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開啟民智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4      字數:2623
  秦王蕩回到鹹陽沒多久,就將相國樗裏疾,左丞相甘茂與右丞相彌子夏傳召入宮,坐而論道。

  這三位,堪稱是秦國朝堂上的“三巨頭”。

  隻要能說服樗裏疾、甘茂與彌子夏,秦王蕩就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順利推行任何的法令。

  “二三子,寡人這次找你們來,主要是有兩件事,想同你們商量一下。”

  秦王蕩用到“商量”二字,必然不是小事。

  樗裏疾垂手道:“王上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寡人聽聞太醫令秦越人遭到誣陷,有牢獄之災,故而前往雍城解救,這一路走來,寡人受益匪淺,更深感於我大秦在醫療方麵的弊端,這個弊端必須要革除。”

  聞言,樗裏疾等三人不禁麵麵相覷。

  “不知王上打算如何革除?”

  “寡人欲在秦國成立一個國醫院,以秦越人為國醫令,以此管製國內的醫者。醫者欲在秦國行醫,必須通過各項考核,如識別草藥的種類,針灸、把切脈、望色、聽聲、問病等等都可以作為考核的內容。”

  “隻有通過這種考核,才有資格成為醫者。經由國醫院頒發行醫執照,才能行醫,違者,一旦發現,輕則發配邊疆,服勞役三年,重則施臏刑,或者處死!”

  樗裏疾一聽這話,暗自思襯了一下,便道:“王上,成立國醫院,並以行醫執照的方式,管控國內的醫者固然甚好。可是如何實施?不知道王上想過沒有,醫者們的醫術良莠不齊,醫術高明者著實不多也,一旦國家實行管製,必然有許多醫者無法通過考核。”

  “而這些無法通過考核的醫者,不是遠走他鄉,淪為草莽遊醫,就是鋌而走險,私底下為他人診治。如此一來,王上的一番苦心豈不是白費了嗎?”

  甘茂亦是道:“王上,相國大人所言極是。國家對醫者實行管製,患者得不到有效的醫治,不然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天下之大,秦國之大,病患何其之多?王上試圖管製秦國的醫者,則醫者勢必望風而逃,從庸醫泛濫的情況轉變為醫者匱乏的情況。”

  “王上,庸醫泛濫,這在哪一國都是有的。他們雖是欺世盜名,但有的時候不至於把人醫死,最多是坑騙診金,亦或是治標不治本而已。可是王上管製醫者,這般行徑,恐怕秦國的醫者為之一空,患者更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本來能治好的病,最終隻能活活病死。”

  “請王上三思!”

  秦王蕩聞言,意味深長的看了甘茂一眼,又道:“寡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秦國庸醫泛濫成災,每一年所誤診之人,所醫死之人成百上千,他們都是死於非命的。”

  “寡人甚憐之。是故寡人同秦越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國醫院負責培養並審核醫者。寡人知道,一個合格的醫者,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栽培出來的,故而寡人願不惜耗費重金,張榜於天下,邀請天下之醫者入秦。”

  “這般廣撒網,大浪淘沙,寡人就不信,秦國的醫者還不夠醫治國內的患者。”

  一聽這話,樗裏疾等三人都禁不住頭皮發麻。

  秦王蕩的這一招的確是夠絕的,直接從山東列國那裏挖牆腳。

  把醫術高明的醫者都挖到秦國去,留在秦國,剩下的醫者,其質量肯定不咋地,這對於山東列國的百姓而言,將是一場無妄之災!

  “王上聖明!”樗裏疾等三人都表示讚同。

  “王上,還有一件事呢?”

  頓了頓,秦王蕩淡淡的道:“另外,寡人欲改革國內的教育,開啟民智。”

  “……”

  教育,即教書育人。

  秦王蕩這話一說出來,樗裏疾、甘茂與彌子夏都一愣一愣的,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萬萬不可!”樗裏疾急聲道:“王上,老臣以為,王上萬萬不可改革教育,開啟民智。”

  “為何?”

  “昔日商君雲:‘民弱國彊,民彊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又雲:‘民貧則力富,民富則淫,淫則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則使民以食出爵,爵必以其力,則農不偷。農不偷,六虱無萌。故國富而民治,重彊。’商君之意,是為在於弱民!”

  樗裏疾沉聲道:“王上欲厲行教育,開啟民智,實在與商君之法背道而馳!”

  “王叔,寡人且問你,商君之法就一定是正確的嗎?或者說,就一定全是適宜秦國的國情的嗎?”

  “王上是在質疑商君之法?”

  “不敢。”

  樗裏疾臉色凝重地道:“王上,恕老臣直言,王上你欲開啟民智,出發點是好的。隻不過王上有沒有想過因此會為秦國埋下多大的隱患?會為秦國招致怎樣的禍亂?”

  “王叔言重了。”秦王蕩蹙眉道:“寡人承認,秦國能有今時今日之強盛,大都仰仗商君之法。隻不過這麽多年過去了,王叔何以認為商君之法,還適合大秦當下的國情?”

  “王上。”樗裏疾痛心疾首地道:“王上,你不該如此。商君死,然商君之法仍存於秦國,正是依靠商君之法,我大秦才能富國強兵,東出爭霸,王上為何違背孝公、先王之遺誌,欲擅自更改國法?”

  “王叔啊,商君之法著實不適宜今時今日之大秦了。秦國推行商君之法以來,國人隻知耕戰,而不知其他,秦為大國,竟都出赳赳武夫,而少有士子!國人厭學,國人不學,不外如是。王叔要知道,人才,才是一個國家的安身立命之本啊!”

  “王上非要更改商君之法不可?”

  秦王蕩搖搖頭道:“寡人無意於更改商君之法,寡人隻想改革教育,開啟民智。”

  “開啟民智,就是在強民,與商君之法倡議的弱民背道而馳。”樗裏疾歎道:“王上,老臣有一言,請王上靜聽。”

  “王叔請講。”

  “王上認為,天底下最狡猾的兩種人,是哪兩種?”

  “這……”秦王蕩遲疑了一下,便道:“商賈?”

  “還有呢?”

  “囚犯?”

  “非也。”

  “官吏?”

  “非也。”

  “盜賊?”

  “非也?”

  樗裏疾一連三個否認,搞得秦王蕩好不鬱悶。

  “請王叔賜教。”

  聞言,樗裏疾木然道:“是士子!不,準確來說,是聰明人!”

  “王上欲開啟民智,就是要將秦人一個個都變成聰明人,或者不至於目不識丁,不是嗎?”

  “然也。”

  “王上此舉,焉能不為秦國招致禍患?秦之衰落,當由此而始!”

  “王叔何出此言?”

  “秦國之強盛,得益於商君之法,準確來說,是得益於國人隻知耕戰!商君變法,之所以弱民,重農抑商,蓋因秦國當時的國情如此,再者,就是商君唯恐民智一開,人人都貪生怕死,趨於文事,而不勇於公戰。”

  樗裏疾幽幽地歎了口氣,說道:“王上,仗義每多屠狗輩,最是負心讀書人啊。老秦人粗鄙,但從沒有那麽多花花腸子。王上要開啟民智,不是將大秦往絕路上逼嗎?”

  “……”

  甘茂亦是讚同地道:“王上,臣以為嚴君所言極是。大秦何必開啟民智?王上若要人才,山東列國那是一抓一大把的,王上這般苦心孤詣的為大秦培養人才,最終可能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