盛傳琉璃宮主張‘戒欲斷情’,即戒葷、戒色、戒酒、戒欲、戒情、戒親、戒殺、戒盜、戒奢等九戒。”

  張宗嗣漠聲道:“此乃西土最令人傾佩,也最令人恐懼之處。”

  司馬元輕輕頷首,“不錯,此等理念一旦普及四方,

  人倫大欲都將徹底泯滅。”

  沈玉煙語氣一頓,隨即輕聲道:“至於那小西天則迥然不同,主張‘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放言‘佛留心中,願存信念’。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便是此中最為顯著理念。”

  張宗嗣皺眉,“如此理念,非大毅力、大堅守者不可成。”

  司馬元頷首言道:“如此說來,這琉璃宮擅以清規戒律修法,小西天則主持以謹守本心為成佛之道。”

  沈玉煙頷首讚道:“師弟所言極是,這西土自分成兩派之後,佛國勢力大減。其往昔向東廣布信徒之心便受到了遏製。”

  司馬元問道:“這意欲廣布信徒的勢力可是小西天?”

  豈料沈玉煙螓首輕搖,半是嗤笑半世譏諷地道:“琉璃宮雖號稱‘九戒’,但其依舊免不了廣灑佛光之意。其私底下號稱意欲將我東部諸境化作第二佛國,迎接佛祖降世!”

  司馬元啞然失笑,“看來這所謂的‘七戒’也不過是自欺欺人啊”。

  張宗嗣同樣笑了笑,“記得大師兄曾言,西土那幫老禿頭乃是天地下隱藏的最深、勢力最廣的騙子。”

  司馬元聞言一笑,“大師兄此言實乃真知灼見也”。

  沈玉煙橫了張宗嗣一眼,惱怒其橫插一腳,打斷她說話。

  張宗嗣摸了摸鼻,笑了笑。

  司馬元臉上似笑非笑,心中卻悄然一歎。

  生前以冷麵以對,死後才笑臉相迎。

  一對苦命的鴛鴦。

  不過司馬元看二人甘之如飴之態,儼然並不在乎些許魚水之歡。

  司馬元猶豫少許之後,問出了心中疑惑。

  兩人可曾後悔,生前未曾好好珍惜彼此。

  沈玉煙倒是一本正經地道:“有緣無份,隻怪天命。”

  張宗嗣看著沈玉煙的眼神既有溫柔,也有無奈。

  他斂神之後,身形漂浮在空,牽起沈玉煙的柔夷,輕聲道:“我與師妹約好日後登臨靈神天境後再重塑‘鬼神’之身。”

  他眼中似有滔滔江水都流不盡的溫柔,輕聲道:“屆時再行道侶之禮”。

  沈玉煙魂體似有嫣紅之色,橫向張宗嗣的目光連司馬元都不住輕咳一聲。

  當他麵在打情罵俏,很不好呢。

  隨後沈玉煙輕碎一口,“你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

  她再轉首對著司馬元言道:“我觀師弟身上傷勢內殘留的佛法氣息,似屬於琉璃宮一脈。”

  她淡眉輕輕蹙起,“但師弟體內似還存有另外一股佛法之力,助師弟抵禦琉璃宮那人的佛法。”

  司馬元輕輕頷首,“依照師姐方才所言,想必救我之人應屬小西天。”

  沈玉煙夫婦輕輕頷首。

  司馬元微微眯眼,輕聲道:“師姐可知這兩宮內部勢力?”

  沈玉煙苦笑,“西土內外封閉,少有釋族之人外出,我東部各州對其內部詳情知之甚少。有關其兩大勢力之事,還是我從師姐口中偶然道出的呢。”

  司馬元聞言默默點頭,思忖少許後,對著沈玉煙笑道:“有勞師姐解惑了”。

  沈玉煙螓首輕搖,示意無礙。

  司馬元繼而將目光看向張宗嗣,“師兄,那趙中庭現在何處?”

  張宗嗣微微皺眉,遲疑了下後,沉聲道:“趙護法掌執蕩魂池,正在冥霄殿東北蕩魂峰山腰。”

  司馬元輕輕頷首,隨即對著他們二人言道:“師弟先調息半日,有勞兩位幫師弟護法了。”

  張宗嗣與沈玉煙輕輕頷首,“師弟放心”。

  隨即兩人便行至殿外戒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