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悔婚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4      字數:2178
  聽聞姬月有了身孕,還是秦王蕩的孩子,天子姬延心中羞惱不已,恨不得將嬴蕩大卸八塊。

  不過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姬延能有什麽法子?總不能逼著姬月把孩子墮掉吧?

  按照姬月的脾性,肯定能跟姬延拚命!

  沒辦法,姬延對於太子嬰與姬月的婚事隻能一拖再拖。

  幸好成親的禮節頗為繁瑣,須有六禮。

  六禮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其一納采,即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

  其二問名,即男家行納采禮後,再托媒人詢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時辰,以便男家卜問,決定成婚與否,吉凶如何。

  或以為問名是男方遣使者問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後問名範圍擴展到議門第、職位、財產以至容貌、健康等多側麵。問名也須攜帶禮物,一般用雁。

  其三納吉,即六禮中第三禮。是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

  而在這個時代,納吉也要行奠雁禮。

  其四納征,是為“六禮”中的第四禮。亦稱“納成”。即男家納吉往女家送聘禮。

  其五請期,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六禮之五。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請期禮書),由媒妁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其六迎親,即新婿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通常是男家將婚期通知女家後,到成婚日,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親隊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

  民間的娶親尚且這般繁瑣,更何況是王室?

  太子嬰要是真的想娶到姬月,沒有個十天半個月的絕不可能!

  不過,現在姬月已經有了身孕,還是秦王嬴蕩的孩子,太子嬰還能接受姬月嗎?有了這檔子事,太子嬰還能信守承諾,愛屋及烏,在即位之後能把姬月立為王後嗎?

  姬延揪心不已,於是將顏率找來議事。

  “顏卿,看樣子月兒是鐵了心的不願嫁給太子嬰,為之尋死,寡人憐之,能否悔婚?”

  顏率聞言,頓時頭皮發麻,垂手道:“陛下,此時悔婚,就是對太子嬰莫大的羞辱,對韓國莫大的羞辱。韓王絕不會善罷甘休的!再者,陛下先前已經悔過一次婚了,得罪了秦王,再悔婚,又得罪韓王,恐周室在中原將無立錐之地也!”

  姬延滿臉痛苦之色,說道:“可是寡人不能看著月兒尋死!今日她能自縊,改日就能跳河,就能自刎!寡人就這麽一個妹妹,於心何忍?”

  “陛下若有悔意。臣倒是有一個折中之法。”

  “請講!”

  “先將月公主與太子嬰的婚事拖一拖。坐觀函穀關戰事的變化,若秦軍能勝,則陛下可悔婚於韓,若秦軍不能勝,則陛下可悔婚於秦,一個龜縮於西隅的小國,如何企及韓國?”

  “善!”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事到如今,秦王蕩與姬月已經生米煮成熟飯。姬延反倒是希望秦軍能擊退六國聯軍,如此一來,周室就能得到秦人的庇護,不至於在夾縫中求生!

  就在雒陽發生這般變故之時,遠在函穀關的秦王蕩,將自己的右丞相彌子夏迎來了。

  中軍大帳之外,秦王蕩急匆匆的下了四方台的石階,一見到彌子夏搭乘的戰車進來,他就張開雙臂,喜笑顏開地道:“哈哈哈哈!子夏,寡人終於將你盼來了!”

  看到秦王蕩這般作態,彌子夏大驚失色,忙跳下戰車,快步迎了上去。

  “臣彌子夏,參見王上!王上萬年!”彌子夏作揖道。

  “子夏不必多禮。”秦王蕩扶著彌子夏的胳膊,一副親密無間的模樣。

  “王上,臣奉命運送糧秣輜重,計糧草二十萬石,箭矢、盾牌等輜重一應到位,請王上核查。”

  “稍後再說。子夏,先跟寡人入內。”

  “諾!”

  隨後,秦王蕩就挽著彌子夏的胳膊,一同進入中軍大帳之內。

  對席而坐後,秦王蕩意味深長地道:“子夏啊,寡人可算把你盼來了。這幾日函穀關的戰事出現了極大的變故。六國聯軍已經暫退到三舍之外的少梁山去了,且分兵宜陽、武遂方向,對這兩座城池圍而不攻,宜陽城與武遂城內的糧秣輜重並不多,不宜出戰,坐困亦是不成。寡人如何破解此危局,還請子夏教教寡人。”

  不懂就問,這是秦王蕩作為人君的良好習慣。

  聞言,彌子夏蹙眉道:“關於這場戰事,其實王上不該往武遂、宜陽二城派遣這麽多的兵馬駐防,更不該調集這麽多的軍力與六國聯軍作戰啊!”

  “此為寡人之過也。”秦王蕩懊悔不已,說道:“其實嚴君、甘茂等人都曾勸說過寡人,隻是寡人見六國聯軍隻有三十萬的兵力,實在不足為懼,寡人希望能一舉殲滅其於函穀關之外啊!”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彌子夏眯著眼睛道:“王上,其實你分兵於宜陽、武遂並無大錯,隻可惜沒有考慮到時間上來不來得及。因為聯軍來勢洶洶,根本不給咱們囤積糧秣輜重的時間。”

  “正是。寡人也是過於貪婪了,昏了頭。”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彌子夏深深地看了秦王蕩一眼,說道:“王上,你的本意是想將六國聯軍耗死在函穀關之外,等他們不攻自破,再一舉合函穀關、宜陽、武遂三處之兵,將其殲滅,以達到震懾天下的目的,確無大錯。隻是王上你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尋常將領或許看不出其中的缺陷,但是王上切莫忘了,聯軍當中,可是有著齊國名將匡章的啊!”

  秦王蕩聞言,一時之間臉色忽明忽暗,說道:“子夏,你是說,為我秦軍設此困局之人,是匡章?”

  “不錯。王上與薛公接觸多時,薛公的才能幾何,王上應該比臣要更清楚。縱觀聯軍諸將,能看得出我軍這一破綻的寥寥無幾,而唯一能讓薛公信服,並采納其諫言的將領,就是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