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禦前會議
作者:南海雄鷹      更新:2020-06-20 00:16      字數:2317
  “哎……這日軍的部隊終究還是過於強大呐,我們要打敗他們,還要走相當長一段路。拄著拐杖,鄭伯渠就在花園之中慢步走遠了。

  世人皆知日軍之強大,也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國家的不足,然而落後的工業實力,讓國軍實則是無法在兵力同等的情況下,戰勝這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的日軍部隊。

  隻是眾人不知道的是,日本國內一場禦前會議正在進行。

  以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為首的內閣,正是整整齊齊的坐在昭和天皇裕仁的麵前。

  “天皇陛下,臣認為,此刻之那戰爭正式進行到最為關鍵之時,必須要持續進行下去。否則,對於支那戰場來說,我們絕對處於不利位置的。日本首相近衛文麿沉聲說道。

  “愛卿且說,我們在支那戰場究竟是何種態勢?昭和天皇裕仁開口說道。

  “如今我皇軍之主力部隊都陷於支那戰場,而且蔣介石政府似乎沒有投降的意圖。在我們攻占南京以後,他們依然是選擇了頑抗到底。我國之戰爭潛力,較之於支那實則是有限。如果我們不能迅速解決支那問題,我國將長期陷於對華戰爭的泥潭之中,恐怕將對我國十分不利。近衛文麿開口說道,從他那張略能看見年輕時的模樣的臉上,依稀可以看得出他年輕的時候,必然是個能夠迷倒萬千少女的帥哥。

  隻是可惜了,當年老了之後,那雙眼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絲絲陰翳。

  “臣也同意近衛首相的說法,剛剛才是從支那戰場中撤下來,也知道如果蔣介石政府不投降,那麽支那軍的頑抗,必然會持續到底的。所以,臣也認為必須要迅速解決支那問題。否則,將會是後患無窮。已經是就任日本陸相的板垣征四郎站了出來,十分恭敬地在昭和天皇裕仁的麵前作了一揖。

  看著這位在華北戰場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大臣,裕仁天皇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然後問了一句:“諸位愛卿還有更好的提議嗎?

  對於板垣征四郎來說,這一場會議是他被征召回國之後參加的第一場大會。

  至於為什麽板垣征四郎會被召回國內就任陸相的這個事兒,得從近衛文麿內閣前任陸相(即陸軍大臣)杉山元和次官梅津美治郎,以及外相廣田弘毅的淵源說起。

  這三人,都是對華軍事的強硬派人物,尤其是杉山元和次官梅津美治郎,一直都叫囂著說要“三個月滅亡中國,使得是剛上任不久的近衛文麿內閣被迫裹挾著進行了這場對華擴大戰爭。

  從本質上來說,近衛文麿和那些叫囂著要滅亡中國的日本***其他軍官沒有什麽兩樣,隻是在具體做法上,近衛文麿和這些人的觀點不大一樣——

  近衛文麿主張的是對華不擴大戰爭,凡事一步一步來,不要一口氣就吃成個胖子。

  可是,像外相廣田弘毅、陸相杉山元、次官梅津美治郎為首的這一些對華強硬派,卻是對近衛文麿的做法不大讚同,他們認為要以最快速度解決中國問題。

  更為主要的是,這些人在陸軍之中都有著強大的威望。

  近衛文麿也不隻是一次在私底下大罵這些對華強硬派的軍官太過霸道了,自己的這個首相也當得太軟弱,太過窩囊了。具體這些人霸道到什麽程度呢?就連近衛文麿這個首相都已經指揮不動他們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摩擦,再加上對華戰爭結束之期遙遙無望,所以說,近衛文麿便是趁機拿下了陸相以及外相的位置,把對華強硬派軍官廣田弘毅與杉山元趕出了內閣。

  趁著這次機會,近衛文麿開始啟用了看起來像個“乖寶寶,而且在陸軍之中也有一定威望的板垣征四郎。

  而外相則是由統製派大佬宇垣一成來擔任,至於這個位置的派任,並不是近衛文麿的本意,而是一種妥協。

  畢竟在近衛文麿的心中,他還是比較傾向於皇道派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年前就拒絕就任日本首相這個位置了,而是等到兩任內閣都垮台以後,他才不得已出來擔任內閣首相了。

  所以,也趁著這一次的變動,近衛文麿重新啟用了因在“二二六兵變中被免掉職務的皇道派大佬荒木貞夫擔任文相。

  但不管怎麽樣,起碼這個板垣征四郎還是比較聽話的,而且在大體上也比較能夠懂得進退與分寸。

  所以說,在這一次的人事變動之中,近衛文麿也算是安排上了一些“自己人在重要位置上擔任要職了。

  在把兩個和自己不是那麽對付的家夥趕出了內閣以後,近衛文麿的聲音總算是響亮了許多。

  看到麵前一片沉默,似乎都是讚同內閣首相近衛文麿的意見,裕仁天皇笑了笑,說道:“那麽,近衛愛卿,接下來我們這一仗該怎麽打,更為合適?

  近衛文麿略做思考,然後說了一句:“從曆史上看,隻要攻占武漢,就能支配支那。我們可以通過進行武漢漢口作戰,可以達到以武力解決支那事變大半的目的。隻要控製了武漢,我們就可以把蔣介石政權逐出中原,使蔣介石政權降為地方政權!

  當日本內閣首相近衛文麿的此話一出之後,周圍的人都忍不住是對視了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欣喜——很顯然,這一句話才是當前這個禦前會議的最重要的地方!

  滿身戎裝的裕仁天皇端坐在主位的位置上,輕捋著胡須,在經過一番仔細的思考以後,開口說道:“喲西。近衛愛卿所言是極有道理的,如果我們能夠控製武漢的話,那麽,結束支那事變的日子就不遠了。一旦能夠結束支那事變,我皇軍將不再是如此囧境了。

  眾人都知道,裕仁天皇所說的窘境是什麽意思,如今日本國內矛盾重重,特別是侵華戰爭開始以後,更是麵臨著一係列的財政問題以及是作戰損耗問題。

  打這一場戰爭,日軍死傷了那麽多人,特別是對於日本的經濟來說,可以用“遭受重創這一個詞來形容的。

  試問,經濟如此困苦的日本,如果不能夠盡快解決侵華戰爭的問題的話,他們將要麵臨長期維持上百萬作戰部隊的生計問題。

  這可是一個極為困難,且很難解決的問題。

  可以說得上的是,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可不止是中國一方麵臨著十分困難的問題,就連小日本的高層的日子也不好過呐……

  ……

  PS:下一章的話,就請大家一點鍾再刷新吧!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