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萬兆蠢蠢(下)
作者:奧洛爾史官      更新:2020-03-03 00:51      字數:2719
  大胤欽天監最新章節

  太子周震坐在東宮的書房中,整理著手頭的公文。

  作為太子,他一向不怎麽受待見,原因也簡單,他不是安皇後的孩子。

  周震的母親是最早的一代太子妃,生下周震之後,因為某些不明原因突然去世,之後安皇後成為新的太子妃。自安皇後入宮以來,周琢就整日和她一同研究星象數術,將朝政丟在一邊。靖元二十年左右,若不是烈宗靖元皇帝親自下詔指定他做下一朝太子,恐怕他也早就被隨便找個封地丟在一邊。

  即便已經告別了可能出現的廢太子的危機,周震在京城之中,依舊如坐針氈。弟弟妹妹都是安皇後的子女,有太師一家在背後撐腰。保不齊自己什麽時候就會被這群人所謀害,到那時候就追悔莫及了。

  自保是一方麵,還有另一方麵問題讓他感覺更加緊迫。

  大胤要不行了。

  這件事在京師,很多人自然沒什麽感受,畢竟俸祿在正常發,各地也沒有所謂的什麽告急文書。但是太子每次去查近兩年各地繳皇糧的情況,都發現同一件事情。

  進到京師的皇糧,越來越少了,而且各地對此的理由,也都堂而皇之。

  要麽是本地災荒,要麽是直接運到了運河工地,還有千奇百怪各種理由,總之,皇糧絕對不可能十成十地交到京師。

  這種現象從靖元二十一年就開始出現,到了今年,比起靖元二十年的皇糧上繳總數,已經少了六成有餘,除了岱州幾個納糧大郡仍在足額納糧以外,其他的各郡能納上足額的五成都算多的。

  這種事情既然出現了,就不是誰一人之過,而周震作為太子,自然也改變不了什麽。能夠改變些什麽的,是他的父親,周琢。但是周琢在主政後的兩年,都不知道這件事情,仍覺得河清海晏國泰民安。

  他自多方了解了朝堂之上的情況之後,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父親,卻沒有改變這一切,原因毫無疑問是一個蒙蔽聖聽的人的存在,這個人就是大內侍孟倫。

  他原本準備借著自己的身份,找人告孟倫的禦狀,但是常戚案和李梅臣案就先一盆潑到他頭上的冷水。沒有任何靠山的他如果真的和孟倫直接對立,那他會不會和他母親一樣,在某一天突然死於一盞茶。

  為了避免這樣的結局,他選擇了另外一種更為穩妥的方式。

  周震坐在東宮的花園中,望著花園的門口,果然,他看到了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

  欽天監監副,孟新。

  孟新剛邁進門檻,就看到周震微微起身,他急忙拜倒在地上,口中念道“臣孟新,見過太子殿下!”

  周震走到孟新麵前,把他扶起來,微笑著把他帶到花園的桌邊。兩人坐到桌邊,旁邊的侍女適時地湊了上來“殿下,您看。。。”

  “上茶和茶點吧。”

  “是。”

  周震的目的很簡單,先接近孟新,盡可能地和他處好關係,找個機會混入孟倫的派係之中後,機會就多得是了。

  “太子召見臣下,臣惶恐之至。”

  孟新客套地說出了這句話,在欽天監做一個閑職的他,此刻大抵也明白周震到底想要做什麽。周震身為太子,在朝中沒什麽靠山能活到今天簡直是個奇跡,他需要一個能抱的大腿。雖然孟新本身不算是什麽有能力的人,但是作為孟倫的養子,他的確象征著一些什麽東西。

  “孟監副能在百忙之中前來,才是我的榮幸,”周震笑起來,他看著茶點和茶水都端了上來,便朝周圍揮揮手示意左右退避,隨後開口道“孟監副接手國務已經有一個月了吧,最近情況如何?”

