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黃河落天走東海(上)
作者:奧洛爾史官      更新:2020-03-03 00:52      字數:2750
  大胤欽天監最新章節

  “高公,”閆文匡湊到高彤耳邊小聲道“朝廷的欽差來了。”

  “欽差?”高彤眉頭微皺,隨後又變成了平時那副恬淡的樣子“來幹什麽的說了麽?”

  “說了,好像是來找什麽。。。續大胤龍脈的仙藥之類的。。。”

  “嗬,玄之又玄,”高彤一翻白眼“大概什麽時候到?”

  “今天午時左右差不多到,”閆文匡低聲道“您看,怎麽安排?”

  “怎麽安排?一切照常,”高彤站起身,從旁邊的桌上拿起一個花生,把裏麵的花生仁取出來,丟進嘴裏“他不是找仙藥麽?又不是來岱州視察政務的。不過,這位欽差是個什麽人物,你知道麽?”

  “不太清楚,好像是個小年輕,職位還不低。”

  “哦?職位不低。。。”高彤的表情變得若有所思起來,他沉默了一會兒“如果他想的起來來找我們這群地方官的話,倒可以和他會會。他要根本不來找我們,那就無所謂了。”

  “是。”

  高彤坐在廳中,手中是幾封來自朔州的信件,常戚已經坐船回遼郡了,實際上他心裏再清楚不過,所謂的朔州匪就是他高家和陸斌多年養寇自重的結果,現在的目的,實際上也就是借著天下不安的這個機會,先把實力囤積起來。

  過了一會兒,閆文匡又跑回到州牧府的大廳裏來,走到高彤身前“高公,欽差來這件事,要不要知會孫公一句。。。”

  “知會他幹嘛?他一個賦閑在家的人,把他叫出來反而容易生亂子,”高彤喝了口茶“孫正然,在我們決定起兵之前,都用不到他,讓他好好在家過段清閑日子。”

  “是。”

  高彤沒到午時便吃過了午飯,簡單地就著蒸蛋吃了半碗米飯,然後便坐在州牧府的官廳裏,繼續審著手頭的一係列公文。

  時間剛過午時,州牧府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欽差到”的喊聲,高彤冷哼一聲,看著周圍朝門口跑動的侍衛和下人,低聲道了句“不必慌,請進來便是。”

  孟新帶著幾名緝事廠的侍衛站在門口,剛剛他的護衛一聲“欽差到”驚得周圍的路人紛紛躲到巷子之類的地方裏麵回避起來。但是他站在門口許久,卻遲遲不見岱州牧高彤出來迎接,等了許久,還是沒有動靜,過了半天,才見一個下人走出來。

  “欽差,高公有請。”

  孟新聽到這話,渾身一個激靈,高彤這是有意給他一個下馬威,他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欽差,但是現在他的職務,到各個州郡的確應該是享受欽差待遇的。

  而高彤顯然不認他這個欽差身份。

  若說高彤有什麽目的,恐怕也說不太明白,但是顯然對他並沒有什麽善意就是了。按理說,就算他沒有吏部的公文,報一聲“欽差到”也能讓地方官出門迎接就是了。但是這高彤,竟然沒有半點相關的意思。

  他歎了口氣,攔住了旁邊正要發作的廠衛,往裏一揚手“前頭帶路。”

  那下人一點頭,直接朝屋子裏麵走去,孟新帶著幾名西陵衛也一同跟了進去。數人走到州牧府的院子中,發現院中數十名軍士已經列隊嚴整,而高彤依舊坐在廳中,甚至沒有半點往孟新這邊偏一偏眼睛的意思。

  “高彤!你!”

  孟新急忙攔住旁邊幾乎要破口罵出來的廠衛,滿臉笑容地朝著上麵的高彤作揖,高呼道“學生孟新!見過高岱州!”

  高彤先是眼神往他的方向偏了一下,隨後忽作驚訝狀,急忙站起身,把手中的文書放到一邊,走下台階“哈哈,高某真是老了,欽差來了居然都沒注意。孟新。。。孟新。。。我記得,你是前幾年的新科狀元?做到什麽位置了?該怎麽稱呼?”

