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邁出第一步
作者:夜行人      更新:2020-03-03 03:07      字數:3374
  山河警事最新章節

  周秀蘭一激動,把從家裏黑白電視上學的詞都用上了:“哎呀!劉大人,你是大好人啊,這,我怎麽謝你呢?”

  劉正坤懵了,趕忙道:“不是,嫂子,我不是劉大人,我是古河鎮派出所的所長。”

  周秀蘭抹著眼淚,在圍裙上擦著手,連連點頭:“對,對,所長,您別介意,我鄉下人不會說話。”

  秦德在屋裏來回走了兩趟,轉頭一把握住劉正坤的手沉聲道:“劉所長!我……我感激不盡!可算是沒出岔子,你都不知道這幾天我家裏咋過的……。”說到這,秦德鼻子一酸,勉力控製著情緒,也沒把剩餘的話說完。

  秦山月拉著秦山河的手,連哭帶笑地說道:“娘,爹,大海哥沒事了!”

  劉正坤看著屋內簡陋的家具和僅有的一台黑白電視機,更加用力地握著秦德的手,問道:“大海去哪兒了?我怎麽沒看見他呢?”

  秦德忙道:“去鎮上了,我找他回來!不能耽誤了上班。”

  “嗯,明天讓大海去派出所,找我報道就行了。”

  “謝謝,謝謝。”秦德不住道謝。

  秦山河感覺到氣氛不對,看著娘都哭了,嘴一撇,也要哭。

  秦山月從兜裏掏出一顆糖,哄道:“小河不哭,吃糖吧。”

  看到姐姐手裏的糖,秦山河眼睛一亮,頓時不哭了。

  看到秦山河的表現,劉正坤不解的問道:“這孩子……?”

  “唉!小河……從小智力就有點問題,你說這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智力不行就不行,有口吃的就行了。我這個家庭,讓領導見笑了!”秦德尷尬的說道。

  “……”劉正坤沉默了,對於秦山海的家庭情況,他從秦山海口中也聽到過一點,但是根本沒想到會困難到了這個程度,嗓子頭如同有東西卡主一般,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小月,趕緊給窩裏老母雞宰了!今兒高興!我跟領導好好喝點。”秦德吩咐道。

  “哎。”秦山月應了一聲就往門外走。

  劉正坤伸手攔住,指著木桌上的剩飯哽咽道:“老哥!我們警察有紀律,不能吃拿卡要。說句見外的話,你家裏條件不太好,還有個張嘴等吃的娃娃,你們自己吃的都是什麽?這都是玉米餅子就大蔥!就算你殺了母雞,我忍心吃嗎?啊?”

  秦德懦懦道:“領導,您這是哪裏話?您今天來我家,那是屈尊!吃個笨雞咋了?你要是不留下來喝一杯,讓我老秦的老臉往哪兒擱?左鄰右舍還不得笑話我?”

  劉正坤沉默許久,兩手托著額頭,抹了把眼睛,重重點頭道:“行!老哥,今兒,我不走!”

  “哎,這就對了。”秦德高興的說道。

  秦山月跑到院裏雞窩抓雞,周秀蘭幫襯道:“我去村裏小店買瓶酒!”

  秦德安排道:“嗯,買一塊八的,山河陳釀!”

  雞殺了,酒也買了回來,秦德和劉正坤坐著木板凳聊天。

  周秀蘭和秦山月就在鍋屋裏忙活,屋頂

  的煙囪開始冒煙,地鍋裏燒著柴,開始燉雞,圍著地鍋貼了一圈白麵餅子。

  劉正坤詳細的問了秦山河的情況,得知這孩子從小智力就有障礙,現在十八歲了也沒有太大的好轉,這病一陣陣的,有時候智力像兩三歲,有時候說出的話又成熟不少,沒有能力自理,必須要人照顧。

  劉正坤見多識廣,掏出了個筆記本,一邊記一邊說道:“我聽說,大城市裏有那種啟智學校,雖然不能完全恢複正常人,但是通過學習,也能讓孩子自立。這個事我記下了,我會找鎮領導反映,你家裏條件差,看看鎮上能不能解決一部分費用!”

  秦德忙不迭的道謝,“如果真有辦法能讓小河自立,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我想都不敢想,從小領到這麽大,也習慣了,思想上也麻痹了,總覺得孩子治不好了,您這一說,我又有了希望。領導,您是個好人啊!”

  一盆雞端了上來,餅子也裝了一盤子,秦德把山河大曲打開,倒了兩碗。

  秦德不時和劉正坤碰杯,劉正坤沒拒絕,實實在在的喝了幾口。

  一家三人都把雞身上肉多的部位,客氣的往劉正坤麵前送,隻有秦山河興衝衝埋頭啃著雞腿,大冬天吃的滿頭大汗!

  劉正坤一頓飯吃的心裏是五味雜陳,心裏想著,能為這個窮苦善良的家庭做點什麽,對,把秦山海帶好,當好警察,就是對這個家最大的幫助了!

