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圖籍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4      字數:2994
  雒陽王宮的一座偏殿內,秦王蕩高坐在陛台之上,陛台之下隻有三人,左右兩側的是甘茂、彌子夏,中間的是韓相公仲侈。

  一王三相,就坐在這不甚寬敞的偏殿之中。

  雒陽畢竟是周天子的地盤,秦王蕩不好鳩占鵲巢,將人家的王宮都給霸占了,故而隻是入住雒陽王宮。

  “侈相此來,是為秦韓兩國罷兵止戈的吧?”

  “正是。”

  公仲侈垂手道:“秦王,我王不忍生靈塗炭,荼毒國人,故而請秦王息秦國之兵,以盟韓國,廓清寰宇。”

  “韓王倒是心善。”秦王蕩促狹的笑了笑,說道:“侈相,自古以來,兩國交戰,可不能無故偃旗息鼓。若不是你韓王貪婪,合縱齊、趙、魏、燕、宋伐我大秦,致使我秦國割城失地,損兵折將,讓寡人有失城之辱,錐心之痛,韓國也不會有今時今日之大禍。”

  “秦王所言甚是。敝臣此來,就是欲讓秦韓兩家化幹戈為玉帛,握手言和的。”

  公仲侈心中亦是無奈。

  還說自家大王貪婪,若非秦王蕩覬覦三川之地,欲取宜陽,通三川,臨二周,繼而據九鼎,挾天子以令天下,焉能逼得韓國加入六國聯軍,一同攻秦?

  說到底,這戰禍還是秦人挑起的!

  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秦王蕩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公仲侈管不著,也無法更不能觸怒他。

  秦王蕩還沒說話,下首的甘茂便道:“侈相,我王亦有息兵之心,奈何戰事一起,便不能隨意停止。河西大戰,與韓數戰,我秦國損耗甚大,將士流血犧牲甚多,錢糧損耗不少,即便我王有罷兵止戈之意,恐怕沒有合適的理由,都不好與你韓國和談。”

  “侈相,不知韓國的誠意何在?”

  正戲來了!

  所謂的“誠意”,就是韓國打算如何賠償秦國的損失?

  公仲侈苦笑著道:“秦王,為秦韓之好,我王願向秦國割地、稱臣、納貢,歲歲入朝。”

  “割地?不知道韓王願意將哪些城邑土地,割讓予秦國?”秦王蕩好奇的問道。

  “我王願意將上黨郡的曲陽、姑密、河陽等八座城邑交給秦國,並把秦軍所占三川之地的城邑圖籍盡數交予秦國,以示誠意!”

  每一座城邑,都有著自己的圖籍。

  別小看圖籍的用處。

  圖籍包括律令、禮儀、戶籍等一切規章製度及山川地理、種族方誌、風土、民情等方麵的重要記載,秦國要收服這些地方都民心,征收賦稅什麽的,都少不了要了解到這些。

  昔日在秦惠文王之時,張儀入秦,便為惠文王獻策,不必將魏國逼到絕境,要“得五城,還兩城”,以羈縻魏國。是故張儀出使大梁,遊說魏惠王,得到了秦國所占之地的圖籍,終於收服了河西百姓的民心。

  要知道,在秦國攻取河西的那些年,河西之地的魏人向來不服秦國的統治,屢屢反抗,拒不繳納賦稅,拒不服勞役,拒不服兵役的大有人在。

  秦王蕩依稀還記得,後來的秦末之時,被稱之為“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亦是一個十分重視圖籍的人。

  蕭何早年曾在秦朝沛縣作過執掌文書的小官(刀筆吏),精通吏治,熟悉民情,眼界高遠,很有心計。後來他追隨劉邦,成為其手下重要的大臣之一。

  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他深知圖籍檔案在克敵製勝,治國安邦中的重要作用,故而非常重視圖籍檔案的收集和保存,以致在他的潛意識中圖籍檔案重於一切。

  史書記載:沛公至鹹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

  是說蕭何追隨劉邦驅兵關中,進入秦都鹹陽後,將官們都忙於搶奪金銀財寶,就連劉邦也留戀那豪華的帝王宮殿,千嬌百媚的後宮美女,隻有蕭何敏銳地意識到圖籍的重要性,搶先進入秦丞相、禦史府,把那裏的圖書、律令、檔冊都收藏起來。

  隨後項羽進入鹹陽,火燒秦宮,致使一些典籍檔案,又一次化為灰燼。

  如此看來,被蕭何搶救出的這批圖籍檔案愈發顯得珍貴。

  蕭何搶救的圖籍檔案,品種數量多,內容豐富,其中包括律令、禮儀、章程等秦朝的一切規章製度及山川地理、種族方誌、風土、民情方麵的資料,也包括秦記、百家語、醫、藥、占卜、農業等遭始皇焚書而幸存下來的檔案文書。

  “什麽?韓王要將上黨的八座城邑割讓予我秦國?”

