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絕世兵書
作者:作家唐宋      更新:2020-04-21 15:08      字數:2396
  白葵生恭敬的對玉微道長說道:“真人好功夫,晚輩佩服,今日得到諸多指點,十分受教,隻恨太晚認識真人,否則在下所創的這破墨劍譜怕是早就出世了。”

  玉微道長腰佩長劍,大步流星的走著,不時微笑的點頭,對著晚生的劍術甚是滿意。

  笑著對白葵生說道:“白居士的墨子劍法博大精深,變化無窮,不愧是天下第一劍法,貧道今天見識了。”

  唐傲風見兩人一同出來,即刻放下手中的茶杯,十分好奇的湊了上去望著兩人問道:“真人,這小子是不是輸慘了?”

  見真人笑著不回答,又轉頭問白葵生道:“你小子不會真贏了吧!”

  白葵生和玉微道長兩人對視一眼後,一同揚天大笑起來。

  唐傲風見兩人都不搭理他,也知趣了起來,默默回到了剛剛的石凳上。

  小宛見其這幅樣子,一臉溫柔的笑著抓著唐傲風的手示意其坐下,唐傲風被這一撩撥也暫時忘記了那股不快。

  盧慶走上前對白葵生說道:“葵生,接下來你什麽打算?”

  白葵生看了眼殷義平說道:“我這一路來,一是為了陪同殷大俠療傷,二是等這一刻,和玉微道長比試劍法,如今殷大俠已無大礙,接下來嘛……”

  唐傲風聽到這不屑的說道:“行了行了,你走吧,早知道你屁股上長虱子了。”

  白葵生此時心情大好,也不想和唐傲風計較,接著微笑說道:“我的破墨劍譜尚需完善,我白某還是繼續浪跡江湖吧!”

  於是拱手對盧慶,玉微道長,殷義平和唐傲風說道:“諸位保重,咱們有緣再見!”

  大笑一聲,一躍而起,縱身飛向了遠方。

  此情此景,盧慶想起了那句詩句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白葵生走遠後,玉微道長便上前和盧慶搭話。

  玉微道長說道:“盧總兵,貧道早就聽聞你深明大義,以家國情懷為重,不僅武功高強,到處行俠仗義,更是軍功累累,練兵有方,帶兵打起仗來,那也是不含糊!”

  盧慶聽到玉微道長如此誇讚自己,忍不住心頭一樂,笑著回道:“這是我江湖正派人士該做的事,至於領兵打仗,我身為朝廷欽定的地方總兵,更是應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此乃臣子本分!”

  玉微道長欣慰的說道:“我大明有此忠臣良將,真是社稷之福。”

  拉著盧慶的手,接著說道:“請隨我來,貧道有一物要贈與盧總兵!”

  唐傲風和殷義平不解真人是何意,究竟要送何物,也一同跟了上去,五人一同朝三清宮後,玉微道長自己的住處走去。

  玉微道長走進房間後,拿起桌上的兩本書籍,給了盧慶說道:“這兩本書,貧道今日一早可是找了好些時辰,這才剛剛讓白居士久等了。”

  盧慶接過書後,隻見這兩本書籍雖看起來年代久遠,但保存的十分完好,輕輕撣去了書上的灰塵後,瞬間睜大了眼睛。

  滿眼發光的看著兩本書,驚的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麽。

  抬頭問道:“這兩本奇書,真人是如何得到的?”

  玉微道長笑著緩緩說道:“這兩本書,也不是我所找到的,當年也是我的師父,清虛道長留給了我,他又是從何而得,我也不知。”

  這兩本書,一本是《司馬法》,還有一本是《兵法二十四篇》。

  相傳《司馬法》乃是周朝開國元勳,兵家鼻祖薑子牙所著,此書的軍事思想,涵蓋了薑太公一生的用兵之法和治兵之術,可謂華夏幾千年來最古老的兵書,比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還要早,相當珍貴。

  但此書流傳至今兩千多年了,早已亡佚很多,現僅殘存五篇。但就在這殘存的五篇中,也還記載著從殷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古代作戰原則和方法。

  現在手上的這本,雖不是最開始的一百五十五篇,但也有八十多篇,比存世的五篇多的多。

  隨手翻了幾頁,看到其中寫道:“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栗,力欲窕,氣欲閑,心欲一……”

  內心感慨不已,玉微道長真乃神人,坐擁此等良書,仔細觀看之下,果真是真跡。

  另一本《兵法二十四篇》,乃是三國時期諸葛亮所著,上麵記載了諸葛亮幾十年來行軍打仗,治國安邦的經驗。

  是諸葛亮對於自己多年為相治國與統帥作戰的經驗的總結,可以說是諸葛亮智慧的結晶。

  《兵法》原有二十四篇,但現在其中的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現已失傳多年,但在此書中,二十四篇盡數都在。

  盧慶握著兩本書,欣喜的翻閱起來,殷義平和唐傲風看在眼裏,簡直可以用愛不釋手來形容。

  玉微道長笑著捋了捋白須,一臉慈目的看著盧慶說道:“這兩本書,在我這也是無用,今日他們也算是找到了真正的主人。”

  盧慶正發愁呢,這後麵待在少華山的日子裏,不知道怎麽打發時間才好,如今有了這兩本絕世兵書,總算是可以靜下心來,在這清靜之處好好鑽研一番。

  於是捧著兩本書,半跪說道:“多謝真人賜書,晚輩來日必報真人大恩大德!”

  玉微道長立馬將其扶起說道:“報恩,也不該報我的恩。”

  轉身望著窗外說道:“如今我大明立國也已經八十餘年了,但北有蒙古殘留勢力瓦剌虎視眈眈,南有倭寇屠戮百姓,天下仍不太平,正是需要盧總兵你這樣為國為民的大俠挺身而出。”

  轉頭又望著盧慶,一副交代大任的模樣說道:“報恩,也該報社稷蒼生的恩。”

  盧慶聽了這番話,立刻嚴肅了起來說道:“我盧慶,定上不負朝廷,下不負百姓,必將盡我所能,傾盡一生為民請命,請真人放心!”

  玉微道長欣慰的點頭說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大丈夫所為,希望我這兩本書,能對你有所幫助!”

  盧慶抱拳回道:“晚輩謹記真人教誨!”

  唐傲風在一旁,聽也聽的是熱血沸騰,這一路來,盧慶的所作所為他盡數看在眼裏,人品自然是沒話說,今日與玉微道長的這一番話,對他也是發自心底的尊敬。

  盧慶就這樣在少華山上三清宮背後的一間住處,整日廢寢忘食的鑽研兵書。

  而殷義平,也在少華山南麵的一處空曠之處練習和熟悉純陽功的運用,一邊以清心訣淨化內力,祛除殘餘毒勁,一邊苦思其打算自創的新的絕世指功。

  唐傲風和小宛二人,就這樣在山頂一同陪著殷義平習武,也是給自己靜下心來,增進武藝和雙方感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