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抑鬱
作者:燒吻之後      更新:2020-06-29 00:47      字數:2432
  他已連續一周沒能有過一天的安睡,終日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昨日睡前特意服了助眠的藥物。

  他覺得自己患上了抑鬱症,貌似很多文學家都是抑鬱症?

  不過他覺得的抑鬱症隻是輕度,已讓讓受困於極大的無力感,無法想象一位重度患者,該是如何步履維艱地走過每一個24小時。

  直到有一日清晨他終於頭痛難耐到無法寫文,於是,他去了醫院。

  坑爹的醫生給他的診斷是腦供血不足,並開了一堆對症的藥。

  藥有些許的療效,緩解了我的頭痛,但並未卸下腦中的大石。

  但即便如此,當真要他睡覺的時候,又要輾轉反側許久方能入睡,且睡眠很淺,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把他驚醒,而在這之前他是一個沾上枕頭十秒鍾內就能睡著的人。

  他中午必須午睡,不然下午他的腦袋就會如同要炸裂了一般。

  原野真吾已經快忘了一個清醒的頭腦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無法再維持飯後讀書的習慣,而轉為靠著窗戶昏睡;

  他已經不再往外出去活動了,因為開始會暈電車,坐時間一長就頭暈惡心。

  每天一進家門,他就隻能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他不想見人,不想接電話,不想與人說話,不想出門,這等簡單的事情於他簡直苦不堪言,他開始進入如深淵般的社交困境,他的手腳也如同長出了繩索把我徹底捆縛住了。

  他開始覺得我的人生徹底無望了。後來他才知道,他已經進入了一種輕度的“抑鬱木僵”狀態。

  第二個星期,遇到靠譜的醫生建議他去看心理科。

  初初聽到這個診斷,他覺得很可笑,自己是一個很豁達開朗之人,而且近幾年並不曾有過什麽讓我鬱鬱不平的心事,何來的心理疾病,而且他統統都是生理上的症狀,與心理疾病又有何幹。

  但原野真吾還是去了,果然診斷出來是抑鬱症,而所有症狀都是抑鬱症的肢體症狀。

  初診時,醫生問了他大量的個人問題,為他細細分析自己的病因,判定是因感情原因導致自己作息和生理失調,且沒能及時調整與排解,積攢了許久的情緒疲勞和壓力瞬間噴薄而出,從而引發了抑鬱症。

  醫生給他開了對症的藥,剛吃下兩天,他的症狀就幾乎被全部壓製住了,開始恢複正常的生活,正常起床、正常洗漱、正常交談、正常工作、正常睡眠,精神上的麻木狀態得到改善。

  隻是他腦中的那塊大石還在,始終無法移除。

  這種藥物也讓他產生了極大的依賴性,有一次因為醫生停診而停藥了幾日,他就感到頭暈目眩、嘔吐不止,身體時不時有一種過電般的發麻感,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中間還有過一段時間的失眠,腦袋累到分分鍾就要炸裂,卻無論如何都睡不著。

  夜夜睜著眼到天明,終於可以理解失眠為何會逼死一個人,幸運的是我的失眠隻持續了一個星期。

  太多人不了解抑鬱症,對抑鬱症有誤解,從而對周圍有抑鬱症的人采取了不正確的應對態度,即便是出於善意,但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反而加重了對方的苦惱。

  抑鬱症的對麵不是“快樂”,就像他並沒有不快樂。

  抑鬱症的對麵是“活力”。

  是他的身體被病困住了,導致他的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體內的精力好似被榨幹了,導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開心一點”、“想開一點”這種話,導致他抑鬱的並非心情,開心一點、想開一點並不會減輕他的病痛。

  更何況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想開”的精神調節機製。

  因為第一條,所以不要以一個人開心不開心來判斷他抑鬱不抑鬱,這兩者之間無法劃上等號。

  “你整天那麽逗逼,怎麽會抑鬱呢“這樣的判斷是徹底的誤讀。

  抑鬱症是一種病。

  不是一種悲觀失落的心情,不是矯情,不是故作姿態,是管理情緒的機能壞掉了,是大腦中無法分泌出有活力的因子。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你有啥可抑鬱的,我還抑鬱呢”這種話,你會對一個癌症患者說“你有啥可乏力難過的,我還乏力難過呢”麽?

  抑鬱症是一種病,是病就要吃藥。

  確實有人有輕度抑鬱症自己熬著熬著就熬過去了,但對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扛不是一個辦法,這不是一個用意誌就可以與之對抗的疾病。

  抑鬱症的外部表現非常複雜,悲觀低落的心境固然是一種症狀,但更多時候還會通過肢體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頭昏、乏力等。

  所以千萬不要以沒有心理症狀而隻有生理症狀,來否定一個人抑鬱症的可能性。

  不要問抑鬱症患者“你為什麽要抑鬱?“

  很多人的抑鬱症是無法找到確切病因的,就像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得癌症一樣。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控製能力會較之常人更差,除了經常不想說話外,時常會忍不住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對於這種情緒上的失控抑鬱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惱。

  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又不是什麽好事,有什麽好到處說的“這種話。

  抑鬱症就是一種普通的疾病,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這沒什麽見不得人,”訴說“會緩解抑鬱症患者的精神壓力。

  就好象我終日以一種逗逼式的口吻調侃自己的抑鬱症,一方麵是在排解自己的壓力,一方麵我也希望通過我的調侃,讓大家知道抑鬱症是一種病,不要對它有任何的偏見。

  對抑鬱症患者而言,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

  社交活動會有壓力,比如與不熟悉的人的聚會,他人的過度關注會有壓力,比如家人對婚姻狀況的關切,生活的突然變化會有壓力,比如從小養到大的寵物的離開。

  這些壓力對於尋常人而言實在爾爾,但抑鬱症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麵情緒,從而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

  不要逼他們去做任何事情,一個安穩的環境對抑鬱症患者非常重要。

  抑鬱症患者的孤獨與絕望,經常來自於外界的誤解或輕視。

  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抑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與抑鬱症對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而是支持與鼓勵,再簡單一點,就是理解與關心。

  原野真吾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在家裏獨自生活了將近一個月,不與外界的任何人去聯係,直到有一天,一個人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