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奇貨可居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4      字數:4002
  西冥位於東荒以西南,反之東荒則在西冥東北。

  在西冥東北邊境,一條橫亙東西的龍脈潛伏在此,其名喚為天符。

  天符山南北狹長足有九萬餘裏,臃腫的東西腰身則不過千餘裏。

  躍過天符山脈之後,便會進入一個狀如球形的盆地。

  盆地名喚天殊,大如天穹,四方邊界皆乃山脈環繞,中間地勢低凹,有三國並列。

  靠近西冥之地,地勢陡峭,峻峰林立,此地受青嵩國轄製。

  青嵩國國主楊炎驍勇善戰,自幼臂力驚人,勇冠三軍。

  傳聞這位國主在年幼之際曾被修道仙人看中,受其為親傳弟子後,將畢生所學悉數傳於其身。

  不過此話卻被當年的大皇子楊熙反駁,並言楊炎早有不軌,心生邪念;勾結妖族助其迷惑先帝,致使先帝有意廢長立幼。

  所謂的‘修道仙人’不過是一群騷狐狸罷了。

  此話一出,朝野震驚,四方駭然,議論紛紛。

  隨後在前任國主親自垂詢之下,二皇子果斷斬殺身側‘嬌妻美妾’數十,就連與其同床共枕的恭王妃都被其親手捅死,割首之後送至廷議大殿太極殿。

  是時朝野驚駭,悚然膽寒。

  然先帝卻讚許不已,言道,果是朕之虎兒也。

  隨即嘉勉一番後,方才申斥四方,並當即罷黜大皇子監國之位,貶其鎮守西南邊境。

  如此,諸多不當言論方才有所收斂。

  直至這位二皇子楊炎登極之後,便徹底銷聲匿跡,即便有人深知內情,也不敢再宣之於口。

  尤其是在這位國主四處巡視青嵩之際,整個國中諸境都呈現國泰民安的境況。

  青嵩國轄境足有天殊盆地三分之一,國內有大城三座,中城十二,小城近百。

  在靠近西邊天符山脈便有一座中城,城名庶熙。

  庶熙城主坐鎮此地已近十年,周邊九座小城盡皆歸附於庶熙城主轄製。

  但明眼人都知道,此地坐鎮的乃是何等凶神。

  庶熙城本名觀天,自國都那位貶來此地之後,便被當今國主賜為‘庶熙’。

  庶者,庶民也;熙者,楊熙也。

  此中深意再淺顯不過了。

  這位鎮守庶熙城幾近十年的城主正是青嵩國昔日大皇子楊熙,也是當今國主的兄長!

  今日,庶熙城外人跡寥落,城中卻百業繁忙,吵雜一片,紛紛攘攘個不休。

  往昔道旁茶攤酒販今日一反常態的未曾開業,甚至對於城中‘熱火朝天’的大生意都不看在眼裏。

  不少人或站在田埂上翹首以待,或者三五成群低聲議論,竊竊私語。

  人數不多,零零散散也有近百餘人。

  少頃,眾人似有所感,齊齊低頭,卻見地上煙塵震顫,林木搖動,似有龐然大物即將臨近。

  眾人神色凝重,相視一眼後,盡皆息聲。

  今日乃是城主大人‘求仙訪道’歸來之日!

  他們知道,當年城主大人之所以奪嫡失敗,根本原因便是當今獲得‘仙人’垂青,並得以鬥敗當時的‘監國’楊熙,疑惑住先帝廢掉其即將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

