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以逸待勞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5      字數:2432
  屈原萬萬沒想到,齊國人居然厚黑到這種程度!

  齊王田辟疆簡直跟秦王嬴蕩一個德行!

  為了自己的利益,絲毫不顧禮義廉恥,卑鄙無恥至極!

  上古時代的君子們所遺留下來的風度,早就被他們拋之腦後了!

  秦王蕩欺騙楚王熊槐到武關會盟,然後將其軟禁在鹹陽,繼而聯合韓魏,出兵伐楚。

  楚國的形勢岌岌可危。

  不得已,楚人需要一個領頭羊,故而派出屈原作為使者,到齊國進行遊說,希望齊王田辟疆能釋放太子橫回國主持大事。

  但是,田辟疆亦是一個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小人啊!

  居然趁火打劫。

  要楚國割讓淮陰、鍾離、下蔡等方圓五百餘裏的淮泗之地,十三座城池予齊國,這不是扯淡嗎?

  屈原焉能答應?

  一旦答應,代表楚國簽訂了這一份國書,屈原就是楚國的千古罪人!

  將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如果隻是損害了自己的名聲,讓自己被處死,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城池太多,屈原真的無法割讓出去!

  屈原是能代表楚國的。

  當然了,楚人也可以選擇不承認這份國書,但是,到時候齊國必定會借著這個借口,出兵伐楚的。

  到時候楚國就會更加危險,幾乎等同於被架到烤架上了!

  楚國付出這麽多將士的流血犧牲,這才打下的疆土,這才守住的疆土,屈原怎能割讓?

  所以,屈原寧願太子橫永遠留在齊國,都無法向齊人低頭!

  看著屈原的背影,齊王田辟疆漸漸的冷靜下來,又向著一側的相國呂禮問道:“相國,咱們這樣脅迫屈原,真的能行嗎?其實也沒必要逼迫楚人割讓淮泗之地啊。一旦楚國當真被秦、韓、魏三國所滅,最後危險的,不還是我們齊國嗎?”

  “不管怎麽說,楚國還是我們齊國的盟友啊。”

  “請大王放心。”

  呂禮微微欠著身子,笑道:“楚國,自然不能滅亡。秦、韓、魏三國一時半會的,也無法滅掉楚國。滅楚,必須要三國全部傾國之力才可,但是不論是秦王、韓王還是魏王,都不會這麽做的。”

  “臣相信,秦王也不會真的要滅楚。畢竟,對於秦國與齊國而言,半死不活的楚國,才是最好的楚國。”

  聞言,齊王田辟疆不由得眯著眼睛道:“半死不活的楚國,才是最好的楚國?”

  “是的。”呂禮點了點頭道:“現在,楚王被囚禁在鹹陽,主政楚國,代行王事的,是公子子蘭。子蘭的母親是秦女,與秦國有善,這對於我們齊國是頗為不利啊。”

  “可想而知,不論這一戰的結果如何。回到楚國的楚王,勢必都要遜位的。因為,他已經沒有資格再擔當一國之君了。”

  田辟疆微微頷首。

  楚王熊槐昏聵到這種地步,被秦人一騙再騙,最後還搭上了自己楚國的國運,導致楚國幾乎滅亡。

  這樣的一國之君,楚人的確是不能接受了。

  “相國,既然如此,你為何要為難屈原呢?子蘭繼承楚王之位,對於我齊國可不是一件好事啊。太子橫在齊國為質多年,與齊國親善,何不讓太子橫回國繼位?”

  呂禮笑眯眯的道:“大王,太子橫自然是要回到楚國繼位的,但是,這需要合適的時機,也需要符合我們齊國的利益才行。”

  “這……你是說,太子橫能將淮泗之地割讓予我齊國?”

  “正是。”

  呂禮垂手道:“大王,太子橫的為人,可能大王你不太了解。但是臣卻跟太子橫有過幾次接觸,其性格外剛內柔,頗為軟弱,且喜怒形於色,頗為暴躁。其為人,幾乎與楚王如出一轍!”

  “臣相信,在太子橫的領導下,楚國勢必會一再沉淪。而且,當此危急之時,楚國必須要有一個主心骨才行。這個主心骨,不是子蘭,就是太子橫!”

  “子蘭這劣跡斑斑,楚人盡皆厭惡,再加上他實在是跟秦國走的太近了,故而讚同子蘭承繼楚王之位的大臣,不會太多。”

  “太子橫則不然。他自身就是楚國的儲君,雖無多少才能,但成為楚國的新王,也是名正言順的事情。現在三國聯軍伐楚,已經攻到楚國的腹地了,形勢危急。”

  “太子橫也迫切的希望能回到楚國。所以,隻要咱們派人讓太子橫了解一下當前的形勢,相信太子橫一定能答應將淮泗之地割讓給我們齊國的。”

  “能夠兵不血刃的奪下這麽大的一塊疆土,不是很好嗎?”

  “善!”

  田辟疆終於眉開眼笑了。

  在呂禮的解釋下,他終於弄明白了其中的彎彎道道。

  ……

  二月末,景翠率軍屯於藍田,在漢水構築壁壘,堅守不出,收攏潰兵與各地兵眾十餘萬。

  藍田。

  景翠盤腿坐在中軍大帳那裏,手裏還捧著一道兵書,津津有味的看著,一點都不慌,顯得十分的淡定。

  這時,將軍唐昧按著劍柄,亦步亦趨的走進來,道:“柱國,郢都那邊又派人過來催促了。讓你盡快向南陽郡進兵,支援宛城。”

  “不必理睬。都打發回去吧。”景翠淡淡的道。

  “這……柱國,這不太好吧?這已經是郢都那裏第三次派人過來催促了。現在宛城也是危急得很,南陽郡為我楚國北上之要衝,固守之重地,不可失守啊。”

  聞言,景翠緩緩的放下手中的書籍,看了一眼唐昧,說道:“唐昧,你認為咱們能戰勝秦、韓、魏三國聯軍嗎?”

  “當然可以。”

  唐昧昂著頭道:“聯軍雖眾,但我們楚軍也不少。再加上他們是遠道而來,勞師遠征的,我們楚軍可是在保家衛國啊,一定會眾誌成城的!”

  “隻有一腔熱血,能勝否?”

  “這……”唐昧無法回答。

  景翠幽幽地歎了口氣,說道:“現在,聚集在藍田的軍隊雖有十二萬,看上去是不少,但能打的精銳有多少?恐怕不足三分之一。這些兵馬,大半都是從各地的封君那裏征召過來的,壯壯聲勢還行,一旦遭遇挫折,必將兵敗如山倒。”

  “打仗,不一定是靠人多的。聯軍雖是合眾之師,但都訓練有素,或者身經百戰,也不至於跟一盤散沙一樣。正麵交戰,則我軍必敗無疑!”

  唐昧啞然失笑道:“柱國未免太過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了。”

  “是嗎?”

  景翠淡淡的笑道:“小心謹慎,總是不會犯大錯的。這一戰,我們楚國輸不起。我需要更多的時間還集合軍隊,來磨合軍隊,提高軍隊的戰鬥力。然後以逸待勞,消滅聯軍。”

  “不論是宛城,還是南陽郡,咱們已經救援不及了,去了,也隻是給秦人送人頭,送戰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