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上鉤
作者:嶽人五叔      更新:2020-03-03 00:25      字數:2496
  “麥克有其獨特的優點!”

  “雖然班巴手長,可他沒有麥克那種柔和到怪異的投射手感,他不能像麥克一樣保證中距離投射的命中率,哪怕這一球中了,下次進攻他依然得靠虛無縹緲的運氣。”

  老帥撫平西裝袖口的褶皺自豪的接著說道:“麥克的缺點在於運球能力的缺失,但他彌補在了投射能力上,自他正式參加比賽以來麥克最低的命中率的比賽是和杜克的第二次交鋒卻也維持著40左右的有效命中率。”

  先抑後揚,老帥深得談話技巧,但他仍不放心又把話往回圓了圓。

  “我記得哈基姆當年的運球也不怎麽樣。”

  伯海姆一直從事大學籃球教育,對那時剛來美國的尼日利亞人印象深刻。

  他又舉例說明,“揚尼斯被雄鹿選中的時候一無是處,有的東西是後天能彌補的,比如控運。而投射...”

  伯海姆沒說完的半句話引出了美國籃球界一大爭論話題。

  “投射能力到底是一種獨特的天賦還是能通過後天鍛煉出來的能力!”

  老牌教練一直堅持實打實的肌肉,肉眼可見的身高才是最真實的天賦,而投射隻要你下苦功總是能練出來。例子就如卡爾馬龍的中距離和背身,小喬丹的罰球等等。

  而新興教練一派則有另一種看法,投射也是種天賦隻是不如外在身體素質直觀可見。要是說投射能靠訓練就能練出來,那聯盟早就被霍華德給統治了,各隊何必花大把的美金去簽三分命中率在37%左右的投手,讓自家球員勤於訓練還可以花小錢辦大事。

  每天堅持在訓練場上投出1000個三分的人多了去,可到現在也隻有一個庫裏能日天。當詹姆斯在球場勤奮訓練空位三分的時候,庫裏在看拉文的錄像YY,當霍華德在罰球線無語望天的時候,克萊湯普森在和新嫩模沒羞沒臊。雖說水花私下肯定也練了,但別人就比他們練的少嗎?未必。

  隻要能練出投射,他的未來不可限量!

  好熟悉的話語。

  魔術的耐心在歲月的風化中消耗殆盡,如今76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等待。西蒙斯的未來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準。

  真的能練出來嗎?

  伯海姆作為老一代教練中最開明的代表,他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

  “能!但沒有普適性參考價值。”

  他見過奧尼爾在高中時期一場扔中過5個三分,德拉蒙德在紐約上高中的時候一度也是中投靚仔。這都是他們幼年時期打下的基礎,一旦他們進入聯盟為了適應或宰治內線的天下,大量增重加強自己力量,他們原來長久以來練出的出手習慣駕馭不了新出現的力量,手感就開始失控,聯盟緊密的賽程難以讓大個子們慢慢的適應調整,所以有的人幹脆放棄努力,靠肌肉賺錢,補籃空接能拿到的美金不比投三分的拿的少,至少在他們那個時代是這樣的。

  當然有的人能夠平衡力量和手感的之間的微妙橋梁,那他的這項技能包就會被點亮,長遠來看讓他終身受益。

  但幾乎沒有人能恢複到最巔峰時期的投射手感。

  伯海姆教練本來是這麽認為的,直到他發現了麥克楊。

  為什麽麥克楊出手沒有變形,因為他駕馭的原生力量就很強大,他在練出手感之前適應了自身的力量。在慢慢的增重過程中他的手感沒有出現過大的起伏。伯海姆教練在各項訓練過程中就像從田裏挖掘出黃金的老農一樣,我本來想種玉米,結果這片地是金礦!