  這些年,城主大人求仙若渴,希冀尋到一位真正的修道高人,助他撥亂反正,扶正朝綱;再不濟,傳下一絲道法也可,如此他便可鏟除國中妖孽,還青嵩一個朗朗乾坤。

  眾人思量間,一陣地動山搖聲迅疾傳來,眾人心生凜然,頓知此乃城主大人專有的驍騎營。

  在青嵩國律令之中,諸如‘驍騎’、‘羽林’、虎賁等詞皆非王公皇族不可享用,否則一旦獲悉畢竟夷族滅門,嚴懲不貸。

  不過庶熙城距離國都嵩京足有千裏之遙,鞭長莫及之下,皇族法令難有城主諭令威高。

  所謂山高皇帝遠,不外如是也。

  半盞茶的功夫之後,卻見道路盡頭竄起一道黑壓壓的墨盔。

  與尋常玄鐵、精鋼有所不同的是,墨盔乃是由天殊盆地西南險境‘劍淵’下的隕劍石鍛造而成。

  如此異舉,在當初那位神秘的鍛造巨匠堪堪提出此議之時,便被庶熙城諸多僚屬否決,譬如那位掌書大人便厲聲斥責道,簡直是荒唐,用石頭來打造頭盔,你怎不用泥巴去造盔甲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後來還是城主大人力排眾議,全力支持那位巨匠大師,煆燒這劍淵石。

  此刻,在道旁百餘人屏息矚目之下,庶熙城主楊熙的驍騎營奔騰而至。

  有人暗道果真是疾走如風,奔掠如虎啊。

  眾人心神凜然,隻見五十餘驍騎營人人黑甲墨盔,盡皆手持玄鐵長戟、端坐高頭大馬,盔甲之下除去一雙冰冷無情的雙目裸漏在外,再無任何弱點。

  他們知道今次城主大人乃是求仙訪道,少許驍騎營防身護衛已然足以,再多就不免有以勢壓人之嫌,遂隻帶了五十騎。

  五十驍騎士兵之後,卻是一架尊貴豪華的四驅馬車。

  馬車高約半丈,通體漆黑如墨,但四周邊緣卻鑲金刻銀,甚至還有一縷縷神秘附文在內。

  隱隱約約透漏出一絲非同凡響的靈氣波動。

  不少人認出,此赫然乃是修道人士的專利。

  他們神色駭然,繼而臉色一變,腦中似浮現出一個傳聞。

  傳聞城主大人手中掌握著三支‘神靈軍團’,彼等出世必是虐殺‘仙人’存在!

  卻是不知這家馬車可是屬於‘神靈軍團’之物。

  馬車呼嘯而過,速度雖快,卻四平八穩,毫無顛簸。

  旁觀之人當即垂首,俯身叩首。

  忽而,馬車內簾拉開,露出一張俊秀的少年麵孔。

  其年不過十一、二歲,目光明澈透亮,眉間朱砂閃爍,似有驚人氣息悄然醞釀。

  有人偷偷抬頭一瞥,當即心神大震,此人是誰,為何乘坐城主大人的馬車?

  少年瞥眼之後,便放下簾幕。

  他目光平靜,波瀾不驚。

  車外,煙塵落後於馬車,兩側人影不斷後退。

  忽而一道沉穩渾厚聲音響起,似是頗為開懷地笑道:“方才為小道長稍稍說了一下驍騎軍概況,接下來便是我庶熙城詳情了。”

  少年看了眼對麵端坐之人,其雙目炯炯有神,貌近四旬的麵容威嚴厚重;其雙鬢泛白,稍顯滄桑與衰容。

  但筆直端坐姿勢卻令他威嚴大作,頗有威武不能屈的大將風度。

  其人便是庶熙城現任城主,亦是當今國主的兄長,也是曾經的青嵩國大皇子。

  楊熙。

  今日的楊熙身穿墨黑色長袍,高大身形在束身長袍映襯下盡顯其修長。

  少年在看了眼楊熙,輕聲道:“有關庶務城主便不必說了,司馬既是修道之人,自不會將凡塵俗務放在心上。”

  少年不是別人,正是自大山中走出來的司馬貳真嬰分身。

  距離司馬貳真嬰出竅誕生實則不過三年有餘,然其身影卻暴漲數倍,幾近十一二歲的半大少年。

  楊熙似是一怔,然其眼底最深處卻悄然一鬆,威嚴麵孔愈發緩和。

  此少年乃是他訪道請來,初見其傲立於群峰之巔,踏空行步如履平地,儼然‘仙人’風範。

  其實對於所謂的‘仙人’之流,楊熙自然明白其根底。

  畢竟嚴格而言,他自家就是一位‘仙人’!

