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入道紫霄 第六章 揮淚離寨,紫金雜役!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4      字數:3659
  無法拜入仙門,便難以踏足仙道,即便僥幸得法,也終將淪為無根漂浮的散修,連修道資源都難以為繼,更別談再追求仙道了。

  此人話語無異於將司馬元宣判死刑,甚至堪比淩遲!

  四周奚落嘲諷之人見此,笑聲愈發之大了,宛若浪潮的不屑、辱罵與譏諷,甚至仇恨地話語,源源不斷地湧入司馬元耳中,仿若將其驅逐,隔離在人世之外。

  司馬元渾身一抖,搖搖欲墜,隻覺前途黯淡無光,萬念俱灰。

  繼而其眼神漸漸由不甘化為平淡,繼而緩緩陷入黯淡,直至絕望。

  哀莫大於心死,這一刻的司馬元幾近墮入萬丈深淵,無法掙紮,難以呼吸!

  忽然,一道磅礴氣勢在北方升騰而起,轟隆中似有雷暴聲傳出,即便相距數十裏,眾人依然能感受到那道龐大的壓力!

  繼而,一道朗聲大笑傳入場中,“曹道兄真願割愛此子,那某家就代你收下了!”

  司馬元霍然抬頭,眼中陡然一亮,似有希冀之色。

  曹姓仙師重重冷哼一聲,“道友不覺管的也太寬了吧?”

  隨後他將目光落在司馬元身上,眼神陰翳,“也罷,你之悟性雖差強人意,但畢竟凝練出感靈之物,資質也算眾人中的佼佼者,日後你就在紫金院當個雜役弟子吧。”

  司馬元聞言,當即大喜,臉上露出劫後餘生之色,他當即俯身拜謝道,

  “弟子拜謝仙師,謝仙師提攜之恩!”

  曹姓仙師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隨即大袖一揮,“給爾等三日時間,回家安頓好。三日後在此匯集,隨本座歸山。”

  眾人齊齊稱諾,拜謝仙師後,歸家安頓。

  佇立在場中的司馬元抬頭眺望北方,雙拳緊握,嘴裏似有呢喃話語道出,

  “今日救命之恩,司馬銘記在心。”

  他看了看蕭氏方向,目光之中似有一絲碧光閃掠,轉瞬即逝。

  不入築基,終為螻蟻,生死僅在他人一念之間!

  司馬元喃喃自語,“我要入築基”。

  及至其餘人散去,司馬元甫一下場,便受到四周鄰居數十人的圍觀恭賀,滿臉笑容,甚至還有些討好殷勤與諂媚,再不複先前那般尖酸刻薄,隻有極少數人眼中還殘留著不甘與嫉恨。

  “哈哈哈,元哥,好樣的!”一道洪亮的聲音瞬間蓋過所有嘈雜聲音。

  在司馬元視野中,一個龐然大物呼嘯著奔騰而至,這是隔壁孫家二百五,本名大壯。

  自幼與他一塊長大,算是有難不同當、有福不同享。

  瞧瞧人家那體格,再看司馬元那瘦胳膊瘦腿就是知道了。

  司馬元臉色一沉,當即止住其飛奔過來的擁抱,扳著臉道,“胖子,你該減肥了!以後少吃點,或許就可以修仙了!”

  孫大壯笑容一滯,肥臉往下一拉,“那俺以後不修仙了。”

  他憤憤不平地道,“不讓吃飯,還修個屁的仙!”

  說完便擺手而去。

  司馬元臉色頓時一黑,壓抑好久方才忍住要狂揍那死胖子的衝動。

  隨後待他走進家中時,門前早有一位身著樸素的婦女正焦急盼望著。

  婦女正是司馬元的養母,張素。

  司馬元眼角濕潤,快速走到那婦女跟前,噗通一聲便跪倒在地,繼而砰

  砰聲響起,磕了好幾個響頭,待他抬頭時,早已淚流滿臉。

  “素姨,元兒不孝,即將遠赴仙山求道,但元兒放心不下素姨,懇求素姨隨元兒一同遠去。”

  婦女身姿瘦弱,顫抖不止,使勁捂嘴無聲哭泣,隨後連忙擦了擦,再扶起司馬元,撫摸了下他的頭後,強笑道,

  “我家元兒長大了,不僅胸懷大誌,還能明辨事理,姨娘很欣慰。”

  她語聲微頓,“姨娘這裏你不用擔心,你孫大娘、張大嬸她們都經常過來串門,還有小影她們家也會經常來往;再說,隻要元兒你爭氣,姨娘就沒事。”

  司馬元明白,村中隻要有人被仙師選中,不僅家人受全寨保護助援,日後修道有功,說不定還能允許搬到仙山去。

  他擦了擦眼淚,笑道,“素姨您放心,元兒定會努力修煉,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素姨笑容溫和,似有慈愛,又有不舍,隨後急忙擦了擦眼淚後,將司馬元拉入屋內。

  一大桌子豐盛菜肴正冒著熱氣,一股米飯、熏肉、炒菜等香味齊齊撲鼻而來,司馬元當即精神一振,如今他不過十三歲,正是長身體的大好時機。

  接過素姨盛的米飯,司馬元雙眼發亮,不待分說就急吼吼地扒了一大口,嘴裏含著米飯和菜,含糊不清地傻笑道,

  “素姨做飯永遠這麽好吃”。

  素姨笑了笑,再給司馬元夾菜,“好吃就多吃點,多長點肉。聽說進山修道會很苦,你要是熬不住就回來吧。”

  司馬元心中感到,臉上露出傻笑,拚命點頭,“好,素姨,要是熬不住我就回來。”

  嘴上這般說,但司馬元暗中發狠,不修出個一二來,絕不會回來!

