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肯來我買單
作者:鍋鍋      更新:2021-03-24 23:11      字數:2634
  吉省,哈爾濱特別市。

  其實,在奉軍的建製中,將前中東鐵路附屬地所統轄地域,編製成所謂“東省特別區”,屬於省級建製,首府定在哈爾濱,地域橫貫吉省和黑省。

  但這個建製隻是奉軍“內部糧票”,就如“興安屯墾區”一樣,雖然奉軍派駐大員,但金陵當局並不承認這些建製,是上不得台麵的機關。在金陵當局的行政區劃中,哈爾濱還是隸屬吉省的“特別市”。

  為了舉行聽證會,哈爾濱市政廳特別清理出大會堂,學習西方習慣,主會場分成三個區域,呈現一個倒“凹”形:

  正中麵對會堂大門的倒“凹”形底部,是為國聯調查團所準備坐席,布置兩排座椅和書桌。前排為調查團正式成員,後排是各位隨員。

  在這個區域的桌子上,不僅擺放了茶水、飲料,更有預備了糕點、水果。每一位調查團正式成員身後,都站著一名旗袍美女充當侍者,隨時為調查團成員服務。

  倒“凹”形的左右兩側,各有兩排座椅和書桌,分別安置華、日雙方的代表團。

  根據某人的意見,摒棄了之前的中式桌椅方案,采用西式的軟墊沙發椅與核桃木書桌。

  原因很簡單,中式桌椅,尤其是座椅,硬邦邦的,坐著實在太不舒服,稍微久坐,就能把屁股硌的生疼。請人過來開會,不能叫人上刑吧。

  以上幾個區域,被奉軍用紅色綢布條圍起來,綢布條旁站有警衛,以示其他人不得隨意進入,以免幹擾會議。

  在紅色區域外,擺設大量座椅,每個座椅下,還貼心的準備了一張硬木板。這些座位都是為來賓以及記者準備。

  如此布置,令奧利弗等調查團成員非常滿意。

  赤俄代表薩夫維奇,看後更是喜不自勝:

  “乖乖,這要是再有一瓶伏特加,簡直就是完美了!”

  國聯調查團自奧利弗以下,紛紛翻了翻白眼,還想要酒,你當這是昨晚的宴會麽?這幫老毛子,真是無時無刻離不開酒精的牲口。

  此時會場早已坐滿人,大家都在等待國聯調查團入座。看到調查團成員落座,奧利弗寶相莊嚴的開始致辭,意味著聽證會正式開始。

  聽到奧利弗的發言,在場的記者紛紛來了精神,照相機的曝光燈閃成一片,文字記者們取出座位下的木板,鋪上厚厚的草稿紙,灌飽墨水的鋼筆也準備好三四支,此時拿在手裏,眼睛卻死死盯著會場,隻等有人發言,就開始記錄。

  更有早準備好的技師,將早已準備好的儀器打開,對會議現場進行錄音和錄影。

  霎時間,近五百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會場,令坐在前排的賓客迫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總覺得異常難受。

  近五百記者,多數是白人麵孔,真正的東亞麵孔不到百人,這其中還有一多半是日本媒體的記者。

  這種陣容,別說是在場受邀與會的賓客,就連自詡見過大場麵的奧利佛等人,走進會場時都不禁嚇了一跳。

  在華有這麽多外國媒體麽?這些在華的外文媒體,竟然如此關注聽證會?

  答案麽,是,也不是。

  事關華日兩國外交爭端,甚至日本不惜用武力威脅,兩國的口水仗更是早就打上了天際。事態如此嚴重,在華的外國媒體怎麽錯過如此良機,想不讓他們參與到聽證會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華的外文媒體,能拿上台麵、上得了檔次的,數來數去也就那麽二三十家,撐死能派來百人左右的記者團,其他的外國記者是哪來的?

  簡單啊,當然是奉軍花錢雇來的!

  如遠在美洲的《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美利堅聯合通訊社。

  如英國的《泰晤士報》、路透社、《金融時報》、《曼徹斯特衛報》、《觀察家報》。

  如法國的《世界報》、《國際先驅論壇報》、《費加羅報》、法國新聞社。

  如赤俄的塔斯社、《真理報》。

  甚至,在一邊打醬油的鹹魚意大利,那位自比凱撒的法XS黨魁的喉舌,《意大利**》,都派出了一個五人報道小組前來遠東。

  倒是德國那邊,因為國內形勢複雜,隻來了一些不大出名的媒體,其中之一,受到某人點名邀請,甚至,某人在與副總司令的會談時大放厥詞:

  “《人民觀察家報》來不來人無所謂,要是能邀請他們那位黨魁來一次東北,花多少錢都值了。要是副總司令沒錢,我自費讚助這位黨魁全部旅費!”

  這是某人在副總司令麵前唯一的一次狂言。

  正因如此,他的話驚到了那位副總司令。

  雖然當麵不置可否,待某人走後,副總司令卻好奇得打發人去好好調查一下,剛剛某人提到的,那個德國不知名政黨的黨魁,究竟何許人也。

  要了解德國的內情,在華國也並非沒有渠道。

  奉軍的代表透過合步樓公司,去打聽了一下那位留著小胡子的黨魁。

  合步樓公司是有德**方背景的洋行,專營軍火買賣,在華德兩國的人脈自然是通天的。接到這份委托,沒花什麽力氣,就將整理好的資料轉交給奉軍代表。

  當那位副總司令看到資料後,頓時驚為天人,平日裏每天都要紮十來針Morphine的他,竟然整整一夜沒睡,坐在病房裏一頁一頁將資料讀了三四遍。

  第二天早晨,頂著一雙熊貓眼的副總司令,下令尋找那位黨魁的代表作《我的XX》,然後命人搜集所有已出版的《人民觀察家報》。

  隨後,副總司令親自執筆,以華國三軍副總司令的名義,邀請那位黨魁,以個人身份訪問華國東北地區。

  如此重視,自然不會厚此薄彼,奉軍對德國那份還遠未為世界所知,發行量不過萬份的《人民觀察家報》,開出天價邀請,十萬美元支票直接由合步樓公司代表,送到了慕尼黑的報紙總部。

  天下掉餡餅!

  此時正缺錢的《人民觀察家報》以及背後的那個組織,對這次邀請,嗯,主要是那張支票,樂得喜不自勝,強自壓抑自己的興奮,總編急吼吼闖進他們黨魁的別墅。

  正在精心準備講演的那人,先是大為光火,隨即看到天價支票,樂得差點跳起來。趁勢,《人民觀察家報》總編,遞上了隨著支票送來的邀請信。

  由華國三軍副總司令親自手書的邀請……這位出身奧地利,年輕時代當過畫家的黨魁,應是還從未接到過如此高層人物的邀約,臉上表情先是驚喜,又現出矜持來。

  最終,看在十萬美元“出場費”的麵子上,那人還是決定,自己不會前往遠東一個黃種人的國度,但可以派出副黨魁魯道夫·赫斯,作為他的私人代表,去遠東湊個熱鬧。

  當馬明遠摟著金東真,走進聽證會休息室,看到那張國字臉、寬額頭,有著典型日耳曼人長相的家夥時,嘴角不自禁的抽搐了一下:

  MD,還真是錢能通神,那位副總司令究竟花了多少錢,能把這家夥從慕尼黑摳來東北?

  隨即,他想起之前自己的狂話,身子就是一陣抽搐……

  不會這筆大錢,真要自己買單吧?若是真能把小胡子買來也就罷了,花錢在這個瘋狂親英、半路自己作死的家夥身上……

  貌似不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