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三分
作者:橘子紅薯      更新:2020-05-13 16:08      字數:2328
  徐風不知道的是,後世的史書記載了他的這一次行動。

  《大齊書*高祖本紀》記載:帝起於瓦崗,得徐公相助,一石兩鳥,初步定鼎天下三分......

  但在曆史的當下。

  徐風率領的五萬人,和寇仲率領的兩萬人,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進攻宇文閥。

  兩麵受擊,而應對又倉促,宇文閥節節敗退。

  最終居然沒有挺過一個月。

  幾乎是在消息傳到李閥的時候,徐風和寇仲已經成功的在江都會師了。

  而洛陽戰場,李閥雖然終於得到消息,知道自己虧大了。

  但此刻已經是騎虎難下了,此時城中的王世充已經在兩方的圍攻下,成為了強弩之末。

  如果此時自己撤軍,不再攻打。

  那麽也隻不過是把勝利果實拱手讓給瓦崗而已。

  李閥的中軍大帳之中,李世民披掛銀甲,看著掛在壁上的天下形勢圖。

  陷入深深的沉思。

  在他身後,有李秀寧,有柴紹,有長孫,但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很好,真的很好,瓦崗這一步棋,真的算的秒啊。李世民忍不住哈哈大笑。

  但他身後的人還是沒有人敢接茬。

  “是我真的看走眼了,那個徐風,真的是我小看他了。李世民繼續感歎。

  李秀寧終於忍不住,“二哥,那我們現在怎麽辦?當初怪我,我早就知道他徐風不是池中之物,也一直想招攬他,可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李世民擺了擺手,“不怪你,既然知道他非池中之物,又怎會屈居人下呢?

  而這次,的確是我棋輸一招,其實從瓦崗來和我談合作,我就知道不簡單。

  但我沒想到的是,瓦崗居然能夠同時支撐近十萬之眾的精兵良將,還能夠三麵出擊。

  他們哪裏來的錢呢?看來當初楊公寶庫的事,終究還是我被騙了,不知道那徐風用了什麽手段。

  而且瓦崗之前一直不成氣候,現在人還是那些人,但爆發的戰力卻飆升了好幾倍都不止,真的是個可怕的對手。

  就這些天和我們一起攻王世充的程咬金,羅成,秦瓊,他們每一個都是不世出的將才,還有當初來結盟的徐世績,也是天才般的人物。

  可惜,如此良才,不能為我所用。

  眾人都靜靜的聽著李世民的自言自語的分析,一個個更不敢說什麽了。

  但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和李世民一樣的念頭,那就是從此之後,這瓦崗,會是他們最大的敵人,而且也是最可怕的敵人。

  “而且最令我想不到的是,沒想到一直從祖上起,就一直偏安**的宋閥,居然會借軍支持徐風。參與這天下的渾水。

  小妹,你之前不是一直和玉致是最好的閨中朋友嗎?你清楚是怎麽回事嗎?李世民問向李秀寧。

  “我,我,從那次在飛馬牧場和玉致分別後,我就再也沒有收到她的消息了,但是......

  李秀寧開始回想起那段時光,那時候宋玉致明明是看徐風不順眼的,老是愛頂撞徐風,什麽都要和他作對,自己還傻傻的在兩人中間說好話。

  可如今再回頭看,好像比較傻的那個人是自己?虧自己當初還傻傻的喜歡過他。

  原來兩人那時候就開始了嗎?

  原來如此,表麵上的互相討厭,居然都是演給自己看的嗎?

  是啊,是自己太傻,居然看不透,如果真的討厭,徐風又怎麽會對她的刁難百般容忍?

  而宋玉致她如果真的討厭他,又怎麽會一次次的去招惹他?

  自己也是女人,難道不是最應該清楚女人的心思的嗎?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哈哈,是我太蠢了,哈哈,哈哈

  看著李秀寧突然的失態,柴紹大吃一驚,連忙上前安慰。

  “小妹,你怎麽了,是想起什麽了嗎?李世民卻還是關心他想知道的事。

  “二哥,你想的沒錯,應該是和宋玉致有關,宋閥會借兵給徐風,應該就是因為她!

  李秀寧此刻心中說不出來的感受,她覺得自己可悲,可是又不知道悲從何來,想恨,可是卻又無從去恨。

  “那就能夠說的通了,但宋閥能夠借兵,肯定也還是看重他的才能吧,的確是一筆不錯的投資。李世民發現自己第一次,有一種無力的感覺。

  這一次,他真的,遇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秦王,現在我們必須做出對策,這一次如果瓦崗真的借機吞下宇文閥的地盤,那麽他們的實力就會大漲,甚至會超過我們。

  李世民從無力感中驚醒,是的現在還不是自己認輸的時候。

  他轉身繼續看著牆上的天下地圖,心中重新又開始了盤算。

  ......

  半年後。

  天下形勢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街邊巷館裏的說書先生,會用三國時期的形勢來類比。

  如今,勢頭最大的,就要數瓦崗軍了。

  整個天下,一半已經屬於瓦崗的地盤。

  從長江以北的山東一直到中原大地。

  當初分王世充後,瓦崗和李閥各占了中原大地的一半。

  而在長江以南,已經盡數歸於瓦崗之下,宇文閥被吞,其他的小的割據勢力,在這半年中,已經悉數被滅。

  而**宋家,也已經和瓦崗結成了同盟關係,隱隱以瓦崗為首。

  李閥,在和瓦崗分完王世充後,吃了大虧。

  隨後李世民為了挽回損失,派了大軍入蜀,拿下了蜀地。

  也算是擴張了一點地盤,但和瓦崗一比,還是太少。

  而北邊的劉武周,卻是沒有任何進展。

  麵對南邊的這兩大強敵,誰的身上他也得不到便宜。

  就一直龜縮在燕州之地附近,是三個勢力之中最弱小的一個。

  但是劉武周的背後,還有草原上突厥人勢力的身影,所以雖然弱小,但是也勉強維持了一個平衡。

  瓦崗寨,在徐風的建議下,也已經重新更換了大本營,將駐地遷到了建康。

  雖然曆史上,建康城一直是短命的代名詞。

  但是徐風不信這個邪。

  寇仲自然就更不信了,本來按照他的意思,他倒是更想將駐地遷到揚州。

  但被徐風給否決了。

  他建議遷到建康,是有充分考慮的,如今瓦崗的大盤基本在長江以南。

  如果還是在瓦崗寨那個小破地方,對整個江南的管轄,就是鞭長莫及。

  綜合均衡之下,建康是最優的選擇,對資源的調度效率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