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為摯愛?為天下?
作者:伏蟬      更新:2020-08-21 20:06      字數:3696
  武國,文和五十六年,武帝駕崩,年僅二十二歲的新帝即位,改年號為元鼎,後世稱之為昭帝。

  趙國野心勃勃,欲乘機起兵攻打武國,兵戈暗湧,不時於武國邊境劫掠掃蕩,百姓太平日子告破,民不聊生。

  昭帝年紀雖小,其誌卻高,召集大臣商議應對之策,決定一麵安和周國,一麵出兵痛擊趙國來犯之敵,不許兵將讓出一寸土地,凡所失疆土,務必盡數收回。

  天子戰令一朝下,冷冽殺機平地升,兩國疆界,從此烽火不斷。因趙國乃為探武國虛實而來,故未傾盡全力,三年來,兩國小規模摩擦雖時常發生,大規模戰爭卻始終不曾爆發。

  然而,三年的時間也讓趙國摸清了武國底細,趙帝自覺時機成熟,便要下書結盟周國,欲共起大軍征伐武國,活捉昭帝,共分江山。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這時,趙帝卻染疾在身,臥床不起,興兵攻打武國的事宜便暫時擱置了下來。

  趙帝之疾甚是怪異,皇家太醫盡皆束手無策,趙帝遂放榜天下,廣招能人異士,以重金許之。然時間日漸過去,卻始終無一人能解趙帝之疾。趙帝無奈,又遣人喬裝打扮,潛入周、武兩國,四處暗訪名醫。

  元鼎初年,武國靈州陽縣外的神農崗上,出了一位神醫,年僅十四歲,便已通曉各部醫經,識遍百草,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醫術之精,幾能起死回生。

  世人不知神醫何名,隻知神醫姓蘇。蘇神醫隱居山林,不問世事,不慕榮華,不結權貴,醫人從不問出生來曆、貧富貴賤,哪怕是路邊行乞之人,身無分文,渾身汙臭,為下下等人,神醫依然來者不拒。不僅如此,他還將富貴病人給予他的酬金贈發給這些窮人,廣施善行,為世人稱頌。

  漸漸地,蘇神醫之名,愈傳愈廣,遍聞靈州。

  有人曾問神醫,為何醫人不問病人要錢?如此,豈非徒勞無功?且許多有錢之人,或也貪小便宜,假裝沒錢,您難道看不穿嗎?

  對此,神醫隻是笑答了四個字,“醫者仁心。”

  眾人拜服。

  元鼎二年,武國吏部尚書納靈州方家小女為妻,同年方父抱恙在身,方家遂尋至神農崗,來見神醫。

  方家因攀附了權貴,後輩便仗勢欺人,好不霸道。家丁狗仗人勢,先至神農崗時,也沒有好言相對,態度甚是倨傲,頤指氣使,使喚神醫下山,去為方父治病。

  神醫不理,方家大怒,親上神農崗問罪,揚言神醫若不下山,便一把火將神農崗給燒了。神醫仍無動於衷。

  方家不知神醫之仁深入人心,方要動手,便惹了眾怒。群情激奮下,方家隻得悻悻離去。

  硬的不行,也隻能使軟的。兩日後,方家攜方父三上神農崗,好話說盡,誠懇道歉,神醫方才應下。

  就在這時,周圍人群中突然倒出一個衣衫襤褸、猶如乞丐的人來。神醫將之扶起,眾人轉眼一瞧,見那人體表長瘡,傷口流膿,臉上更是暗紅斑點密布,分明是得了天花,心下悚然而怖,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神醫初見此人,便如遭雷擊,身體一僵後,眼角竟不自覺地落下淚來。

  眾人無不驚異莫名。

  “這個人,我一定見過,隻是忘了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神醫喃喃自語。

  眼看此人命在旦夕,神醫也不顧髒穢,不理天花可能會傳染己身,將之抱起徑往屋裏

  去,並閉門謝客,將方家拒之門外。

  眾人無不唏噓,皆道神醫此番舉動,大異於前。

  神醫閉門不出,獨治一人,方家吃了閉門羹,無奈退下神農崗。而也正因此,方父貽誤了治療之機,當晚撒手人寰。方家震怒,飛書報與尚書之妻,尚書之妻聞父親已絕,傷心不已,哭告尚書,尚書為平妻之忿,私令手下將神醫拿來。

  眾兵士氣勢洶洶而來,卻怎知神醫料敵於先,於神農崗設下毒陣,兵士誤入,死傷三十餘人!

  為一素昧平生之下等人,甘願得罪方家、得罪尚書,更不惜以醫入毒,不救人反殺人……陽縣百姓無不驚愕。

  神醫本無罪,尚書遣人來拿,原就是私刑,故而折了諸多兵士,也隻能咽下啞巴虧。還待反擊時,卻被禦史參了一本,丟了官帽。

  半年後,神醫撤去毒陣,再開醫門。

  眾人再來時,發現神醫身邊多了一個嬌人兒。

  一問之下,方知眼前麗人便是當初長了天花的乞丐。半年時間,神醫為其治好身上一十二種疾病,而女子也從此留了下來,跟隨神醫左右,學習醫理。

  女子姓溫,名紫嵐,眾人以溫姑娘喚之。

  神醫為一女子,不惜與權貴抗爭,此事漸漸傳開,為人所知。

  元鼎四年,趙帝所派潛入武國之人聞有如此醫士,便喬裝為尋常人家,來至神農崗。趁四下無人之際,為首的皇家護衛趙升向神醫表明來意,神醫聽聞要救的是敵國皇帝,斷然拒絕,趙護衛便令手下將溫紫嵐拿了,作為要挾。

  神醫為權宜之計,暫且答應。

  途中,神醫本想略施小計,將眾人悉數毒死,不想趙護衛也非等閑之輩,早有防範,竟兵分兩路,分出一隊壓著溫紫嵐早一日先行,自己與神醫隨後跟至,並吩咐:一路上,好生照顧溫姑娘,可若我等無法將神醫帶到趙國都城,便是遭了不測,那時立斬溫紫嵐!