  臨走前,趁大家不注意,劉正坤在飯碗下,塞了五十塊錢。

  推著自行車,麵對門口站著不停揮手的一家人,劉正坤轉過頭,不忍心再看一眼,一句話沒說,一咬牙抬腿蹬上了自行車。

  鍾國濤陪同吳總去燕京出差,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這兒的木業公司,無論是家具製造技術還是銷售方法都要領先小縣城很多。

  振興木業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原木資源有,人力資源也夠,就是在深加工方麵還是空白。

  吳總清楚,從種下樹苗一直到做出成品賣到消費者手中,是一個係統工程,從樹木的砍伐到造材以及運輸這方麵,自己公司各有分工,已經可以很熟練的完成。

  但是如何把板材做成高質量的家具,然後又怎麽把這些家具賣出去,其中的渠道,銷售方式等等都需要向業內領先的公司學習,因為這才是賺錢的大頭。

  振興公司現在贏利的方式在於原木資源和員工的體力勞動,想要更進一步發展,必須引進先進機械和技術人員,獨立自主完成從生產到銷售一體化的工程,這才是行業立足的根本。

  這些都是吳總考慮的事,作為司機的鍾國濤對這些公司發展方向的大事沒有太多的關注,他這次出差藏了點私心,主要是想在這些發達的城市,找一些適合老家人幹的項目。

  同秦山海的一番交談,鍾國濤感慨良多,平時自己在家沒感覺到有什麽不對,秦山海當兵五年,回來後,家鄉除了建了個橋,一點沒變。

  路還是那個泥路,房子還是那些老房子,村民的主業依舊是種地,年輕點的來閑暇時鎮上打點散工,一月

  多掙個二百塊,就算見了世麵了。

  在上河村,鍾國濤雖說不是村上黨領導的,但也算年青一代裏思維比較活泛、比較靠前的了。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想點辦法讓村子富起來,見識了外麵的世界,這種想法更加堅定。電視上、報紙上,天天報道哪個村走在了致富奔小康的前列,哪個村養殖戶年賺幾十萬,最令人驚訝的是,據說有個華中村,今年就可以實現家家戶戶住別墅、開豪華轎車、存款上百萬。這個村子已經成為國內最富裕的村莊,號稱“天下第一村”。

  參觀考察非常順利,吳總心情不錯,便想趁著機會放鬆一下,玩兩天。

  來到了祖國的心髒,自然要領略一番大好河山。便讓鍾國濤開著車,兩人去爬爬長城、看看故宮,再吃點燕京的特色小吃。

  趁著兩人獨處的機會,鍾國濤把內心的想法對吳總閑聊了幾句,吳總屬於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富起來的人,自然有很深的見識,眼光也很獨到。

  聽了鍾國濤的想法,吳總一針見血的評價道:“先說說客觀條件,要想富,先修路!你老家上河村在咱們古河鎮是墊底的了,因為啥?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消息閉塞,交通不便,一到下雨下雪,別說運輸的大車,就是驢車都能陷泥地裏,現在有點錢的老板,誰願意把錢拿到上河村那種環境投資?”

  鍾國濤開著車,不住點頭,“吳總,修路這個就難了,也不是我一個小老百姓能弄成的事,也不能一上來就想著修路,一切都得從小事做起啊。”

  吳總心情不錯,看了看表,笑著說道:“到地方還得半小時,行,今兒閑著沒事,那我就跟你扯兩句。”

  “哎。”鍾國濤應道,眼睛盯著車前,專心聽著。

  吳總接著說道:“像咱們這種企業,在山河縣算是一流的規模了,但是在這兒呢?今天你也看到了,這裏是什麽規模?什麽檔次?做出的產品提升了多少價值?咱一根木頭從種上到成材經曆了幾十年,在咱手裏粗加工,去掉成本有利潤多少?今天咱參觀的這個廠,低價拿著我們的半成品,在工廠流水線裏過一遍,掙的錢就是我們的三倍五倍!公司想往前走,就要進步!就要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農民致富也是一個道理,要轉變思想!但是這個轉變思想卻是最難的。”

  鍾國濤若有所思的說道:“農民就該種地,這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習慣,靠著土地討生活,思維上覺得理所應當的,因為大家都是這麽生活。”

  “天天喊口號說改革開放,這個改革開放到底改的是什麽?說白了,第一步就是要解放思想,改掉以往固有的陳舊觀念,就拿咱們鎮的老農民來說,固有觀念就是種地收割,盼著有個好收成,吃飽飯不挨餓就是好生活,農閑的時候串門喝酒侃大山,有很多人其實並不是不想富,而是不知道怎麽富,普遍文化水平低,真讓他走出農村離開了莊稼地,除了出苦力,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所以他們願意種地,隻要有個好收成,一年的溫飽不成問題了,這也是他們不敢邁出這一步的原因,因為思維上不願打破舊有的模式,比較膽小謹慎。”吳總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