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天壽佑秦,萬有千歲!暗流起!
作者:重別樓      更新:2022-01-22 11:34      字數:2488
  天壽佑秦,萬有千歲。

  乃是此番朝會的主要格調,來自於詩經的周頌,將原本的眉壽改成了天壽。

  儒家或者說是熊啟這麽做,到底目的何在,此時嬴政心裏是直打鼓。

  然而,嬴政沒想到的是,此時,河淵手下的數千三苗儒生和術士,已經在鹹陽城街道大勢宣揚此次朝會的主題。

  儒家詩書遍傳鹹陽。

  一片太平頌讚。

  一時間,這八個字成為了廟堂於市井坊間爭相傳頌的相逢讚語,更被酒肆商鋪製成了橫豎各式的大字望旗懸掛於長街,鹹陽陡然平添一眾從來沒有過的熱乎乎祥和之氣。

  時辰已到,朝會如時召開。

  此次,秦國大臣們感奮不已,縣令以上的大吏都紛紛來到了鹹陽王宮,此次的朝會,乃是以前所有的賀宴開場,人雖多,但是,整個朝堂上卻是一片安靜。

  不過,一個個臉上都掛著笑臉,逢人便會作稽:“天壽佑秦,萬有千歲。”

  嬴政,蘇劫,趙姬,還有一幹文武也都紛紛就位。

  每個人麵前,都放置著一張案幾,案幾上擺滿了鮮果和酒肉。

  以賀宴開場,這番場景在秦國幾百年來,也是非常少有的,乃是將慶功和朝會一同舉行,往往都會定下一些重要的國策。

  嬴政一番勉勵之後,

  便將接下來的喝宴交給了李斯來主持。

  李斯此次兼領著司儀大臣,嬴政剛一坐下,李斯便站到了台階下,麵對滿堂文武,道:“此次,我大秦連下四國,一統大業將成,王以會首,以為賀功。”

  滿朝文武頓時紛紛頌讚道:“天壽佑秦,萬有千歲。”

  嬴政聽完,內心深處不由皺眉,不過麵上卻是一片大喜之色,更是直接舉起了王幾上的酒樽高聲說道:“好,此功當賀,為大秦賀,為寡人賀,為武侯賀,以為天下賀。”

  眾人一飲而盡。

  李斯說道:“大王,今日秦滅四國,當飲四樽,是為四國酒,亦當連幹四樽。”

  大臣們將軍們本剛剛坐下,此事李斯一說四國酒,一個個又重新整肅起立,宏闊的大殿上轟然蕩出一聲雷鳴:“四國酒,秦王萬歲。”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心下讚揚。

  於是說道:“好,廷尉思慮周到,今日,寡人便萬歲一回,今日此酒乃是四國酒,飲了酒,那兩年後,寡人還要和你們一飲六國酒,來,第二樽!”

  說罷舉樽汨汨大飲,瞬間空樽置於案上,又舉起了另一隻酒樽。

  此時,眾臣已經熱辣辣的幹了四爵,人人麵色泛紅,不由酒意都上湧了一些,一掃此前的緊張。

  李斯頓時說道:“賀功酒罷,大朝伊始。”

  大臣們這才一齊落座,殿中便肅靜了下來,李斯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案前。

  眼神和蘇劫一碰,隨即微微點頭,便走到了後麵。

  嬴政麵色微紅,隨即直接開口說道:“諸位,今歲大朝,不同尋常,今日所議,那寡人便先行開宗明義。”

  嬴政不等臣子說話。

  便率先說道:“寡人親政六年來,我大秦雄師連下韓,趙,魏,燕四國,秦之功業足可告慰先王,我等後世秦人不負先人之重望,寡人甚幸,心中亦喜亦憂,喜則是我等今日能夠飲下四國酒,一統大業已然在望,我秦人盼望這一天已然有了兩百年,寡人必定會在今世成此大願,嬴政,萬死不悔。”

