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霸王舉鼎
作者:阿毒君      更新:2020-03-02 23:47      字數:2460
  開無雙從討伐山賊開始最新章節

  劉備三兄弟的友好度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三人之中,劉備的意見又會極大程度上影響關羽的的意見。

  張飛更不用說——俺也一樣。

  幾次見麵,王一元與劉備都相處甚佳,大大小小也幫了劉老板一些小忙,兩人的關係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已經達到了好友的級別。

  關羽唯劉備馬首是瞻,見王一元與自己大哥劉備稱兄道弟,對這王一元也是高看了幾分。

  而王一元剛剛在完成擂台上溫酒斬將的騷操作後,關羽突然對這個同樣使長柄大刀的小子怎麽看怎麽順眼。

  “學學學,不學是孫子。”

  王一元一愣,隨即狂喜,腦袋點得如同搗蒜一般。

  《無雙》中除了自然覺醒的無雙技能之外,還有一些特殊技能需要由對應NPC傳授。

  這些技能一般是劇情人物的壓箱底招式,不是想學就能學的。

  比如王越的【風雷劍法】,便需要在王越門下學習並且獲得王越的認可才有機會學到。

  長柄大刀實際就是關刀,在整個《三國演義》劇情中,關羽的刀法若論第二,隻怕沒人敢稱第一。

  斬顏良誅文醜,不隻是因為關羽馬快,更和關羽的刀法有關係。

  關羽的刀法名為《春秋三十六式》——此刀法出自《春秋》,至於為什麽看這記載魯國曆史的《春秋》能領悟刀法,隻怕隻有關二哥自己知道。

  【青龍偃月刀】雖重達八十一斤,在關羽手中卻是快如閃電,不過眨眼功夫,麵前之敵便已是人頭落地。

  單論屬性,王一元一直冠絕群雄,但論武技,王一元卻是排不上號。

  王一元不是什麽技術特別牛逼的“職業玩家”,所用招式均是來自於自己領悟整理,與其說是刀法,不如說是連招總結罷了。

  眼下關二哥主動提出傳授刀法,卻正是天上掉餡餅。

  “看好了!”

  隻見那關羽往後退數十步,卻是將手中長刀倒拖於地。

  突然,隻見關羽雙目圓睜,口中大喝一聲“吒!!”

  手中的【青龍偃月刀】自上而下化作殘影,如一陣狂風,竟好似將麵前的空氣生生撕裂一般——王一元距離關羽越有數丈之遙,卻仿佛感覺那長刀化作一條青色巨龍,似要自關羽手中脫手飛出衝上來撕咬自己一般,整個身體下意識便要向後退去。

  臥槽,這麽凶的嗎?

  毛毛擦,被NPC這一刀就給嚇退,自己這臉往哪擱?

  隻見王一元一咬牙一跺腳,卻是生生抵住地麵,站在原地,死活不肯後退一步。

  “好膽色!”

  隻聽一聲讚歎,卻見關羽不知什麽時候已靠近王一元至一丈之內,手中【青龍偃月刀】的刀尖正抵在王一元的咽喉之處。

  地麵之上,一條深達數尺的裂痕,一路從關羽原先所站之處裂開,卻是剛剛好停止在王一元的腳下不到一寸的地方。

  “此刀名為【霸王舉鼎】,還你為大哥引薦之情。”

  係統提示:“你已學會關羽絕技【春秋三十六式之霸王舉鼎】,你的氣力屬性+1。”

  【霸王舉鼎】

  使用要求:氣力>60,長柄大刀熟練度【掌握】以上

  以萬夫不當之力,自上而下揮出一刀,對前方敵人造成擊飛效果和大量傷害,非力大無窮者不可使用,可替代普通招式【上挑】。

  刀法強大的地方在於並不需要直接發動,而是對原有的招式動作進行替換——眼下,王一元甚至不需要調整自己的連招習慣,直接用【霸王舉鼎】替換掉【上挑】,傷害便是比原先足足強了三成有餘。

  牛逼!

  【春秋三十六式】名不虛傳。

  可惜隻教了一招。

  關二哥極有性格,一言不發便上來當場教學,教完即走,毫不拖泥帶水。

  若是能學到完整的【春秋三十六式】,那勞資豈不是天下無敵了?!

  想著自己以一把【偃月】大殺四方,王一元蹲坐在校場一個角落傻笑,口水流了一地。

  ——————

  洛陽,皇宮之內。

  “狗賊!狗賊!豎子爾敢!”

  董卓大聲咆哮,隻見他手持【羅刹】,一刀將一張木製方桌一分為二,又狠狠一腳,將一座名貴的漆器踢成了一地碎片。

  一眾侍衛宮女,包括董卓麾下諸位將領便如鵪鶉一般遠遠躲在一旁瑟瑟發抖,生怕被董卓的怒火波及。

  十九路諸侯討董這麽大的事,自然瞞不住人——或者說,曹操等人也壓根沒想瞞住,那討董檄文早在半個時辰前,便已經送到了董卓的手中。

  眼下,董卓雖是控製了洛陽包括禁軍在內的數十萬軍隊,但實際嫡係仍不過是自己自西涼帶來的五千精銳鐵騎。

  軍隊易主,是需要安撫和磨合的。

  即使是並州軍,現下也隻有呂布能指揮的動。

  十九路諸侯,三十餘萬大軍——且不論訓練程度、糧草配給,單是這數量,便足以對董卓的統治造成威脅。

  更糟糕的是,這給天下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董卓本就是西涼草莽,以兵禍控製洛陽,尤其是斬殺袁氏一族,已是不容於世家大族,而橫征暴斂,暴戾貪婪更是不容於天下百姓。

  除了手中少帝這張底牌和數十萬軍隊之外,董卓早已是失盡人心。

  “太師不必多慮,所謂十九路諸侯者,烏合之眾耳。”

  在董卓發飆時,還敢靠近且出言諫勸的,卻是唯有李儒一人。

  李儒語出驚人,董卓終於還是收息了怒火,席地盤膝而坐,饒有興趣地問道。

  “文優有何高見?”

  “夫兵鋒之利,在於齊心協力,這所謂十九路諸侯大軍,袁術早有不臣,袁紹心思詭譎,曹操自有打算,十九人便有十九種心思,談何齊心協力?”

  “眼下這十九路諸侯乃是一鼓作氣,隻需在汜水、虎牢二關各設精兵猛將阻其鋒芒,再遣說客使臣將敵分而化之,那便是二而衰,三而竭,敵軍不戰自潰。”

  李儒顯然心中早有計較,麵對董卓,侃侃而談,將自己心中的計劃和盤托出。

  “好!好!文優果然大才!便按文優所言,兵陳汜水、虎牢二關!這守軍之將文優可有人選?”

  董卓撫掌大笑,對於李儒的安排極為滿意。

  “虎牢關乃洛陽之前最終防線,當由天下無雙的呂布將軍把守。”

  李儒思付片刻,出聲說道。

  “呂布,命你領大軍五萬,把守虎牢關,不可放敵一兵一卒進入洛陽!”

  “諾!”

  呂布自人群中出列,行了一禮,便領命去了。

  “至於這汜水關的人選嘛……”

  李儒正要說些什麽,卻見一將自人群之中走出,半跪在地。

  “末將華雄,願為太師把守汜水關,如若有失,提頭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