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論謀略
作者:橘子紅薯      更新:2020-04-19 23:10      字數:2291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來領徐風去吃早飯。

  吃完飯,宋玉致也趕了過來,一起來到府中的藏書樓,此樓建在府中一處人工湖泊中間,高六層,全樓藏有宋缺收集而來的許多天下孤本,當然其中也不乏很多武林秘籍。

  在一樓的臨湖軒,宋缺已經早早的等候在那裏。

  今天的第一場考核,就是文考,來了之後,徐風以為會是有名的大儒或者什麽世外的高人,來考自己,沒想到除了宋缺外並沒有其他人。

  宋缺是打算親自考徐風,他對自己很有自信,論謀略他宋缺不輸於任何人。

  宋玉致隨著徐風一起前來,見了宋缺,她立刻上前撒嬌,可惜今天的宋缺似乎是鐵了心不為所動,隻是冷淡的道:“既然來了,那麽久開始吧,這第一個考核,老夫要看看你的謀略,聽好題目,如果你是帶兵的將領,想要謀反,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是什麽?”

  徐風沒有急著做大,而是先問道:“不知閥主,此題應該有多種選擇,如何才能算是通過你的要求呢?”

  “標準在我心中,你隻管作答,通不通過,我自有判斷。”

  “爹,你耍賴啊,這樣的話徐大哥他怎麽贏啊、”宋玉致一聽急了。

  “玉兒,昨天你可是同意了的,此刻可不能反悔。”宋缺臉上不動於色。

  “行,”徐風知道和宋缺理論以及講道理都是沒用的,隻能夠認清現實,然後去解決問題。

  這題能看出來,宋缺心中肯定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古往今來,謀反的人何其多,成功的卻不多,但有時候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可能是一個套路,因為在現實中,能夠影響一個事情的結果太多了。

  而且這種事情,就算說出一個答案,也沒法去驗證各個答案之間的優劣以及成功率高低的。

  隻能夠另辟蹊徑,從不一樣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思考沒多久,徐風已經有了答案,遂開口道:“閥主的這道題,其實不難。所謂謀反,做的本來就死九死一生的事,是一個風險和收益都很高的事情,成功了融化富貴享之不盡,失敗了則難逃一死,甚至連累家人。”

  聽到這裏,宋缺的表情還是毫無變化,這些不過是正確的廢話而已,沒有絲毫的有用信息。

  “但從古至今,一次次改朝換代,那一次不是謀反呢?所謂謀反,就是反對當朝嘛。隻有舊的去了,新的才能夠建立。所以謀反,第一個要素是要外部條件成立,要麽是王朝末年,名不聊生,要麽是昏君當道,總之需要有外部條件,如果天下太平,民心歸順,這樣的謀反失敗的可能性就要大上很多,也是最不明智的決定。”

  宋缺還是毫無表情,宋玉致小臉上倒是一臉焦急之色,她一直在觀察宋缺的臉色,此刻見他沒有反應,知道情況不妙。

  徐風倒是絲毫沒有受影響,而是繼續侃侃而談;“但是閥主此題,既然沒有說是在何外部條件下謀反,那麽我當然要將兩種情況都考慮進去,先說第一種,若是王朝末年,人心向背,此時謀反,成功的概率高很多,但同樣競爭也是最激烈的,天下之鼎玄虛,誰不想逐鹿中原,往往這種時候天下是群雄並起,怎麽就能夠保證自己一定能夠笑到最後呢?”

  “我認為,其實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廣積糧、緩稱王,六字足以概況,這六字不止有它們的字麵所代表的那一層意思,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混亂的環境中,盡量別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而是先積蓄實力,很多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這一策略,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總之是得忍,有耐心,如同山林間的老虎,為了狩獵,能夠蟄伏半天,隻為等那最好的機會。”

  “其實晚輩鬥膽說上一句,閥主你目前,實行的正是這一策略吧,嶺南以外的天地正打的熱鬧,而我看嶺南在閥主的治下,卻是兵強馬壯,人心齊。完美符合。”

  這時,宋缺的眼中,才終於有了一點點的變化,那是寒芒,似待人而噬。

  但徐風還是視而不見,一笑而繼續道:“當然大策略如此,真正要做的事情還有非常的多,這我說上一天也難以說完,如果閥主感興趣我們之後可以再詳談。”

  “下麵我在說說,第二種情況,就是在天下太平,完全沒有有利的外部條件時,又怎麽謀反呢?”

  “其實這一種情形下很難,但是難,也有成功的可能,曆史上也有成功的先例,如司馬懿殺曹爽,將曹魏江山變為司馬晉,就是最出名的例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要做到的,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放棄那些陰謀詭計的幻想,或者說不要把主要希望寄托在陰謀詭計之上,很多人以為司馬懿能夠政變成功,是因為他計謀厲害,是他設計精密。”

  “可要知道,沒有任何人是真正的能夠算無遺策的,任何計謀,隻要它的環節越多,那麽不可控的變數也就越多,也就是說失敗的概率也就越高。”

  “真正想要成事,要盡可能的減少中間步驟,要盡可能的減少知情人,這些都是減少風險的手段。”

  聽到這裏,宋缺的眼神真正的變了,他發現眼前這個年輕人真的不簡單,先不說這些結論正確如否,單單這份侃侃而談的風度,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以及清楚的邏輯,都是少有的,而這些都是成大事的隱形素質。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隻能是利用極少數極度忠誠的人,然後暗中蟄伏,秘密籌謀,掌握關鍵位置,一擊必殺,才有可能有成功的機會。”徐風繼續分析道。

  “而司馬懿,當初就是這麽做的,他其實謀反成功,完全用的不是陰謀詭計,甚至在他謀反之前的十年,他已經表麵上遠離了朝堂的位置,但私下他在秘密籌備,他利用極親信的人,掌握了禁衛軍的兵權,才在曹帝離都時,掌握了帝都的控製權,而且因為他之前的伏筆,朝野上下都是他的門生故吏以及姻親,所以才能夠穩定叛變後的成果……”

  “好了,”宋缺開口止住了徐風的口若懸河,“這一關就算你過了。”

  他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道:“下一考,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