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姻親之國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5      字數:2195
  “老楚王,今日一別,你我二人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來,請滿飲一爵!”

  秦王蕩讓人斟了兩樽酒,便與熊槐各自掩麵喝下去。

  “好酒!”

  老楚王笑著道:“秦王,秦酒果真剛烈。隻可惜,酒是好酒,但是寡人喝不慣啊。”

  “以後回到郢都,老楚王你是想飲多少楚酒,便有多少楚酒。”

  秦王蕩淡淡的一笑。

  他之所以來送別老楚王,除了對方是自己的老丈人,自己又心中有愧之外,更多的,是因為他知道老楚王這一去,恐怕終生再無相見之日!

  熊槐被軟禁於鹹陽宮甚久,秦王蕩固然沒有虧待他,但是他仍舊是茶不思飯不想的,再加上年事已高,舟馬勞頓的,能活著回到楚國,已然是僥天之幸的!

  秦王蕩與老楚王聊著一些家常話,這時,亭外的筆直官道上,一支如長龍一般的隊伍正在緩慢的行進。

  他們自鹹陽城而出,一路向南,沿著官道趕往漢中郡的方向。

  隊伍裏的人,都是一些穿著葛布衣衫,或者光著膀子的民夫。

  他們推著獨輪車,亦或是駕馭著裝載滿一袋又一袋米粟穀物的牛車、馬車,旌旗蔽空之間,車轆轆,馬蕭蕭,放眼望去,這支隊伍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

  見狀,熊槐苦澀的笑道:“秦王,你搞出這麽大的動靜,果真是非要滅我楚國不可?”

  “滅楚?哈哈哈哈,老楚王,寡人野心雖大,但是我大秦的胃口可沒這麽大啊!”

  嬴蕩搖搖頭道:“楚國好歹是霸主大國,帶甲百萬,地方圓數千裏之國,大秦又豈能一戰而滅之?如前番漢水之戰,我秦、韓、魏三國聯軍便敗於你楚人之手。”

  “寡人再戰,朝野上下都說寡人是意氣用事,但寡人非是置氣。秦楚之間,早晚會有一場生死大戰,來決定中原霸權的。老楚王,相信你的心裏也很清楚!”

  “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秦楚之間,已然聯姻十九代,秦楚之好數百年,未曾斷過,但即便如此,一旦兩國發生關鍵的利益衝突,姻親都是等閑之事而已。”

  聞言,老楚王有些沉默的點了點頭。

  在秦孝公之前,即便是秦國霸西戎的時期,秦楚之間的關係都顯得十分的平靜,十分的和睦,以至於當年闔閭的吳軍攻破楚都郢之時,還是秦軍出兵相救的!

  但是,這一切的改變,都來源於秦國的綜合國力在不斷的增長。

  隨著商鞅變法,秦國開始不斷的強盛起來,自秦孝公起,至秦王蕩這一代,數十年之間,秦國伺機東出,染指三晉,覬覦周王室的九鼎神器,秦人由此便與其餘的幾個大國逐鹿中原。

  越發強大起來的秦國,注定不可能偏居一隅的。

  這就好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般。

  秦國的國力越強,胃口就越大,曆代秦國君王的野心就更大!

  韓魏兩國以及周王室,常年在秦楚之間搖擺不定。

  而秦楚兩國自秦惠文王時起,便是摩擦不斷,及至後期的丹陽、藍田之戰,以秦國慘勝而告一段落。

  但是誰都清楚,秦楚兩國之間,必定會有一場決定國運的大戰,實在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

  隻是,老楚王萬萬沒想到,這場大戰會來得這麽快,會來得這麽突然!

  “秦王,你是一個有本事的人,就現在來看,你的能耐不遜於嬴渠梁和嬴駟,甚至可能會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熊槐歎道:“短短數年之間,便創下這諸多的功業,寡人自愧弗如。放眼天下,又有誰能媲美你呢?”

  “老楚王過譽了。”

  秦王蕩謙虛的道:“這都是曆代大秦之君為寡人積攢下的基業。嬴蕩有幸生於大秦,有幸繼承大位,若不然,這一切便都是一樁空談而已。”

  “嗬嗬,不管怎麽說,嬴蕩,寡人對你,服氣!”

  熊槐是由衷的欽佩秦王蕩。

  他又感慨道:“隻可惜,寡人恐時日無多矣。若為大楚之君,寡人當恢複昔日繼位伊始之熱忱,即便是不能弱你秦國,也要保我大楚邊疆安寧,不受戰火之苦呀!”

  老楚王已然明悟,隻可惜,他明悟得太晚,太晚了!

  上蒼給予了老楚王很多次機會,但都被他巧妙的一一錯過了。

  無疑,熊槐所繼承的基業,比秦王蕩繼位之初的更為雄厚!

  楚國稱霸南方這麽多年,是巨無霸的存在,底蘊絕不是當時變法不過四十年的秦國所能比擬的。

  “秦王,告辭!”

  “告辭。”

  秦王蕩與熊槐又相對而立,緩緩的作了一揖。

  隨後老楚王又在子蘭等人的簇擁之下,緩緩的登上馬車,一路沿著官道輕馳而去。

  跟在秦王蕩身邊的彌子夏,望著漸行漸遠的車隊,不禁輕笑出聲,道:“王上,看起來,老楚王這一回是真的幡然醒悟了。”

  “幡然醒悟?那又如何?”

  秦王蕩淡淡的搖頭道:“老楚王已經是活不了多久的。不論他如何告誡熊橫,隻怕熊橫都不會聽得進去的!熊橫這廝,寡人有過數麵之緣,他比起老楚王更為不堪。”

  “遇事還好,若無事,恐怕自己都不知道要搗鼓出什麽幺蛾子!”

  彌子夏緩緩的低下頭,深表讚許。

  秦王蕩看人的眼光一向是很準的。

  他不會去質疑自家王上!

  “王上,軍隊已經集結到灞上大營,約摸已經集結得差不多了。老相國幾次請戰,依臣之見,王上理應盡快派兵趕往漢水、荊山一線的。”

  “出征的日子,便定在明天吧!”

  “諾!”

  兵貴神速。

  秦王蕩雖出身於王族,常年混跡於深宮之中,但是他早年也曾在戰場上廝殺過,也曾學習過統兵打仗的戰策,所以他十分明白這一道理。

  眼下聯軍有漢水之敗,在飽受楚軍的圍困,倘若秦王蕩非要等到所有的部隊都集結到鹹陽,然後再出發的話,可能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因此,在與韓魏兩國達成共識之後,秦王蕩便當機立斷,以樗裏疾為將,率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