  麥克楊在比賽過程中命中效率穩定且不怎麽吃幹擾,大學聯賽中投效率長期保持在60%以上,這讓伯海姆教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讓他滋生出原來沒有的野望。

  但這些都不足為外人道,麵前的人還不是未來麥克楊的歸宿所在,老帥盡量把話藏的淺一點。

  “正如剛才你們所見,麥克體內蘊藏力量遠遠超過人們對他身形規模的預估,這也是我一眼就看重他的原因之一。”老帥很有種身為伯樂的自得。

  “強大的核心力量能讓他在防守中站穩腳跟,在進攻中盡可能低的放沉重心。”

  像是在呼應老帥所言,麥克楊拍打著籃球琢磨著本次進攻。上場前東契奇說他需要三個回合的時間來看清對手的防守路數。不算東契奇第一次自己發起的進攻,麥克楊還得給他撐住接下來這三個回合。

  班巴不甘心就此認輸,進攻失利了他要在防守端卷土重來。麥克楊再次感受到什麽叫老天爺賞飯吃,他不是個會眼饞別人手中糖的孩子,可班巴是在是太長了,他說的是手臂。

  配合班巴2米13的身高,239CM手臂揮動起來遮天蔽日,起碼麥克楊沒遇到過這樣的防守。他現今遇到最堅固的防守來自於和老鄧頭的對練,老鄧頭總是能先他一步預判到他的出手時機,每每都能用指尖幹擾到麥克楊的投籃軌跡,最不濟也能憑借身體接觸破壞麥克楊在投籃時的身體平衡狀態。

  和老鄧頭對位訓練麥克楊渾身那都不對勁,他知道那是鄧肯常年累月防守經驗的積累,作為近20年來NBA最大背景板,鄧肯在每次做背景的時候都會吸取經驗,以至於他一身的防守造詣早已臻至化境。防守時各種小細節都拿捏的很穩,絕對不會讓進攻球員舒服的投籃出手。

  麥克楊在鄧肯身上學了很多,但要融會貫通他還需要大量實戰來磨合。

  就比如現在,經曆過鄧肯這片太平洋的洗禮,同齡人的防守如同小小池塘一樣已經不太能給麥克楊帶來困擾。班巴的長臂幹擾對麥克楊來說僅僅有些棘手罷了。

  “麥克外線單打最常用的招數。”伯海姆現場解說麥克楊的動作要領,“先放低重心,和他同樣身高的人沒有幾個能和麥克保持相同的低重心。接著小幅度的節奏運球,保持低重心突然向任意方向的突破!”

  麥克楊在場上做著同步的動作,精神高度集中的班巴自然而然的給出反應往突破的方向迅速挪動腳步。

  麥克楊瞬間又完成往回拉的動作,整套連貫的動作他的重心都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線,班巴要想跟上他的動作也不得不沉下腰,可一突一回拉,麥克楊依然雙手持球瀟灑的站在場上,班巴卻因為連環變向而失去了重心,在追著麥克楊回拉的過程中重心不穩,身形往後趔趄了幾下,還好及時調整了過來沒有摔倒。

  防守自己的班巴腳步晃晃悠悠的後退,麥克楊身前一片大空地。

  刻意的往後走兩步,檢查一下有沒有踩線,麥克楊知道三分還是比兩分值錢的。

  接著是毫無懸念的定點投籃表演。

  場邊的所有人都傻了!

  如此幹脆利落的Crossover!

  你說這是艾弗森我都信!

  “這就是麥克應付高個球員的技術打法之一。”伯海姆得意洋洋的看著場上麥克楊的表現,真是給他爭臉麵。

  “也沒什麽,麥克隻不過比別人站的穩點。”嘴邊說的風輕雲淡,眼角卻在偷偷的瞄向身後的公牛高層。

  “那麵對身形較小的鋒線球員防守他會怎麽做?”公牛的高層隨之而來的追問像極了茶館裏聽書聽上癮的看客們,老帥暗笑魚上鉤了。

  “直接強投。”斯隆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