  一位金丹上人!

  初見少年之際,其一眼看穿少年修為,赫然與他同階!

  要知道,他這位金丹存在卻是有些名不副實,雖有金丹之境,卻無真正的道門金丹修煉之法。

  且這還是靠眾兄弟拚命搶奪的靈藥堆積上來的,堪稱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然而這初見這少年之際,卻仿若窺見一座萬丈高峰,仰不見頂,高不可攀。

  雖然其後這位道長故意外泄些許實力,但楊熙敢肯定區區金丹絕非是其真正實力!

  打那眼開始,楊熙便決定無論花多大代價,他都要請動此人。

  此時,車外呼嘯四起,車內卻沉寂無比。

  楊熙斟酌片刻後,緩緩言道:“道長法力驚人,卻肯屈駕輔助小王撥亂反正,楊熙委實不知如何言語,唯有竭力助道長大成心願,方不負道長所托。”

  天殊盆地三大國度盡皆隸屬於東荒上國金仙國,為其鎮守西南,拱衛四方。

  其實而今的天殊三國淵深頗深,在兩百年前三國皇室皆乃天殊國的修道家族,同朝稱臣,共拜天殊皇室為尊。

  然而隨著天殊國

  的日益強盛,其主國金仙國卻擔心其做大,暗中授意三大修道家族可取而代之,由此在金仙國援手之下,天殊國三大砥柱楊氏、陳氏以及王氏公然反叛,聯手推翻了天殊國,其後經過數十年互相征伐與蠶食之後,終於在兩百年前分封四方、確立了各自疆域。

  即是而今占據西南的青嵩國、正北琉璃國以及東南的黑雲國,三國三足鼎立,共同掌執天殊三境。

  今次楊熙之所以能與司馬貳‘一見如故’,並完成結盟,自然是司馬貳看出楊熙的潛力,而楊熙這些年東奔西走、多方打聽之下,也知道了這天符山中藏有一位‘神仙’。

  此時聽聞楊熙言語之後,司馬貳緩緩閉眼假寐,淡聲道:“城主與我誌同道合,司馬自然心知肚明。”

  他語氣一頓,緩緩言道:“不過事成之後,司馬必將雲遊四海,屆時恐無法在城主身側久留。”

  楊熙笑道:“道長放心,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的道理,楊某還是理會的。”

  司馬貳輕輕頷首,他與楊熙不過是一場交易罷了。

  他助楊熙推翻青嵩國現任國主,並攻伐天殊境內的琉璃國、黑雲國,事後再向東荒上國金仙國施壓,完成其目的。

  不過他僅僅告訴楊熙前兩個目的,並以急於搜尋一件載道之器搪塞過去。

  車內隨後便陷入沉寂之中。

  司馬貳雙眼微閉,暗忖而今困境。

  今次目的便是集齊東荒八大上國祭祀重器,並將之煉化成造化仙橋,用其橫渡虛空,成為那上界之人。

  司馬貳心中自語地道:“飛升上界?那麽此方世界又是何等模樣?飛升上界需要何等修為?”

  無人回答他這個問題,楊熙也不行。

  但既要奪取八國祭祀重器,僅靠偷盜必然行不通。

  除非以通天徹地的修為強行壓服,否則便是癡人說夢。

  既然單槍匹馬無法成行,唯有靠滅國征戰了。

  司馬貳思忖與其投靠一方勢力,不若將其自己發展屬於自家的嫡係親信。

  但他人非親非故,豈會真心投靠?

  何況,他也不可能在這天殊之地待太久。

  司馬貳心中自語:“利益才是最永恒的朋友”。

  由此,方才有了司馬貳與庶熙城主‘相交’的一幕。

  昔日的青嵩國大皇子、而今的貶謫城主,無疑是最佳人選。

  故而,嚴格而言,非是楊熙訪仙成功,而是司馬貳有備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