  “正是!”

  聞言,秦王蕩意味深長的看了公仲侈一眼,心中還在暗暗的盤算著。

  這時彌子夏叱道:“侈相!你韓王果真有和談的誠意?分明是在坑害我秦國!”

  “彌子何出此言?我王何以坑害秦國?”公仲侈明知故問地道。

  “嗬嗬,上黨之地多麽險要,韓王豈能不知?韓、趙兩國就上黨之地爭奪一百餘年,自三家分晉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諸如涅、屯留、長子等城邑更是時而屬韓,時而屬趙,秦國若得上黨八城,便已經威脅到趙國的都城邯鄲,隻要奪下趙國的長子、光狼城,過上黨孔道,我秦軍數日內就能兵臨邯鄲城下!如此趙人豈能容忍?”

  彌子夏義正詞嚴地道:“再者,上黨之地與韓、趙、魏皆有接壤,秦得上黨,進可攻,退可守,南下可擊韓,北上可伐趙,東進可攻魏之河東。這看似對我秦國大有裨益,實則害人不淺!”

  “趙國、魏國,焉能坐視我秦國得到上黨之地?”

  聽到這話,秦王蕩的臉色一沉。

  難怪他總覺得哪些地方不對勁,感情是這兒!

  上黨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家分晉之時,上黨之地也被韓、趙、魏一分為三。其中魏國得到的土地最少,可以忽略不計,韓、趙兩國則是一南一北,幾乎各占一半,不過還屬韓國得到的城池土地較多。

  韓上黨郡當擁有整個上黨地區的西部邊緣地帶。

  戰國初期,趙國在上黨地區的實際控製範圍大體有涅、屯留、長子、長平、泫氏、端氏一線以東地區。

  這條分界線北起涅水上遊的涅,自此南行,穿濁漳水上遊地區,出涅過長平關,至高平折而西南行,至沁水中遊止。整個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國在上黨地區的爭奪大都發生在這一帶。

  上黨之地如此險要,韓人焉能心甘情願的割讓予秦國?這其中必有貓膩!

  “侈相,這就是你韓國的誠意嗎?”

  公仲侈被秦王蕩那如劍鋒一般銳利的目光看得頭皮發麻,後背直冒冷汗,強顏歡笑道:“秦王,秦得上黨之地不是很好嗎?上黨之地勢險要,可讓秦國趁勢進取魏國的河東,並威脅趙國的都城邯鄲,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秦王隻需要駐守數萬軍力,就能保證上黨八城無憂矣。”

  “嗬嗬,侈相,你這話說得輕巧。你是將寡人當做傻瓜糊弄嗎?”秦王蕩冷聲道:“上黨之地這般險要,直接威脅到趙國與魏國的命脈,在你韓國手中無事,但是趙人、魏人,或者說你們韓人焉能坐視秦國占據上黨高地?寡人可不想前腳占了上黨,後麵就被三晉聯軍堵到函穀關,讓我秦國寸土不得不說,還將連固有的河西、三川之地都要失去。”

  “秦王……”

  “侈相,就這樣吧。你回去跟韓王再商量商量,上黨之地,寡人可以不要。韓王隻需要再割潁川五城,並將秦國曆年來攻占韓國城邑的圖籍一一獻出,寡人即可罷兵止戈。”

  “這……秦王,潁川不可。潁川乃是我韓國之腹地,臨近新鄭,我王是不會應允的。”

  “這就是你們的事情了。”

  秦王蕩意味深長地道:“侈相,寡人不想在雒陽耽擱太久。有勞你代為轉告韓王,寡人欲與韓王在陽翟一會。屆時希望韓王能給出一個讓寡人滿意的答複,如若不然,屆時韓王不但將有割地之痛,稱臣之辱,還會有亡國之難啊!”

  公仲侈聞言,臉色為之凝固,又無奈的低下頭道:“秦王所言,敝臣會告知我王。隻是秦王,得饒人處且饒人,韓國仍有餘力,秦王不能做得太過分,須知天下列國,尤其是魏、趙都不會坐視韓國被秦國吞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