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追(1)
作者:鍋鍋      更新:2020-12-24 04:21      字數:2610
  吉省,春城。

  文昌路口。

  “付偉穿的是什麽衣服?”

  丁山以下,幾個特偵隊員麵麵相覷,不明白少爺問這個幹嘛。

  丁山因為並未參加抓住文奎的行動,對這個問題也不大了解。倒是那個叫高三的特偵隊員反應快,稍微思考下,就回答出來:

  “灰白的袍子,絲綢質地,套著一件坎肩,上好的東洋棉紗,腳上是內聯升的老布鞋,黑色的,戴著單邊眼鏡……”

  後麵的有點回答不上來,但已經很讓馬明遠詫異了,不止是這個高三的審訊卓有成效,就算是那個文奎,看來也是個觀察入微的人物,難怪會有這種小聰明,想要抱著付偉的大腿的想法。

  這些想法暫時拋開,衝著文昌路上的人群努努嘴,馬明遠對幾個手下示意道:

  “那你們看,這條路上,文奎走進去會眨眼,就付偉那身衣服,走進去難道不眨眼麽?”

  幾個手下看過去,此時已經是五月份,長春的氣溫蠻高的,文昌路上的行人,竟然還有人套著冒棉絮的破棉衣,也有人是補丁摞補丁的單衣,更甚至,不少人直接光著膀子打赤膊,頭上、臉上更是髒兮兮的,沒有半點幹淨顏色。

  幾人立時明了問題在哪了,文奎因為衣著光鮮,站在這裏會被一眼認出來,難道付偉這身打扮,在文昌路上就不惹眼麽?那麽,付偉是怎麽做到轉眼消失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付偉其實就藏身在這文昌路貧民窟裏!

  丁山一瞪眼,看著幾個手下,虎著臉道:

  “找,把弟兄們調來,一戶戶的給我找……”

  不等丁山說完,幾個人瞪大了眼睛,發現馬明遠施施然走到一名小混混麵前,掏出幾張鈔票,塞到小混混手裏:

  “兄弟,打聽點事……”

  到底是文昌路上廝混的小混混,眼皮子淺得很,馬明遠不過塞過去兩張十元的奉票,就已經笑見眉不見眼,不住得點頭哈腰,渾然不覺得,這時候奉票毛得厲害,黑市上,一百元奉票都不見得能換到一個大洋:

  “哎呦,您老請問,小的一定有啥說啥。”

  馬明遠將付偉的相貌、打扮說了一遍,才問道:

  “這文昌路上,有沒有這麽個人物經常出入?或者,有哪戶人家,與這位老先生有來往?”

  小混混立馬警覺起來,將馬明遠還有身後幾個大漢看了一圈,他畢竟是文昌路的老住戶,都是鄰裏鄰居的,讓他出賣老街坊,心裏多少有點過意不去。

  馬明遠看出他的心思,又掏出一卷鈔票塞過去。

  小混混都不用細數,用手一捏,就知道得有十幾二十張,乖乖,今天是遇到大財主了,這些錢值一兩塊大洋了,什麽街坊鄰居,立馬被他拋到九霄雲外,腰彎的幾乎就要垂地了:

  “哎呦呦,您老人家太客氣太客氣了,不就是打聽個人麽,包在小的身上,一刻鍾,隻要一刻鍾,保準明明白白!”

  說完,這小子轉身就奔著巷子裏跑去。

  丁山湊過來,低聲道:

  “少爺,這人,可靠麽?別是卷錢跑了。”

  馬明遠笑著看向幾個手下,並沒直接回答,而是示意高三道:

  “你們以前也是在街麵上混的,你們說說,他會就這麽跑了麽?”

