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無球鞋照踢不誤 草根賽初戰告捷
作者:鈺鍰燕      更新:2020-03-03 01:27      字數:3782
  父子倆騎著“二八”自行車,來到市重點高中教務處。

  “錄取通知書帶了嗎?”教務處一位值班老師問道。

  “帶了,給。李宇天。”李躍龍把錄取通知書遞過去。

  “去餐廳和宿舍再辦理手續。”值班老師登記完李宇天的錄取通知書後,給李躍龍說下一步去什麽地方。

  ......。

  忙了一整天,終於把李宇天的入學手續辦好。李躍龍和齊靈商量過,兒子考上高中了,也該離開父母,自己去學著獨立生活。所以,李躍龍決定讓李宇天住校,不走讀,雖然學校距離家裏騎車隻有不到半小時路程。

  這個住校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樣,一旦脫離父母的管教,那是另外一個境界了。

  一周隻回來一次,對李宇天來說,絕對是特別特別的意外。沒有了老爸成天的“你怎麽幹這個都幹不好”、“你多大了,這都不會幹”的這些嘮叨,李宇天就像脫韁的野馬,自由自在極了。

  眾所周知,男生宿舍,那絕對是破爛廣場。臭鞋、臭襪子、褲衩、還有幾天沒倒已經泛白的尿盆裏的尿,比比皆是。宿舍裏的味道,實在是沒法形容。女生宿舍,那可不一樣,一派小清新的感覺。整齊的被褥,清爽的宿舍環境。反正,到了男生宿舍,那是在地獄;到了女生宿舍,又好像在瑤池。

  每天下午有專門的的活動時間,也就是運動時間。高中裏的教學方式和初中肯定不一樣,到了大學那更不一樣。

  李宇天所在的高中,從地方兵工廠考入的學生娃很多。兵工廠裏,就像當年李宇天在外婆家的風雷機器廠一樣,天南海北的人匯聚於此,愛踢球的自然很多。所以,每天下午,操場上不隻是隻有打籃球和跑步的,一群一群踢球的隨處可見。時代在進步,各項教育事業也在進步,足球的氛圍在一點點得變化,盡管不是很大,但也是一種不小的飛躍。

  李宇天本就喜歡足球,小時候也有足球功底。自然是班裏足球頭號選手。不過遺憾的是,除了他之外,沒幾個人愛踢球。似乎大家一到教室,就是埋頭學習。其實也可以理解,上了高中,下一個目標就是考大學,高考中狀元是每個莘莘學子的夢想。

  不過這不影響李宇天踢球的熱情。老爸在每次李宇天回來時就是囑咐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李宇天都聽膩歪了。一回到學校,沒了老爸的約束,想怎麽踢就怎麽踢,撒丫子了。

  小時候和家屬區裏的孩子一起踢野球的經曆,讓李宇天學會了不少交友的門道,所以李宇天的人緣很好,但隻是在班級之外。

  在班裏,李宇天被送綽號“冷血動物”,原因是李宇天不怎麽和班裏的女生搭話,一到下課就是顛著足球去操場。班裏女生在宿舍談論最多的男生就是李宇天,覺得他有點冷血,久而久之“冷血動物”就不知不覺的掛到李宇天的頭上。李宇天還蠻喜歡這個綽號的,用到球場上,那就是殺手般的存在。

  不過話又說回來,作為父親,李躍龍當然希望兒子出人頭地,有個好的前程。如果一直這麽踢球,荒廢了學業,那可是李躍龍不願看到的。但是作為父親,又不忍心強製兒子不得踢球。李躍龍知道兒子現在青春期,叛逆心理很強,如果強行不讓他幹什麽,適得其反。思來想去,李躍龍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壓縮生活費,沒錢買球鞋,那不是就踢不成了嗎?

  這能難倒愛踢球的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不讓我買球鞋,好啊,那我就穿布鞋踢球。布鞋哪是踢球的裝備,一雙布鞋用於踢球的話,穿不了多久,大拇指就漏出來了。所以,很快李躍龍發現兒子每次回來,腳上穿的鞋就和要飯的一樣,要麽是大拇指處磨出一個大洞,要麽是小拇指處露著小腳趾。

  李躍龍有點納悶,兒子的腳雖然比同齡人大,但也不至於把鞋撐成這樣吧。於是就抽空到學校裏看看兒子平時課間都是幹什麽。這一看不要緊,可把李躍龍氣壞了,臭小子竟然穿著布鞋踢球,怪不得一兩個月就要我給他買新鞋,瓜娃兒的,原來是這麽穿鞋的!

  從李躍龍一開始壓縮生活費的政策,到對李宇天頻繁讓換新布鞋的要求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的政策,根本難不倒李宇天也阻止不了李宇天踢球的熱情。

  李宇天人緣好,雖然是高一的小學弟,但是由於足球踢得好,和高二高三的愛踢球的學長們打得火熱。老爸不給補貼裝備,那好啊,自力更生,借嘛。一到下午踢球時間,李宇天就先到學長宿舍,央求學長們把球鞋借給他穿。

  不過,誰都知道,球鞋這麽混穿,時間長了就成“香腳”,意即腳臭很大,臭腳丫子。所以,學長們一開始都不想把自己的球鞋借給李宇天,誰也不想自己的腳臭熏天。但是又架不住這個小學弟的苦苦哀求,幹脆就把不穿的,底子磨平準備扔的,丟在宿舍臭鞋堆裏的球鞋借給他。

