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國主薨逝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4      字數:3640
  淩晨時分,嵩京城內。

  皇宮大內肅穆沉寂,稀疏燈火寂寥,明暗閃爍不定。

  禦書房,一身明黃長袍的國主楊炎負手而立,其看向北宮城的目光幻滅不定,似有希冀、渴望與忐忑。

  昨日大戰波動自然傳至嵩京城,據隱秘消息獲悉,乃是坐鎮上洛城的那位北宮氏老二招惹了一位強敵,被其挾製至北宮氏族老巢。

  至於其後續之事因被封禁,嵩京城暫時無法得知。

  少頃,一頓急促聲音響起,楊炎心神一震,轉身看去。

  卻見那位侍衛統領肅然入內,其右手緊緊持劍,似隨時便可抽出。

  楊炎心中一跳,臉色卻露出不悅,“何事驚擾,竟不顧禮儀擅闖禦書房?”

  侍衛統領聞言遲疑了一下,繼而躬身行禮道:“陛下,方才宮外傳來急訊,陛下須移駕京苑。”

  華苑位於嵩京城西南,緊鄰西南門,其本是皇室禦花園,但自從皇權旁落之後,此地便被丞相一脈掌控。

  倘若今日入住京苑,無異於將身家性命交予彼等狼子野心之輩手中。

  如此一來,整個嵩京朝廷的大權便被其把持在手。

  楊炎目光冷厲,丞相崔雍如此膽大妄為、欺君罔上,可謂是罪不容恕。

  但而今身不由己,須待二弟楊熙回來了再說。

  不過此刻萬萬不可被其挾至京苑,否則前功盡棄,一切謀劃便會付諸流水。

  想到這裏,楊炎臉色陡然一沉,拂袖言道:“寡人乃嵩京國主,言行皆須以國事為重,豈可因些許動蕩便東躲西藏。”

  侍衛統領名喚劉真,當初雖是國主楊炎親自遴選入內,但多年下來不知換了多少主人。

  但其無論哪個主人的背後,都有一道意誌長存。

  那就是丞相崔雍。

  或許今日這位被宮外諸位大臣看成香餑餑的統領早已接下不少訊息,但其最終卻聽從丞相崔雍之意,那位在其身上施加的影響可見一斑。

  劉真聞言眉宇一挑,目光似有不善,沉聲道:“陛下乃萬金之軀,豈可立於危牆之下?還請陛下隨卑職前往京苑避難。”

  楊炎目光複雜地看著眼前之人,他也未曾料到,這位被他一手提拔的侍衛統領居然是隻養不熟的白眼狼。

  當初可真是瞎了眼,居然選了如此忘恩負義之輩。

  他暗暗吐了口唾沫,遲早要將你們這些亂臣賊子絞殺的一幹二淨。

  這一刻他想起了當年那個與其幾乎同時進宮當差的小太監,心中略有一絲安慰。

  當日在這兒演了一出戲,也不知騙過北宮氏沒有。

  若是騙過,那位小太監此刻或許正在熙弟帳下吧,若是被其識破......。

  楊炎沉默。

  劉真見楊炎沉默不語,還以為其在猶豫,但宮外那人

  催的急,不容他多耽擱片刻時間。

  他隨即步步緊逼地道:“陛下,移駕吧。”

  楊炎看了他一眼,擺袖轉身道:“朕就在這裏,哪兒也不去。”

  劉真鏘地一聲,金絲寬刃露出寸許,一道寒光閃爍,他陰惻惻地道:“我勸陛下勿進酒不吃吃罰酒,否則鬧得大家臉上都不好看,恐怕不好收場。”

  楊言霍然轉身,看向劉真的目光充滿憤怒,指著他厲聲道:“你放肆!”

  劉真上前一步,振聲道:“來人,送陛下移駕!”

  殿外當即傳來一串恭諾聲,在楊炎驚怒交加之下,足足有十餘位侍衛魚貫而入,將楊言圍攏在內。

  旋即其等恭聲齊喝道:“請陛下移駕!”

  楊炎斥喝道:“太師都未曾發話,你是什麽東西,敢驅逐寡人?”

  劉真冷臉肅穆,眼中似有一絲冷笑,“陛下,太師已然仙逝,無需再這般擔驚受怕了。”

  此言一出,楊炎臉色大變,渾身一震,脫口而出地道:“北宮老兒死了,這怎麽可能?是誰殺的?”

  話音剛落,他便醒悟過來,目光熠熠,精神煥發。

  他死死盯著劉真,緊問道:“劉統領所言可是屬實?”

  劉真瞥了眼四周後,輕輕頷首,“太師大人亡於那凶人之手,而今那北宮氏四位老爺也臣服於那人。”

  他飽含深意地道:“陛下若是意欲借勢於太師,恐怕要讓您失望了。”

  楊炎聞言臉上神情漸漸收斂,看向劉真的眼光如同傻子。

  旋即他拂袖一擺,威嚴厚重的臉孔露出一絲冷漠,緩緩言道:“劉統領,從今日起,你不再擔任侍衛統領之職,你且退下吧。”

  劉真聞言愕然,隨即啞然失笑,他倒未曾生氣,隻是耐心解釋道:“陛下,忘了跟你說了,半個時辰之前,丞相大人已經接管了皇城,現在即便那位凶人再如何法力滔天,一時半會兒也無法突破皇城大陣。”

  他看向國主楊炎地目光似有戲謔,“至於陛下所言諭令,皆需丞相府蓋印方可生效。”

