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天垂象而聖人則(一)
作者:奧洛爾史官      更新:2020-03-03 00:50      字數:2665
  大胤欽天監最新章節

  “孫公好興致啊,怎麽想著今天來欽天監了呢?”

  孫正然坐在欽天監的院子裏,旁邊假山中傳來了一個多少顯得有些年輕的聲音。孫正然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過去,他望向那個方向,果然看到了一個不算多熟悉但是姑且認識的人。

  春官正,清安。

  孫正然客套一笑,又坐下來,喝了口涼茶“倒不是興致的事情,我這兵部尚書這幾天不忙,有與我同科的夫子在國史館修撰實錄,修至烈宗朝。說是想來欽天監借閱天文誌,自己脫不開身,派手下小吏來又顯得不美,我閑著也是閑著,就幫他來看看。”

  “謔,這位大人好大的麵子,能使喚動孫公您!”清安也坐下來,隨手拿過旁邊的一本簿子,掃視兩圈“不過天文誌,我倒是覺得,您最好先讓國史館那位給我們這邊起一封文書,等入冬了,我們再找人抄錄些關鍵的部分請人送過去。”

  “哦?為什麽要等入冬?”

  清安伸出一根手指,一直不知哪來的小雀停在上麵,而他一邊逗弄著小雀,一邊說道“現在欽天監忙著修曆,莫說靖元年的,就連承旭年的天文案牘都要一並納入考量,這時候抽走一些文書,修曆可能會出些亂子。”

  孫正然若有所思地微微點頭“說的在理,史書的稿子錯了,隨時都能改,但是要是曆錯了,來年的九州百姓收成可就不妙了。不過,您說抄錄些關鍵部分,又是什麽意思?”

  清安把小雀放回天空,而清安盯著那小雀遠去的身影,笑道“欽天監這邊,記了很多於修史無益的小事,如果真的把那些東西也一並收入史書的話,恐怕就要出亂子了。”

  “誒?您這麽說,我可就有點好奇了,”孫正然微微朝前探身“於修史無益的小事,會出亂子?您這麽一說,我就有點好奇了。”

  清安四處看了看,微微笑起來,看著多少有些人“孫大人,去年,清本老爺子觀星象,確定東海郡將有大亂,當年三月,東海現大魚,四月,海水溢。然後老人家直奔東海郡,肅平禍亂,結果回來就這幅樣子,您覺得,這件事能拿到國史館麽?”

  孫正然笑了一聲,他不太信這些東西,不過單單聽起來,這件事多少有些“怪、力、亂、神”,拿到國史館,的確不太合適。

  清安繼續說道“舜州金安郡的老欽天監您知道吧。”

  孫正然微微蹙眉“知道是知道,不過沒去過,那地方怎麽了?”

  清安把聲音壓得更低,小聲道“孫公,您知道巫蠱案的時候,受創最重的是朝廷的那個部分麽?”

  “欽天監?”

  “對,就是欽天監,”清安繼續道“那時我們師兄弟五個還沒進欽天監,不過對於欽天監遭受的大難還是有所了解的。在巫蠱案之前,欽天監光京師,就在編兩千人,全國的大小妖邪事件都由欽天監督辦,老欽天監是承旭年的欽天監舊址,後來因為修西陵的事情,就搬到了京師,當時很多驅妖祛魅的文書也都搬過來了。後來巫蠱案一出,欽天監原本兩千多人被裁到現在全國隻有二百多人。那些文書,也都搬回了老欽天監。。。”

  “哦?也就是說,這老欽天監還是個挺有故事的地方,”孫正然客套地笑了笑“那我就回去如實轉告我那位朋友了,想必他也能理解您的意思。”

  清安歎了口氣,點點頭“現在國亂歲凶,要是欽天監還有以前的規模,還能幫大胤出點力,唉。。。”

  “國亂歲凶?”孫正然剛站起來,急忙又坐下,湊到清安身邊“清安居士,我想問問您,何出此言啊?”