  “學生為中書省平章政事領欽天監監副,稱孟監副即可。”

  高彤站在孟新麵前,也沒有做出什麽其他動作的準備,僅僅是微微點點頭“監副。。。監副。。。也就是說,您這次離京,跟中書省的事情關係不大,實際上,是出來忙欽天監的事情的?”

  “高公所言極是,學生此次。。。”

  “到廳中說話吧,”高彤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孟新的發言,又對身邊的那些兵士揮揮手“孟大人的侍從,各位給找一個地方安頓好,不要怠慢。岱州的待客之禮,不要稀鬆了。”

  孟新心中暗罵一句“你還知道有禮這回事兒”,臉上撐著一副笑“麻煩高公了。”

  孟新坐到廳上,下人給端來了茶水,高彤拿起旁邊一對木雕的核桃,在手裏轉起來“說起來,我還沒問,京師最近,情況怎麽樣?聖上龍體康健否?”

  “萬歲康健,勞您關心了,”孟新笑著應付到,隨後用一種多少帶著些刺的語氣低聲道“岱州牧,很忙嘛。”

  “是啊,的確忙,”高彤應和道“朝廷大軍在朔州保境安民,無奈朔州產糧不足,朝廷又無補給,隻能從岱州抽糧周濟邊軍,唉。。。”

  此言一出,孟新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隻能跟著一起歎氣,畢竟高彤說的是事實,現在光是組建寧鄱防線防住泓州方向就很困難了,更別說朔州的糧餉問題了。但是聽他這麽一說,他突然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

  人情是要還的,以往皇帝和帝都足夠強勢,地方仰仗中央的時候,自然無所謂;但是現在,九州疲敝,各州衙門自保尚且有虞,現在岱州還抽糧養朝廷的兵,如果不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岱州會變成和泓州一樣的大亂的策源地,而更可怕的是,這個亂,很大概率是由官府,也就是高彤這群人引起的。

  “高公不愧是國之柱石,學生回京後,必定盡快解決邊軍的糧餉問題,”孟新急忙答應起來“高公,不聊這些了,學生來這裏有些公務,不知道能不能請您助學生一臂之力?”

  “哦?說來聽聽,高某要是能幫得上忙,自然要幫。”

  “學生要找名為魚母的一類海獸,取她的胎盤,為大胤,為皇室續龍脈。”

  “魚母?沒什麽了解,這類事情,您可能還是去找街頭的卦師,廟裏的和尚,觀裏的道士更合適些,”高彤嗤笑起來“州牧衙門,真幫不到您這些。”

  孟新歎了口氣,點點頭“那勞煩高公了,不過,在學生停留岱州這段時間,還請您給學生行些方便。”

  高彤閉上眼,揉了揉鼻梁“好,好,您先找地方下榻,我一會兒給您寫封手信,到時候您出示給各地州縣衙門就可以了。”

  “學生感激不盡。”

  孟新起身,隨後退了出去,過了一會兒,他的廠衛們也都走了出來,一個個愁眉苦臉,為首的人看到孟新,直接微微搖了搖頭。

  “怎麽?什麽都沒查到?”

  “他手下那些士兵點了點我們的數量,送到一個屋裏便讓我們坐著,根本沒機會出去,”為首的那人歎道“根本沒機會查任何東西。”

  孟新歎了口氣“這高彤幾乎是在敵視我們,恐怕辦事,不是那麽方便。。。這樣,我這幾天會待在旅館,你們幾個喬裝好,去周圍打探一下有關魚母之類的消息。”

  “是。”

  孟新搖搖頭“沒辦法的辦法,如果查到什麽,就直接去可能有關的地點,我是不想在這郡城裏再待哪怕一天了。還有,你們做事小心一點,這是岱州的東海郡城,不是西山郡的京城,差不多是高彤的老家。。。”

  “高州牧的老家是遼郡。。。”

  “你明白我意思就行,做事一定要萬分小心,懂麽?”

  “是。”

  孟新很快便回到下榻的旅館了,卻沒注意到,街角有另外一個人在窺視著他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