  嬴政稍稍一停頓,便接著說道:“然而,四國之殘餘之事,可以相機一體解決,目下之要,在於全力應對最後兩個大國,齊國和楚國,此意,寡人已讓長史書令預告,諸位今日放開說話,一日說不完,兩日三日說,無論如何,要議決一個方略,如何議法,廷尉說話。”

  關於齊楚的事情,在蘇劫的滅燕的捷報傳回鹹陽的時候。

  已讓就是朝堂上最為關注的地方。

  關鍵之處,便是楚國。

  秦國和楚國,恩怨太長遠,也太長久,利益集團,更為是盤根錯節,極為複雜。

  秦國,更是長達四十二年,由楚國宣太後執政。

  宣太後的兩個兒子,一個弟弟,一個丞相,更是被列國稱之為四貴。

  五人決議著秦國的政權大事,若非嬴稷不下中樞,宣太後不得不在嬴稷五十餘歲才還政於他。

  雖然整件事早就不是什麽隱秘。

  但是,朝野上下,亦為此事而爭論,多有秦國目下國力不夠,一旦和楚國交戰,必要做長期打算唯有,勸諫先行攻打齊國為上。

  李斯站樂出來,拱手一個環視禮,說道:“諸位,奉大王之命,以為齊楚事宜有兩個大方略需要決議,其一,對楚對齊,孰先孰後?其二,對楚對齊,各需幾多兵力?唯兩大方略議定,各方官署方得權利謀劃協力之策,今日大朝,先議用兵次序。”

  說罷,李斯向店角站立的史官看去,史官便拱手一禮,這才繼續說道:“錄寫書吏於史官均已就位,諸位可以說了。”

  維其事關重大,殿中頓時一時沉默,縣令等雖是大吏,此番大多都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重要的朝議,一個個都垂著腦袋。

  此時,說是但說無妨。

  但大多人自覺認為,自己還沒資格參與這其中。

  真正角逐的,還是要看丞相,相邦,上將軍,以及各個新銳將士的意見為上。

  熊啟看了看陽泉君。

  陽泉君會意,便緩緩走了出來,已然沒有當年的那麽健朗。

  當下朝政來說,陽泉君可謂是楚國資格最老的臣子了。

  熊啟作為相邦,自然不能率先發言,這個時候,陽泉君就變成了最為合適的人。

  陽泉君乃是華陽夫人的弟弟。

  子楚當年能夠成為華陽夫人的養子,直到後來繼承秦王,陽泉君和呂不韋可謂是協力並舉,功不可沒。

  如今,雖然朝堂上故人已去,但陽泉君的威望還是在的。

  陽泉君道:“大王,老臣有話說。”

  嬴政連連點頭道:“陽泉君無話不可說。”

  陽泉君渾濁的目光微微一闔,隨即道:“齊楚兩國,皆為大國,然兩大國相比,又有不同,楚國地廣人眾,齊國地狹人寡,論士氣民心,楚人多戰而精悍頑勇,齊人多年浮華偏安,人多怯戰,伐楚伐齊,孰先孰後,不言自明!”

  王綰看了陽泉君一眼,說道;“君上還是直說,究竟孰先孰後啊。”

  陽泉君道:“凡事都是先易後難,自然是先下齊國。”

  陽泉君的話一落下,熊啟的麾下,也都紛紛支持,將兩國利害一一明說。

  “大王,齊於今日之秦,便如昔日之韓,楚於今日之秦,便如昔日之趙,豈有不滅韓而滅趙的道理。”

  嬴政揮了揮手,表示肅靜。

  等到起目光開是巡視,此時,隻見王賁皺著眉頭若有所思,隨即扣案笑道:“王少將軍思謀專注,不知意下如何啊?”

  眾人本以為嬴政會問王綰等人。

  誰也想不到,居然直接去問了王賁。

  王賁見嬴政點名,豁然起身說道:“末將之見,陽泉君對齊楚兩國的情勢評判大體近於事實,論戰事,確實是楚國難,齊國易,然,若說先易後難,臣以為不然。”

  一時間。

  眾人紛紛看去,但卻無人敢出言嗬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