  清安多少有些驚訝地看著麵前的孫正然,壓低聲音道“孫大人,您不知道麽?現在九州生的禍患,可不少啊。”

  孫正然回憶起當年在江南郡看到的慘狀,倒吸一口涼氣“欽天監的各位,是怎麽知道的?觀星麽?”

  清安笑著搖搖頭“當然不是,欽天監在各地都有觀星台,每個月都會有人專門把天象災禍之類的消息送到京師,清元師兄有本小冊子,專門記顯年以來九州的大小禍亂,您猜現在已經記多少了?”

  孫正然搖搖頭。

  “已經記滿一半了,”清安壓低聲音道“大胤現在九州瘡痍,根本不敢說歌舞升平,不是國亂歲凶,是什麽?天象是什麽?天象是引導聖人賢者的先兆,天象如此。。。您說呢?”

  孫正然的表情變得很是嚴肅,他看著麵前的清安居士,他說的的確有幾分道理,若是九州康泰,就算出了異象,也是八方支援、群策群力,禍患乃平。現在呢?江南大旱瞞著不報,裝成一副歌舞升平的樣子,若不是先帝與他有恩,他早就找個閑職養老去了,誰給這小皇帝當少傅啊?

  他雖然心裏嘀咕了這麽多,但是還是歎了口氣,站起身“春官正,今日的話,出您的口,入我的耳,切勿再提,否則,恐怕是要禍從口出啊。”

  清安愣了一下,然後笑著擺手道“不礙事,不礙事,畢竟聖主賢臣,什麽樣的災禍總是有辦法的,如果真到那一天,我們欽天監的幾位也不會坐著不動的。孫大人大可以放心,大胤,這一代還亡不了。”

  孫正然略帶些疑惑地看著麵前的清安,想了想,隨後歎了口氣“您既然這麽說了,我就先不著急了,還請您多保重。”

  說著,孫正然離開了欽天監。他嘴上說著不著急,但是實際上,恐怕沒有多少人比他還急的了。他是唯獨的兩位托孤老臣,顯皇帝看來,就和他的侄子一樣,現在大胤這個樣子,另外一位托孤老臣安藍隻顧自家修運河那點事情,他也是有苦難言。

  他走出欽天監,乘上自己的馬車,而坐上車後,車夫邊坐著的孫五馬上撩開了簾子,低聲問道“大人,去哪裏?”

  “回少傅府吧,”他歎了口氣。

  孫五看孫正然一副很是疲憊的樣子,急忙問道“孫公,您是又聽到什麽煩心事了麽?”

  孫正然皺眉看了他一眼,隨口道“沒什麽,找欽天監的幾位,問了問運勢而已。”

  “大人,您莫信那些牛鼻子老道胡扯,剛才,少傅府那邊傳來一封信,”他把頭探進車廂滿臉堆笑“大好事。”

  孫正然皺起眉“哪來的大好事?能讓你樂成這樣?”

  “孫公,江南郡那邊,又出事了,”他笑著湊到孫正然身邊,把懷裏的一封信遞給他“聽說是有人賣官給匪首。”

  “哎,我還以為什麽大事,”孫正然揮揮手“去去去,這種小事情,耿易明自己就能搞明白。”

  “孫公,您還沒看這信呢,”他把信打開,呈在孫正然麵前“這賣官的,就是耿易明。”

  聽了這話,孫正然皺起眉頭,按理說江南士紳眾多,買官賣官不可能輪到他耿易明,但是仔細一看,他發現,那上麵寫的,竟是個軍職巡田校尉。

  “巡田校尉?我記得這是海北那邊才有的軍職吧,怎麽江南。。。”說到一半,孫正然似乎突然想起些什麽“哦哦哦,對了,江南在組織複墾。”

  “是的大人,您前段時間組織的複墾,現在江南郡要安排個巡田校尉看著。”

  “這不是好事麽?”孫正然把信塞回給孫五“這算什麽大事?”

  “這就是大事啊,孫公,我剛剛聽到了江南那邊來的,說了新的巡田校尉的名字。”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