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財帛動人心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3      字數:2236
  話說,自從那一日太子嬰覲見秦王蕩,商議秦韓結盟之事後,就飛馬傳信,向韓王倉匯報秦國方麵的情況,並一直滯留在鹹陽。

  但是,等韓王倉的回信已到,太子嬰再求見秦王蕩,終不能如願以償。

  根據秦王宮的內侍所言,秦王蕩不是在外麵巡視,就是在與群臣商議國政,亦或是外出圍獵。

  一連十幾日,太子嬰都沒能見到秦王蕩。

  即便太子嬰的反應再遲鈍,也意識到秦王蕩有意對他避而不見。

  為此太子嬰找來韓朋商議。

  韓朋蹙眉道:“太子,秦王蕩分明是在躲著咱們。再這樣下去,咱們韓國的東麵戰線告急,恐已經被齊軍占領了大片疆土啊!”

  聞言,太子嬰點了點頭,說道:“我也知道,秦王對咱們避而不見,一定是結盟的事情出了岔子,會不會是齊人從中作梗?亦或是孟嚐君田文這廝在秦王的耳邊鼓舌?”

  “不見得。”韓朋搖搖頭道:“太子,根據密報,齊人的使者已經進入鹹陽,欲求見秦王蕩,但都被宮人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

  “什麽?秦王連齊使都不見?秦王蕩究竟意欲何為?”

  “太子,依我看,這事兒絕對不簡單。什麽外出圍獵,什麽外出巡視,這不過是托詞,秦王蕩本人一定還在王宮裏麵,隻不過對韓齊兩國的使者避而不見,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韓朋眯著眼睛道:“現在齊、韓兩國正在交戰,戰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繼續拉鋸下去,對我韓國更為不利。但齊人能好受?根據秦齊兩國締結的盟約,是要一同出兵伐韓的,而今齊國已經出兵月餘,秦國這般遲遲沒有動靜,按兵不動,沒有秦國在西麵拖住我韓軍的主力,東線的齊軍豈非是要獨自作戰?”

  “嗬嗬,秦王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他一定是想讓韓齊兩國鬥得你死我活,自己則作壁上觀,也好待我韓國疲軟之際,再一舉出兵,從中漁利!”

  聞言,太子嬰頓時一臉愁緒:“韓朋,就算咱們知道秦王蕩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也無計可施啊。而今之勢,齊師伐我,諸如燕、楚、趙、魏等國皆袖手旁觀,不願招惹齊人,唯獨秦國,它有與齊國一戰的實力,再不濟,隻要秦國答應不出兵伐韓,依靠咱們韓人自身的實力,還是能擋住齊軍的攻勢的。”

  “唉!”

  韓朋長歎一聲,他也是知道這個道理。

  哪怕秦王蕩耍詐,說話不算數,出爾反爾,韓國都奈何不了他,隻能聽之任之。這就是弱國的悲哀!

  韓朋歎氣道:“太子,為今之計,咱們還是要盡快見到秦王,敦促他盡快與咱們簽訂盟書才是。”

  “你可有對策?”

  聽到這話,韓朋沉吟片刻,便道:“想要見到秦王,並促使他同意與我韓國結盟,咱們就要先從他身邊的人下手。”

  “請試言之。”

  “太子可知道這天下最厲害的風,是什麽風?”

  太子嬰遲疑了一下,道:“龍卷風?”

  “非也。”

  “頭風?”

  “也不是。”

  “哎!韓朋,你別賣關子了!這都火燒眉毛了!”

  看到太子嬰一點耐性都沒有,韓朋心下暗歎,回道:“太子,這天底下最厲害的風,不是能摧毀萬物的龍卷風,也不是讓人頭痛欲裂的頭風,而是枕頭風!”

  “枕頭風?”

  “不錯。”

  韓朋含笑道:“太子,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對於枕邊人的話,秦王如何能不聽取?如楚王熊槐一般,其後宮當中,有鄭袖獨寵。昔日張儀坐困郢都,幾欲死於郢,還是張儀賄賂並成功遊說了鄭袖,讓鄭袖在楚王的耳邊吹枕頭風,這才得以逃出生天的。由此可見,這枕頭風不是一般的厲害啊!”

  聞言,太子嬰點了點頭,深表讚同。

  鄭袖畢竟是楚王的寵妃,不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其在列國的朝堂上,幾乎是人盡皆知的。

  鄭袖姿色豔美,性格聰慧,但善妒狡黠,陰險惡毒。

  她計殺魏美人,並幹涉朝政,收受賄賂,勾結靳尚,陷害屈原,致使屈原被放逐,又放走張儀,使得楚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似這般的後妃,可謂是紅顏禍水,跟禍國殃民的褒姒、西施差不多。

  而秦王蕩的寵妃項萌,亦是名聲在外的。

  “韓朋,你是說,讓我去賄賂項萌夫人,使她幫助咱們見到秦王?”

  “不錯。”韓朋點頭道:“不過太子,光是讓項萌幫助咱們見到秦王還不行,你還要令其在秦王的耳邊,為咱們多說好話,最好是讓項萌自以為得到韓國的幫助,得一臂助,如此,當不失為一神助,等到咱們見到秦王,並遊說之,就能事半功倍。”

  “善!”

  太子嬰微微頷首,又忽而想到什麽,又道:“隻是……韓朋,咱們對於項萌的了解不多,她喜歡什麽,為人如何,咱們都不得而知啊。”

  “太子你放心,我早有準備。”韓朋笑著道:“為了成功說服秦王,我已經事先派人了解過秦王的幾個後妃情況。項萌,是古項子國的後裔,沒落貴族,世代經商,出身於商賈之家的項萌,豈能不貪戀財物?再者,項萌是女人,女人天性愛美,所以我斷定,項萌此女,對於金銀首飾當十分熱衷。太子不妨從中入手,以厚禮贈之。”

  看來又要大出血了!

  太子嬰心中很是無奈,不過為了促成這一回的秦韓之盟,付出一點代價還是值得的。

  韓國雖不比魏國、齊國一般富得流油,但是其地處中原,商路四通八達,因而國庫倒是十分充裕。要不然,韓國的武器裝備也不會居於天下列國之上遊,有“勁韓”之稱了!

  畢竟,打造一支強悍的鐵軍,是需要投入許多財力的。

  正所謂財帛動人心。

  好在太子嬰為了賄賂秦國的大臣,早就準備好了許多財物,倒是不必再派人回國向韓王倉討要。再加上在鹹陽的地界,也有不少韓國的商社,其中不乏韓國的細作,他們的資金,太子嬰都是可以任意調動的。

  為了打動項萌,太子嬰又到處網羅了一大批的名貴首飾,金銀器物,不知花費了多少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