  他輕飄飄地甩出一句,“所以陛下,你說的不算數。”

  楊炎瞳孔一縮,渾身僵直,沉默不語。

  少頃,他神色恢複清明,深深地看了眼劉真一眼。

  劉真坦然對視,絲毫不懼。

  楊炎長長吸了口氣,旋即喟然一歎,嘴角似有自嘲。

  他目光低垂,氣息萎靡,神色稍顯呆滯地向前走出,“罷了”。

  劉真看著楊炎蕭索背影,心中悄然一歎,卻不敢多想。

  旋即眾侍衛便簇擁著楊燕炎向著京苑走去。

  隱隱約約之中,似有一道喃喃自語聲飄散在空中:

  “十年羈縻困鎖城,萬千思緒入幽魂。皇圖霸業黃粱夢,子民猶在水火中。”

  當日

  ,青嵩國主楊炎被囚京苑,丞相崔雍代掌朝政。

  次日群臣再邀北宮氏新族長北宮弈承襲太師之位。

  五日後,國主楊炎駕崩,疑似絕食而死。

  嵩京城沉默,複雜難言。

  -----

  嵩京城外,玄甲重騎浩蕩排列,作出攻城之勢。

  南城牆之上,北宮弈、北宮昊以及崔雍三人位立眾人之首,冷眼俯瞰下方。

  崔雍身形老邁,北宮弈神態自若,北宮昊則眯了眯眼,似有冷笑。

  三人身後一道身形臃腫的胖子咧嘴而笑,看向下方玄甲重騎的目光似有戲謔之色。

  俄而,下方傳來吱呀一聲,城門訇然大開,露出一道飛騎。

  其手持白旗,背負密信直奔玄甲軍中軍而去。

  對方見狀,當即露出一條通道,任由信使穿過重重陣營,直抵中軍營帳。

  玄甲軍,中軍。

  楊熙高居上位,身側蘇孝傑漠然而立,神情平淡。

  下方諸將或是肅穆,或是看向信使的目光極為不善,亦或者直接冷哼一聲。

  信使單膝跪地,其口中言道:“稟將軍,丞相大人命卑職傳信,密信在此,請將軍過目。”

  楊熙冷眼俯瞰,沉默少許後,方才徐徐言道:“呈上來吧”。

  旁側有人當即呈上,楊熙攤開一看,本是冷淡的神情忽然一變,身影更是蹭地直立而起,雙目近乎噴火。

  “混賬!”

  蘇孝傑側目一觀,眉頭當即緊鎖。

  眾將詫異,不知殿下為何如此震怒。

  蘇孝傑將密信傳於下方,眾將看過之後,當即驚駭、大怒亦或者難以置信。

  “什麽?那道人逼死了國主陛下?”

  “好大的膽子!”

  “該死,那道人罪該萬死!”

  “此人圖謀甚大,恐對我青嵩國不利,需盡快鏟除!”

  繼而眾將紛紛抬首,義憤填膺地對著楊熙言道:“還請殿下下令誅殺此僚!”

  “不錯,此人膽敢逼死國主大人,實乃萬死難贖其罪!”

  忽而,嘭地一聲巨響,營帳喧嘩聲霎時一靜。

  楊熙陰沉臉色死死地盯著那道信使,一字一句地道:“你回去告訴丞相,若丞相助我擒拿那道人,楊熙可即刻退兵,永不言犯!”

  信使叩頭倒蒜,恭聲道:“殿下放心,卑職一定把話帶到!”

  眾將聞言卻齊齊臉色一變,當即疾呼道:“殿下,不可!”

  “殿下,三思!”

  楊熙冷目掃視而下,眾人心中一凜,

  方才之所以如此憤怒,便是為了‘清君側’再找一個借口。畢竟而今誰都知道君弱臣強,單單打這個旗號,難以服眾。

  可若是為了給國主報仇而攻打嵩京城,無疑會讓自家合法性更重,甚至可以順勢將‘王師’稱號加在身上。

  大

  義在身,順應天命,堪稱名正言順。

  在此大義在身後,不僅國中諸多家族、世家、百姓乃至是官員都可投靠過來,畢竟他們是官軍嘛。

  日後掃平其餘諸城之際,自然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然而此刻殿下卻意欲半途而廢,這樣豈不是前功盡棄了麽?

  瞥見重將臉色驟變,楊熙大手一揮,冷目一掃,“不必說了,我意已決。”

  他再對著下方信使言道:“你速速歸去將本將方才之話報於丞相”。

  信使當即恭聲稱諾,旋即在眾將冷目齊齊投來之下,他近乎硬著頭皮退出營帳。

  及至出帳之後,渾然不覺後背衣襟已然濕透。

  少頃,及至信使出陣之後,中軍營帳之內當即爆發熱議聲。

  楊熙重重一拍,厲聲道:“夠了!”

  霎時一靜,看向楊熙的目光已有些異樣。

  若是主子無法為自家帶來‘富貴’,那跟著他作甚?

  意識到方才自家語氣過重,楊熙語氣稍緩,“眾位稍安勿躁,本將自有謀算。”

  此時一道將軍皺眉道:“殿下,若是那崔老頭不願與那道人為敵,莫非我等果真要退走不成?”

  這時上方的蘇孝傑皺眉喝道:“連殿下的離間計都看不出來,你們真是一群飯桶!”

  眾人一怔,隨即臉色恍然,紛紛露出慚愧之色。

  楊熙微微皺眉,卻並未解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