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王上大喜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5      字數:2252
  郢都,楚王宮。

  適才繼位的楚王橫還在與群臣議政,就在這時,一名血染征袍的楚軍小校興衝衝的跑進來,道:“王上!大喜!大喜啊!”

  “喜從何來?”

  “難不成柱國擊敗聯軍了嗎?”

  朝堂上的群臣都喜形於色。

  既然這小校能這般激動,還能暢通無阻的進入議政殿,肯定是出了天大的喜事,是捷報!

  隻見,這小校顫聲道:“王上,漢水大捷!我軍大敗三國聯軍,斬首近十萬!目前聯軍已經潰逃,秦軍退往鄧城,韓魏之師亦是潰散。柱國大人正在率軍收複南陽失地!”

  “好!好啊!”

  楚王橫一拍大腿根,激動得不能自已,站了起來,在陛台上踱步道:“太好了!二三子,柱國不愧是我大楚國的戰神!擎天巨柱!他為我楚國立下了不世之功!寡人一定要重重的獎賞他!”

  難怪楚王橫會這般激動,激動的無以複加。

  他適才繼位,還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威望。

  再者,楚王橫接手的楚國,不說是一個爛攤子,但也差不了多少。

  畢竟楚國國難當頭,內憂外困極為嚴重。極度需要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來激勵楚國臣民的信心,也能為楚王橫自己的政績添上濃重的一筆!

  得知前線的捷報後,楚國的群臣都喜不自禁,彈冠相慶。

  等到楚國的君臣都平複了心情,令尹昭魚又出列道:“王上,現在聯軍雖大敗,但戰事遠還沒有結束,咱們不應該高興的這麽早。”

  “令尹大人此話何意?”

  楚王橫愣了一下,道:“難不成,令尹大人認為秦人還想再戰?”

  “王上,這個可能性也是有的。”

  昭魚沉聲道:“如今聯軍是戰敗了沒錯,但秦國、韓國與魏國,都還有一戰之力!尤其是秦國!秦王亡我大楚之心不死。一定不會放棄眼下這個大好時機的!”

  “這……令尹大人,那咱們應該如何是好?”楚王橫一下子慌了神,不知所措。

  若是秦王蕩果真拉著韓魏兩國跟楚國鬥到底的話,楚國還真的不一定能扛得住!

  昭魚垂手道:“王上,當務之急,還是盡快派出使者,前往韓魏兩國訂立弭兵之盟,止戈罷兵。同時遣使鹹陽,請秦王釋放主父,同時撤去巫郡、黔中郡之秦軍,止戈罷兵!”

  聞言,楚王橫啞然失笑道:“令尹大人,秦王能答應嗎?”

  楚王橫心中亦是有些氣惱的,主父熊槐回來,他這個新任的楚王如何自處?

  當然了,昭魚的這個對策是沒問題的。

  畢竟,現在楚國雖然擊退了三國聯軍,大獲全勝,但是架不住其餘三國底子雄厚啊,一旦繼續作戰,楚國難以招架!

  “王上,現在的形勢是這樣的。漢水、藍田一線的三國聯軍雖已經戰敗,但是在我楚國的西麵,秦軍依舊在進攻三峽。秦軍已經攻占黔中郡,以及大半個巫郡,隻是三峽易守難攻,秦軍也無法突破而已。”

  頓了頓,昭魚又道:“咱們完全可以以此為突破口,遊說秦王罷兵止戈。當然了,為此,我們楚國可能將付出一定的代價。”

  聞言,楚王橫在心中暗自思襯了一下,又道:“令尹大人,按照你的說法,秦國退兵,與我楚國簽訂城下之盟的可能性有多大?”

  “五五之分。”

  “……”

  “以何人為使比較好?”

  聽到這話,昭魚的眼神有些飄忽不定,說道:“老臣有兩個合適的人選可以舉薦。”

  “誰?”

  “三閭大夫,或者子蘭公子。”

  “啊?”

  原本待在人群中不發一言的子蘭忽而一驚。

  昭魚這不是在害自己嗎?

  這個老東西!

  子蘭正在氣鼓鼓的時候,陛台上的楚王橫就將目光放到了他的身上,一臉期盼之色,道:“子蘭,你可願意作為使者,前往鹹陽,替我楚國將主父要回來,並與秦國訂立弭兵之盟?”

  子蘭聞言,不由得硬著頭皮道:“王上,臣弟自然是願意擔當大任的。隻不過出使秦國,顯然是三閭大夫比較合適啊!三閭大夫曾經在秦國為相,與秦王又是老相識了,想必秦王一定會念及舊情,不會太過為難三閭大夫的!”

  這時,三閭大夫屈原出列道:“王上,臣願意去鹹陽走上一遭!”

  但楚王橫卻是不以為意,擺了擺手道:“三閭大夫來回折騰已經夠辛苦的了。車馬勞頓,再強健的身子都扛不住啊!子蘭,還是由你跑一趟吧!”

  “臣弟遵命!”

  子蘭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他看來,屈原明顯比自己出使秦國更好,更為有利啊!

  屈原與秦王有舊,子蘭也與秦王,與秦國有舊,但是這概念完全不一樣!

  子蘭可是楚國的公子,老楚王熊槐的兒子,新王熊橫的弟弟。秦王蕩凶惡到連老楚王都囚禁了,在這個損兵折將的關頭,誰知道秦王蕩會不會幹出什麽喪盡天良的事情?

  萬一秦王蕩一怒,將子蘭哢嚓了,或者囚禁在鹹陽,子蘭真的是欲哭無淚!

  不管怎麽說,王命已下,子蘭不接受也要接受。

  在子蘭啟程前往鹹陽的時候,遠在鹹陽的秦王蕩此時很是憤怒。

  四海歸一殿。

  秦王蕩將手中的戰報放在桌案上,環視一周,看著陛台下的群臣都是惴惴不安的模樣,心中惱怒,但是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二三子,前線戰報……”

  群臣都將一顆心懸到了嗓子眼。

  秦王蕩淡淡的道:“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現在甘茂已經帶著殘兵敗將退守鄧城,景翠也在率軍收複南陽。二三子,當此之時,我秦國應當如何應對,還請二三子議一議。”

  聞言,群臣不由得一片嘩然,都感到十分的震驚。

  沒想到三國聯軍居然敗了,而且是大敗,敗得這麽徹底,一點征兆都沒有!

  禦史大夫李曇出列道:“王上,臣認為,楚國新王繼位,又有漢水之大勝,上下一心,眾誌成城。此一戰,再對楚國作戰下去,對於我秦國而言,毫無裨益,反而極有可能會深陷戰爭的泥沼,重蹈昔日老楚王之覆轍!”

  “臣,請王上退兵,止戈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