  屆時好讓素姨不受欺負,過上好日子。

  --------

  一家稍沾灰塵的朱門,其上畫棟雕梁似經過了十幾年的風吹雨打,已經變得愈發的老朽不堪,隻有邊邊角角有些修繕,少有更換之意。

  這戶位於村南部的人家,姓王。

  王家本是龍駒寨的大戶人家,莊園數十傾,幾乎可與蕭家並駕齊驅,堪稱不相上下。隻不過由於當年王家壯年一輩慘遭流寇虐殺,死相極慘,隻留下爺孫兩人與幾位忠心奴仆。

  當年此事在寨中鬧翻了天,那王老爺子覺得自家兒子死得有些蹊蹺,硬是要將凶手找出來。

  可惜,搜遍龍駒寨方圓數十裏都無一絲流寇的蹤跡。

  最後老爺子好似死了心,不再追查流寇下落,將自家孫子孫女盡心撫養長達,常年如同護犢子般著看著。

  而司馬元與王小影雖是青梅竹馬,但彼此並未徹底敞開過心菲,一切隻是懵懵懂懂,猶如那還未熟透的青果,酸澀酸澀的。

  此刻司馬元正站在門前躊躇不前,徘徊不定。

  片刻後,吱呀一聲,一位老仆走了出來,看了眼司馬元後,有些驚訝,他砸吧砸吧幹厚的老嘴唇,明知故問地道;“小元子,杵這兒幹啥呢?”

  司馬元手足無措,臉色漲紅,憋了半天也沒放出什麽響屁。

  那老頭會心一笑,隨後歎息一聲,“你來晚了,兩天前小影兒被一位仙姑帶走了。”

  司馬元身心一震,臉上有些失落,隨後他忽然緊拉住老仆幹枯手臂,“老沈叔,那仙姑長甚模樣,叫什麽,她住在哪兒?”

  老仆苦笑一聲,“此事具體詳情我也不知,那位仙姑來時匆匆,去時也匆匆來,真可謂是神仙人物啊。”

  司馬元張了張嘴,不知為何,心中突然有種揪心的疼痛,莫名地傷感起來。

  隨後他沉默片刻後,將懷中一封粗紙折疊給了老仆,“麻煩老沈叔轉遞給王老爺子”。

  那沈老頭接過粗紙,瞅了眼上麵歪歪斜斜地幾個雞爪鬼畫符,看得司馬元滿臉羞愧的跑開了。

  及至司馬元走後,那沈老頭快速跑回,將方才之事悉數告訴給了王家老家主,其孫子王渾也在。

  王氏老者看著手中書信,粗紙上所言乃是希望王家能幫忙照看一下張素,若有需要,他不介意助王渾一臂之力。

  王老頭宛若老樹根的眉頭輕輕一挑,再遞給了身邊王渾,片刻後徐徐言道,

  “那司馬家的小子有些鬼機靈,且其還與蕭家有仇,或可成為你之臂膀助力,進入仙山之後,你可將之降伏!”

  王渾大概看了眼後,皺眉道,“殺父之仇,豈能假於他人之手。爺爺放心,此次拜入仙山,孫兒定將那蕭氏連根拔起,永除後患!”

  王老頭歎息一聲,杵在拐杖顫顫巍巍地消失在黑暗中。

  王渾目光一轉,看向村東蕭家方向,滿是仇恨與殺意!

  三日後,村東口。

  司馬元等一幹人等早已到齊,四周族人或揮淚告別,司馬元臉露不舍,但終究還是勸道,

  “素姨,您回去吧”。

  素姨強笑道,“沒事兒,素姨等你離開後再走。”

  暖陽高照,溫風徐徐,在一片鼓風震蕩中,曹姓仙師禦空而至。

  落地之後,瞥了眼眾人,隨即手中向天一揮,一道霞光揮灑而出,繼而一葉扁舟模樣的龐然大物飄浮在地麵。

  扁舟長約四五丈,寬約兩丈,高不過數尺,其通體淡白,靈光閃爍,在扁舟邊緣處還鑲有一顆顆碧玉色的小寶石,或大或小,或亮或黯,足有十枚之多。

  司馬元定睛一觀,心頭頓時一震,似掀起滔天駭浪,不過他臉上卻並未露出絲毫痕跡,悄然摸了摸微鼓褲襠,還在。

  他緩緩舒了口氣,心中卻愈發的振奮,隨後便如同他人般驚呼詫異,滿眼崇拜羨慕。

  仙師此舉自然引發眾人驚呼,齊齊叫道,“仙師威武!”

  曹姓仙師擺了擺手,對著已登上飛舟上的司馬元等人言道,“告別之後就走吧”。

  地上素姨看向司馬元的目光中,滿是不舍,捂嘴無聲地流淚,見司馬元望來,她急忙擦淚強笑,擺手道,“元兒你去了仙門後要好好修道,不用擔心素姨。”

  司馬元拚命地點頭,嘴唇僅僅抿,眼中淚光泛濫,似是不舍。

  同樣地一幕,王家老爺子看向孫兒地目光中似有希冀、不舍與擔憂。

  王渾則抿嘴不言,隻是澀聲道,

  “爺爺放心,孫兒定會不負重托!”

  蕭天鷹看向蕭承祖地目光中,威嚴不再,有些滿意與欣慰,

  “吾兒記住,大道之外不過虛幻,皆是過眼雲煙,不可迷戀其中!”

  蕭承祖肅然點頭,“爹,你放心吧,兒定會得道歸來!”

  半刻鍾後,隨著一聲大喝,淡白飛舟緩緩升空,直至距地百丈之高後,其便嗖地一聲消失在天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