  李宇天愛踢球,盡管也知道“香腳”之說,但這比起來臨門怒射那次要的多了,也就不在乎什麽腳臭不臭,隻要能有鞋踢球。而且,穿著這些別人不要的鞋,踢起球來放鬆的很,不需要考慮鞋磨壞了,也不需要考慮老爸的嚴詞。

  劉可,是高三的學長,兵工廠的學子,受到廠裏足球氛圍的影響,從小就愛踢球。到了高中,由於場上組織能力強,技術好,逐漸在身邊聚集了一批愛踢球的學友學弟。每到下午,就拉起人馬來,打一場比賽。李宇天,自然是這批人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操場上雖然沒有草坪,還是土地。土地也能踢球,沒人限製必須是草坪才可以玩球。操場上也沒有專門的球門(嚴格的說是有,但風吹日曬,已經鏽跡斑斑,經不起折騰,似乎隻要一搬動就會散架,就那樣擺在操場的兩頭。隻是誰也不會去用。),打場比賽沒有球門怎麽行。大夥就拿磚頭瓦塊在操場上擺個球門,說白了隻是標識那裏是球門。

  好了,球門有了,開踢了。就見兩撥人各自歸位,中圈發球,喊聲即刻響起。

  “這邊這邊,往這邊傳球!”

  “小心背後有賊!”

  “下底,下底!”

  “你TMD咋傳球的,那裏沒人接球!”

  “打門啊,你會不會打門!那麽近的距離打不進去啊!”

  ......。

  劉可的技術是那種實用型的,過人帶球,講究直接有效,一擊必殺。因為是學長,他的風格也影響了周圍的人。李宇天以前跟舅舅學的技術,也是化繁為簡,一招致勝的。兩人在球場上配合的很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道對方想要做出什麽。

  但是,畢竟劉可是學長,領頭人,大家還是願意以劉可為首,李宇天小學弟,盡管技術不錯,但號召力還是不及劉可。不過李宇天不在乎,他想要的是你把球傳給我,我帶球突

  破,然後射門成功。

  在劉可和李宇天這兩個實用型足球方式影響下,學校裏的足球風格就是那種幹脆利落,招招致命的進攻隊形和踢球技術。

  同在一個城市的另一所重點高中:康久中學,是省級重點高中。李宇天所在的是市級重點高中:運勝中學。兩所學校都有足球愛好者,隻不過踢球的風格不一樣。每到周末,劉可就聯係康久中學的老鄉,組織兩個學校之間的草根足球賽。李宇天自然跟著學長一起征戰綠茵場。

  張路是劉可的老鄉,在康久中學也是高三學生。兩人定好了本周末在康久中學來一場比賽,誰輸了,管對方球隊晚飯。

  周末下午四點,李宇天給李躍龍皺了個謊說學校組織學生為敬老院老人打掃衛生,就騎車直奔康久中學。李躍龍看著兒子興衝衝騎車的樣子,心想瓜娃兒的,平時在班裏都不怎麽積極搞公益,這會兒說為老年人大掃除,哄鬼呢。準又是踢球去了。但是等他想明白了,李宇天已經不見人影了。

  康久中學的操場。

  省級重點就是不一樣,操場雖然也沒有草坪,但放眼望去平平整整,沒一點坑坑窪窪。畢竟經費不一樣啊。

  劉可數了一下隊員人數,然後站在大夥麵前,開始布置戰役戰術。

  “他們的技術花哨,腳下小技術不錯。咱們要破解他們的辦法就是一腳傳球,絕不拖泥帶水。球在腳下迅速出球。老B,你把後防線組織好,球過人不過。小孫,你踢後腰,注意盯防對麵的張璐,......,李宇天,你速度快,左腳技術不錯,打左邊鋒。”

  李宇天小時候跟著舅舅學時,舅舅是雙腳技術都很好很平衡的球員,培養的李宇天自然也是左右開弓。到了學校裏,大部分踢球的都是右腳技術,左腳的很少。剛好,李宇天是雙腳技術,劉可就安排李宇天打左邊鋒。這個位置適合左腳球員下底傳中,右腳隊員在出球角度和出球方式上受到限製。

  張璐的隊員腳下技術很好,腳後跟停球,穿花繞步,踩單車,那是都做的很嫻熟。比賽中,場邊不乏很多觀戰的女生,當然都是康久中學的,對自己學校的球隊呐喊助威。一旦有自己學校的球員做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傳接球配合,場邊女生一片歡呼。

  但是,這樣的氛圍,這樣的方式,卻限製了張路隊的整體發揮。因為每個人都是技術不錯,每次拿到球權時都想做出花哨的動作來博得場邊喝彩,這樣成了單打獨鬥式的表演了,個人英雄主義太濃。而足球是一個團隊作戰,單獨每個個體的技術再好,如果不組織起來,配合起來,那還是隻是表演而不是戰鬥。

  劉可的戰術安排是很正確的。一腳出球,盡管沒什麽華麗的吸睛之舉,但是實用,又能把團隊作戰發揮出來。每個人因為知道隊友是一腳出球,所以跑位意識,穿插空擋明顯強於張路的隊員。自己隊員一拿球,附近無球隊員立刻主動跑位,讓隊友迅速出球,搶占先機。而張路的隊員台過於個人表現了,耽誤了太多的機會。

  場上局勢自然是傾向於李宇天這一方。

  當然,晚飯肯定是張路一方主管了。

  一幫子年輕人球踢得爽快,酒喝得痛快。李宇天重拾舊夢,心裏無比感激老爸李躍龍這大撒手式的放養教育,這正是:嚴父慈母愛如山,育兒教子各有方;此生若得淩雲誌,不忘初心報養恩。

  李宇天的校園足球能否稱霸一方,且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