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條妙計
作者:阿毒君      更新:2020-04-24 21:33      字數:2241
  開無雙從討伐山賊開始最新章節

  “此事萬萬不可!”

  x3。

  王一元、田疇以及徐庶三人異口同聲,現場卻是無一人支持那劉虞的計劃。

  劉虞原本心中已有了定計,此番是想讓三人幫忙出謀劃策,豐滿一下這計劃的細節,卻是沒想到自己的計劃會遭到這等嫌棄,登時愣在當場,好不尷尬。

  王一元這邊也有些意外。

  從紙麵實力來說,劉虞的勢力是要比公孫瓚強的。

  公孫瓚麾下兵馬三萬餘,白馬義從五千餘,皆是戍邊精兵,但劉虞麾下數郡齊心,可用之兵逾二十萬,而且另有羌族首領迷當大王(此實為後三國時期人物,但我實在查不到當時的羌人首領是誰)支持,雙方兵力相差極為懸殊。

  王一元之所以出聲反對,是因為他看過《三國誌》——劉虞率軍攻伐公孫瓚,然後死的老慘了。

  但沒想到的是,這田疇和徐庶兩位高智謀大佬,居然也願意支持自己。

  果然是英雄,不,是天才所見略同。

  隻見那田疇對著劉虞施了一禮,開口說道。

  “主公明鑒,此時袁術派人密會公孫瓚,我料其定是言之我等將對其下手奪其兵權勢力,此乃煽風點火、挑撥離間之計,若是我軍真如此,便是火上澆油,公孫瓚必反。”

  不過,劉虞卻是不以為意。

  “我有精兵二十萬,一聲令下,羌人、鮮卑、匈奴,皆願相助於我,區區公孫瓚何足掛齒哉?”

  接話的卻是徐庶。

  “將軍有所不知,公孫瓚麾下戍邊多年,人雖少,皆乃是百戰幸存之士,另有精兵五千喚做白馬義從,弓馬嫻熟,不可小覷,而幽州各郡兵馬雖多,但安於後方多年,已是疏於訓練,若是真鬥將起來,隻怕勝負猶未可知。”

  哪裏是勝負猶未可知——在曆史中,劉虞以十萬大軍征伐公孫瓚,卻是被公孫以數百精兵破之,最後慘死於居庸,堪稱漢末丟人戰役前三。

  “兩位先生多的對啊,俺也一樣!”

  王一元趁機刷了個存在感。

  聽聞三人如此激烈反對,劉虞也不由得猶豫起來。

  公孫瓚勇武,善兵事,威震遼東,在羌人、鮮卑人之間,幾乎能止小兒夜啼,本身便打過不少以少勝多的案例,若是光靠兵多便能擊敗,這公孫瓚早就死了不下十次。

  說到底,是這段時間,劉虞順風順水——膨脹了。

  好在一盆冷水當頭潑下,這位熱血上頭的中老年愛國主義者總算是冷靜了下來。

  “那……以三位之見,此事何如?”

  ——————

  除了王一元全程在“對對對”,“是是是”瘋狂劃水之外,徐庶和田疇確實是有真才實學——根據當前的情況,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便定下了三條計策。

  其一,謂之曰安撫。

  公孫瓚此時已是驚弓之鳥,稍有火星,便會爆燃其熊熊烈火一發不可收拾,需得一能言善辯之士深入敵營,巧言安撫之,打消其防備,進而拖延時間。

  其二,謂之曰強軍。

  幽州十一郡,其中右北平為公孫瓚的地盤,樂浪郡郡守親近袁紹,曾作為袁紹說客勸誘劉虞為帝,其餘皆對劉虞忠心耿耿,密遣善戰之士,訓練其郡兵,以待後效。

  其三,謂之曰求援。

  劉虞手握玉璽,便天生占據了大義,隻需要一紙詔書,便可以動員那些忠義,或者自稱忠義之士共同對抗公孫瓚的大軍。

  簡單來說,就是能拉攏最好,拉不攏,那便想辦法拖延時間,多做些準備——至少不要像曆史中一樣,被公孫瓚以數百精兵打敗十萬大軍。

  三條計策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自然是【安撫】之策,非能言善辯者不可行之——用遊戲的話來說,謀略屬性必須超高,最好還是那種能言善辯的設定。

  很顯然,這個任務和王一元這種鐵憨逼並沒有什麽關係。

  執行任務的,便是三條計策的兩位策劃人之一的田疇。

  事實上對於這個任務,王一元甚至在考慮,是否要用掉一個錦囊召喚諸葛亮助陣——這可是舌戰群儒,氣死王朗周瑜的老陰陽人,派去忽悠一個公孫瓚,定然是手到擒來。

  第二策【強軍】,則需要大量的玩家人手。

  攻伐公孫瓚,這算得上是劉虞陣營的終極劇情之一,自然不可能是靠王一元或是幾個頂級npc謀士便能一手包辦的。

  【強軍】便是為普通玩家準備的任務。

  整個幽州會有一個進度條,任何一個玩家都可以接受任務,參與到幽州各郡的強軍訓練之中,每一次訓練任務都會使進度條微不可查地向前推進一點點。

  但進度條全部攢滿,所有劉虞手下的士兵便可以集體獲得一次提升——嗯,至少不會再出現十萬不敵數百的尷尬情況。

  至於最後一條,【求援】,官方的說法,叫做【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

  任務類型:限時劇情

  廣邀天下豪雄共襄盛舉,利用你的名望與人脈盡可能邀請各路英雄相助,在劉虞與公孫瓚真正爆發大戰時站在自己一方!

  任務要求:盡可能多邀請其他勢力助拳,當前進度0/n(邀請勢力越多,實力越強,獎勵越豐富)

  注意:當邀請成功後,該勢力會以援軍形式出現在戰場之中。

  這個任務,玩家需要帶著蓋有玉璽之印的詔書前往各個勢力,陳述利害,引導其加入友方陣營,比拚的隻有兩個東西——人脈,以及名望。

  簡單來說,就是名氣屬性,以及認識多少npc大佬。

  得益於大司空的官位,以及王一元在之前劇情中的表現,這個任務幾乎是為王一元量身打造——名氣屬性,代表著角色在npc勢力中的知名度,某種意義上來說,便是通行證,而大司空這個官位雖然是虛銜,但卻足夠讓那些眼高於頂的曆史人物對自己說話客氣一些。

  詔書,確實是蓋著玉璽之印。

  這個任務的難點,並不在於讓這幫npc認可詔書,而在於讓他們願意接見自己。

  定好任務,便隻見那劉虞對著三人躬身一拜。

  “各位,幽州的未來,不,大漢的未來,便交與諸位之手!”