  孟新隱約間能夠看出這位太子似乎在等他給出的一個答案,他看著太子,心中揣測起太子這個問題的到底問的是什麽,他打量起太子的神態,比起朝中多數文武大臣來說,他滿麵愁容,似乎是真的在憂國憂民一般。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很顯然在暗示一件事,那就是大胤本身已經陷入危機之中這件事。

  “臣身在欽天監,不知國情如何,但是近日星象不穩,”孟新選擇了一種盡可能保守的方式試探周震的意圖“臣才疏學淺,不知天意如何,不過還望大胤四海安泰。”

  這即為保守的一段話,周震聽了一陣苦笑“的確,星象不穩。。。監副,我稱你一聲孟賢弟你不介意吧。”

  “臣惶恐之至!”

  “不必惶恐,你有一甲狀元登科之才,也應有救世濟民之德,”周震開口道“孟賢弟,你要知道,大胤現在流賊四起,各地郡守州牧尾大不掉。若不盡快救民救國,恐怕大胤危矣。”

  孟新聽到這,隱約間也懂了太子的意思,周震顯然知道現在的大胤處於危機之中,而曾幾何時看過孟倫書案的孟新,同樣知道這一點。大胤說到底是他周家的基業,這個朝廷沒了,孟新這滿朝文武願意死節的可以死節,不願意的大可以卷金銀糧食跑到鄉下做個富家翁,或者直接城頭變化大王旗。

  然而周震身為本朝的太子,如果大胤沒了,他最好的結局,也是被找個小樓養起來,這輩子都隻能待在樓裏,成為一隻籠中雀,而如果這朝廷被人顛覆,迎接他的未來,很有可能是人頭落地。

  想到這,孟新不禁對這個太子的印象多少有些改觀,他找自己可能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孟倫的養子,更有可能,他真的想救大胤。

  “太子有何打算?臣當效犬馬之勞。”孟新一點頭,他想了想,雖然他現在是孟倫的養子,可謂權勢滔天。但是實際上,孟家一派缺少一個主心骨。東海派有隨先帝南征北戰的元老孫正然,江南派有康赫、承旭、靖元、顯四朝老臣安藍,這兩人都是在朝中極有威望的角色,但是孟家缺少這樣的角色。

  而太子,雖然也不算多有威望,但也是朝中的一根大旗,依附太子來在朝中立穩腳跟,古往今來絕不少見,對於孟家來說,有了太子能減少朝中不少的非議,而對於太子來說,依附孟家也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手段。

  孟新這個表忠心的行為太過直接,讓周震吃了一驚,但是周震很快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說到底,雙方可能無非是互相利用而已。

  “打算?我能有何打算?朝中浮雲蔽日,陛下疏遠賢良,我能做什麽打算呢?”

  “殿下,你我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孟新這時微笑著向周震放出了友好的眼神“不過希望殿下能夠答應我一個要求。”

  聽到這話,周震微微點點頭“你說。”

  孟新此刻心中澄如明鏡,如果周震已經意識到朝中情況不對,那麽作為太子旁觀者清,他必然知道朝中一片靡靡之風而九州生民塗炭的原因,這個原因,毫無疑問就是孟倫把持朝綱。如果他知道這一點,那麽可能他接近自己的隱藏目的,就是找個機會對孟倫動手。

  “殿下,您對於閹黨,怎麽看?”

  周震顯然怔了一下,隨後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今天就先到這裏吧,改日再談。”

  孟新站起身,跪下行禮,隨後走出東宮,走出去的時候,他聽到耳旁響起一個聲音。

  “少爺,您是要對廠公不利麽?”

  “不算不利,你們緝事廠也不想被人視作禍亂朝綱的閹豎同黨吧。”

  那個聲音沉默了,過了一會兒,又小聲道“那,有人要行刺廠公這件事。。。”

  “你先報上去,我一時半會兒不會對他做些什麽,他現在,還是我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