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入太廟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3      字數:2251
  姬処被架住後,莫說是周王室的一眾公卿大夫,就連天子姬延,都是屁都不敢放一個,默不作聲。

  數十名甲士頓時魚貫而入,進了太廟,估計裏麵的戰鬥是十分凶險的。秦王蕩待在門外,隻聽得一陣利箭穿透甲胄、血肉的“噗嗤”之聲,而後一片喊殺聲、搏鬥聲、扭打聲、慘叫聲,武器之間的碰撞聲混雜在一起。

  少頃,太廟便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當中。

  一眾甲士緩緩走出太廟,衣甲染血,不是自己的血,就是刺客的血,闊劍上一片殷紅的顏色。

  他們有的抬著屍體,有的押送著刺客。

  為首的校尉向秦王蕩稟告道:“王上,這些刺客甚是凶悍。刺客有五名,死兩名,三名輕傷,我方戰死八人,傷者十人!”

  秦王蕩微微頷首道:“死者從重撫恤,餘者皆有封賞。”

  “謝王上!”

  死傷這麽嚴重,不是秦軍的士卒太弱,而是這些刺客太厲害了,且其占據有利地形,手中又持有弓弩,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拿下,已經殊為不易。

  “王上,這些被俘的刺客如何處置?”

  “先帶下去,嚴加審訊。”

  “諾!”

  等到士卒將刺客們一一帶下去,秦王蕩又衝著姬延笑吟吟地道:“周王,這周室的太廟何以出現刺客,你可知道?”

  “這……寡人亦是不知。”

  “周王是真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哈哈,罷了,這王宮有我秦軍駐守,沒成想還讓這三五條雜魚溜進來,驚擾了周王,真是寡人的不對,回去之後,寡人一定嚴加斥責守衛宮禁的將領。”

  聞言,姬延的額頭上不自覺的滲出了絲絲汗液,忙道:“秦王有心了。”

  “嗯,就是不知道,這刺客是怎麽溜進王宮,溜進太廟的。其潛伏在太廟之中,是欲刺殺寡人,還是欲刺殺周王?寡人一定要命負責審訊的人盡快問出緣由,有了消息,當第一時間知會周王你一聲。”

  姬延的臉色頓時一僵。

  “太廟乃是清淨之地,不容褻瀆,不可任由血液玷汙。來人,進去將裏麵打掃幹淨!”

  “諾!”

  一眾甲士又找了木桶、抹布,盛了滿滿的一桶水,然後跑到太廟裏麵擦拭。將地板上的血液一一清理,使其光潔如新。

  堂堂的太廟,周王室供奉列祖列宗,祭祀曆代先王的地方,竟然有流血事件發生,還任由秦軍的甲士進進出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姬延不得不聳拉著腦袋,感到丟人極了。

  但,這是他自己在自取其辱。

  怪不得秦王蕩這麽做!

  等到整個太廟的血跡和打鬥的痕跡被清理一空,秦王蕩這才跟著天子姬延亦步亦趨的進入太廟。

  周室的太廟格局不小,進了門,就能看到一根又一根的玄色幡龍柱,頂天立地,支撐著偌大的殿頂。或白或黑的幔帳向下傾斜,無風而動,可見其材質確實上佳。

  一眼望過去,隻見太廟的正中央的位置,橫陳著一塊石壁,鬼斧神工的雕琢著各種山、川、河、澤、人、獸、飛禽等圖案,栩栩如生。在兩側牛油燭燈的燈光的映照之下,更是熠熠生輝。

  石壁之前,就在一座長條形的陛台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靈位,周文王、周武王、周平王等等,曆代周室天子的靈位赫然在其中。

  陛台下麵,放置著三個鼎爐,焚香祈禱的鼎爐,隻不過沒了一炷香插在上麵,顯得空落落的。

  而在靈台的兩側,放置著九隻偌大的寶鼎。

  分別是豫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梁州鼎、雍州鼎、冀州鼎、兗州鼎。大禹時劃分天下為九州,一州一鼎,即九鼎,九鼎即九州,象征天下。

  看著這九隻古樸而充滿肅穆之氣的寶鼎,秦王蕩的眼神當中透著一股炙熱的神色。

  礙於姬延就在身邊,秦王蕩不想造次,故而按耐住了心中的貪婪之念,跟著他跪到一側的蒲團之上。

  對於鬼神,秦王蕩還是敬而遠之的。

  跪在地上的姬延,雙手合十,滿臉虔誠的神色說道:“有嗣子孫姬延,見過列祖列宗。秦伯(秦國被分封時的爵位)蕩悉有雍土,其祖牧於西陲,得蒙護駕之功,位列諸侯,終至雒陽朝周。秦伯欲觀九鼎,以慰其心,萬望列祖列宗在上,勿怪於斯人也!”

  “姬延再拜!”

  言罷,姬延又一個響頭磕在地上。

  看著裝模作樣的姬延,秦王蕩倒是沒有絲毫的不耐煩。這個時代固然禮崩樂壞,但是一些禮製上的事情,能遵守就盡量遵守,反正又不會少塊肉。

  姬延終於念念叨叨完,又起身道:“秦王,你可以參觀九鼎了。”

  “多謝。”

  秦王蕩道了一聲謝,隨後便走到寶鼎那裏,一一參觀。

  擺放在太廟當中的每一尊青銅寶鼎,大小、高低大致相同,估摸著輕重應該相差無幾。在秦王蕩目測看來,每尊大鼎都高約一丈四尺,比他高了甚多,是兩個普通少年的那般高!

  這麽巨大的銅鼎,重量肯定是不輕的,至少不低於三千斤……

  曆史上的秦王蕩是怎麽舉起這個鼎的?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但是他舉的這個鼎,是普通的鼎,與原來的秦王蕩舉的九鼎不一樣,重量之上更是天差地別的!

  最初的鼎是由遠古時期陶製的食具演變而來的。

  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條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燒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從青銅鼎出現後,它又多了一項功能——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

  青銅鼎多為圓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處有兩耳。對銅鼎的擁有和使用,是奴隸主身份等級差別的標誌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隨著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誌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王權的象征、國家的重寶。統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

  秦代以後,鼎的王權象征意義逐漸失去。以後,伴隨著佛教在華夏的傳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續。

  後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廟大殿前,既是裝飾物,又是焚香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