  趙護衛一計,便讓神醫束手無策。

  一個月後,趙護衛一行人回到趙都天歌,神醫與溫紫嵐重逢,各道辛酸。

  覲見趙帝前夕,神醫一夜無眠,一邊是溫紫嵐,一邊是國家大義,他該如何抉擇?

  不救趙帝,溫紫嵐難逃一死;救了趙帝,趙國揮師南下,攻伐武國,屆時又是一場生靈塗炭、蒼生浩劫,無數家庭分崩離析,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屍骨成山,那是何等的人間慘象?

  想他為神醫,救人一生,可到如今,他或將因一女子,成為武國罪人?

  何去?何從?

  翌日,由趙護衛帶領,神醫麵聖於後殿。一番察看,神醫便知其故,道:“聖上之疾,草民已然盡知。”

  趙帝大喜,“可有解法?”

  “有。”神醫道:“不過草民有一事,懇請聖上應允。”

  “何事?”

  “立刻放紫嵐回武國。”

  趙帝略一思忖,“準!”

  神醫回館舍,溫紫嵐問及此事,神醫如實以告,“明日有人會帶你回武國,一路保重。”

  溫紫嵐搖頭歎道:“兩國一朝戰起,數千萬黎民將深受其害,數十萬兵士將死於戰火,他們是誰的父親?是誰的兒子?又是誰的丈夫?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那些即將死去的人數,是公子行醫十世都挽救不來的。紫嵐何德何能,竟讓公子因我一人,而成千

  古罪人?”

  “因為你是我認定的妻子。”

  神醫一句話,讓溫紫嵐徹底愣住。半晌,溫紫嵐淚如雨下。

  溫紫嵐上前抱住神醫,道:“公子,你我今晚就拜堂成親,如何?”

  神醫不語。

  “公子若不允,紫嵐便不走。”

  溫紫嵐倔強,神醫無可奈何,隻得允諾。當夜,於趙都館舍之中,無一賓客,兩人自行拜堂,結為連理。

  次日,神醫起身更衣,於妻子額頭深深一吻,淚別入宮。見了趙帝,便行醫治,至午方回。進門一看,見溫紫嵐竟未走,神醫驚問其故。

  “夫君,我隻是想多陪陪你,兩天,就兩天,兩天過後,我一定走。”

  神醫百感交集,點頭允諾。

  如是又兩日,神醫入宮前千叮嚀萬囑咐,讓妻子務必要走,不能再拖了。溫紫嵐含淚答應,望著神醫離去的背影掩麵而泣。

  經過幾次治療,趙帝龍體已然好了許多,愈發信任神醫。神醫第四次入宮,一如往常為趙帝醫治後,便回館舍。然而,入門所見的,卻是一具冰冷的屍體。

  神醫踉蹌衝上前去,發現妻子已然服毒而亡,神醫慟哭。想自己一代神醫,醫人無數,到頭來,卻醫不了自己的摯愛。

  溫紫嵐手中抓著一封信,神醫啟之,見數行娟秀小字,上書:妾自小貧賤,流離失所,幸得夫君厚誼,收在左右。夫君心儀妾身,妾身亦慕夫君久矣。然,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夫君竟因妾之故,受人要挾,救治趙帝。妾身漂泊,已有數年之久,深知其中酸苦,實不忍見兩國百姓因夫君一念而淪落於此,故先絕此身,以斷夫君之慮,使君不至於得罪天下,而續一生懸壺濟世之芳名。夫君之情,無以為報,隻得以三日夫妻,聊慰君懷。妾身去矣,望君勿以妾身為念,好生照顧自己,若有來世,妾身當結草銜環,再報夫君恩情。妾,紫嵐絕筆。

  神醫看罷,呆呆傻傻,不哭不笑,隻是喃喃道:“我豈不知天下大義?我豈會受脅而醫殘暴趙帝?此不過權宜之計罷了。隻要你安全了,我便再無掛念,愛妻……誤解為夫了啊!”

  神醫將妻子屍身放下,複入宮麵聖。趙帝見其去而複返,問道:“神醫所為何來?”

  神醫答道:“特來取汝狗命。”

  趙帝大驚,連忙吩咐左右護駕。但見神醫從懷中取出一物,在空中一搖,淡淡馨香散入空中,其他人聞之無事,而趙帝一聞,竟七竅流血,暴斃而亡。

  原來,神醫在第一次救助趙帝時,就在趙帝的藥單中加入了某種特殊藥物。這種藥物單個是補藥,可一聞到他手中這種藥材的味道,就會在趙帝體內合成劇毒,取趙帝之命!

  從一開始,神醫就沒想讓趙帝活。當然,他這麽做,自己也是必死無疑。趙帝不曾想到神醫不怕死,才會答應放溫紫嵐回國的。

  溫紫嵐誤會了神醫。

  左右護衛見趙帝暴斃而亡,怒發衝冠,手執刀劍,齊齊將神醫剁成肉醬。

  刀光劍影中,神醫在最後一刻想到,就算紫嵐知道真相,平安歸國,但在得知他和趙帝同歸於盡後,真的會獨活嗎?

  神醫淡淡一笑,視死如歸,一瞬間,前兩世的記憶再度湧來。

  “原來是這樣……我能醫人,卻醫不了這天下。複有來生,我不想再為神醫,願棄醫從戎,兵指天歌!為你,平靖整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