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哺育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4      字數:2647
  “屈子在楚國主張改革,推行法製,本是富國強兵之策,奈何楚王並無魄力,故而為期三年的變法,並無多大的成效。”

  秦王蕩淡淡的道:“屈子曾在《離騷》中雲: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想必是寄托了變法之誌吧?”

  屈原聞言,忍不住的讚同道:“大王明鑒,確是如此。詩中的‘壯’即‘美政’,‘穢’即‘穢政’,度即是法度!屈原所襯托之意,不外乎謂揚棄楚國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加以改革。”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臣早年勸諫楚王實行美政,揚棄穢政,改革現狀,廢除舊製,並堅定地表示臣要作這次改革的馬前卒、開路人。結果,大王是知道的。”

  說到這裏,屈原搖頭歎息不已。

  他的改革一是受楚懷王之命的,二是繼承前輩革新家的遺業的,三是建立新的法製為中心,四是以國家富強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

  “尚法”、“尚賢”並不是屈原的目的,而僅是實現其政治理想的兩個最重要的手段。

  秦王蕩意味深長地道:“屈子,在你看來,天下哪一國能最終雄於天下?”

  “哪一國都有可能。”屈原回答道:“過去,世人都認為齊國或者晉國能夠雄於天下,乃至於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可是誰知道,有了後來的田氏代齊,三家分晉?”

  “屈子認為天下終將歸於一統?”

  “正是。這個亂世持續了太久太久,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在渴望和平。對於平民百姓而言,無論是秦國一統,還是楚國一統,其實都喜聞樂見。”

  “大王,請容我說一句大不敬之語。屈原之變法,屈原之畢生所願,就是楚國能在逐鹿中原的戰爭中,不致失力,並通過努力獲得全勝,最後統一天下。並使楚王功追三皇,步武堯舜,取法禹湯,賽過文武,建立起一個前所未有的王朝!”

  聽到這話,秦王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屈原不愧是屈原,似這等能夠治國安邦的大才,思想果真是超前的,眼光果真是獨到的。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別看屈原的變法,幾乎都是照搬商鞅、吳起這些人的,但是以他的才能居然可以駕馭得住,居然可以遊刃有餘的推行,這就很不簡單了。

  屈原的變法,大致上有六條。

  其一,獎勵耕戰,獎勵農耕,是為了增加賦稅,富國富民,獎勵征戰是為了加強軍事戰略裝備。

  衛鞅和吳起的變法都是這一套路子,使百姓無論是務農還是出征,都有盼頭、奔頭和念頭,隻有建立獎罰製度,臣工和百姓才會心甘情願的為爵位的驅使去竭盡全力。

  其二,舉賢能,唯才是舉,戰國時代魏文侯首開禮賢下士之風,使魏國在戰國初期首霸百餘年,其次要推齊國的齊桓公(齊威王的父親),齊桓公辟稷下為學宮,招賢納士,到了齊威王時期,稷下學宮依然是超越大梁穩坐天下風華成為天下士子趨之如騖之地。

  屈原此時,這樣的改革也算是正當其時不過與其時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十來年後,趙國強勢的崛起為戰國強國的時候,楚國以文弱之勢卻日漸消沉了下去。

  其三,反壅蔽。

  也就是要破除君臣、於老百姓之間的溝通障礙,要讓楚王下達的命令準確即時的傳達到臣工的府衙,臣工的府衙也在第一時間把王宮下達的命令傳達給廣大百姓。

  讓楚王與百姓互通有無,打破君王被奸佞所包圍的態勢;君主能清晰明快的了解民生疾苦,不偏聽偏信。而臣民的意見也可以高速的直達天庭。

  其四,禁朋黨。

  鑒於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攻訐。故而要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

  其五,命賞罰。

  無論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吳起,都注重嚴格的律條來約束將士的功過;在變法這樣的問題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華而獨成一體。

  其六,移風易俗。

  屈原對楚國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一個個能言善辯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損害國家的主題利益來投機取巧。此次的變法也把楚國的不良之風也要用法律形式來約束了。

  屈原的變法適用於楚國,隻可惜過於激進,且碰上了楚王熊槐這麽一個優柔寡斷,一點都不靠譜的君主,最終宣告失敗了。

  秦王蕩與屈原相談甚歡,就這樣待在龍台那裏探討各種事情,一時之間竟然廢寢忘食,若非黑伯過來提醒,秦王蕩與屈原都忘了時候。

  饒是如此,他們二人還是促膝長談,談了整整兩天兩夜,受益匪淺。

  項萌聽到這個事情,十分的不滿,故而前往椒房殿,向王後魏紓傾訴。

  “王後,王上真是太不像話了。他跟屈原那廝談了整整兩天兩夜,有什麽好談的?”項萌埋怨不已。

  本來秦王蕩就勤政,已經很少在她的春華殿留宿了,自打屈原入秦,就一直賴在秦王蕩身邊,這怎麽行?

  項萌現在都懷疑秦王蕩與屈原,這兩個大男人之間實在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魏紓此時懷裏抱著小嬴政哺ru,聽見項萌這般非議秦王蕩,微微一笑,說道:“項萌你呀,真是少見多怪。王上邀請屈原入秦為相,自然是十分看重他的。據我所知,王上與屈原可謂是知己,相見恨晚的那種,他們之間促膝長談,有什麽可奇怪的?”

  “這……”

  “當年商鞅入秦,得到孝公的信任之後,君臣二人不也是促膝長談嗎?據說他們談論了整整三天三夜呢!”

  聞言,項萌不滿地道:“反正王上這樣,是真的太不像話了。王後你還是好好勸勸王上吧。”

  “我自有分寸。”

  這時,項萌看見魏紓給嬴政哺ru,不禁好奇的問道:“王後,你還親自給政公子哺ru的嗎?”

  “是啊。”

  “可是,我聽人說過,婦人生了孩子之後,身材會走樣,甚至模樣都可能變醜的。若不好生保養,日後就是黃臉婆一個,怎能博取丈夫的歡心?尤其是這親自給嬰兒哺ru啊,更是要命呢。所以臣妾是找了個nai娘,給斐兒哺ru的。”

  魏紓瞟了項萌一眼,淡淡的說道:“這都是無稽之談。不過,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王後你為何還給政公子哺ru,你就不怕變醜了,被王上冷落嗎?”

  “當然怕。不過,比起這個,我更怕政兒日後的身子骨不好。”

  “這……是何道理?”項萌瞪大眼睛,十分的困惑。

  “王上沒跟你說嗎?”魏紓恬淡的一笑,說道:“其實,我曾經想過給政兒找一個奶娘的,隻是當時王上勸我,說由母親親自哺育的孩子會更為健康,跟母親更為親近,所以我決定自己給政兒哺ru。”

  “……”

  項萌很是無語。

  不過,魏紓這麽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仔細想一想,項萌覺得自己太過於在乎自己的身材,太過於在乎自己的樣貌了。博取秦王蕩的寵幸,可能隻是一時,是自己的前半生,而自己的後半輩子,無疑都寄托在兒子嬴斐的身上!

  這麽一想,項萌就決定,回去之後也要自己哺ru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