  幾個特偵隊員彼此瞧瞧,最後還是高三出頭,瞧了眼丁山,才小心得道:

  “應該不會,這人估計就在這文昌路混,不想倒黴,就不會幹這種事。再說,少爺給的也不少了,這小子估計還想撈大頭,肯定會盡心盡力。”

  丁山也知道自己想差了,倒是沒覺得手下卷了自己麵子,但他還是細心的吩咐一名手下,裏麵調動其餘行動隊員過來。

  等了一小會,也就是十分鍾光景,那個小混混跑回來,一頭一臉的汗水故意不去擦,在馬明遠麵前大喘著氣,作出十分辛苦樣子:

  “老,老爺,打聽出來了,東頭王寡婦,這,這婆娘,賣了一身破衣服,給了您說的老東西,這婆娘,真,真是,沒眼力……”

  馬明遠不想再聽,直接吩咐這小子帶路。

  這麽一行人,看著就不好招惹,又是街頭的混混帶路,走在文昌路上,其他街坊、行人紛紛避讓,幾分鍾就來到王寡婦家中。

  王寡婦一看就是老實人,看上去長相滄桑,好像得有五十幾歲,實際年紀估計也就四十左右,見到這麽多壯漢上麵,嚇得不知所措,高三幾句話就把事情問了個明明白白。

  原來,付偉早就和王寡婦約好,備了一身合身的破衣服,今天付偉趕來,匆匆換過衣服就離開,那身體麵的衣裳直接扔在王寡婦家裏,喜得王寡婦不要不要的,還以為賺了好大一筆,怎麽都沒想到,這身衣服還惹來一場橫禍。

  取過被王寡婦仔細收藏的那身衣服,馬明遠仔細的翻看著。

  衣服其實沒什麽特別,不過是質地、手工都很不錯,這麽一身下來,怎麽都要一兩塊大洋。

  丁山等人也在翻看看,過了好一會,失望的道:

  “少爺,沒什麽東西,這老家夥真是狡猾。”

  誰知,馬明遠卻沒他們那樣失落,將一雙鞋子扔到一邊,拿著那件坎肩反複端量,甚至用手仔仔細細的摸過每一處針腳,最終,將這件坎肩放下,示意丁山等人再查看:

  “來,你們,看看,這件衣服,是不是針腳特別細密?”

  丁山等人都是大老爺們,哪懂得這些,摸了半天也沒摸出個所以然來,馬明遠無奈,隻得叫來王寡婦,將這問題再問了一遍。

  王寡婦是婦道人家,平日裏的營生,就是幫街坊鄰居洗洗涮涮、縫縫補補,女人摸了一會,甚至拿到門外,對著陽光看了好一會,才不確定的回答道:

  “這,這位老爺,小的也不是很確定,隻是感覺,這針腳,太密了,而且每一處針腳間距離都差不多,做這衣服的裁縫一定是個非常厲害的老師傅,不然哪能有這麽好的針線活。”

  搖搖頭,馬明遠重新取過坎肩,摩挲著材質:

  “不,要是你說的那種老師傅,怎麽會把一身本事,浪費在這麽一件東洋棉布衣服上,這東西的材質和手藝不對應,不過,如果是機器縫製的,就說得通了。”

  機器?

  在場所有人都是滿腦門子的問號。

  馬明遠肯定得道:

  “對,就是機器,洋人發明了一種裁縫用的機器,叫縫紉機,隻要使用熟練,做出來的針腳就會和老師傅一樣細密。這件衣服,不是定製的,也不是付偉家裏的奴才做的,估計是成衣店裏買到的。而且,東洋棉布,使用最多的還是日本人占著的關東州和長春。”

  丁山立馬明白過來:

  “少爺,我們立刻去查,城裏的成衣鋪子,哪家是在用你說的,那,那個,什麽縫什麽機,哪家做了大量的這種樣式的坎肩,然後我們去找大西瓜……”

  無奈的搖搖頭,這些手下的文化水平還太差,一個順藤摸瓜都記不下來,馬明遠苦笑糾正:

  “這種東西,成衣鋪裏估計一次就會做好幾十套,賣給了誰,很難記住。不過,付偉雖然謹慎,但買東西還不至於從城南折騰到城北,就在成衣鋪子周圍,好好打聽下,看看能否找到這老東西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