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崇禎求捐
作者:龍嘯天呀      更新:2020-05-28 11:36      字數:2357
  黃金六月,暴雨連連,幹涸的大地終於不再渴了,但是真的快要淹死了。

  王邙坐在書桌前,陳圓圓紅袖添墨。

  “圓圓,我這畫如何?”

  潑墨揮毫之間,王邙終於畫出了一副令自己還算滿意的畫來。

  “爵爺,要圓圓說實話還是假話?”

  陳圓圓眉毛一彎,狡捷的笑道。

  “還是假話吧!”

  王邙一陣無語,他真的對毛筆東東不咋地,字就不說了,這段時間天天練,終於可以看過眼去了。

  至於山水畫,真的隻能嗬嗬了。

  想起前世影視中書畫大家潑墨揮毫的瀟灑,王邙隻有豔羨的份了。

  “很不過,畫工可以,不過比圓圓要差一點。”

  陳圓圓並未詳細點評,畢竟王邙畫的......,嗯,隻能看過眼去而已,說多了真的打擊到自家爵爺咋辦。

  “夫君,洪水!”

  就在王邙打算詳細詢問下還有什麽不足之處時,紅娘子闖了進來。

  “洪水?”

  王邙聞言霍地站了起來。

  終於來了,崇禎六年河南大水啊。

  “走!”

  王邙也顧不得書畫的不足之處了,匆匆和陳圓圓道了聲歉意,走出書房,隨手拿了把紙傘,向城牆走去。

  外麵的雨很大,大到如同瀑布一般,幸好紙傘的質量還算可以。

  但是竹製傘架隨著雨水的衝刷不斷的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油紙也漸漸抵撐不住沉重的雨水。

  “好大的暴雨!”

  王邙萬萬沒想到突如其來的暴雨竟然如此恐怖。

  新城的排水設施很好,但水泥地麵之上依舊積水不下一尺之深。

  “爵爺,幸好前些日子我們挖掘的渠溝比較深,大水並未淹沒農田,唉,小心點爵爺。”

  剛到城牆根,李叔便迎了上來。

  可王邙在快要上到城牆之上時,被眼前的滔天駭浪差點下的一個踉蹌跌下城牆去。

  幸好紅娘子在他背後,手疾眼快將王邙扶住了。

  “嗯,李叔組織青壯準備救災!”

  王邙終於站到了城牆之上,望著滔滔洪水席卷向下遊,不禁眉頭微皺起來。

  今年下遊地區,乃至河南大地怕是要顆粒無收了。

  到時百姓又要流離失所,成為流民。

  確實天要亡大明啊。

  河南洪水、陝西等地卻連年幹旱,百姓食不果腹,隻得淪為流民,而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正是趁這個時機發展壯大起來的。

  此刻王家寨新城和信陽州擁有不下三十萬人口,這都是盧師還有他們送來的,當然也有河南大地上實在活不下去的流民舉家搬遷而來。

  如此多的人口,王邙感覺壓力重重。

  雖然他大規模的撒網去求購糧食,甚至派人去南方去求購糧食,可是糧食缺口依舊很大。

  “崇禎不知道如何了?”

  望著洪水根本就沒法對新城城牆造成任何破壞,也無法衝過三米多高的堤壩,王邙的心思不禁飄到了京城。

  “一群庸臣!”

  正被王邙惦記的崇禎此刻正在大發雷霆。

  他聽了王邙的話,隻等一個機會。

  機會他等到了,鄭州大水,直接將鄭州城都給差點淹沒了,不下二十多萬百姓因洪水流離失所。

  於是他開啟了募捐模式。

  在朝堂上,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差點將自己都感動了。

  當然,朝堂上的眾臣一個個也感動的稀裏嘩啦。

  可是到關鍵時刻,他才發現,這群家夥的演技比他好,而且好上很多、很多。

  文武百官竟然不買他的帳,有的砸鍋賣鐵,有的在家門貼上“此房出售”,有的隻捐幾百兩......

  內閣首輔周延儒三百兩,溫體仁二百兩......,捐的最多的卻是自家的嶽丈周奎兩千兩。

  殊不知周奎是從周皇後那裏拿了五千兩白銀,卻隻捐獻出了兩千兩,差點沒將剛剛生產不久的周皇後氣的斷奶。

  “難道真如財運伯所言?”

  對於王邙的話,崇禎也將信將疑,畢竟在他看來大明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他之所以如此信任王邙,是因為王邙好似料事如神一般的存在。

  回京後,英國公這家夥也不知吃了哪門子藥,竟然要輔佐自己的兒子朱慈烺上位。

  若不是自己趕回的及時,怕自己莫名就成了太上皇了。

  當然成國公的二兒子的事王邙也一五一十的和自己說了,他才想看看這些勳貴真的還有必要存在嗎。

  很好,一試之下他知道了。

  成國公捐獻了八百兩、英國公同樣也是八百兩白銀,其餘國公也是如此。

  而侯爵勳貴齊齊各家捐獻了五百兩,伯爵勳貴三百兩。

  一個個好似早就商議好價錢了一般。

  更為可氣的是,這群家夥們竟然也都公然砸鍋賣家,擺出一副清勳的嘴臉。

  他們在大明有多少家產,真當自己不知道?

  最終整個募捐募捐到了不到十萬兩白銀,累計八萬五千多兩。

  這麽點銀子他崇禎現在真看不在眼中,不說琉璃鏡子的收入,單單‘貢鹽’每天都帶給他近二十萬兩的純收入。

  現在大明內庫可不能再跑馬了,滿滿都是堆積如山的白花花的銀兩。

  “大伴,從兵仗局中挑選出一千技藝精巧的工匠,你親自帶人去王家寨,將他們交給財運伯。”

  崇禎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將最後希望寄托到王邙手中。

  “夫君,紅花軍和娘子軍的軍製是不是該換下了。”

  被崇禎寄托最後希望的王邙在巡視完城牆還有城中百姓之後,回到書房接過陳圓圓遞過來的熱茶,聽著自家媳婦紅娘子所說不禁思索起來。

  他這段時間來也搜集了不少衛所流離的匠戶。

  但這群匠戶對於打造農具、大刀長矛還算可以。

  可對於打造火器,他們真的如同瞎子摸象一般。

  一問,王邙才知道,他們從未打造過火器,哪怕火藥都需要朝廷提供,而衛所裏麵的各式火器更是一個個鏽跡斑斑,一看就根本不能也不敢使用。

  “是需要改革了!”

  王邙仿佛自言自語道。

  他再等,等真正的熱武器打造出來,這樣才能對軍製進行革新。

  畢竟前世軍隊是以班排連營團旅師軍來命名的,可這種軍製對於現在冷兵器時代來說是行不通的,一個班人數太少。

  “新軍訓練的如何?”

  “很好,基本達到預計目標了。”

  紅娘子嬌聲說道。

  “夫君,你真的要帶娘子軍去做什麽魔鬼求生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